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3)父母爱情的见证地~铁岭

张晔

<p class="ql-block">大家也许知道铁岭曾是38军抗美援朝时期的大本营和出征地,也是父亲回国集训养伤再次赴朝的加油站,但却不知道它与我的父母有着一段难忘情缘……</p> <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回国后在38军铁岭的速成中学的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短短不到一年的速成中学要完我们九年才能学完的课程,可想而知对父亲这样的零基础的人来说有多么不容易啊,他要比常人多付出成倍的努力和辛苦,最终他的成绩单每门都是5分,父亲是多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呀,他多么想上大学继续深造啊!然而不知什么原因父亲没能上大学,这也是父亲终生的遗憾,所以他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我们身上,最终把5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自己也在离休后圆了大学梦~老干部大学。</p> <p class="ql-block">这是还在上高中的妈妈结婚前趁着五一放假去铁岭看望正在那里上速成中学的爸爸,照片上绢秀的字体应该出身妈妈的手笔,爸爸的字写的也很不错。</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与父亲的老战友王天选叔叔的微信聊天记录,故事还得从头说起:</p> <p class="ql-block">1953年父亲所在的38军114师医院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就驻扎在吉林省的海龙县,当时我的外祖父韩符是海龙县医院的院长,这所医院原本是他的私人医院,解放后无偿捐献给了国家,他仍是医院院长,地方医院和部队医院经常有交际,每当医院有什么疑难病就去请军方医院协助诊治,外科首当其冲的就是请我父亲去了,因为我父亲当时是38军114师医院的外科“一把刀”人称“张一刀”,5分钟完美做完一台兰尾炎手术被传为佳话,我的姥爷就曾亲眼见证了手术的全过程,从此他就开始关注起了这位年轻有为的军医,后来他们就成了忘年交。当时我的妈妈还在念高中,哪知道我的姥爷早就相中了这位帅才貌双全的张一刀(张所长),准备将自己唯一的女儿许配给他,渐渐的我妈妈也对这位经常来家座客的英俊帅气的军医产生了好感,她想这位张医生至少也是大学毕业吧,就这样没费多少周折我妈妈就同意了姥姥姥爷为她半包办的这桩婚姻,等到妈妈在高中毕业那年他们就顺利结婚了。故事本应到此为止,从此他过上夫唱妇随相夫教子的平静生活,没想到结婚之后我的父亲并未安于现状,他没有因为娶了高中毕业的妻子就沾沾自喜停止不前,他不但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还鼓励我妈妈继续考大学,就这样第二年我妈妈考上了吉林农业大学,从此两人就开始了长达四年的两地分居,鸿雁传书的生活,也失去了他们第一个孩子,直到1960年妈妈大学毕业他们的家庭才逐渐稳定下来,妈妈是我爸爸供出的第一个大学生!</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出身雇农,11岁时父母及外祖父全家被日伪杀害,从此成了孤儿,后来给别人家当过养子也不过是给人家干活(放过驴),每天眼睁睁看着人家的闺女背着书包上学去,而他却不能,令他羡慕不已,有一天驴不听话,他就冲驴屁股狠狠地捅了一刀,结果驴老实了,父亲也害怕了,就急忙用黄泥把伤口乎上了……这是小时候听父亲讲的最多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父母结识交往后,妈妈才发现爸爸这个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竟然连小学都没上过。</p> <p class="ql-block">1955年10月30日是父母结婚,所以10月30日就是我们家的家庆节。</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父母的正式结婚照</p> <p class="ql-block">这张是父亲在铁岭的单人照,是出差还是故地重游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谦逊低调,平易近人,尊师重教,每次去学校给我们开家会都穿着朴素,一点没有领导干部的架子,他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自己是个“大老粗”,还有“老百姓”这个词是我听到爸爸最常说的一个词。</p> <p class="ql-block">父母晩年回原海龙高中看望母亲的老师(郑隆腾)校长</p> <p class="ql-block">2015年10月30日父母钻石婚纪念日是在医院度过的,他们共同走过了风风雨雨的60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