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结构化素材,促进结构化教学---宁武县小学数学结构化研究第一期培训班(副本)

高彩霞

<p class="ql-block">  石榴花开照眼明,线下学习人奋进。在双减政策大背景下如何减负提质,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宁武县教育科技局研究决定于2023年8月4日至8月10日进行小学数学结构化研究第一期培训。阳方口完全小学的校领导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安排数学教师参加培训。</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开班仪式</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培训专家简介:陈进,正高级教师、“八桂名师”、特级教师、小学数学教研员。出版有学术代表著作《小学数学结构化思维教与学》。多次获得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和全国性的教学指导奖,引领学科建设影响广泛,成绩斐然。</p><p class="ql-block"> 黎益,广西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柳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她所主持的广西特级教师工作坊获得优秀特级教师工作坊,连续三年获得柳北区五星工作室。主持、参与的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两项获得一等奖,一项获得二等奖。主持、参研多个课题获得结题,执教的课例获得全国录像课比赛一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奖并发表。</p><p class="ql-block"> 罗柳萍,高级教师,“一课研究”团队成员,广西第二期“21世纪园丁工程”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柳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指导中心核心组成员、先后获“广西教科研先进个人”、“柳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柳州市教学能手”、“柳州市优秀教师”、“柳北区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她一直致力于教学实践研究,课例《数学广角——有趣的搭配》、《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录制并出版发行;撰写的教案和论文、案例多次获奖并发表;主持多项课题研究,研究成果获广西教科研成果奖;开发的新教师教学微课在“一课研究”网易平台上发布。 </p><p class="ql-block"> 谭丽碧,柳州市小学数学指导中心核心成员、柳州市优秀教师、柳州市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柳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p><p class="ql-block"> 肖玲:高级教师,广西课程改革数学学科专家指导组成员,广西教科研先进个人、柳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指导中心核心成员、柳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专家引领</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的认识与实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陈进老师从三个方面讲述:</span></p><p class="ql-block"> 一、 如何理解“教-学-评”-致性?</p><p class="ql-block"> 教、学、评一致性是推进教学研究和改进教学实践的新视角,其核心在于<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旨归,以学习目标为核心,</span>实现教、学、评的一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教、学、评一致性的阐述为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理念指导。教、学、评一致性始于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单元整体设计中综合分析课程、教材、学生等要素,确定合理清晰的学习目标;并以学习目标为归宿,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将 目标转变为合理的、与学生学习经验相对接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序列 化的学习体验,从而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 自2001年以来,数学课程的目标由双基转变为四基、四能,再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逐渐将以知识为主的目标设定转变为以人为主的目标设定,数学教育其核心目的在于让学生实现从掌握知识到增加智慧,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的重要转变。反映了我国着力提高育人质量的教育诉求。数学新课标中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活动、课程评价的设计与规划秉持着一脉相承的原则,强调素养导向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这必然要求教、学、评要有高度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二、如何在单元教学设计中保障教-学-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 以目标为导向,根据主题、单元和课时等对教学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成为教师设计和开展教学的新方向。数学新课标强调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架起单元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一致性之间的桥梁。这里所提到的单元已不再是局限于教材中固有的单元,而是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教材中“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而形成的大单元。单元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教材内容与教师课堂教学进行了统筹整合与优化,从而形成 了一个有效的闭环。</p><p class="ql-block"> 单元教学设计循环上升的发展模式与教、学、评一致性是十分切合。一方面,单元教学中的评价注重对学生知识理解、技能形成、问题解决的综合评价,让学生完整地经历知识内化迁移的过程,为教、学、评一致性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可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单元教学设计要求在恰当的时候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更加凸显了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一定是基于学生学习经验的教学。学习活动作为学生系列化的学习体验,其设计也应当根据对学生已有水平的评价结果而设计,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实际就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促使“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评价任务成为有机的整体,体现 出高度的内在一致性”。</p><p class="ql-block">(一)确定合理清晰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目标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质量,教师应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正确理解教材,巧妙运用教材,科学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析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在系统整合的过程中确定单元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二)将学习目标转变为评价任务</p><p class="ql-block"> 学习目标既是教师教的方向,也是学生学的标杆,更是学习评价的基准。教师应当使评价先行,在评价设计中进一步审视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效分解目标设计评价,保证, 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三)合理规划学习活动</p><p class="ql-block"> 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的确定,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清晰的、宏观的、易</p><p class="ql-block">于操作的框架。教师应当根据目标进一步梳理知识体系,调整课时安排,将目标转变为合理的、与学生学习经验相对接的学习活动,并分步实施,为学生提供序列化的学习体验,从而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三、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一)辩证看待教学、评价与发展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要走在发展前面。