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晨光中醒来,习惯性从枕下摸出那本早以泛黄的,跟随了我十多年的《宋词》,然后随机翻开来,出现在我眼前的是刘过的《唐多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秋天故地重游,“二十年重过南楼”秋日的芦叶、寒沙、浅流,想起故人,想起曾经的快乐景象。只是20年前,这里一片太平,可如今与故人一起游览的快乐不再。江山依旧那样美好,可即使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起和朋友泛舟遨游,又怎会有少年时那豪迈激昂的兴头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种心灵被击中的感觉,来的如此猝不及防,“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也许只有中年以后才能真正体会作者当时“终不似,少年游”的怅惘与悲伤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巧合的是,除了这首,往前翻了一页,是章良能的《小重山》:</p><p class="ql-block"><b>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班空闲的时候又随意翻开书,竟然是卢祖皋《江城子》:</p><p class="ql-block"><b>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闲,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忽然就生出了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今天的词是商量好的吗?少年心情的不可替代,难下心头,甚至因为无寻处而生出的不敢沉吟的感叹齐整整的出现在这个秋天来临的日子里。这三首词有写于春天的,有写于秋天的,有的叹时光荏苒,有的哀叹即将到来的风雨飘摇,有的理性思考后得出判断。但是他们不约而同指向了少年心情的珍贵与不可重现。这些句子,穿过时光的长廊,来到我们的面前,只要一眼,就深深的被击中。是因为我们对少年有着同样的美好心情,同样的难以忘怀,同样的遗憾,同样的失落,同样的怀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少年,真正年少时听得最多的莫过于那些劝勉了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我曾不止一次的感叹,为什么那些古人要如此喋喋不休地念叨,一遍又一遍,难道那些旷世奇才都是因为如此才横空出世的吗?直到我读到了“新丰美酒斗十千,咸丰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直到我读到了“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少年时是最肆意,最明朗,最畅快,最骄傲,最新鲜,最诗意、最舒展、最从容的人生阶段啊!那时世界才从他的眼前徐徐展开,摆在他面前的是无限的可能。未来的每一天都鲜妍可爱,于是无论哀愁也好,失意也好,困苦也好,挫折也好。总可以回归到肆意、明朗、畅快、骄傲、新鲜、舒展、从容、诗意上来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是这样的人生阶段啊,那些从少年走过的人当然比谁都清楚,所以才要喋喋不休地叮嘱了再叮嘱,念叨了再念叨。生怕一不小心,就走向后来地万劫不复,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往后的每一个朝夕,都不会再现这样的美好了,终不似,少年游!</p><p class="ql-block"><b>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b></p><p class="ql-block"><b>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年以后,游船画廊,听曲策马,载酒买花都可似,唯独不可寻的,是那一日的少年心情,是那一份眉宇间肆意、明朗、畅快、骄傲、新鲜、舒展、从容、诗意甚至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