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参观记(一)

小满梧桐🌿

<h1> 时间回到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那天,刚好也是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开展的第一天。兴匆匆去探个鲜,结果尚在博物馆外,就被汹涌的人群,弯了几道弯的长队给吓了一跳。真的没想到三年疫情之后成博的第一个免费特展,会吸引这么多的人,甚至可以说,这是博物馆爱好者如我,这么多年来看展最郁闷的一次——展厅里那个人山人海啊,有的展品完全就没办法挤过去近距离观看。没办法,后来总结,这大概还是源于这个特展的主题,能获得很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吧——汉字,这是从远古慢慢演变而来,至今仍被我们使用的文化遗产,看似普通,但细细探究,却又不普通:因为文字,才能够让先民们的智慧、思想,历史的成功与失败,统统能被记录、留存、延续,再交付给后世的我们借鉴。也因为文字,那些穿越时光长河的文物,才有了被后世了解的入口,那些远古的文物,才能证明我们中华民族存在的“文明”,而不仅仅是“文化”的存在。<div><br><h1>  后来又去了两次,最近一次是7月的最后一个周末,7月29日。前两次人山人海,第三次是正常的参观量,于是好歹把三次观展的经历整合,这才有了这篇笔记。</h1></div></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汉字溯源】</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特展入口两侧墙壁上,别具匠心地用灯光绘出了黄河、长江,这大概是为了隐隐呼应展览开篇,对世界古文字的综述,对汉字的溯源——黄河、长江流域的文明,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而中国汉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印度哈拉巴文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一样,都是世界上独立起源的文字。在光阴流转中,古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都消散在历史长河中,只有汉字沿用至今,依然在继续书写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汉字各个发展时期的汉字发展面貌、关键词、主要书写载体及流行字体为:</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石器时期,汉字萌芽期/(关键词)刻绘记事/(载体)陶器、龟甲、玉石器、兽骨等/(流行字体)无;</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殷商时代,汉字成熟期/(关键词)甲骨卜辞/(载体)龟甲、兽骨等/(流行字体)甲骨文;</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周,篆引规范,章法初具,金文走向成熟/(关键词)铭于钟鼎/(载体)青铜器/(流行字体)金文;</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春秋战国,以地域性多样化为特点,出现了草体篆文/(关键词)文字普及/(载体)青铜器、简牍、绢帛/(流行字体)篆体;</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秦,小篆通行,隶书发轫,汉字史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关键词)统一文字/(载体)简牍、绢帛/(流行字体)小篆,这一时期的书法家代表是李斯。</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汉,隶书成熟,草书初兴/(关键词)汉字隶变/(载体)简牍、绢帛/(流行字体)隶书,这一时期的书法家代表是蔡邕、张芝。<div><br><h1> 魏晋南北朝,由隶向楷过渡的关键时期,隶楷草行四体纷呈,书法审美突出情感/(关键词)多元共进/(载体)纸张、石碑/(流行字体)隶书、行书,这一时期的书法家代表是钟繇、王羲之、王献之。</h1></div><div><br><h1> 隋唐五代,楷书成为官方字体。楷书的严谨法度与草书的浪漫纵情相互交融。/(关键词)秉持法度/(载体)纸张、石碑/(流行字体)楷书、草书,这一时期的书法家代表是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怀素、颜真卿。</h1><h1><br> 宋元,两宋力求突破唐代章法,提倡个性自由之书风。