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春日》,品荷香,秀美五夫忆朱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理论,勤体验,传承文化扬自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他的一生走得很短很短,未曾走出“理学”的世界;他的一生走得很长很长,从过去跨越时空而来。在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动中,彰显着他无与伦比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题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1日至5日,我非常荣幸与社会各界朱子文化爱好者相聚武夷山五夫同文学院,成为“朱子文化传承发展培训班(第一期)”的学友,共学共修。本次活动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武夷山朱熹园讲话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两个结合”的进程,由南平市教育局、南平广播电视台、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武夷山朱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活动前,我对朱子及朱子文化知之甚少,接触不多。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受到了自身的不足,更看到了导师、学友的才华横溢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常言道:“先知先觉才能先行,不知不觉永远不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身上承担着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的责任,我必须认真学习,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才能为实现习总书记所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文化使命做出自己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走进理学•专家授课✨</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场专家讲座都干货满满,令我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文志(南平市政协原副主席、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会长)题为《打造世界级朱子文化品牌》的讲座,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为引,让我们深刻认识与理解“两个结合”,对朱子、朱子理学、朱子文化的介绍及名家评价,则让我们明确了它们在中华文化的历史地位、中国价值、世界品牌影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章一定(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同文书院院长)分享《走进朱子——传承中华文脉 推动“两个结合”》。他侃侃而谈: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带着我们重点学习“四大文明 中华常青”“北孔南朱 文脉相传”,再次温习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强调,深度解析“两个结合”中的第二个结合,庚续中华文化之血脉,传承北孔南朱文化之基因,我们任重而道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建光(南平市政协原主席、福建省文史馆馆员)以《为有源头活水来》为题,为我们分享了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夷山朱熹园时,他向习总书记汇报朱子文化的过程与内容。他从向总书记汇报、总书记指示、激活朱子文化生命力三个方面进行分享,重点介绍汇报的八个方面:武夷精舍、朱子生平、理学历史地位、民本思想、教育思想、才艺、评价、理学现实意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理学始于北宋,显于南宋;发端于北方,集大成于南方。朱子理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孔孟之道,是“新儒学”(后孔子主义)。其历史地位是统治者治国理政的官方哲学;是读书人修身济世的人生信条;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民众圣经”。张主席还从理论与实践上,解读朱子民本思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主席倡导打造朱子文化世界级品牌,要把朱子文化 “用”起来,要把朱子文化“新”起来,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努力以时代精神激活朱子文化生命力,让它不仅“热”起来,而且“活”起来,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照南(福建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为我们分享《朱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在讲座中,他总结了朱子对中华文化的突出贡献:1.集注四书,确立文化新经典。2.创立道统,延续思想谱系。3.创新义理范畴,重构哲学体系。4.重整教育,倡导修齐治平。5.化民成俗,重塑文化礼仪。“所谓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说到透彻处,何止十年之功也”,朱子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挖掘,去弘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荣丽(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以《礼理辉映——朱子礼仪探微》为题,从朱子“礼”和“仪”进行解读,区别外在形式与内在思想。她结合多年朱子文化研究、弘扬经验与亲身经历,让大家感受“礼”与“理”,感悟朱子礼学精神,领会朱子礼仪中的“敬、静、净、雅”,关注礼的细节、礼的运用、礼的内涵,倡导礼理辉映,明礼修身,知礼明德,行礼明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智强(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办公室)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与朱子文化》的讲座中,让我们知道了本次培训的意义所在,明白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发展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改善民生三统一。人文自然和合,离不开朱子文化。闽北作为朱子文化的摇篮和传统理学的发源地,我们应认真挖掘朱子及其关联人物、民间故事,把故事讲好,让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成为世界级的风景线,福建省的会客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走进朱子•现场体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场教学第一站——朱子雕像。