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完美教室》重点摘要

王珊

<p class="ql-block"><b>一:校园,更真实的含义上应该是教室,正是孩子生命从安全到自由的最重要站点。如果家意味更多安全,社会意味者更多自由的话,那么教室正好意味着这二者之间且同时具备二者的特殊领地。缔造教室的过程,就像建筑宫殿或林中木屋一样,是一个怀着美好而朦胧的蓝图,逐渐构建出一个物质性性存在的场域。。所以完美教室并不是一个苛刻的当下衡量的标准,而是一个使命,一个愿景,并且在这一表达中体现了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并不想只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一些任务,而是想从自身的领悟与梦想开始,创造一个足够美好的事物。</b></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班主任,缔造一间完美教室,需要主动的成为教室的领航人,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作为,让孩子在这间教室找到安全感,使命感责任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显性层面的教室文化</b></p><p class="ql-block"><b>教室:注定是一个生长中的部落和社会,教室注定是一个要形成自己文化与规则的地方。教室叙事,是一个比学校叙事结构更清晰的篇章。教室,是一个比学校更应该清晰规划,精心设计好开端和结局的叙事,而文化,就是这个故事中的魂、 精神。</b></p><p class="ql-block"><b>一间教室,应该在自己的构建过程中,拥有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一间教室,应该在自己的叙事过程中,拥有自己的独特命名、象征标志、英雄与榜样,或者说,一套属于自己的形象符号系统。和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形象、学校历史一样,教室文化是完美教室的灵魂,是一个班级的使命、价值观、愿景的集中整合与体现。</b></p><p class="ql-block"><b>教室命名的重点不在于名字本身,而在于把命名过程理解为一个持续数年的意义赋予过程。</b></p><p class="ql-block"><b>我们倡导通过班级的课程、班级的庆典、班级的活动,班级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都是在将文化一点一点地活出来。话出来》不仅师生享受到过程,享受到成长,同时班级也就有了自己的风格,风格不是标新立异,而是生命在特定的境域中的光辉发扬,生命光辉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有了风格。</b></p><p class="ql-block">显性课程,最重要的是先构建自己的班级文化,在班级文化的基础上,再给班级命名,这个命名可以跟着班级文化的升华赋予更加深远的意义。显性的班级文化:班名 愿景,班徽,班旗,班歌,班训等。班级文化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我们丰富的课程,让文化在教室里活出来。</p><p class="ql-block"><b>三:教室社会学</b></p><p class="ql-block"><b>一方面,它是传统和法规中的要素,源源不断地传递到教室,传递到孩子,成为教室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是师生,无其是学生的不断成长,不断对话,不断取舍与抉择,完全自主地体认某些价值。也就是说,它既是一个民主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传统继承的过程。</b></p><p class="ql-block"><b>我们强调的是一种基于生命自由的对话,一种对生命和传统文化的双重尊重,而不是一味地以习俗规训生命。</b></p><p class="ql-block"><b>四:缔造完美教室与开发卓越课程</b></p><p class="ql-block"><b>它不能凭一套理论自动产生良好的教育结果,除非我们拥有了一套將之充实的课程。孟子说:“充实之闻益, 充实而有光辉之调大,大而化之之调圣。,孟子在讨论的是人任,我们可以借之形容我们的教育,从理念到课程,就是一个充实之、光辉之、大而化之的过程。</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而新教育实验之所以被广大的学校和教师所喜爱》在相当程度上,与其说是我们拥有二个美好的梦想、一些创造中的理论,不如说是新教育实验有一套不断修正地检验中的美好课程。我们的晨诵、午读、 暮省,我们的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段阅读,我们的读写绘,我们的每月一事,我们的新写作…•这些都是新教育把理论具体,做成课程的努力。</b></p> <p class="ql-block">一个理想的新教育完美教室中的课程,它应该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对现行的官方课程的新教育式改造,即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提升对教材的阐释,增强阐释、解读、批判、创造的能力:二是依据儿童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依据地方的文化与资源,依据师生的特殊历史,在新教育实验道德发展人格阶段理论的指导下,在有关智力背景、两套大纲等理论的指导下,创造若干个教室课程,让教室生活充满生机:一种未被学科切割的整全感,一种道德、思想、情感、智力、社交都融汇于其中的生存氛围。课程的终点,就是教室里的每一个生命,都不仅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而且通过充沛与丰富,能以开放结实的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