元代推崇复古,强调“书画同源”,确立了“诗”“书”“画”相结合的艺术面貌。/(关键词)纵情尚意/(载体)纸张/(流行字体)楷书、行书,这一时期的书法家代表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h1></div><div><br><h1> 明清,明代书学书画兼论,崇尚自由奇巧;清代书学开创了碑学理论,完善了中国书法的传统理论体系。/(关键词)传承革新/(载体)纸张/(流行字体)楷书、篆书,这一时期的书法家代表董其昌、文徵明、傅山、王铎、翁方纲。</h1></div></h1> <h1>  【刻符龟甲】<br>  贾湖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7000年,以河南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是裴李岗文化早期典型遗址,在其内共发现17例刻画符号,其中一些符号形体与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相似,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div><br><h1>  特展上第一件跃入眼帘的文物,就是有一个类似人眼形象,瞳孔偏下刻符的龟甲,与甲骨文、金文的“目”字写法相似。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河南博物院藏。</h1></div></h1> (刻符龟甲) <h1>  文字是由图画逐渐发展演变而来,这是目前大部分学者的看法。新时期时代,先民们或结绳而治、或绘于陶石、或刻于竹木,将对万物的感知、观察与思索抽象为多样的记事性刻绘符号。文明由此萌生,星火逐渐燎原,如满天星斗,共同构成了中国汉字的源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写照。<div><br><h1>  【蚌埠双墩文化刻画符号】<br>  安徽蚌埠双墩文化遗址,距今约7300年,出土的陶器上共发现600余个刻画符号,内容涉及日月山川、动植物、房屋等,也有表示渔猎、种植、养殖、编织等生产生活的内容,是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刻符材料之一。展览上这几件文物均来自蚌埠博物馆收藏:十字形刻符陶片、干栏式房屋形刻符陶片、鱼形刻符陶片、太阳形刻符陶片、猪形刻符陶片。</h1></div></h1> (十字形刻符陶片) (干栏式房屋形刻符陶片) (鱼形刻符陶片) (太阳形刻符陶片)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仰韶文化刻画符号】</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以渭河、汾河、洛河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分布,北到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西抵黄河上游。带刻画符号陶器在关中、豫西和晋南地区仰韶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以陕西西安半坡和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上的刻画符号最多。</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刻符黑陶罐】</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来自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文化,浙江澄湖遗址出土,吴文化博物馆藏。罐腹部刻4个符号,学术界众说纷纭,或认为是文字的先行形态。</span></h1><p class="ql-block"><br></p> (刻符黑陶罐) <h1>  【柳湾马家窑刻画符号】<br>  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甘肃境内,其刻画符号集中发现于青海乐都柳湾遗址,绝大多数画在饰有彩绘图案的陶壶腹下部,少数画在器物的颈部。这些符号都是在陶器未入窑烧制前用类似毛笔的工具以黑彩或红彩绘出。展览上有三件刻画符号的彩陶壶,来自柳湾遗址出土,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收藏。 </h1> (彩陶壶,柳湾遗址出土) <h1>  【人射马石雕】<br>  龙山晚期至夏早期,距今约4000年。陕西榆林石峁遗址出土,陕西考古博物馆藏。这块石雕,也可以说是一幅定格的动画,让人可以从这个画面中理解“人射马”的流畅动作,图像触发的动态联想,可以说是汉字形成的基本逻辑。