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紫檀大姐

叶志江

<p class="ql-block">紫檀大姐(前排右2)有或者曾经有别的身份,但我不了解。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个著名的朗读者,专门朗读那些不能公开出版但有价值的书籍。</p><p class="ql-block">当她对我说,她要朗读《走出文革》时,我是很怀疑和反对的。因为我觉得能朗读的书必须是大气磅礴的雄文,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立场,才能读得铿锵有力,吸引和俘虏听者。或者能让鲁迅的书塾老师寿镜吾读得摇头晃脑:“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p><p class="ql-block">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便在此例,连武则天都读得铿锵有力,更对“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一句大加赞赏。六十年代,中苏交恶,听播音员夏青在电台读《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慷慨激昂,满满的真理在握的理论自信,也是我心目中的朗读范例,让人得到全身心的精神和感官的享受。</p><p class="ql-block">但《走出文革》这本杂书不仅立论左右摇摆,而且不那么严肃,有点嬉皮笑脸。如果独自默读,或许会会心一笑,但在大庭广众之众高声朗读,不知道紫檀大姐是不是会读着读着,竟怀疑起自己的眼睛,声音越读越低起来。</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一再劝说紫檀大姐别读。我是怕自己出洋相,也是怕五六十万字读得太累,劳而无功,甚至半途而废。</p><p class="ql-block">但她终于读了,还拉了个500人的大群,一边读,一边议。我后来知道这是她读书的标准模式,朗读者、作者和听者互动,生动活跃。那上百部书她就是这么读完的,产生的影响非常大。听说,茶也因此喝得很多。所以每次组织读新书时,想挤进群里的人很多,一席难求,500人的大群常常一天不到就满员了。</p><p class="ql-block">《走出文革》这个读书群的组建出了个小插曲。群拉起来后,我这个书的作者却不知何故被腾讯拦在门外。紫檀大姐有丰富的和网管周旋的经验,她让我自己拉队伍试试。果然,这马化腾很有点意思,不许我参军,却允许我自己招兵买马。结果连累大家彻夜行军,大部队转移到我的麾下后,再向紫檀大姐移交兵权。</p><p class="ql-block">我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开始听大姐的朗读的,但很快就释然了。她那吐字清晰、宏亮,带有磁性的声音让我的文字增添了一种奇妙的吸引力,连我自己都感动起来,或者说是怀疑起自己的耳朵,不能相信那是自己写下的文字。那偶尔的抽泣和爽朗的笑声更让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栩栩如生地涌入我的脑海,也一定感染着听众。有不少读者告诉我他们虽然读过《走出文革》,但依旧完整地听了紫檀大姐的朗读,而且有着全新的感受。更有一些平时大概很少有时间看大部头书的读者对紫檀大姐的朗读表示感谢,让他们在做着家务、晨跑或开车途中有机会听完了《走出文革》这本书。</p><p class="ql-block">应该说,那是一次很成功的朗读。</p><p class="ql-block">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初识紫檀大姐的。四年前的一天。我接到校友阎淮的电话,约我参加在思南公馆一个餐厅的聚餐。到场的七八个人中,除了主持者姚志修和阎淮这两个清华校友外我都不认识,但我很快就发现那个穿着一身黑色衣服,被众星捧月似地向大家介绍的女宾是聚餐的主角,也模模糊糊地知道了她和读书会之类的事相关。让我纳闷的是,不知道她是何方神仙,会让阎淮和众人从北京一路陪同到江南参观、会友。</p><p class="ql-block">这阎淮是清华的名人,一生传奇,早年在中组部行走,和许多领袖式的人物,或者干脆就是大国的领袖有交往。几年前在香港出版了《进出中组部》一书,轰动一时。我想,被这样一个人物如此敬重的人显然也有不平凡的经历。</p><p class="ql-block">我后来知道了她就是紫檀大姐,许多清华校友都知道她,除了我这个孤陋寡闻的人。</p><p class="ql-block">我没有想到的是,我这个言谈不多,聚餐中又常露倦态的老人,却也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才有了后来朗读《走出文革》的下文。</p><p class="ql-block">那次聚餐后,我陆陆续续地听到了一些关于她的传闻,知道她有过十分坎坷的经历,更知道了她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致力于传播历史真相,无偿地朗读了大量有价值的政治和历史方面的著作。这让我十分钦佩和感动,而且很惊奇她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一个六十多岁,体弱多病的老人,即使在患有严重眼疾的情况下,每天坚持数小时的朗读,十数年如一日,这大概是连年轻人都很难做到的。</p> <p class="ql-block">在她完成了朗读《走出文革》这本书后,我在上海又一次和她真正地见了面,有了倾心交谈的机会,感受到了她的爽朗、坦率和重情义。那一次,她特地在我的办公室组织了一次《走出文革》的读者和作者的听书座谈会。受场地限制,开不成“圆桌会议”,便将办公室的几张桌椅拼凑成了个“乱桌会议”,但这种无拘束的形式让大家聊得很热烈、愉快,也让我十分感激她对《走出文革》一书的关注和支持。</p><p class="ql-block">再后来,我新写的几篇文章,如《给马国馨院士的一封信》和《从科学馆到生物馆》等都有了她朗读的音频版,并被广泛传播。</p><p class="ql-block">她是那样辛劳地工作着,不停地朗读和制作着许多著作的音频版。许多人都对她的工作和人生很关注。听说她将出版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书,这或许会解答许多人的疑问,解答她选择朗读书籍、传播真相这条道路,并坚持不懈的原因。</p><p class="ql-block">我相信,她的经历和追求如同修道士般的圣洁,</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25日写于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