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b>6月7日(第五天)行程及看点:</b>察瓦龙<font color="#ed2308"> →</font> 怒江大桥(怒江玉曲河交汇处)<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 翻越雄珠拉山(蛇形公路、雄珠拉垭口)<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 目若村 <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 心湖 <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 昌拉垭口 <font color="#ed2308">→</font> 益秀拉垭口 <font color="#ed2308">→</font> 察隅县城,入住“甘巅大酒店”。</h5> 早上7:30出发,从察瓦龙前往察隅县城,这一段路将翻越3个垭口:雄珠拉垭口(4636米)、昌拉垭口(4498米)、益秀拉垭口(4706米)。如果说丙察段为险,有50多公里土石路;那么察察段则是难,有210多公里土石弹坑路。这段道路发卡弯多,搓板路长,弹坑密集,关键还有雨后的烂泥巴路,以及雪崩……行车时速只能约20公里,全程需要十几个小时。事实上它只是连接城乡之间的简易公路,均为非铺装路面。 约8:30抵达“怒江大桥”。 <b>【怒江大桥】</b>位于察瓦龙20公里处,是怒江与玉曲河的交汇处。站在怒江大桥上看,只见江心匍匐着一道山梁,如一条大鱼趴在水中。面向鱼头,左边是浑浊的怒江,发源于西藏那曲;右边是泛绿的玉曲河,发源于西藏昌都地区。相传,察瓦龙原本是野兽横行的无人区,梅里雪山众神为平衡生态,从远方引入“男左女右”两条血缘,交织孕育出吃苦耐劳的察瓦龙人。两条河流神奇在此交汇,形成了江心独特的风景。桥的两侧分别写着怒江大桥和玉曲河大桥的字样。 跨过怒江大桥,沿山路经过木巴村后,便离开了怒江峡谷,开始翻越雄珠拉山,海拔急剧攀升,进入丙察察第二个地貌单元“<b>原始森林区</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翻越雄珠拉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蛇形公路、发卡弯</h3> 219国道6600处,海拔有3870 离开了干热的怒江河谷,进入原始森林,雄珠拉雪山脚下又是另一番风景。 11:00 至“雄珠拉垭口”。 <b>【雄珠拉垭口】</b>海拔4636米,是经典的“丙察察”线翻越的第一座雪山,也是弯道最多的一座山。刚进山区,便是十几个连续的发卡弯,沿着山势一路盘旋而上,冷峻的山体映衬着蜿蜒的道路,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积雪。垭口风大、气温低不宜久留。<div><b>“垭口”</b>在地理意义上指的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处。当地人不是为了登山而登山,他们只是要翻过垭口,用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进山和出山。换句话说,垭口就是翻山越岭的捷径,高山大岭的交通孔道。川藏线上让人念念不忘的不仅仅是人迹罕至的美景,还有一个个险峻壮美的垭口。随着隧道通车之后,部分垭口已无法到达。</div> 11:45 抵达目若村 <b>【目若村】</b>西藏察隅县竹瓦根镇下辖村,位于河谷平缓地带,居住地海拔约3750米,周边雪峰高达五千多米,木录曲由西北向东南穿境而过,草原牧场与山谷河流构成了一幅幅绚丽的自然风景画。是滇藏新通道“丙察察”公路上的主要驿站,也是察隅县创建“滇藏风光走廊”的五个3A景区之一。 11:50-12:30 在目若村“牧人饭店”午餐。 餐后启程,离开目若村,将连续翻越两座大山:昌拉山和益秀拉山。从这一段路开始,就将踏入丙察察的第三个地貌单元“<b>雪山高原区</b>”。也就是说,真正进入了位于横断山脉西侧的高原。 一匹母马默默地守候在刚出生落地的小马驹边上。 <b>【心湖】</b>离昌拉垭口不远的山坳里,有一滩很小的呈心形的湖水,故而又称之为“心湖”。 13:30 至“昌拉垭口”。<div><b>【昌拉垭口】</b>海拔4498米,此段行程较为平缓,几乎没有太大的起伏。海拔虽然不算太高,但这里离印度洋比较近,水汽十分充沛,6月也会飞雪。</div> 前往“益秀拉垭口”的途中经过一段雪墙,冬季的道路完全是靠清理出来的,汽车在厚重的雪墙里行驶。 14:50 至“益秀拉垭口”。<div><b>【益秀拉垭口】</b>海拔4706米,是“丙察察”线上的最高点。这里冬季的积雪可达三米,会在公路旁形成壮观的雪墙。垭口之上是绵延的雪山风光。夏季的时候,会有很多司机停下来,在垭口的位置系上一条经幡,随时间飞逝,旧的经幡凋落,新的经幡又挂上。<br></div><br> 翻越“益秀拉垭口”后,是一段漫长的下坡路,距离终点察隅县城还有60余公里。我们将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至2000多米的海拔。 约17:00 抵达察隅,入住“甘巅大酒店”(嘎巴大桥右侧) 。 <b>【察隅县】</b>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下辖县,是个很小的边防小县城,藏语意为“人居住的地方”,县城所在地竹瓦根镇吉公村海拔2360米,桑曲河穿城而过。由于南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北有德姆拉雪山天然屏障保护,察隅县气候既有青藏高原的特色,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个被游客誉为“西藏小江南”,西面与墨脱县接壤,南与印度、缅甸交界,是边界敏感地区之一,所以严格禁止外国人进入。<div><b>资料延伸:</b>中国不让外国人进的六个地方:金口河大峡谷(四川)、南伊沟(西藏)、三沙市(海南)、色达县(四川)、察隅县(西藏)、旅顺(辽宁)</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晚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丁唯真《过察隅》</b><br>盘纡险路重,暮合雾岚浓。</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壑烟峦耸,清江碧水淙。<br>祥和消隐虑,圣洁涤襟胸。</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歌舞欢心起,聆风客意容。<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