同时,这个画面,也颇像“射”这个字的原型。<br></h1> <h1>  时间来到商代,“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文字已发展成熟。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甲骨文,是商王贵族与神灵、祖先沟通的桥梁,中国早期国家的信仰体系和精神凝聚力由此建立。虽然甲骨文字形不太稳定,异体字多,图画性强,但总体来看是比较成熟的书写符号系统,不仅具有“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基本结构,还有“假借”“转注”等用字方法。同时,甲骨文所记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生产生活、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呈现出商王朝广阔的文明图景。</h1><div><br></div><h1> 【征伐刻辞卜骨】<br> 商代,约前1600—前1046年,出自河南安阳小屯,旅顺博物馆收藏。卜辞有残缺,大意为:商王占卜征伐方国,是否会受到祖先神明的保佑。</h1> (征伐刻辞卜骨) <h1>  【祭祀刻辞卜骨】<br>  商代,出自河南安阳小屯,旅顺博物馆收藏。卜辞有残缺,大意为:商王占卜在甲子日举行祭祀,会不会下雨。</h1> <h1>  【祭祀刻辞卜骨】<br>  商代,出自河南安阳小屯,旅顺博物馆收藏。卜辞有残缺,大意为:商王在庚辰日占卜是否举行某种祭祀。</h1> <h1>  【商武丁 五百用()卜骨】<br>  商代,天津博物馆收藏。国家一级文物。卜骨正面卜辞中有一条记录了三月癸丑日贞人㱿贞问是否要用五百()奴进行祭祀。根据事后补刻的验辞,之后的第10天,也就是三月壬戌日,是用了一百()奴进行祭祀。反面所刻卜辞记录了商王根据卜兆判断说丙戌日会下雨,不吉利等事。</h1> <h1>  【祭祀刻辞卜骨】<br>  商代,国家一级文物。卜骨卜辞记录了辛酉日贞人㝑贞问是否要为战事向自太乙至祖丁的九位直系先王祷告,以及贞问征伐()方会否受到保佑等事。</h1> <h1>  【狩猎残辞卜甲】<br>  商代,出自河南安阳小屯,旅顺博物馆收藏。龟背甲,卜辞有残缺,大意为:商王外出打猎,捕获野马和麋鹿。刻辞上有“马”和“麋”两个象形字。 </h1> <h1>  【刻辞卜骨】<br>  商代,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本卜辞中的“见”字为典型的会意字。</h1> (西周卜骨,陕西扶风法门镇采集,宝鸡周原博物馆藏) (刻辞卜甲,西周,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出土,陕西考古博物馆藏) (“今又酉”卜骨,西周,陕西扶风齐家村出土,宝鸡周原博物馆藏) (“大丁”骨爵,商,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安阳博物馆藏/“大丁”骨爵复原模型) <h1>  商人尚鬼神,而周人尊礼尚施。周代商后,以煌煌周礼“经国家、定社稷、序先民、利后嗣”,青铜器及铭于其上的金文成为礼制的体现。伴随着周朝的大分封,周王室将有铭青铜礼器授予各诸侯国,汉字由此在中华大地上实现了大规模传播,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跨区域交流和族群融合。</h1><div><br></div><h1> 【小臣(缶)方鼎】<br> 商代,故宫博物院藏,国家一级文物。高29.6cm,方唇,二直耳,长方形腹,四柱足。口沿下饰夔纹,腹饰兽面纹,以细密的雷纹为衬地,夔纹和兽面纹上再饰以流畅的线刻。器内壁铸铭文4行22字。经学者解读,大意为:商王赏赐其近臣缶漓地五年的积贮。因作了这件鼎,置于家庙,用来祭享死去的父亲太子乙。这件铜器铭文中的小臣缶、太子乙与商王族之间关系值得关注,或许太子乙是某个王太子也不一定。</h1> (小臣缶方鼎) <h1>  【夨王窃曲纹折沿簋盖】<br>  西周,陕西宝鸡贾村镇征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国家一级文物。盖内铭文3行17字:“夨王作郑姜尊簋子=孙=其万年用宝用”。<div><br><h1>  夨(cè)国,是一个古籍中不存在的古国,但根据出土铜器铭文分析,夨国应该早在商朝时就已存在,推测商末时参与武王伐纣,方得以在周畿内立足。古夨国的地理位置在哪?卢连成、尹盛平《古夨国遗址墓地调查记》中认为汧(qiān)水上游陇县南坡和下游宝鸡县贾村属于古夨国地盘。夨国是一个颇有战斗力的国族,出土铜器揭露它曾侵略过周边许多国家,跟散国争抢土地,甚至灭掉了一个同样不见史载的“弓鱼”国。夨国的结局不见史载,出土铜器也无蛛丝马迹可寻,但根据《史记》,东周初秦襄公因勤王有功始获诸侯得周土,后将都城迁到汧邑(今陕西陇县东南),此地正是夨国故地,照此推测,夨国或亡于西周末年,夨氏族人可能融入了秦部族。