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大同:(五)大同博物馆

陈三风

<p class="ql-block">大同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里面馆藏非常丰富,动不动就几十上百个展品摆个矩阵,不像我们湖南博物院,一个文物一个玻璃柜,柜子们还隔得有点远。</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漆屏风画</p><p class="ql-block">这五块木质漆版画是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前后两面皆有图画,图侧刊写榜题。其上朱漆髹地,线描勾勒人物,墨书榜题。画面内容延续汉代以来帝王将相、烈女、孝子等传统故事,如帝舜、周太姜、卫灵公、齐宣王、晋文公、孙叔敖、汉成帝与班婕妤,以及孝子李充、卫灵公夫人、蔡人妻等。屏风的工艺制作采用榫铆联结,继承战国、汉代漆画传统的技法,设色富丽、边框装饰精巧。人物描绘运用铁线描法,兼施浓淡色彩渲染,形象生动逼真,并有纵深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构图上重在突出主题,中心人物大于陪衬人物。画风古朴,富有装饰性。漆屏风画的出土,弥补了北魏前期绘画实物的空缺,画法上与传为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酷似,亦与传为初唐阎立本的《古帝王图》之间有着承继关系。此外漆画上的题榜,较典型地反映出汉隶向唐楷演变中的魏书发展面貌,字体圆润俊秀、气势疏朗,是不可多得的北魏墨书真迹。(来自博物馆的解说牌)</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陶俑阵</p><p class="ql-block">陶俑阵也是司马金龙墓中出土,俑阵总数超过360件,经过修复整理,展出了相对完好的陶俑238个,还原出了当时的盛况,效果如同微缩版的兵马俑。</p><p class="ql-block">俑阵分为6种人物、8列摆布,高度约在30cm左右,按照当时贵族出行的仪仗规制,排列着导骑俑、骑马仪卫俑、步行仪卫俑等,表情生动、气势恢宏、尽显王家气象,是迄今为止北魏时期阵容最大的俑阵。</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胡人牵驼俑</p><p class="ql-block">你有没有被这个小哥陶醉的表情迷到?他自信、优雅地仰首闭目,仿佛还在回味昨日的欢宴,抑或想起情人明媚的笑嫣。这个牵骆驼的小哥是北魏时期民族交融的见证,已成为“丝绸之路”的特定符号,他也是大同深厚的历史文化的代表,主打一个“汉胡融合”。</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中庭摆放了一组雕塑,还原了这组作品,我们可以透过窗户和它合影</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北魏玻璃</p><p class="ql-block">有一种蓝叫北魏蓝,穿越千年依旧令人惊艳。他们来自这些玻璃器皿(注意不是琉璃),包括玻璃小瓶、玻璃碗、玻璃壶,虽有残缺,但玻璃的蓝色依然亮眼夺目,表面有彩虹的色彩,呈现出梦幻的蓝色,美丽动人。</p><p class="ql-block">圆腹玻璃瓶仿佛是一个地球,表面有一层风化形成的膜状物,呈现彩色光泽,为天青色,透明度较高,是吹制玻璃中的精品;玻璃壶质地为深蓝色半透明玻璃,肩部饰有凸弦纹两周,表面有土沁,并形成了类似蛤蜊壳的光泽,器型与北魏陶壶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还有玻璃柱、玻璃碗等,都精美迷人。</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牛拉鳖甲车</p><p class="ql-block">我们印象中一直是宝马香车,但是北魏贵族宋绍祖墓中却出土了牛拉鳖甲车。大家看此牛半睁双目口微张,后腿弯曲像是在吃力地行走,四蹄分立于长方形底座之上,形象逼真,敦实健硕。因为这个车顶形同鳖甲,所以我们就将其称为“鳖甲车”。</p><p class="ql-block">在北魏时期,贵族阶层流行乘坐牛车,能够乘牛车出行是特殊身份和高贵地位的象征。同时期的河南洛阳北魏墓葬中也有牛拉车出土,甘肃天水的北魏墓葬壁画中也能见到牛拉车的图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大厅中有一套雕塑牛拉鳖甲车,它是依据出土文物的原样按比例放大的,这样更容易让人直观地欣赏和领略历史原貌和当年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水准。</p> <p class="ql-block">此外,北魏武士俑、杂耍俑、乐伎俑也很有趣,表情非常丰富,完全可以做成表情包。</p> <p class="ql-block">大同博物馆自己的展品已经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了,但是走到四楼,它还贴心地赠送了一个非洲雕塑艺术展,这种中外文化碰撞与融合着实让人扛不住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