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2023.8.5.我们来到辽宁省博物馆,没想到参观者多得出奇,但是提前一天能预约上,我们已很幸运了。据说湖南博物馆提前一周都预约不上,可见近几年博物馆热已到了什么程度。</b></p> <p class="ql-block"><b>辽宁省博物馆前身为成立于1949年的东北博物馆,此处位于浑南的新馆于2016年建成。现有馆藏文物总量达11.2万件。</b></p><p class="ql-block"><b>辽博一共分为三层,22个展厅。正因为辽博太大,展品太多,我们5号、6号用两个半天也没看完,只看了主要部分。</b></p><p class="ql-block"><b>主展厅是辽宁古代历史,在三楼,分五个展厅。一楼二楼是专题展及临时展厅,我们走马观花地看了玉器、瓷器、铜镜和货币展。</b></p><p class="ql-block"><b>参观博物馆确实很累,尤其对我这样的七老八十的瘦弱老太。当时就有人问我,我看你一直在仔细观察和拍照,你是专业研究的吗,我只好笑笑,无言以对!也有亲友对我这样很不理解 ,我只好调侃说:国事不让关心,孩子们的事不便关心;看书吧眼力不行;听闲话吧听力不行,干啥呢?只能到处转转,关心下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吧!关键是博物馆还是免费!</b></p><p class="ql-block"><b>这是说笑,其实花两天时间了解了28万年以来辽宁从蛮荒走向文明的一步步历程不是很值得吗!</b></p> <p class="ql-block"><b>辽宁历史展,是整个博物馆的精华。从辽宁有人类文明以来一直到清朝结束,共有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战国至隋唐时期、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等五个部分,每一部分占据一个展厅。</b></p><p class="ql-block"><b>展品太多,这里只选部分我感兴趣的说说</b></p> <p class="ql-block"><b>第一展厅史前时期,以旧石器时代的营口金牛山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为特色</b></p><p class="ql-block"><b>金牛山人,辽宁营口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28万年</b></p><p class="ql-block"><b>金牛山人化石,1984年发现于辽宁营口金牛山。化石为一个头骨、五个脊椎化石骨、二根肋骨以及其他部位的骨头,全部属于一个成年女性个体,年龄为三十岁至四十岁之间,脑量为1390毫升。金牛山发现的这批化石资料之完整,在我国尚属首次。</b></p> <p class="ql-block"><b>一九八四年九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师生在金牛山一个洞穴中发掘出了距今二十六万到二十八万年前一具比较完整的猿人化石,引起了世界的瞩目。据研究发现,这“金牛山人”比同时期得“北京猿人”进步 。</b></p> <p class="ql-block"><b>1983年11月2日,红山女神像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和凌源市交界处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b></p><p class="ql-block"><b>当这张“美丽面庞”展露于公众眼前之时,亿万华夏子孙第一次看到用黄土塑造的5000年前的祖先形象。</b></p><p class="ql-block"><b>女神像提示世人,在距今5000年前,起源辽西的红山文化已率先跨入古国阶段,宣告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已然诞生。</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红山文化的典型玉器玉猪龙</b></p><p class="ql-block"><b>它出土于牛河梁高等级的红山大墓中</b></p><p class="ql-block"><b>由辽宁省博物馆从朝阳市建平县征集而来。</b></p><p class="ql-block"><b>它,通体呈鸡骨白色,局部有黄色的土沁。</b></p><p class="ql-block"><b>器身蜷曲,首尾相连,造型粗犷。是辽博镇馆之宝之一。</b></p><p class="ql-block"><b>龙首形象刻画细腻,极具神韵,是已知红山文化玉猪龙中形体较大、形制最规整的一件。</b></p><p class="ql-block"><b>玉猪龙造型饱满、打磨圆润、面部表情安详,给人以和蔼可亲的感觉。