</h1></div></h1> <h1>  【格仲簋】<br>  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穆王时期,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山西博物院藏。国家一级文物。铭文是:“唯正月甲午,戎捷于丧原,格仲率追,获讯二夫,馘二。对扬祖考畐(福),用作宝簋。”讲述了戎人到了“丧原”这个地方,格仲率领武装力量,活捉两个探子,砍掉了他们的头,因此,作器记功。</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弓魚)季尊】</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周,陕西宝鸡竹园(弓魚)国墓地出土,宝鸡青铜博物院藏。国家一级文物。尊在商周青铜器中是重要的盛酒器,流行于商至西周中期。此尊呈长方形扁椭状,喇叭状口,尊体低矮,腹侧有一兽头鋬,腹下部为四个扁形虎足。器身纹饰较为简朴,以夔龙、夔凤纹为主,以细密云雷纹衬地。在尊底铸有铭文:“(弓魚)季乍(作)宝旅彝”。</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该季尊的形制和纹饰风格都十分独特,带有单鋬,与常见的铜尊不同,较为罕见,类似形制的铜尊在全国为数不多,其功能与同类器也有一定的区别,既可用于宗庙祭祀,又可携带用于行旅与征伐,单鋬的存在是为了便于移动。</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史墙盘】<br>  西周,陕西宝鸡扶风县庄白村出土,宝鸡周原博物馆藏。国家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因墙在周朝做史官又被称作“史墙盘”。墙盘器形宏大,制造精良,盘腹外附双耳,腹部饰垂冠分尾凤鸟文,凤鸟有长而华丽的鸟冠,鸟尾逶迤的长度,为鸟体的二至三倍,延长部分与鸟体分离。凤鸟纹在当时象征着吉祥,是西周时期最为流行而且最富时代特征的纹饰。墙盘内底部铸刻有18行铭文,共计284字,记述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以及作器者的家世。</h1> <h1>  【十三年兴壶】</h1><h1>  西周,陕西宝鸡扶风法门镇庄白村出土,宝鸡周原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长颈,扁腹,龙首衔环,颈饰凤鸟纹,盖缘和腹部饰鳞纹,盖顶饰长冠凤鸟,圈足饰波曲纹。盖榫和颈外壁同铭文56字,大意为:十三年九月戊寅日, 父陪同在成周的师徒淲宫入见周王,接受命服的册赐.此壶为懿王十三年铸器。</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年兴壶】</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周,陕西宝鸡扶风法门镇庄白村出土,宝鸡周原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此窖藏共出土三年兴壶两件,大小、纹饰、铭文完全相同,此为其中之一。该器形体庞大,造型庄重,纹饰古朴,是西周中期青铜壶器的典型作品。整器束颈垂腹,除盖顶饰团鸟纹,其腹、腰、颈用两条素带相隔,环饰曲波纹,宽疏有序,线条流畅。器盖、底圈足饰窃曲纹,形成对应。</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盖榫外侧有铭文六十字,大意为:周王三年九日丁已丑日,周王举行飨礼,天子命虢叔召兴,给兴赏赐祭祀。兴为答谢天子之赐,铸造了这对壶,以记录天子的恩德。</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兴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周,陕西宝鸡扶风法门镇庄白村出土,宝鸡周原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簋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也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在祭祀、宴飨时常以偶数与奇数的鼎配合使用,表示主人的身份地位。庄白村青铜窖藏出土8件兴簋,此为其中之一。</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器盖同铭,大意为:显赫的祖、父继世咸有威仪,以先王为君而臣事之,我不敢不从早到晚勤奋做事;王鼓励我,并赐给我佩;我为祖、父铸造了这件簋,用来祭祀他们的在天之灵。希望予以多福,万年永宝用。