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奋楫笃行——肇庆市高要区校本培训理论与技术高级研修班第五天

塱鹤小学

<p class="ql-block">  缤纷夏日精研修,专业学习促成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身为教师,我们虽然暂时离开三尺讲台,但我们一直心系校园,依然坚守教师的使命,只为暑期之后的蓄势而发!8月5日,我们继续迎来校本理论培训与技术高级研修班第五天的学习。</p> 温故知新 <p class="ql-block">  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周展鹏教授带领所有学员把前四天的研修知识再次进行思路跟踪:每天学习一点点,积累起来就是大能量,希望每一位学员老师在剩下的两天时间可以继续努力,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p> 专家引领,提高核心与逻辑思维 <p class="ql-block">  上午的研修课程培训由华南师范大学雷丽珍教授为我们讲解。在正式讲解前,雷教授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一下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的职责范围,特别提及到他们在开展职后培训及校本培训的一些做法及成效,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开展校本培训的迫切性。</p> <p class="ql-block">  雷教授从基于胜任特征、专业标准、政策导向、培训需求四个方案设计依据,利用她丰富的知识基础为我们从宏观到微观进行了专业性的政策梳理,让整个培训课程设计的关注点了然于目。雷教授重点指出校本研修要注意三个关键点:一校一案、一科一策、一师一题,构建省、市、县、校、工作室“五位一体”的教师培训体系。提醒我们从设计者的视角,注重校本研修的建设,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  同时,雷教授就中共中央针对不同层面所颁发相关《意见》向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针对我国现代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为一体的“五好”学生,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学校的骨干力量,应该着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与教学的逻辑结构。</p> <p class="ql-block">  在与我们培训方案和设置框架的时候,雷教授也通过案例分析给我们明晰了对应的要求:设置一个框架要有背景、主题、目标对象、课程模式与方式、师资考核、评估、组织和经费十个方面,使得我们培训的方案要达到有针对性,科学性、逻辑性、操作性和清晰性五大方面的总体要求。无论何种方式或要求,都是为了学科育人,促进教师成长、促进每一个学生成长。</p> <p class="ql-block">  最后,班长总结!他表示:通过雷教授的精彩演讲,使他明白了做校本培训的时候要基于胜任的特征,基于专业的标准,基于政策的导向和基于需求四个方面来设置我们的研修的方向。雷教授的案例分析,给我们明晰的设置的一个框架:要有背景、主题、目标、对象、课程、模式与方式、师资、考核评估、组织和经费十个方面,使得我们培训的方案要达到有针对性,科学性,逻辑性,操作性和清晰性的十大大方面的总体要求。</p> 深度挖掘,提高思考和实践探索 <p class="ql-block">  8月5日下午,我们有幸得到南海区名校长、国家教育部教育督导局特聘督导评估专家陈树基校长为我分享《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思考与时间探索》。</p><p class="ql-block"> 讲座主要围绕:“新动力课程的建设背景”、“新动力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理念”、“新动力课程目标”、“新动力课程结构”、“新动力课程校本资源”、“课程管理”、“课程实施”“课程建设成效”八个主题展开。</p> <p class="ql-block">  课程第一部分,陈校长通过播放桂江小学教师编曲作词,学生演绎的《上学歌》视频,展示桂江小学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风貌。在动听的童声和学生的笑脸中,让我们感受到桂江小学快乐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让我们引起了深入的思考中。</p> <p class="ql-block">  陈校长表示:校本课程开发要紧扣国家的课程改革方向,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差异化发展,关注学生持续发展。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培养出“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全面多能”的新时代好少年!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增强学校的特色和竞争力!</p> <p class="ql-block">  当课程开发去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制度(特别是课程审议制度)、建立选课平台、开展教学评价和建设资源库等内容去做好课程管理。这样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实施,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对于学生个性化问题的解决,起决定性作用!</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教师搭建了课题研究平台,帮助培育专业教师以及教师的发展提供极大的帮助平台。</p> <p class="ql-block">  简单的三个小时,陈校长以桂江小学新动力校本系列课程开发为例,从课程建设的背景、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与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校本资源、课程管理、课程实施等方面作了具体解读,让我们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了思路和方向。</p> 交流、总结与反思 <p class="ql-block">  追风赶月莫停留,</p><p class="ql-block"> 平芜尽处是青山。 </p><p class="ql-block"> 火热的青春在夏日七月熊熊燃烧,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校本培训理论与技术高级研修班进行得如火如荼。学员们经过几天的学习,状态渐入佳境,凝神聚焦专家讲解,积极参与课堂交流,用勤学苦修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校园培训师”精神。</p> <p class="ql-block">  吐故纳新,方能笃行致远;深耕不辍,方能结出硕果。每一次学习,都是赴一场盛宴;每一次交流,都是为了凝聚更好的教育力量。今天雷教授和杨校长的讲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无缝衔接。丰富而有针对性的研修内容为我们一百位老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动力,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老师们一定会带着所思、所想、所悟,在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茆足干劲,蓄力启航!</p> <p class="ql-block">摄影:第六组全体成员</p><p class="ql-block">文案:李海文 吴洁群 邓海新 黎秋蝉</p><p class="ql-block"> 钟日新 凌英菊 梁慧霞 梁晓贞</p><p class="ql-block"> 何程 冯敏仪</p><p class="ql-block">撰稿:谭丽华 </p><p class="ql-block">审核:周展鹏 梁四明 邹能海 伍学英</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