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净末丑,锣鼓声相递。

诗情画意

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在中国原始部族的祭祀仪式中,广泛运用着拟态装扮的歌舞表演,这种原始装扮型的表演,在岩画、陶器中可以找到一定的痕迹。 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宫廷中出现了活跃的优戏活动和专职的艺人——优人。这一时期,优人模仿各种人生情境来进行装扮,融入调笑性的插科打诨,从而取得某种喜剧效果。<br><br>汉代将表演艺术称为“百戏”。短剧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 宋代,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成熟的戏曲样式——南戏出现了。南戏盛行于浙江沿海,温州被称为南戏的发源地。南戏原来是歌舞小戏,采用了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方民间乐器和歌谣。元朝统一之后,南北戏曲交流频繁,互相促进,表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明清是继元杂剧之后的又一戏剧高峰,出现了许多名家名作,比如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