章院长向我们介绍道:朱子广场直径50米,寓意朱子扎根五夫50年;雕像基座1.4米,寓意朱子14岁到五夫;高71尺,寓意朱子在世71岁;左手持卷,右手捧心,意表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来到朱子雕像的后面,高高垒砌的“书山”上,是一本本古籍和朱熹著作,展现朱子广博的阅读量及其自身的学说理论,是谓上承孔孟之道,下启千年文明传承。我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到,广场以农田肌理为底纹,周边引入潭溪、籍溪汇流而成的溪水,象征朱子理学一脉相承,通过籍溪流入中华文化长河之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一刻,我凝望着庄严的朱子像,一颗心早已穿梭过去,一双眼早已跨越时空,望见他的智慧。近千年好似瞬间,稻香扑鼻,溪水长流,理学仍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朱文公庙是第二站。走进恢弘庄严的朱文公庙,只见大门上方悬挂的牌匾上写着“学达性天”。据《皇清文献通考》卷七十三载:“(康熙)二十五年,颁发御书‘学达性天’四字匾额于宋儒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朱熹祠堂及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颁日讲解义经史诸书。”它指通过教育、通过做学问、通过“养性”达到“性命合一”、达到“性”与“天”齐、达到“性”和“天”的统一。这既是儒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教育几千年不变的目标。两侧则引用了宋朝辛弃疾古诗《寿朱晦翁》里的“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队伍走进集成殿,我们一同立于朱子坐像前行高揖礼。雄浑洪亮的钟声响起,随着章院长的一声“拱手”,我们双手交叠做拱手状,双手举过头顶,鞠躬行礼……如此情境,让人情不自禁生出庄重敬慕之情,对朱子思想中的尊师重道有了更深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站,我们行走在古朴的兴贤古街,听陈芳萍教授讲解朱子在这成长、成人、成才、成就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兴贤书院,青砖灰瓦层层台阶的重檐马头墙式的门牌楼,四五层飞檐重叠,以大量精致卓绝的砖雕壁画装饰,看那金色宫殿的图案,正意味着“书中自有黄金屋”,而彩绘的飞天则意味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院高高的牌楼上顶着三顶乌纱帽,最高顶上供着一品状元帽,两边则是榜眼与探花,“学而优则仕,治国平天下”,这是古时读书人的追求。书院门额上有“洙泗心源”四个砖雕汉字,洙泗是孔孟故乡的两条河流,“洙泗心源”即指代朱子理学与孔孟之道一脉相承。正是这四个字为武夷山双世遗认定立下了汗马功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书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拱门背后的“升高行远”,它让我读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放眼远眺,高瞻远瞩;也让我读出了“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更让我读出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似乎都蕴含其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兴贤书院,不一会就见到另一座古色古香的刘氏家祠,“两汉帝王胄,三刘文献家”,它是包括“朱子三父”义父刘子羽、师父刘子翚、岳父刘勉之在内的刘氏一门五忠三贤的家祠。这是一座相当有气势的石砌雕花门楼上,花鸟祥兽,吉祥八宝的图案精彩绝伦,最醒目的还是门楼上题刻的“宋儒”字样,正是刘家的倾力培养,才使得朱熹成为一代宗师,用大儒来表彰刘家人真是再合适不过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我们又来到朱子社仓。这是我国古代实物形式社会保障的一大创举,孝宗乾道四年(1168),朱熹为赈灾救贫而首创。此举改革了当时朝廷只在州县级以上设置社仓的制度,开赈灾救贫之先河,被誉为“先儒经济盛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墙上朱熹的《题米仓壁》“度量无私本至公,寸心贪得意何穷。若教老子庄周见,剖斗除衡付一空。”是他借此劝诫设仓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严守廉洁底线,保持人心纯净,不以私害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芳萍教授还特意带领我们来到“三市街”,起初我们只觉得它颇有古风,并未品味出其中寓意。当陈教授让我们穿过牌匾,看另一侧时,“过化处”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她讲到:古街上半部街道,主要是乡贤、绅士、学者、官宦世家的宅第,故间建有书院、家祠、牌坊杂在其间,街面幽静整洁,古意盎然。下半部街道主要是商家、手工业者,间有少量豪富宅第,故建筑多有商业店面,手工业作坊,茶馆酒肆等,街面显得繁华热闹。原来,“三市街”代表着商业街,“过化处”意圣贤教化之地。一座牌坊将读书场所与喧嚣市井悄然隔开,可见古人智慧和五夫人对读书人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新建紫阳楼里,我们见到了朱子的《观书有感》,也念着他的“四本”板联,倾听陈教授讲述他的生平事迹、伟大贡献……触动我最深的是他所写的《四季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晓起坐书斋,落花堆满径。只此是文章,挥毫有余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古木被高阴,昼坐不知暑。会得古人心,开襟静无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蟋蟀鸣床头,夜眠不成寐。起阅案前书,西风拂庭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冬——“瑞雪飞琼瑶,梅花静相倚。独占三春魁,深涵太极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首诗据传是朱子晚年的作品。南宋庆元年间,朱子被朝中权贵视为“伪学逆党”而遭受迫害,遂逃避到泰宁知县赵时馆辖管的偏僻山区,在城南小均地建筑书舍授徒,期间写下了这四季壁诗。听完介绍,了解背景后,我再读时,仿佛见过他所见过的——暮春的花,仲夏的树,秋夜的蟋蟀,冬季的雪梅;看着不得志的他从容挥毫写诗,昼坐悟古,阅案前书,明太极理。看“不远复”刻在了石头上,而朱子身上的“不忘初心”也为中华文明的“继往开来”添上了浓重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活动中还有多次的互动交流:破冰之旅、清晨赏荷、练八段锦、学手势舞、礼仪体验、分享心得、提问解惑、无私接送……到最后的汇报演出,多的是令人感动、温暖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天四夜的旅程,建立起大家与朱子生命更为紧密的连接,链接了学员与导师的对话,也链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者之间的交流,让我方知万载千秋,中华悠远,传承可贵。朱子理学从未逝去,它一直在每个国人的心里,慢慢地影响着、改变着我们。习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我想我已找到了自己能为文化使命做出努力的方向——在日常生活中,让自己及身边的人多了解朱子,感受朱子文化,探究朱子理学,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备注:部分文字引用同文书院美篇及百度信息,部分图片来自学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