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过历史风沙的鸡鸣驿

晨风

<p class="ql-block">八月初的周末,我应邀与三位种地大户去张家口的塞北管理区的一家土豆深加工生产企业洽谈订单种植意向。从唐山出发走新开通的京秦高速绕道六环线,奔京藏高速向张家口行进。虽然知道企业的名称,因是第一次去,只能凭着导航行进。走到六环河北的三河地界,汽车突然没有了空调,吹出来的只是自然风。正处在三伏热天,开着车窗,涌进来的也是热风,我们只好临时下了高速,在大厂县找到一个汽车配件城,花了一千多元换了新的空调。这样因修车耽误了有3个小时的时间,看看导航下午赶到察北区的土豆生产企业已经到了晚上。为此我建议,沿着京藏高速先去怀来县看看有名的古代鸡鸣驿驿站。</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下午五点过后到达的鸡鸣驿城。鸡鸣驿城位于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是明朝开始建设的一个驿站遗存。因位于下花园洋河北岸的鸡鸣山下而得名,110国道从鸡鸣村穿村而过,交通还是十分便利。白天要进入城内是要花40元的门票的,我们到达时已经下午五点多了,售票处已经关门,进城的大门敞开,我们没有花费门票就进到了城里。</p> <p class="ql-block">进城的第一眼,看到的均是普通的砖石瓦房,多数房屋庭院还是干净整洁,有人居住者。有的房屋已经十分破旧了,有屋顶已经塌陷,庭院也狭小,明显的是多年已经无人居住了。驿站的四周城墙保存的较好,城墙大体呈正方形,据说一边城墙有300米。我们从北门进入城内后,沿城墙向东在东北角登上了城墙顶上,从东北角俯瞰整个驿站全貌,城内都是普通的近代民房,夕阳下,虽显得有古城的风貌,但与我臆想中的景象落差很大。从历史课本或新闻报纸上知晓鸡鸣驿由来已久,知道他是古代官方建设的一个驿站。我以为,京城以北便是山峰林立,道路曲折蜿蜒,鸡鸣驿城是三面环山的一个山间建立的围墙古堡,里面还是明清时代的房屋建筑。五十多岁了第一次亲临走一趟,过京城向西北,海拔已有600米,除了偶尔的砂石山丘,大部分是较为平坦的草原。更没有料想到驿站城内居住生活着村民,臆想中只是几排明清遗留的古民居。游玩回来之后再推想,明朝在建造驿站之初,想必这里就是居民居住的村落,否则当年也不会有繁华闹市和街铺院落。当时光漫流到现代之后,明清的街铺院落多成了百姓的民房居所,在人口繁衍多了,城墙的东侧、西侧也建起了民房,西侧的商业街更充斥了现代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驿站四周的城墙为青砖砌垒,内夯黄土,墙高达十五米。在北侧的城墙,也许是特意保留了黄土夯实垒砌的印痕,由于雨水的冲刷,有的地方的光面脱落,露出了砂石土层。城墙上面垛口,四周城墙基本保持原样,城墙上现保存有东西两座城门,其间通有大道,可供人马车辆出入。在城墙上与晚饭后遛弯的当地居民闲谈,四周的城墙原来多为土墙,经过了几次的抢救维修。一位老人讲,西侧的城门是拍摄“大决战”电影是仿古修建的。值得一提的是,东门古城楼就是电影《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和紫霞热吻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从城墙走到正东门处,顺台阶下来,沿街道往西走,始见得一些古建筑物遗址。城内精心雕琢的青砖瓦房,古老的土砌房屋,经受了百年风沙的侵袭,已经变得破败斑驳,而从这坍圮和古老之中仍可一窥当年的风貌。据驿城里很多现存的碑刻记载,该驿在最繁华时仅当铺就有6家之多,同时还有商号9家、油铺4家及茶馆、车马店等等。</p> <p class="ql-block">鸡鸣驿城是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最富有特色的邮驿建筑群,据记载城内五条纵横交错的街道大致将驿城分为十二个区。前街是军政机关所在地,即驿丞署、指挥署;其次为日杂、杠房、缸房、花纱、酒肆、当铺等服务性实体。西街是驿站设施,即公馆院、马号、军号。东北是驿仓,正北是驿学。驿城还分布有泰山行宫、文昌宫、龙神庙、财神庙、普渡寺、城隍庙等佛、道、儒教寺庙建筑。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是慈禧西逃行宫---贺家大院。贺家大院最初是当年的指挥署,也是整个驿城中规格最高的建筑,当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向西逃难曾在此留宿。由于天已黑,我没有进到院内再去看看。贺家大院原来是五进连环院,现在已变成各自独立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驿站在中国历史上曾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古代时传递消息和发放官文都用快马,后因马的体力和奔跑的距离有限,要完成数百公里的传递不得不中途换马,所以就在沿途建立许多马站,后来这种马站又演变成接待过往官员、商人的临时驿站,同时完成传递信息和邮件,也起着军事城堡的功能。可以说驿站在古代相当于现在的邮局快递、饭店宾馆和武装部的多重功能的场所。在北京周边地区鸡鸣驿是规模最大的一座驿站,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驿站,鸡呜驿也是北京通往张家口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塞。在1995年8月,原国家邮电部发行一套两枚纪念邮票《古代驿站》,其中一枚即为鸡鸣驿,可见鸡鸣驿的地位显赫。</p> <p class="ql-block">鸡鸣驿所处的驿路,也就是它旁边110国道的前身,早在先秦时代就以“上谷干道”闻名于世,这条千年古道,碾过汉武帝北击匈奴的滚滚战车,见过李自成大顺军攻取京城遮天蔽日的军旗,听过康熙帝剿灭噶尔丹的战马嘶鸣。当然,古道也曾送走过仓惶逃难的慈禧和光绪。这条古道上有很多著名的城镇和驿站,而第一大站就是鸡鸣驿城。当时的鸡鸣驿,在担负军、民驿站的同时,也成为商家发聚之地。</p> <p class="ql-block">夕阳即将西下,红霞挂在天空,将古城渲染的更加古朴沧桑.......</p> <p class="ql-block">从西门走出驿城,顿时喧哗热闹起来,城外停放着许多外地的车辆,烧烤、小吃、冷饮,露天摆放的餐桌围坐着外地的游客,夜生活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风沙吹过了天空,漫过了古城,时光流淌,不负过往。再次回到北门停车处,仰望城墙,心中涌出的是一丝感慨。一座驿城,担负的历史功能褪色了,肩负的百姓美好生活的希望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夜色笼罩了整个古城,在夜色中我们挥手告别。</p> <p class="ql-block">2023.08.0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