</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四十三年逨鼎(丙)】<br> 西周宣王时期,陕西眉县马家镇杨家村窖藏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国家一级文物。展览上的鼎属于当时出土的10件列鼎中的一件,所谓列鼎就是指器形、纹饰和铭文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一套鼎。这套列鼎器形保存完好,色泽光亮,腹部饰环带纹,纹饰华美。10件鼎内壁均铸有铭文,单篇316字,记录了周宣王四十三年一位叫作单逨的贵族被提拔任命的全过程,是西周青铜文明的代表作。</h1><div><br></div><h1> 铭文大概意思是:在周宣王四十三年六月中旬丁亥日,逨因治理林泽,供应王室山泽物产有功,周王室册封其为官司历人(相当于监察部长一职),训导其如何施政等等,可以说是任前谈话记录。</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春秋战国,生产力巨变。生产关系鼎革,历史风云际会,学说百家勃兴,空前的思想激荡与制度探索由此展开。汉字在时代的呼应下,朝着简易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除青铜器上的金文外,简帛文、货币文、玺印文等大量出现,文字使用愈加广泛,成为诸子百家争鸣,学术碰撞的重要载体。</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晋系文字】</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晋系文字使用范围较广,除韩、赵、魏三国外,中山国、东周、郑、卫等国文字也都属于晋系文字的范畴。晋系文字早期承西周书风,字体古典雅正,后结体生动,并带有连笔,自成一格。</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晋系文字典型代表为“中山三器”。中山国,姬姓(一说子姓),是由西北草原地区的白狄所建立的国家,春秋时称为鲜虞,立国后为中山。疆域在今天河北平山县一带。中山三器指中山王()墓葬中出土的刻有长篇铭文的三件青铜器,其铭文肢体修长,结构匀称,“加点为饰”进行美化,是晋系文字代表。</span></h1><p class="ql-block"><br></p> (铜鼻钮“文**西疆司寇”鉨/战国,魏,故宫博物院藏) (铜鼻钮“榆平发弩”鉨/战国,赵,故宫博物院藏) (铜鼻钮“武遂大夫”鉨/战国,韩,故宫博物院藏) <h1>  【鄬子倗浴缶】<br>  春秋,前770年—476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盖上及口沿上均有相同铭文:楚叔之孙鄬子倗之浴缶。春秋战国时,楚国地处亚热带气候区,雨水充沛,夏季气候炎热且潮湿,楚人在沐浴中创造了一套专用礼器,即用鼎烧水加温,用浴缶装水,用鉴沐浴。浴缶的大量出现显然与楚人重祭祀,行沐浴礼有关,也是楚人特有的器物。</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齐系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齐系文字使用范围以齐国为中心,包括鲁、邾、倪、任、滕、薛、莒、杞、祝等国。自春秋中叶以后逐渐脱离西周晚期书风影响而自成体系,尤其陶文发现数量最多,内容丰富。在山东临淄齐故城出土的“王卒左轨蒦阳北里五”陶豆柄,陶文中的“王卒”指齐国兵卒,“蒦阳”是齐都临淄西部的大邑。“五”应为工匠或监工人名。战国齐国实行“兵农合一”政策,士兵有时也从事制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哀成叔铜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春秋,河南洛阳玻璃厂出土,洛阳博物馆藏。腹内壁有铭文,8行54字,铭文大意是:记载哀成叔出生于郑,后来游宦到周(即洛阳)侍奉康公,当了家臣。此鼎是哀成叔死后,其家人为他作的一件殉葬器,目的是希望他死后永远侍奉康公。这样长篇的铭文在春秋战国之际极为少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span></p> <h1>  【燕系文字】</h1><h1>  燕国初建时,定都于蓟(今北京),周昭王时,又大规模兴建燕下都武阳城(今河北易县)。因其长期偏安北方,燕国文字有明显的北地特色,字体线条均匀,结构规矩工整,并影响其周围的孤竹、无终等少数民族部落。</h1><h1><br></h1><h1>  【楚系文字】</h1><h1>  楚系文字的使用范围以楚国为中心,包括吴、越、徐、蔡、宋及汉、淮二水之间星罗棋布的小国。楚系文字地域特色分明,是“南文尚华藻”的典型代表,字体体势狭长,结体婉约,风格浪漫自由。