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一小】从场内到场外,这群青年人有话想说……

莒县第一实验小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8日,莒县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一行11位青年教师赴青岛参加2023年中层领导力提升主题峰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天的学习结束后,这群青年在酒店大堂里交流第一天的学习心得,越分享越激动,越计划越期待!大家纷纷亮出自己当日最难忘的学习片段,结合自身负责的工作,谈发现、谈差距、谈不足、谈目标,分享持续到深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崇杨:程红兵校长说,关注真实的学习,实现知识学习和经验生长的有机融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他们的团队从培养学生个人思维发展技巧的角度出发,开发了哲学启蒙课程,用绘本的形式讲述“我是谁”,尊重孩子的问题,让问题被看到,让问题上墙,让老师、学长、家长等等更多人参与到问题的回答中,建立个体与世界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生活感知等能力。我们在很多工作中,常常为了“赶路”,忽视了育人这个重要的课题,孩子大多数时候沿着老师设置好的轨道按部就班前行,缺少自主能力的锻炼,也童言童语发声的渠道,与孩子无关的学习很难成为真实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曼琪:马骉校长说,学校不是一个人的学校,也不是一群人的学校,而是所有学生的学校。在马校长的校园里,我们看到孩子们参与了教学楼、学校道路、报告厅的命名。马骉先生特别解释了“不可思议厅”的名字由来,来自于本校五年级的范同学,更加提出“教育的追求就是希望发生孩子眼中不可思议的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发展需要舞台,而学校就是最不可思议的舞台。最令我们感动的是看到一年级新生用稚嫩的笔体写下教学楼的名字并被学校采纳悬挂在教学楼上。在马校长的校园里,我们看到了“尊重”: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更尊重个体化差异,尊重学生表达个性。在未来的学生活动设计中,我们要多从学生参与的角度出发,让活动成为学生成长的工具,让学生成为雕刻时光的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琳:程红兵校长全面分析了中层的现状——被围。同时,探讨被什么所围、如何突围。其报告非常现实且有指导性。当看到学生们从少年阶段就自己设计货币并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分析基金尽显逻辑思维时,使我触动极大。我认为,中层发展所谓的“突围”应当这样理解:“围”在外部环境,也围在内心的挣扎与困顿;“突”在全面,于内厘清价值取向并直指学生核心素养,于外厘清站位以及在校在己的立场。视野打开、格局放开,由学科走向全科,明晰边界,真正让培养人成为行动目标。&nbsp;真正的核心素养应是怎样的教育,我不由得问我自己。中层所应有的品质和能力:既要吃亏,又要吃苦;既有本分又有本事;要听得进去、想得清楚、说的明白、做得出来、写得深刻。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从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创造性地进行中层管理工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晓凯:教师写作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今天,听了陈主任的讲座,大有茅塞顿开之感,更多的是有了一种去尝试的勇气。陈主任在教师成长方面提到写作,关于写作的素材有很多,像班级活动、班级管理、教学活动、教研活动……甚至令各位老师头痛的开会,陈主任都能从中寻到写作的内容,成为她创作的素材。反观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些触发陈主任的素材在我的生活中真的没有吗?并不是,只是那些东西被我忽略了,被我锁入了“无人之地”,暗无天日。我想我需要培养自己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真正走进教育生活中的“无人处”,用文字去记录点滴,用思考去沉淀内容,去实实在在地为自己积蓄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孙常军:今天的学习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湖北宜都创新实验学校课程中心杨静主任,她对于儿童大脑的脑科学的研究,不管是课程还是素养,最终是要落实到儿童身上。所以研究明白了儿童,也就明白了儿童行为的底层逻辑,也就明白了儿童心理学。然后再去结合本校实际,儿童特点设计的课程才能适合儿童,落到儿童身上、心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丽华:湖北宜都创新学校杨静主任的报告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给我很大的震撼。她针对“教师研究积极性不高”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三大建议:一是实践化和常态化的运行逻辑;二是诱发自生长的有效机制;三是中层角色准确定位。让我叹服的有以下几点具体的操作:1.学校的顶层设计清晰而明确,干什么怎么干都有路径可循。2.中层的服务意识很强:老师找不到问题可写,就指导教师如何把“表问题”转换成“真问题”,设计“策略墙”,征集办法,以智启智;为了让老师们尝到发表的甜头,亲自动手修改文章,亲自“过稿”。3.