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架子车会成古董?表弟说起都是故事!

豫公益

<p class="ql-block">  癸卯年五月廿八,大姨家村里古会。如果没有特珠事情,几十年来这个会我每年必赶。</p><p class="ql-block"> 在大姨家的院子里,有一辆“车”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我记得,俺家也曾有一辆一模一样的车。这是河南农村过去普遍使用的运输工具一一架子车。</p> <p class="ql-block">  虽然没有了“下盘”(车轱辘),架子车底板也已破损,但是说起这辆架子车的故事,二表弟满脸自豪、滔滔不绝。</p> <p class="ql-block">  表弟小我一岁,68年的猴,花白的头发加上满脸皱纹显得比我还大。他说这辆车是咱姥爷做的。我点头说知道,一块儿做了两个,给恁家一辆,俺家一辆。可惜他老人家已故去四十三年了,我记得很清楚,姥爷是80年阴历正月二廿七“走”的。</p><p class="ql-block"> 姥爷生前是乡农机修造厂的工人(原先叫“铁业”社),专门制作铸造用的“木模儿”,属于细木工。“打车棚”是粗活儿,当然难不住他。</p><p class="ql-block"> 不过那个时候没有机械,全凭“锛、刨、锯、斧、凿、锤”等工具完成,姥爷白天上班,给我们的做桌、椅、板橙、大立柜、长条几等家俱都是起五更、搭黄昏加班干。我从小生活在姥姥家,姥爷的勤快我印象最深。</p> <p class="ql-block">  这辆车,也是姥爷起五更、搭黄昏做的。这辆车,勾起了表弟四十多年前的回忆:当年,十几岁的他为补贴家用、供哥哥上学,拉着架子车外出卖琉璃盆,少年时初尝人生之苦。 如今大表哥早已功成名就,是国内某知名学院教授级别, 表弟在老家娶妻生子、侍奉父母双亲。</p> <p class="ql-block">  1982年,农村刚刚分了地,打的粮食勉强解决温饱,家里有几口人,还是半大不小的孩子,花钱自然成了问题。</p><p class="ql-block"> 大姨家也不例外,不过他们村里有一个传统的手艺活儿一一烧琉璃盆,俗称“下地隐”,这个活儿虽说是累,但是能挣钱,村里人有的是力气。</p><p class="ql-block"> 表弟说,那时俺哥在县一中上学,后来又考上了四川医学院(现在的华西医学院),俺爸一个人烧窑(烧制琉璃盆)仅顾住一家开支,俺哥上学的钱得作难。</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我大概十四五岁,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正在上初中的我决定辍学,跟着我的邻居做伴外出卖盆,一般都是清丰、濮阳这一片儿,开始都是用人拉着,后来买了一头毛驴,最远坐船过河(黄河)跑到山东去卖盆。</p> <p class="ql-block">  得知弟弟为了帮家挣钱而退了学,正在县一中读书的大表哥十分感动。学习更加努力了,终于以优异成绩考入国内知名学府一一四川医学院,毕业后又留校工作至今。</p> <p class="ql-block">  二表弟说,拉着这个架子车,我学会了做买卖。这些年不卖盆了,农闲时骑着三轮车、开着汽车,不定弄点儿啥哩,反正我是冇闲着。现在,两个孩子都成了家,各有各的事儿,我给他们在城里都买了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个车棚,早就不用了,放到屋里吧,还嫌占地方,俺这村里好多人都把不用的车子当柴火烧了。我不舍得,因为啥呀,我对它有感情。说着这个车子,表弟有些伤感。</p> <p class="ql-block">编后语</p><p class="ql-block"> 一个破旧的架子车棚,竟然有这么多“故事”。它见证了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它诠释了普通人家的手足亲情;它的故事包含了励志与感恩。</p><p class="ql-block"> 人这一生都是“命儿”,老辈人好说,你这一辈子,该吃哪碗饭是一定的。谈不上亏不亏,也不能说值不值。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活好当下,过好每一天就是最大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本篇文/图:张建普</p><p class="ql-block">作者手机:1563724190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