</h1><p class="ql-block"><br></p> (卜筮祭祷记录简,战国,湖北荆州天星观楚墓出土,荆州博物馆藏) (左:铜鼻钮“怳阴都左司马”鉨/战国,燕;右:青玉鼻钮“䣄薈”鉨/战国,齐,故宫博物院藏) (铜鼻钮“东武城攻师鈢”鉨/战国,齐,故宫博物院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后,在这篇参观记的结尾,浓墨重彩地记录一下展览上这个单元最让人惊艳的青铜器——晋公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晋公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春秋,公安机关移交,山西博物院藏。国家一级文物。不同于大多数青铜盘,晋公盘的平底浅腹内,铸有众多的立体动物雕塑。在底部中心有一对浮雕游龙回旋盘绕,双龙之内站着一只水鸟,双龙之外又有四只水鸟和四只乌龟。再向外延,又有三只青蛙和三条游鱼。最外一圈,是十数只青蛙和乌龟,它们或蹲或游,或者爬行,非常生动鲜活。这些动物的制作展示了工匠的心灵巧思,鸟喙可以自由开合,龟首能够如意伸缩,原地还能进行360度转体,既体现了青铜冶铸技术的高超,亦体现了机械制作技术的进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晋公盘内壁的183字铭文分为七处,每处各三行,内容与早在清代时便已被发现并著录的晋公盆(又称晋公簋)铭文基本相同。晋公盆现已失踪海外,遗留下来的铭文拓片大部分模糊不清,其中约有四分之一的内容难以辨识,长期以来一直不能确知作器者“晋公”是谁。而晋公盘的铭文则非常清晰地告诉大家,这位“晋公”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span></p> <h1>  铭文记录的大意是:“在周历的某年正月初吉丁亥这天……今铸造大女儿孟姬的嫁妆。孟姬你这孩子,(嫁到楚国后)整治好你的家室,作楚国国君的嫡妃,昭显万年,藩翰晋国,世代不断地永宝此器。”也就是说,晋文公的女儿即将远嫁楚国,为此,按照惯例,晋文公派人铸造了这件青铜礼器,上面刻下铭文详细记录。当然,在表述嫁女一事之前,晋文公不忘追溯始祖唐叔虞、父亲晋献公的丰功伟绩,同时称颂自己开创的晋邦霸业。</h1><div><br></div><h1> 有学者考证,晋文公重耳流亡楚国时,深受楚成王礼遇。当时楚成王问他,今后如果晋楚相争,你会怎么办?重耳于是说出有名的“退避三舍”之诺。因此,当重耳回到晋国即位,应该很快就安排嫁女给楚国,来表明晋楚之好的态度。由此推测,晋文公嫁女时间应该发生在晋楚城濮之战之前,可能是文公三年。因为文公五年城濮之战晋国全胜,奠立霸业,两国从此交恶,应该不会再有嫁女联姻之事发生。</h1> <h1>  至于铭文中提到的晋文公“元女孟姬”的身份,有学者指出,重耳已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功臣赵衰,因此出嫁楚王的这位孟姬不会是他的亲生女儿,只能是同宗中的长女。想来春秋时期,诸侯间盛行以婚姻维系政治关系,陪嫁品种以盥器为大宗。这个盘或者确实是随孟姬去了楚国,或者仅仅是为了记录这场盛事制作了这件礼器,也就是这个盘一直留在晋国。倒是晋公盘里的动物圆雕使得这个盥器多少具有了玩具兴味,也许体现着晋文公嫁“元女孟姬”时,作为父亲难以言说的内心挚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以及蛙多子的喻意,均含有长辈的祝福之情。无论如何,风吹雨打去,这个只有“孟姬”称谓的女子,史书上不会更多地记载她的人生经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晋楚两国交恶后,在楚国的她,日子应该不会好过。是回到晋国呢,还是老死楚国呢?她只是一颗棋子,就如这个再是精美的青铜盘说到底,也只是一个装饰,在历史滚滚而过的洪流中,他们沉淀下去,湮没无名,就留下语焉不详的片言只语,供后人来想象,那些宏大与刀光剑影过的时代。</h1><br><br><br><font color="#ff8a00">参考文章:</font><div><font color="#ff8a00">1.泽宇讲历史 2020.11.25.《西周古国——夨国,西周时称王,与众多姓氏的贵族有联姻》<br>2.熊氏家族网文章:《楚人沐浴的风俗》<br>3.太原广播电视台:2022.11.14. 《春秋晋公盘:孟姬的命运》</font><br></div> (巴蜀图语削刀/战国,成都青白江双元村出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越王”铜矛/战国,河南洛阳啤酒厂出土,洛阳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此为越王勾践之子鼫与兵器,铭文书:越王者旨与赐) (康生豆/西周,山西太原征集,山西博物院藏) (展览上一件没标注的青铜器) (看展出来的人们) (博物馆外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