各种引诱机制很智慧,借鉴商业模式的“成果收购”,基于心理学的“班级现场颁奖”,从教师实际需求的“育儿”开始的阅读,“力捧”项目组……从顶层设计到可施行操作到有效测评,真正让老师们自主地动了起来,形成良性循环。我想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提高,离不开教师的专业能力要发展。这需要教师自觉学习,也需要采取办法“引诱”,共同努力,双向奔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秀梅:济南历城二中王校长诙谐幽默,全程的交流向我们传递着教育成功的秘诀——精细化管理。他们的扁平管理,使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任务在一线完成,责任追究在一线落实,有效解决内耗问题,实现直接、简单、高效管理。他们的高效教研,通过明确分工→计划详细→主讲精备→全组打磨→示范跟听→完善推广→评价反馈,老师轮流执教先导课,打造年级精品课,变“单打独斗”为集体“协同作战”,从而使教学由“单兵作战”,变为全方位立体化的集团化运作,最大限度地凝聚教师的集体智慧。他们的勤志文化,培根铸魂。通过先育后教,先人后事,先管后礼,注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使历城二中学子个个自信从容、健康阳光、活力向上。在自己的岗位上躬行深耕,久久为功,认认真真做教育,踏踏实实抓细节,小事也能做成大教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文青: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马骉校长在他的报告中指出,课程是:为每个学生充分成长并使之具有核心素养而专业设计和实施的学生学习经历的总和。是的,学校课程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儿童成长需要的角度去架构与实施,树立“处处是课程、人人是课程、事事是课程”的理念。他分享了学校文化标识的创设课程,“学校楼名我来写”、“学校路名我来取”等生动有趣且有意义的活动,给了我们许多借鉴和思考,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儿童立场”的重要性,也唤起我们对“如何做教育”“如何做好满足儿童成长、教师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如何将教育做得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等问题的思考,启发我们树立儿童中心的理念,基于儿童立场去开发课程,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成长。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将加强自我研修,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引领学生成长、促进学校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琳:程红兵老师介绍他们学校课程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是课程评估。根据社会最前沿的网络主播为切入点,让孩子们到超市中体验主播,介绍商品和与粉丝的同时怎么提高带货量。整个过程中平时调皮的学生专注力也非常强,其实调皮的孩子之所以为什么调皮,归根到底就是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定位点,用调皮来提高自己关注率。课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反思、复盘、评价。在评价中的自评表可以从全方位立体化的对学生整个课程的学习有个全面的考察,让课程成为学生最真实的学习经历。真正的学习经历包含真实的情境,向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真实的内容,建立学习任务与职业或社会的联系;真实的参与,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论证;真实的观众,拓宽学生成果展示的渠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杰:山东省青岛中学的汪正贵校长提出人人即是中层的思想,在整个过程中要注重复盘和反思,在反思中学习,要把平时“要是”变成“我能”,其实在改变世界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变自己的认知,自己要培养自己拥有“增强钝感力、培养复原力、激发内驱力”这三个重要的品格。在面对干扰时,钝感力能让我们专注自身,厚积薄发,不要那么敏感的去猜测别人;复原力能让我们在面对挫折、失败时走出泥沼,重获新生;面对机会时,自信力能让我们把握机遇,冲破藩篱。这样,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风浪,在外部世界的熙熙攘攘中,我们终会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更优秀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勃:山东省青岛中学的汪正贵校长提出学校变革的突破口。我们还要结合自己的个性、专长或者偏好,选择不同的突破口。比如,选择课程和教学,学校治理结构作为突破口的,一般属于激进型;选择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文化建设作为突破口的,一般属于稳健型。前者直奔主题,问题多,见效快;后者在外围作战,见效慢,进程相对平缓,进退的余地也更大。我们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将自身的价值发挥到极致。</p>

学生

课程

学校

学习

儿童

教师

中层

素养

教育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