当年,它掌握在与天地沟通的部族首领手中,以祈求神灵保佑,治病驱灾,赐予人间温暖与幸福。</b></p><p class="ql-block"><b>有专家指出,玉猪龙背上的小孔,曾有丝线穿过,或悬于胸前,或挂于耳边,开口朝下,呈现出“人”字形态,与陶尊文、甲骨文、金文、秦篆中的“人”字书写,神韵暗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玉猪龙侧面</b></p> <p class="ql-block">还有很多红山玉器</p> <p class="ql-block"><b>红山玉文化里,有四个大类是非常独特的:云勾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龙形玦,和Y形器。牛河梁考古的红山文化玉器组合显示了一种规律:在中心大墓里, 都具有高等级的勾云形器。而且勾云形器是竖起来放在显示王权的位置。</b></p><p class="ql-block"><b>有专家认为 勾云形器就是甲骨文和金文"我"字的原始形象的原始码。甲骨文或金文的"我"字就是一件手握竖立起来的勾云形玉器。</b></p> <p class="ql-block"><b>斜口筒形玉器</b></p> <p class="ql-block"><b>红山文化的分布在同地区的从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统称为“泛红山系文化”,各个文化类型均有玉雕制品,在红山文化时期达到玉器制作与使用的巅峰,其圆润简约的风格,生动诠释了“天人和谐”的哲学思想。用料考究、做工精美、纹饰天然、造型繁多的红山玉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b></p> <p class="ql-block"><b>辽博展出一张图片,显示传说中的五帝时期与红山文化的关系,和我们通常的认识有所不同,他们认为黄帝族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燕山南北为其主要活动范围。</b></p> <p class="ql-block"><b>我们的印象中中华文明的起源来自于那一场著名的炎黄大战,所以我们才叫炎黄子孙。就是说我们民族的源头应当是炎帝和黄帝这两个部落融合起来形成的。</b></p><p class="ql-block"><b>一般人印象中黄帝族群的活动中心在中原地区,我曾去过陕北黄陵县的黄帝陵,那里年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据说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也年年有祭祀活动,总之,都认为黄帝族的祖先在中原地区。现在辽博的研究认为燕山南北是黄帝族祖先的活动范围,和我们以前的认识不一样。我们不是专业人士,据说学术界对此也还有争论。</b></p><p class="ql-block"><b>我们普通百姓认为不管红山文化属于什么族群,都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都值得尊重。</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距今约四千年以后,经过古国时代各地部族的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进入夏商王朝与周围方国并存时代。辽宁地区既有“与夏为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又有多类型的其他青铜文化,构成商周北土的不同部族方国。这些文化各具特色,又与中原夏商王朝保持着密切联系</b></p> <p class="ql-block"><b>出土了很多青铜器,可与中原青铜器媲美,显示出与中原文明的融合</b></p> <p class="ql-block"><b>卷体夔纹盘龙盖罍,西周。辽宁省博物馆藏。是辽博镇馆之宝之二。</b></p><p class="ql-block"><b>通高44.5厘米,口径15.5厘米,底径16.5厘米。辽宁省喀左县平房子乡北洞村出土此器造型玲珑,工艺精美,盖上有半浮雕龙纹,通体作蟠龙状,盖面及周沿以三个长尾夔龙纹盘绕,中心一蝉纹,龙身腹底对应于盖面中心处也饰一阴线简化蝉纹。器身上腹饰对相变形卷体夔纹,突目、利爪、尖齿;下腹饰兽面纹,近底及圈足饰夔纹,通体以雷纹衬地。</b></p><p class="ql-block"><b>器盖上那个小龙萌萌的样子实在可爱</b></p> <p class="ql-block"><b>人面形青铜饰件及很多小型车马饰件,显示辽宁地区的游牧文化特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辽博展示的青铜文化,构成商周北土的不同部族方国。这些文化各具特色,又与中原夏商王朝保持着密切联系</b></p><p class="ql-block"><b>鱼形青铜饰件,反映出辽宁沿海地区的渔猎特色</b></p> <p class="ql-block"><b>辽东半岛上的巨石文化—石棚,神秘的文化。