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记之十七

老平,张润平

<p class="ql-block">来到赵湾水库边,阵阵春风吹来,还略微带着一点寒意,岸边的杨柳随风摇曳,远处山风习习,湖面水波涟漪,空中飞鹰逆水展翅,鲢鱼锦鳞时而蹿出水面,爽风沁人肺腑,好一处惬意之地。</p> <p class="ql-block">盘古始祖庙建在一处山巅平地上,气势恢宏,我们一行四人将车停在山门外,恒宗、恒奇与我跟随张女士进庙拜祭。据古老传说:远古时天地浑沌得像个大鸡蛋,而盘古就生长在这个大鸡蛋中。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和地劈分开来,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天地当中,智慧超过天,能力超过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伸长一丈。这样又经过一万八千年,天极高了、地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极长了。盘古担心天地还会再次融合,就每天不眠不休地用手撑着天,用脚踩着地。体力总有用尽的时刻,终于,盘古累垮下了。</p> <p class="ql-block">盘古临死时,呼出的气成了风和云,声音成了雷霆,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四肢五体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血液变成江河,筋脉变成道路,肌肤变成田土,头发和髭须变成天上的星星,皮肤上的汗毛变成草和树木,牙齿和骨头变成金属的矿物和岩石,骨髓变成珍珠和美玉,流的汗变成雨,……盘古用他的身体化成世界万物。这虽然是民间神话传说,可细究也是有出处的。盘古传说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兵书的《六韬·大明》之中,“盘古之宗不可动,动者必凶。”后经三国文人《三五历记》发扬,又有《五运历年记》记载其化生万物之说。盘古长什么样?最早形象见于《广博物志》和《乩仙天地判说》为龙首蛇身、人面蛇身。不管盘古长什么样子,反正,盘古是我们中华民族敬仰的一个始祖大神。</p> <p class="ql-block">始祖庙正殿,盘古立于中央,龙眉虎目,皂白分明,隆鼻海口,大耳有轮,塑的神采奕奕,既有开天劈地之神威,又有祥瑞慈悲之淑气。</p><p class="ql-block">东殿为三皇殿,中间为人首蛇身的天皇伏羲,左为人首蛇躯的地皇女娲娘娘,右为牛首人身的人皇神农氏。案前分别摆放着“天地人”三皇的牌位。西殿是五帝观,整个庙宇雕梁画栋,古朴中又透着典雅,置身其中,暮鼓晨钟共簌齐鸣,蓝天白云与山水草木浑为一体,更显的威严壮观。</p> <p class="ql-block">盘古洞与三皇洞位于水库边上,我们顺坡而下,越涧踏沟,来到两处洞窟前,洞窟面北方向,有两个各高大约两米,宽阔有三米见深的山洞。扶栏傍壁向上而望,悬璧当空,负手向下接水,水滴从手指缝隙滴下堤岸。嘀嗒成梵音,云气绕洞前。仿佛若有钟鼓撞击,余音铿锵不绝。传至对面山谷,又像似有飞石速坠,过往不催之势。山洞虽然不大,却饱受时间的风化,历史的痕迹却历历在目。石璧上有文字痕迹,可叹的是,却多数已经分辨不清了。</p><p class="ql-block">恒宗、恒奇两位师傅看了也是惊叹不已,洞外水天一线,甚至涨水的水渍痕迹已经漫过洞窟,洞里边却是另外一种景象,连供案香炉上燃过的灰,也是干燥的不染一点潮湿。</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洞内,磕头祭拜。出来后非常感慨,遥想仙工开凿创业。择此物华天宝之地,设灵穴洞府,护佑芸芸众生。如今人事躁动,物欲恒流,中原福地世风日下,趋奢寻糜,谆谆善道之人还存几何?虽然外表鼎盛壮观,精神意志还有当年盘古挺拔如山的气势吗?</p><p class="ql-block">离开盘古始祖庙,又朝拜了石佛寺,傍晚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师傅打来的,约我明天早上去鲁山大佛寺,我依依不舍告别两位师傅,与老乡张女士道别,驱车上了路,车到南召县境,山高路窄,奔波了一天,决定停车休息,来到县城选了一处地方,铺开被褥,美美的睡上一觉。