<h3>打开相册,走进似水流年的岁月,磕开尘封许久的记忆,仔细端详这张有些发黄黑白照片里每一位同学青春的脸庞,此情此景仿如昨日,每一张脸都是一本书,可以读出许多有趣的故事。再定睛思量,这张照片已夹在相册里四十春秋,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老照片。</h3> <p class="ql-block">将镜头推进仔细端量,四十年前我们脸上写满了风华正茂,意气风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们带着满脸的稚气离开了曾经的教室,离别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依依不舍的惜别了两年的同窗,我们带着理想,充满希望走上了传授知识的殿堂。四十年我们铭记恩师的教诲,在各自的奋斗征程上艰辛的跋涉、勤奋的探索、不懈的追求,我们曾品尝成功的喜悦,我们也曾有过苦涩的惆怅。我们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的梦想。如今我们事业有成,桃李满天下,家庭美满,开始尊享儿孙绕膝的天伦。</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后再聚首,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情怀。四十年后我们褪去了脸上的稚嫩,远去了青春芳华,但是岁月却毫不吝啬的赐给了我们老成稳重与华发,还有看什么都不清楚的老眼昏花。两张照片相互对比,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他(她)还是他(她),都还笑靥如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为纪念我们从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四十周年,文体班长王祥林和秀班积极谋划和精心组织了这次中等规模的同学聚,让大家追忆母校恩,再叙同学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四十年后我们都已进入花甲,再相聚,注定是一次情感的交流,往事的回首,心灵的契合。</p> <h3>本次聚会的主要活动地点设在赤城,众所周知的原因是,赤城籍的四位同学热情好客,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还有炎炎夏日里的诱人凉爽,让同学们趋之若鹜心驰神往!赤城又叫霞城,霞城有个地方叫厚城,赤城、霞城、厚城滋养了四位同学的心诚。赤城的山美、水美、人更美!</h3><h3>为了周到的照顾同学们,四位同学还在乔玉川的召集下,对聚会活动的行程做了详细的安排。</h3> <h3>才女孟春梅同学特为本次聚会赋诗一首:</h3><h3>弹指一挥四十秋,</h3><h3>挚友相见语不休。</h3><h3>韶华雄心志高远,</h3><h3>往事如烟情长留。</h3> <h3> 聚会于公元二零一八年七月十一日开始,于七月十六圆满落幕。<br></h3><h3> </h3><h3> 外埠同学于七月十一日下午汇聚到张家口市东升国宾大酒店,王祥林同学携夫人设丰盛的晚宴热情招待前来聚会的同学们。席间,大家相互道着想念之情,念着母校之亲。</h3><h3><br></h3><h3> 想是祥林同学的刻意安排吧,东升国宾大酒店距母校原址不足五百米, 晚宴过后,大家相跟到母校的原址走走,看看还能不能记起母校原来的模样。</h3><h3> </h3><h3>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四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校园早已物换星移,时空变换,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学校已于15年前合并升格为河北北方学院搬离此地,原来的校园已变成了高大的住宅楼和繁华的商业街区。同学们在当年的校园中寻寻觅觅,已经没有了上学时的一点儿痕迹,只能在记忆的最深处搜寻着校大门、行政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楼、食堂的所在。