</b></p><p class="ql-block"><b>想起英国岛屿上的巨石阵,以及复活节岛上的人头巨石,长期以来,都是历史猜测的主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这部分介绍两件镇馆之宝</b></p><p class="ql-block"><b>鸭形玻璃注:</b></p><p class="ql-block"><b>1965年,在辽宁省朝阳北票西官营子的北燕权臣冯素弗墓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件保存较为完整的鸭形玻璃注。</b></p><p class="ql-block"><b>它身形横长,一端张扁嘴如鸭,长颈圆腹,曳细长尾,尾尖残断。通体作柔和的曲线造型,结构匀称。</b></p><p class="ql-block"><b>鸭形玻璃注长20.5厘米,腹径5.2厦米,是当时从罗马帝国输入的玻璃制品。此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交往的实物资料,也是中外历史上早期玻璃器中的珍品。 器表梢闪淡绿色,半透明,体横长。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放得稳,造型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b></p><p class="ql-block"><b>经文物及历史专家研究推测,这件鸭形玻璃注应该是产于今叙利亚至地中海沿岸一带的古罗马帝国,其传入途径是由西域经过草原之国——柔然,再传进冯氏北燕的。那时进口玻璃器,尤其是鸭形玻璃注这样精美产品的进口数量是有限的,故被统治者视若珍宝,秘不示人。众所周知,玻璃器易碎不便保存,从罗马帝国万里迢迢运到辽西,掩埋入穴1500余年仅表面浸蚀,保存如此完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它是研究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辽博镇馆之宝之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鎏金木芯马蹬</b></p><p class="ql-block"><b>1965年,辽宁省朝阳北票市西官营子镇将军山东麓,在北燕权臣冯素弗墓的发掘现场,考古工作人员清理出近500件随葬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双马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是十六国时期文物,是辽博镇馆之宝之四。</b></p><p class="ql-block"><b>马镫的木芯为桑木条揉成,外面包钉一层鎏金铜片。</b></p><p class="ql-block"><b>古时骑马无镫,虽可纵身上下马,但奔驰和作战时甚不方便。</b></p><p class="ql-block"><b>马镫为中国所发明,最早的镫约出现在三世纪,是单镫,三角形,悬于马腹左侧,只能供紧急上下马时使用。在四世纪时发展为双镫,从此骑乘时可以人马合一,马具发展至此才算完备,此后马镫传入欧洲,对中世纪欧洲骑士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考古中发现的早期实物马镫,大量为慕容鲜卑遗存。这副为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完整马镫,墓葬年代为公元415年。</b></p><p class="ql-block"><b>马镫的发明,使骑兵的双脚有了强劲的支撑点,骑在马背上的人解放了双手,可在飞驰的战马上且骑且射,还可以在马背上左右大幅度摆动,完成左劈右砍的军事动作。</b></p><p class="ql-block"><b>马镫特别是金属双马镫的发明与创制,使骑兵一跃升级为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主力兵种,《大英百科全书》中这样写道:“让人无比惊讶的是,人类骑兵时代的实现,居然是因为马镫的发明。”</b></p> <p class="ql-block"><b>唐三彩瓷器</b></p> <p class="ql-block"><b>金步摇,女子戴于头上,金片会随行走而摇动,故名步摇</b></p> <p class="ql-block"><b>公元916年,军事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后改辽、大契丹、大辽)政权。辽朝是继匈奴、鲜卑、突厥、回鹘之后在北方兴起的又一个对中原产生巨大影响的游牧政权</b></p> <p class="ql-block"><b>青瓷飞鱼形水盂是辽博的又一件镇馆之宝</b></p> <p class="ql-block"><b>青瓷飞鱼形水盂,五代文物,出土于辽宁朝阳北票市水泉村,辽宁省博物馆珍藏。