</p> <p class="ql-block">次日被晨练的声音扰醒,起来一看,心中叫苦不迭,雾气腾腾,视距不足十米,地面也是湿漉漉的,这可怎么行车赶路?大约八点过后,雾气稍微散了点,我等不及雾霾全散,驾驶汽车上了路,翻尧山,穿沙河,吸爽风,吃朝露;盘曲而上直达鲁山佛泉寺。</p><p class="ql-block">中原大佛建于1997年,大佛法相庄严,周围有九层峰环绕,左边好似青龙盘绕,右边好似白虎伏卧,前有朱雀,后有玄武。可以说山川秀丽。据说大佛历经十二年,投资12亿元建成。整体佛像铸造用铜3300吨,黄金108公斤,特殊钢15000余吨,可谓是真金白银花了大价钱打造成的。可是给我的感觉,却是无法安稳我的鉴伪蓄真之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花费巨大就为打造一处景观,奢靡之风可见,哎!岂不闻极乐之下必有悲歌乎。</p> <p class="ql-block">可恨末法时代魑魅魍魉横行,蛇心鼠肺毒牙森森。我伫立很久,想了很多。毅然决然放弃此地,驾车离开。去寻找古寺古庙。</p><p class="ql-block">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之内马不停蹄,先后朝拜了明山寺、全佛寺、文殊寺、雷音寺、眼明寺、白塔寺等。</p> <p class="ql-block">先说明山寺始建于汉代,是继白马寺后兴建一批较早的皇家寺院之一,坐落在明山村境内,南邻昭平湖,东邻刘氏始祖刘累公墓祠。古寺依山畔湖,田园牧歌,晨钟暮鼓,清幽恬静,实是休闲养生、念佛参禅、品茗居隐的灵山圣地。</p><p class="ql-block">据传说: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杀,困乏而憩,梦高僧点化:"尔见金光普照,可就帝业",醒后果感金光从昭平湖中金山环岛飞来,绕其三周向西北飞去,刘秀大悦,便下马发愿:若能成就帝业,建寺谢佛。后来果成帝业,临终时忽忆起前愿,诏告太子刘庄,完成遗愿。后刘庄即位,用国库黄金建成明山寺,明山寺也被称为皇家寺院。</p> <p class="ql-block">文殊寺位于平沟村,由于该寺建在海拔1112米高的俺窟沱山,又名"俺窟沱寺"。清道光二十五年《重修文殊庵俺窟沱碑记》中,对文殊寺专门进行了描写,"鲁邑西南偏山坳之间,旧有文殊庵俺窟沱寺,白云为藩,青嶂为屏,绿竹映阶,银杏封宇,即古之丹邱殊林无以过之"。可见当年文殊寺风光的优美和寺院的兴盛。文殊寺内有银杏树系三雌两雄,树龄有说3000多年,有说2000多年,但所有说法都是千年以上,可见它们的古老。虽历经千百年风云变幻,但它们依然枝干挺拔,绿叶婆娑,为后人罩下满地浓荫。</p> <p class="ql-block">雷音寺总占地面积一百多亩,北靠阿婆寨楚长城,龙脉蜿延束腰,开口结穴;东望青龙山,雄伟挺拔,山势回头成双岸;西倚白虎岭,脉脉有情而双卧;寺前河水如弯弓盘回,寺院紫云缭绕,金碧辉煌,青山绿水,松柏郁郁……</p><p class="ql-block">雷音寺院主体建筑依山就势,群楼高耸,崇阁巍峨。牌楼、山门、药师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接引殿、五重殿堂及观音殿、地藏殿、方丈室、客堂、斋堂、寮房、财神殿、钟楼、鼓楼、静心亭等组成一个宫堡式寺院建筑群。也是鲁山八大古刹之一。</p> <p class="ql-block">全佛寺;这座庙宇的始建时间无考,被称为新庙的全佛寺实际上重建于清末民初,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尚未完工就在反对封建迷信活动中被拆除了。拆除前,始终没有僧人挂单,仅有一老者长期看守。</p> <p class="ql-block">眼明寺,始建于唐朝具体年代不可考。眼明寺寺名的由来,理所当然是取自《佛说眼明经》。但在这里却还另有乾坤,大殿前有一块5米见方的平台上,赫然立着一通石碑,上书: 眼明古泉,据说非常灵验。</p><p class="ql-block">奔波碌碌的一天,每到一处必仔细端详着沧桑的进程、触摸着历史的痕迹,通过时空与先辈们对话,时间的重量,竟是如此的厚重沉实,令人以无限的遐思和感慨。我禁不住心中默念阿弥陀佛。已近黄昏,暮色渐浓,不远处的己是华灯初上。我开车下了山,明月清辉,烟波长堤,己是笛曲四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