同学们边走边忆,在原校址的东南角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发现了一处老旧建筑,虽经岁月的沧桑,有的同学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是当年学校的变电房,学生时代学习、生活和其它用电都是从这里送出的,看样子它还担负着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输变电的任务。同学们在它跟前驻足,仿佛看到了学校的影子,仿佛回到了曾经的课堂,仿佛听到了书声朗朗。让我们想起了在这里度过的一段温润的青春,也让我们记起了许多同窗苦读的过往……</h3><h3><br></h3><h3> 看着老旧的变电房,历经岁月沧桑,就好像看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校友,始终守望在曾经师专的知识殿堂。</h3><h3><br></h3><h3> 本心想给它一个镜头,但又感觉太过酸楚。于是就用以前拍摄的还比较体面的校门替代了。让我们记住母校的可爱模样!</h3> <h3>7月12日吃过早饭,外埠的同学一行乘车向着聚会活动的第一站赤城出发,原本从张市到赤城的高速车程只需一个半小时,但不巧的很,那天正好赶上张家口到崇礼段开展高速隧道消防演习,张承高速张家口段全线封闭,所以已经驶出市区的车子只能掉头改行省道。虽然多花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是沿途的村庄,清澈的河流,郁郁葱葱的果树,高大挺拔的杨柳,繁茂的庄稼,灿烂的夏花,还有蔬菜种植基地各种蔬菜,让一些久居城里的同学大饱眼福。尤其那些黄灿灿的油菜花,蓝莹莹的胡麻花,粉白的土豆花,还有那些知名不知名的野草花交相辉映,真是美不胜收。在路过崇礼县的高家营时,高高的山岗上一棵孤高的山榆龙蟠虬曲,好似向我们这些远道的客人挥起长长手臂,道着欢迎之意。山顶上面壁的石人历尽千年不老,依然在那里思着己过,不论人非,阅尽人间过客无数。大家都觉得多花了一些车程值得。</h3> <h3>中午时分,我们的车子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驶,在离赤城县城还有20多公里时,我们发现在路边停靠着两辆轿车,老同学乔玉川携夫人,韩登举携夫人,还有孟春梅、孙铭两位同学已经远远的向我们挥着热情的双手,在迎接着我们的到来。同学相见,心灵相通,大家互致问候,热情相拥,喜悦心情溢于言表。</h3><h3> 由于已经到了午饭的时间,四位同学将大家直接带到了早已安排好的沁馨苑生态园,他们以东道主的身份极尽地主之谊,在园内的祥隆厅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欢迎午宴,午宴开始前,祥林和秀班都作了简短而热情洋溢的致辞,乔玉川则代表赤城籍的四位同学欢迎致辞,他的致辞发自肺腑,真情实意,让大家感受到了同学间的亲情与友情。</h3><h3> 午宴期间,大家斟满酒,举起杯,共庆四十年后的欢乐时光。碰杯声、欢笑声充满祥隆厅。</h3><h3> </h3> <h3>在沁馨苑生态园前留个影,让我们记住这里宜人的风光,多姿的植物,特色的美味,甘甜的美酒,尤其要记住四位热情好客的亲同学。</h3> <h3>午宴过后,同学们稍事休息,便来到了汤泉河边,彩虹桥上,霞光大道饱揽赤城的迷人风光。赤城高楼林立,街道整洁,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风光怡人,确实是一处难觅的宜于人居的风水宝地。</h3> <h3>7月13日游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海陀,首先参观了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再一次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让早已纯洁的心灵再次升华。</h3> <h3>掩映在云雾缭绕中的海陀小镇,正在建设中的生态旅游项目,还没有对外开放,我们就先睹为快。已经初具规模的房车营地、自行车骑行俱乐部让我们叹服!正在兴建的别墅式的楼盘白河湾.华府应该价格不菲。</h3> <h3>昔日同窗做实验,今朝已是华发秋。</h3><h3>四十年后终牵手,自有百味在心头。</h3> <h3>重新修复的胜海寺位于大海陀内的长春沟,修建在孤峰上的舍利塔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除去岁月的侵蚀,没有遭到人为的破坏,据导游讲,该塔修建在一座高高的孤峰上,也有许多谜团。