高9.3厘米,长14厘米,宽7.4厘米,胎体纯白,胎质细致坚硬,器内外均施青釉,釉色润泽晶莹、青翠欲滴,足部无釉。该水盂通体作龙鱼形,龙首鱼身,鱼腹下为平底圈足,以定器身。龙首口部特大,略显夸张,上颚向上翻卷,双翅高振呈飞翔状,塑贴两小圆点作眼,眼上贴钩形独角,对龙首面貌是作了艺术性的简化处理。盂身雕满鱼鳞,双翅伸展,尾部高扬,尾鳍开张,全身弯作“U”形,器内隔成前后两室,于平衡中呈现优美姿态。翅膀和尾部周边塑贴小圆珠,暗示龙鱼正从水中翻飞而起,设计极富匠心。</b></p><p class="ql-block"><b>水盂是古代读书人给砚池添水的贮水小罐,此物因小巧雅致,置之桌案赏心悦目,最能体现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故在文玩类的工艺品中,属于品位较高的藏品。这件水盂,对于研究大辽帝国与中原王朝间的文化与经贸交流,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物资料。是辽博镇馆之宝之五,</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鎏金银面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86年6月5日,位于内蒙古通辽奈曼旗的一个小山村的施工工地,无意之中挖出了一座辽代古墓.共发现珍贵的随葬品3200多件。仅黄金制品的总量就达到了1700多克,银制品更是重达1万余克。</b></p><p class="ql-block"><b>最让考古专家兴奋的是,在墓室中央并排放置着的一男一女两具尸体,都是头顶鎏金的银冠,脸上覆盖着黄金面具,身着银丝网络,胸佩琥珀璎珞,颈戴琥珀珍珠项链,脚蹬银靴。从出土的墓志铭知是辽的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如今金敷面等文物收藏于内蒙古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铜丝网络</b></p><p class="ql-block"><b>要从契丹络尸葬和树葬习俗说起</b></p><p class="ql-block"><b>契丹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打渔放牧,狩猎为生,是名副其实的马背上的民族。在长期与大自然恶劣环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对自然界的一种敬畏。因此,契丹人死后,会将自己回馈给大自然,衍生出了一种独特的“树葬”习俗。</b></p><p class="ql-block"><b>顾名思义,所谓“树葬”,就是指在人死后,将尸体挂在树上,少则一月,多则半年或一年,让其自然腐烂风化。在树葬的过程中,尸体难免遭到飞禽走兽的侵蚀,以至于会变得面目全非。为了保持死者的尊严,也为了便于收集死者骨骸,就制作了金属面具来覆面,同时用金属丝网对尸体进行笼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契丹人的叉手礼</b></p> <p class="ql-block"><b>契丹人的鸡冠壶,</b></p> <p class="ql-block"><b>鎏金银杆腰</b></p><p class="ql-block"><b>直径20.1cm 高18.7cm 建平张家营子乡勿沁图鲁村辽墓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b></p><p class="ql-block"><b>系用银胎模制锤鍱,再经錾花,表面鎏金而成。中间为仰视祥云托火珠,双龙对坐,隙处加饰细线蕃草纹。造型生动,工艺精湛,代表辽代金银工艺的细作水平。“扦腰”即契丹服饰中护卫腰部之饰,用于契丹妇女大袍后腰的带饰,横陈腰后,两端抵于两肋,前连丝质腰带于腹前系结</b></p> <p class="ql-block"><b>金人的装酒的器物,盖是打不开的,酒从壶低小孔倒入,从壶嘴倒出,所以叫倒装壶</b></p> <p class="ql-block">元青花玉壶 春瓶</p> <p class="ql-block"><b>嘎巴拉碗</b></p><p class="ql-block"><b>在藏传佛教教义当中,有一种修行法器叫做“嘎巴拉碗”。“嘎巴拉”其实来自梵文,意思是人骨。这与古印度文化中对于灵魂以及肉身的见地有关,简单地说,它象征着大悲和空性。根本的旨归都是为了帮助证悟。需要明白的一点是,人骨的来源主要是两种,一种是高僧生前发愿,圆寂后取其天灵盖或大腿骨,另一种则是被处死的敌军,带有“降魔”之意,其它的来源都是不清净的,不但无助于修行,反而有很大的业障</b></p><p class="ql-block"><b>现在北京博物馆内珍藏着几件由民族分裂份子头盖骨做成的嘎巴拉碗。是乾隆时期清军平定北疆的准噶尔叛乱后把叛乱头子的头盖骨做成了嘎巴拉碗。