一方面,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教学决定着儿童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另一方面,教学在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学既要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同样也创造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对于教师所设置的学习活动,即任务难度可以略高于学生目前已有的认知水平,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不断跨越最近发展区从而达到更高水平。但对学生的评价而言,评价任务的确定应当与既定的学习目标相适应,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匹配。较高的评价目标或较低的评价目标均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辩证地看待教学评价与发展之间的 关系,关注核心素养的阶段 与阶段间的一致性,把握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发展 ,以促进学生核心 素养发展。</p><p class="ql-block">(二)正确认识评价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评价是伴随教学始终影响教师教学的一条主线。单元教学设计更加强调评价设计先于教学实践,即当教师确定单元的核心教学目标后,应该随之形成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评价任务,形成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学习任务。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凸显着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师应该厘清根据评价的教学设计与根据成绩的教学设计之间的区别,突出评价的多维度、多元化、多样化,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其中,评价内容的选择要凸显育人的价值,关注学生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培养。评价情境的创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关注作业)</p><p class="ql-block">(三)合理设计促进教与学的评价任务</p><p class="ql-block"> 以往的评价往往忽视了让学生经历知识发展的过程,而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必要性。教、学、评的一致性其核心在于促使目标的达成,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强调以序列化的体验活动作为评价任务,避免重知识轻能力的误区。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精心选用或开发高质量的过程性评价、单元教学评价资源,如通过单元大任务、项目式学习等方式,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数学解题能力进行测评,而且能够关注到对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的修订,更加注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注重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了课程内容的设置,注重了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对培养适合新时代发展的人才,更有指导性和实践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课例研讨《线段直线射线角》 </b></p><p class="ql-block"> 听了谭老师的《线段直线射线角》一课。我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线段、直线和射线》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主要学习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谭老师设计的这节课是让学生从动态的方面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这节课,对直线,射线无限延伸的这一特征以及射线在生活中的例子(如汽车的车灯,手电简的光)运用信息技术,采用动画,闪亮、.移动的方法来展示其特性,借助这样动态的演示,学生头脑中就会出现“无限长”的图景。弥补了传统教学难以讲清的不足,使学生突破现实的局限,能在脑中展开发散思维,既建立了空间观念,提高了想象的能力,又从中渗透"无限"的思想。谭老师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注重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画一画中,老师让学生经过一点画直线,学生画后,问学生画了多少条。有个学生说可以画无数条,我认为老师这时顺势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会说可以一直画下去,得出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的结论,学生理解就会更透彻。</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题库讲评课《常见的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总复习—试题测试—错题反思—试题讲评</p><p class="ql-block">我会评</p><p class="ql-block">评“考点”</p><p class="ql-block">评“易错点”</p><p class="ql-block">评“共错点”</p> <p class="ql-block">我会讲</p><p class="ql-block">讲“解题方法”</p> <p class="ql-block">我会编</p><p class="ql-block">模仿“编题”</p><p class="ql-block">创造“编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谭老师作为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起到了引领、帮助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三个问题的设计,提供给学生宽阔又具有层次的思维空间,另一方面不急于集体讨论,而是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有了这样的空间,学生的复习是自主的、有效的、扎实的。最后让学生自己编问题作为复习的补充,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是一门理性的科学,充满演绎与逻辑,同时,它更是一门美的科学。在习题设计上,谭老师独具匠心,设计的有层次,有坡度。教师让学生自己讲解,旨在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常见的量》的实践与思考</b></p><p class="ql-block">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p><p class="ql-block">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p><p class="ql-block"> 大部分教师认为计量单位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单位换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量感则常常被忽略或是不理解量感内涵。学生对计量单位含义的理解比较浅显,对不同领域的相似计量单位不能自主细分,时而出现归属错误。对相同属性计量单位的序列没有清楚的认知,尚未形成清晰表象,容易造成序列模糊。 解决问题时的估测能力薄弱,不能很好地估计物体的长度等,这也恰恰说明学生没有真正形成量感。</p><p class="ql-block">教学策略</p><p class="ql-block">1.让“几何”与“量”的概念教学指向深度理解。</p><p class="ql-block">“图形与几何”内容是培养学生量感的重要载体,对几何形体大小的感知是量感的重要内涵。一方面,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周长” “体积(容积)”等几何概念有深刻的理解,把握其数学本质,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与解释。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深度建构几何形体及度量单位的意义与体系,形成正确的表象与经验。</p><p class="ql-block">2、重视度量单位的学习过程, 丰富用度量结果描述量的大小的经验,让学生经历从“自主选择单位度量”到“使用统一单位度量”的过程。</p><p class="ql-block">3、教学要重视应用度量单位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应用中深化对度量单位的把握与理解。</p><p class="ql-block">学生量感的发展与他的数学活动经验密切相关,这种经验来自实践探究和问</p><p class="ql-block">题解决的过程。因此,度量单位的学习应该包含单位应用和问题解决的全过程。</p><p class="ql-block">4、让学生拥有量感学习“整体视角”形成结构化的度量意义理解和应用能力。</p> <p class="ql-block">  在“双减”背景下,我们作为一线教师,要快速的转变观念,紧跟新课标的步伐,提高自我修养,改变课堂模式,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做到: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习新课标只是第一步,如何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活学活用才是关键。心中有课标,教学有航标,学而思、思而行、行则成。我将以课标学习为契机,乘新标之风,奋小数之楫,积极探索新课标和“双减”的有效融合,期待核心素养之花在阳小深耕的教育沃土中绚丽绽放,且行且思共芬芳。</p>

教学

学生

学习

评价

数学

素养

设计

一致性

目标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