长春沟内共有五座古塔,文革中都没有像胜海寺内的各个大殿一样遭到浩劫,主要是由于古塔周围有许多各种毒蛇,让那些破四旧的闯将们望而却步,古塔才得以保存完好。赤城当地人把蛇叫做长虫,所以长春沟之前叫做长虫沟。长虫沟真是名不虚传,当大家游览了胜海寺准备返回时,一条半米长的小蛇缓缓的穿路而过,从蛇的花色和纹理可以断定是一条有毒蛇,人无伤蛇意,蛇无伤人心,大家目送它钻进了茂密的草丛。</h3> <h3>位于后城镇境内的丹霞山是13日游览的最后一个景区,我们到达时景区并没有开放,大门紧锁。乔玉川同学临时找来景区管理人员打开大门,我们的游览才得以成行。据说丹霞山是延绵40里的一块巨大的单体石头,三面悬崖峭壁,又称“后城赤壁”,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单体大石头。大石头上由于多年的雨水冲刷,形成了一道道沟槽,近期大石头的一处还遭过雷击,巨大的山石大面积坍塌 ,又形成了新的景观。大石头的南端在巨石的中部有一洞,洞中泉水终年滴水,隆冬不冻,故而得名“滴水崖”。在滴水崖有明代凿刻但由于战乱并没有完工的石窟,石窟内的雕像保存完好,彩色鲜艳,大概是今人重新彩刷。现在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在大石头一隅留下我们的倩影,发自内心的感叹,大美大自然!</h3> <h3>14日的行程,我们要到闻名遐迩的著名景区冰山梁去游览。那里距县城50多公里,驱车1个小时就可到达。</h3> <h3>14日天公作美,虽艳阳高照,但气温却不高。吃过早饭,我们如期前往。中途路过云州水库,汽车直接开上水库大坝,稍作停留,只见碧水连天,美不胜收。哪能放过如此美景,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互相拍照。</h3> <h3>让微微荡漾的万顷碧波作为背景,让瓦蓝的天空中仅有的一朵白云见证,让远处巍峨的群山陪伴我们的笑脸,把欢乐留在画面。孟春梅同学的一条花丝巾变成了画面中的焦点。着实用它进行了一把反串,把它围在男同学的脖子上,系在男同学的头上,虽很平常,但却笑料满满,大家快乐蹁跹。</h3> <h3>冰山梁海拔2211米,如果是爬上去,估计我们这些老胳膊老腿老脚丫,等到上去也得天黑了。好在盘山路一直修到了山顶,路面虽然拐弯抹角,但路况还是很好,一般车辆都能开到山顶。</h3> <h3>我们的车子一直在盘山路上不断的爬高,但我一点也没感觉山路的险峻颠簸,因为一直稳稳的坐在车里观看风景。快接近山顶时,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忽然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h3> <h3>冰山梁景区周围植物种类繁多,植被茂密。高山草甸,山高密林,都是不争的事实,但夏日山顶积雪不化的景观是很难见到了。来到山顶,但见一块块奇石怪石、象形石,犹如人工又不是人工,真乃怪石嶙峋,奇石林立,有的突兀高耸,有的平如案板,有的孤石独立,有的多块相连,有的形如家禽,有的形如怪兽,有的昂首望天,有的低头探海,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天成,怎能不令人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br></h3> <h3>那天,天空中飘着洁白如雪的大朵白云,好像也在同我们一起欣赏冰山梁上的怪石嶙峋。大概是怕我们被高山上强烈的紫外线灼伤,犹如用厚厚的棉絮遮挡住强烈的阳光。</h3> <h3>这块巨石高耸入云,宛如一对情侣歌颂着忠贞不渝的爱情。</h3> <h3>看看这款巨石,仿若千年的海龟伸出的巨头,它惊奇的发现周围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大海,随之出现的是石山人海。</h3> <h3>严阵以待的将军整装待发。</h3> <h3>形如一位长者俯瞰人间。</h3> <h3>有人说这块巨石像蟾蜍,有人说它是点将台,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h3> <h3>这应该是哪位仙人的仙书案吧?</h3> <h3>15日,我们的行程开始转向张北的中都草原。我们出赤城,过沽源,经宝昌一路走一路停,一路停一路看,欣赏坝上草原的风光无限。