</b></p><p class="ql-block"><b>这种做法是现代文明社会不容许的,即使是俘虏也不能孽待</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铁磬(明朝)</b></p> <p class="ql-block"><b>千佛铜版(明)</b></p> <p class="ql-block"><b>乾隆时期皇家祭祀用五件套</b></p> <p class="ql-block"><b>第二天接着参观明清玉器展和瓷器展,直接上图吧</b></p> <p class="ql-block"><b>佛手又称香橼,因其形状似手,故名“佛手”,而“佛”与“福”近音,所以清代以佛手象征多福。这件青玉佛手,器型是模仿植物佛手的样子雕成的,在大型的佛手身上还附有小的佛手和枝叶,造型逼真,琢磨精致。作为陈设品,器体大方,寓意吉祥,是清代玉雕中常见的题材。</b></p> <p class="ql-block"><b>下图中这件器体呈盛开的花瓣形状,形象地表现出上下叠压的复式花瓣形态,外壁透雕缠盛开的梅花枝,花枝繁茂,枝梗棱角生硬,叶片边缘犀锐,雕工粗率,刀锋突出,这是鲜明的明代后期审美风尚,显示出明代后期玉器做工的风格特征。</b></p> <p class="ql-block"><b>这件插屏为碧玉质,深沉典雅。其一面浮雕妇女养桑上箔的情景,另一面浮雕妇女织布的场面,图案取自清代的《耕织图》,正面为《耕织图》之“二眠”,背面为《耕织图》之“织”。有人物、房屋、树木和小桥流水,生动逼真,极富绘画效果。下配有雕花木座。</b></p> <p class="ql-block"><b>背面</b></p> <p class="ql-block"><b>白玉,半透明,碗作花瓣式,花蕾式双耳,椭圆荷花形足,内外壁均有贴金花纹。碗的内壁饰贴金小鱼纹,金箔多有脱落;外壁上下缘浮雕凸齿纹和花瓣纹,腹部满饰贴金枝叶纹。此碗风格与痕都斯坦玉器极其相似。</b></p> <p class="ql-block"><b>明清瓷器展(部分照片选自沈阳故宫中的展品)</b></p> <p class="ql-block"><b>同治大婚瓷器</b></p> <p class="ql-block"><b>同治大婚瓷</b></p><p class="ql-block"><b>同治皇帝的婚礼,在慈禧的直接过问操持下,表现得尤其奢华。为了赶烧这批大婚用瓷,景德镇御窑厂甚至停烧了当年宫廷每年所需的常备大运瓷器。这批以餐具和日用器物为主的大婚用瓷,烧造历时4年之久,品类繁多,数量巨大。这批瓷器数量大,做工精致,色彩丰富而艳丽,花纹婉约而柔媚,纹饰或工整或活泼,充满了热烈而祥和的喜庆氛围。</b></p> <p class="ql-block"><b>不用管别的,就这些瓷器的温润,色彩的晶莹剔透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b></p> <p class="ql-block"><b>清后宫对不同身份的人进膳所用器皿品种,均有严格规定,以辩等级、明尊卑。</b></p> <p class="ql-block"><b>除了皇帝使用内外全黄釉瓷器外,后宫只有皇太后、皇后可以使用内外均黄釉的瓷器。</b></p> <p class="ql-block"><b>皇贵妃使用的瓷器是外黄内白的瓷器。</b></p> <p class="ql-block"><b>贵妃和妃子使用的是黄地绿龙瓷器</b></p> <p class="ql-block"><b>嫔使用蓝地黄龙瓷器</b></p> <p class="ql-block"><b>贵人使用绿地紫龙瓷器</b></p> <p class="ql-block"><b>常在使用五彩红龙瓷器</b></p><p class="ql-block"><b>最低一等的答应使用各色杂釉瓷器</b></p><p class="ql-block"><b>可见清代后宫等及深严,一举一动都受到限制,更别说有自由平等的概念。</b></p> <p class="ql-block"><b>还参观了中国古代货币展和古代铜镜展。货币展比宁夏西吉钱币博物馆更多,尤其是战国时的布币,种类丰富。</b></p><p class="ql-block"><b>古代铜镜展与以前看过的鄂尔多斯铜镜展比较,各有特色。</b></p><p class="ql-block"><b>另外还有几个专题展就顾不上看了。</b></p> <p class="ql-block"><b>遗憾的是网上宣传的十大镇馆之宝,只展出了五件。张国立在国家宝藏节目中极力推荐的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及《万岁通天贴》不见踪影。《簪花仕女图》、宋徽宗《瑞鹤图》等书画作品、过去珍宝馆中的展品都没有看到。</b></p><p class="ql-block"><b>珍贵文物不能常展我们都能理解,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不能用数字展馆的形式展出?莫高窟十年前就做到了,辽博不能学学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