</h3> <h3>我们在沽源的五花草甸驻足,正在盛开的金莲花、风铃草、野葱花、野百合,一些叫不出名的花,一片片,这才是真正的花海,一片白色花海,一片紫色花海,一片黄色花海,一片五彩缤纷的花海,连成一片,就是这五色草甸,这么美的景让我们看在眼里,装在心里,让各色花香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馨香我们的岁月,凝炼我们的友谊。</h3><h3> </h3> <h3>路过宝昌我们徜徉在万亩花海,我们将心情放松到极致,心无旁骛的欣赏大自然赐予的美轮美奂的景致。</h3> <h3>我们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张开双臂拥抱花开半夏,绿草如茵的蒙古大草原。</h3> <h3>中午,王祥林同学的朋友,在万亩花海景区内的蒙古包里设宴招待我们,极具蒙古特色的烤全羊,手把肉,奶豆腐,牛肉干,炒米,现场熬制的鲜奶茶,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来特色菜肴,让大家大饱口福。</h3><h3> </h3><h3><br></h3><h3> </h3> <h3> 烤全羊是蒙古族招待尊贵客人的一道传统名菜,是蒙古民族的餐中至尊。在吃烤全羊之前,热情好客的主人还为我们举行了蒙古民族特有的开羊仪式。由专门的司仪高吟全羊赞词,介绍烤全羊的来历;接下来老班长、杨树春、秦文梅代表大家接受主人敬献哈达和敬酒;由蒙古族歌手给大家献歌;最后由师傅把肉切分请我们品尝。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蒙古风情开餐仪式,当然也是第一次享受这种待遇。</h3> <h3>下午我们来到了张北县内的中都草原度假村,</h3> <h3>晚上,在世界第一大蒙古包內就餐。该蒙古包內可以同时容纳3000人进餐。餐间有身着蒙古民族服装的歌手和艺人为大家现场歌唱和演奏 。</h3> <h3>晚饭过后,大家在中都草原度假村的音乐广场观看大型历史情景剧《印象中都》,把大家带入了风烟四起,蒙古族民族崛起的历史画卷。</h3> <h3>浓郁地方特色的打树花,让大家感受民间艺人高超技艺和勇敢。<br></h3> <h3>熊熊燃烧的篝火,映红了地映红了天,映红了草原的夜晚,映红了同学们一张张笑脸。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又难忘的夜晚。</h3> <h3>7月16日,是我们此次聚会活动的收官之旅,游览素有中国66号公路之称的草原天路。</h3><h3>草原天路,全长132.7公里,犹如一条蛟龙,雄踞于群山峻岭之颠,蜿蜒曲折、跌宕起伏,绵延百余公里。蓝天与之相接,白云与之呼应,行走在天路之上,就像是漫步在云端,故而得名“天路”。可惜天公不作美,从夜间开始下起的中雨一直到早晨也没有停,一阵紧一阵慢的雨水伴随着我们草原天路的全程之旅,不过,雨天游草原天路也别有一番情趣。<br></h3> <h3>大雾弥漫的山峦,烟雨蒙蒙的梯田,让我们感觉亦凡亦仙。</h3> <h3> 四十年,非同寻常。四十年前,从师专一毕业,我们便被挟裹进改革开放的洪流,踏上了各自的人生旅途。这四十年,我们无论一帆风顺,还是千难万险,也无论成败进退,都"俱往矣",在生命之树最繁盛、生命之花最灿烂的时期,我们在自己人生的大舞台上,倾力倾情出演过自己真实的角色,这也许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四十年经历的风霜雨雪,起伏跌宕,苦辣酸甜,都在悄无声息中,融化进了我们的灵魂,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生命中无法舍弃的一部分。这四十年,是我们人生最闪亮的一程,最精美的一页,最瑰丽的华章。</h3> <h3>五天的行程,五天的愉快之旅,大家在快乐的氛围中相聚,在相聚中让我们的感情进一步升华。</h3><h3> 五天的快乐之旅,要特别感谢王祥林同学周到安排的吃喝住行,特别感谢五天里一直陪伴我们的小周和小乔师傅,让我们的旅途顺利安全。特别感谢赤城籍的四位同学的热情接待,更要感谢地是乔玉川和韩登举同学,在五天的行程中一直走高速,爬坡过岭,以娴熟的驾驶技术让同学们舒适乘车。虽然两位都已年过花甲,但矍铄的精神令大家称奇!</h3><h3>要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说再见,再见不会太遥远。让我们同声高唱友谊地久天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