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三分钟教子更轻松‼️(281—290)

郭妍燕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281 “儿子总听不见我叫他”,这是怎么回事?</b></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我们会碰到这样的小男孩,无论家长怎么叫他,他就像听不见似的,该玩玩,该跑跑,非得要去拍他一下,才反应过来。这让家长很烦恼。实际上,这并非孩子目中无人的表现,而是由男孩和女孩大脑发育的差异性所决定的。男孩和女孩出生后,大脑会有两条不同的发育轨迹。其中,女孩的胼胝体的一部分比男孩要大,胼胝体连接着大脑的两个半球,由于体积的不同,女孩的大脑能在同一时间处理更多的交叉信息,同时完成多项任务。而男孩则只能在一个时间段里做一件事,比如,男孩在玩游戏、看动画片或者玩其他游戏时,家长、老师叫他,他总是听不见,好像没长耳朵一样。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会直接走过去给孩子一巴掌: “我叫你怎么没听见?”次数一多,孩子就吸取了教训,当家长再叫他时,立马会说“我知道了”。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孩子的专注力被随意地打断了。另外,相比男孩,女孩的颞叶中有更为强大的神经连接,所以,女孩对声音的语调很敏感,听力要强于男孩,男孩通常对出现在耳畔的声音感知能力较弱,他们更喜欢触觉体验。如果要跟男孩进行交流,我们最好的方式是走到他的身边,轻抚他的肩膀,呼唤孩子的名字,让孩子看着你,明确告诉他接下来该做什么,比如该吃饭或者该洗澡了。这远比站在另一个地方跟孩子喊话有效果。</p><p class="ql-block"> 男孩和女孩大脑发育的差别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家长们可以了解一下。</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男孩空间感知能力强于女孩</b></p><p class="ql-block"> 空间思维是男孩的强项,也是男女差异的显著特征之一。据法国一项对 3 岁儿童的调查表明,21%的男生能用积木搭桥,却只有 8%的女生能做到。这也是为什么在学校里,女孩的数学成绩通常比男孩差,男孩在几何领域发挥得尤其出色。</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女孩语言能力比男孩好</b></p><p class="ql-block"> 研究表明,女性大脑对语言处理能力更加精密,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女孩说话比男孩早,在语文等阅读、写作上也表现得比男孩好。</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女孩运动方面不如男孩,但在精细动作上强于男孩</b></p><p class="ql-block"> 男孩奔跑和跳跃的时间平均比女孩早 4~5 个月,但画画、写字、手工等项目则是女孩的强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四,男孩的情感表达比女孩更直接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男孩的大脑里,负责表达和处理感情的区域没有女孩发达,所以,女孩表达情感更复杂、细腻,常会触景伤情,富有同情心,男孩却无动于衷,因为他们更擅长直接处理感情。</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282 孩子总喜欢模仿别的孩子,是什么原因?</b></p><p class="ql-block"> 孩子 3、4 岁的时候,总喜欢模仿别的孩子,别人干什么他就跟着干什么。这是什么原因呢?</p><p class="ql-block"> 其实,任何人融入一个群体都是需要过程的,孩子通过模仿得到他人的认可,是他人际交往的心理安全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做的就是不断为孩子创造与小伙伴们交往的机会,给他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从中获得乐趣。孩子总跟着别人学,“什么都是别人的好”,这对于 3~4 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十分正常的现象。一方面,孩子的好奇心强,想要不停地探索新鲜的事物,在他眼里,别人手里的东西一定跟自己的不一样,而且更有趣,所以他想要探个究竟。所以家长要理性看待孩子的模仿行为,不要想当然的觉得孩子没主见。一般来说,孩子喜欢模仿的原因有如下几种:</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学习经验</b></p><p class="ql-block"> 幼儿对世界的认知有限,但他们具有很强的观察力,因而善于通过观察来模仿他人的言行。这是孩子社会化的开端。在模仿中,孩子学会分享和交流,获得了相应的经验。当然,孩子也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模仿,引起别人的注意,比如他常常说“你看我……”“我教你……”等。</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获得群体归属感</b></p><p class="ql-block"> 孩子都喜欢从众,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因为他们渴望得到群体的认可,渴望融入,获得人际关系的依赖。</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自控能力差,独立意识较弱</b></p><p class="ql-block"> 从小到大,孩子的很多经验都是通过模仿学习到的,小时候是模仿父母、老师、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积累,孩子模仿的对象更多的来自电影、电视中的人物。模仿是孩子了解周围世界的方式,能使他获得更多认知和经验。对孩子来说,模仿他人的言行就是一种交往方式,这或许在大人看来十分幼稚,对孩子而言却非常重要。我们经常看到年纪小的孩子跟着大孩子后面跑,跟着别人玩游戏,是因为他也想融入那个群体,想获得别人的认可。模仿需要观察力和肢体协调能力,所以,爱模仿的孩子大多比较聪明。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的模仿都是有发展规律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断学习,技能不断提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283 孩子总和别人打架,怎么办?</b></p><p class="ql-block"> 一些幼儿园的家长会有“孩子动手打人”的烦恼,这是因为孩子有“暴力倾向”吗?其实不是,3~4 岁的孩子到了动作敏感期,往往喜欢用打人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喜爱。孩子这种看起来具有攻击性的行为,事实上并无恶意。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很多想法和要求说不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所以,就通过“打”这种最直接的方式与同龄人交流。</p><p class="ql-block"> 那么,当孩子和别人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家长怎么做比较好呢?</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给孩子沟通的机会,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b></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球球带着两个小朋友来家里玩电子游戏,可是游戏手柄只有一个,于是三个小朋友互不相让,你争我夺抢着要自己玩。妈妈在一旁看着没吭声,想看看孩子们是怎么解决的。球球说:“我们来玩‘石头、剪子、布’,谁赢了谁就第一个玩。”大家想了想说:“好。”于是接下来,三个人又用同样的方法决定谁排第二,到下一轮时,三个小伙伴再轮流排序。三人一起协商,冲突就化解了。试想一下,如果家长为了保护孩子,在矛盾激化前就把他强行带走,不但不会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也会使孩子错失与同伴协调、解决冲突的机会。当然,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对于比较内向、柔弱的小朋友来说,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未必就是好方法。</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二,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给孩子力量与保护</b></p><p class="ql-block"> 小花是个很听话的孩子,每次在幼儿园被同学“欺负”时,要么就找老师,要么就不说话,即使被其他孩子打了也不还手。老师把这一情况反映给家长后,妈妈很惊讶,她一直都教妞妞凡事学会谦让,却没想到竟让孩子在遇到别人的侵犯时,失去了反击的勇气。于是,妈妈开始帮小花建立规则意识,告诉她只要符合规则,就算被别人攻击,她也有还击的权力,不用向任何人妥协。慢慢地,孩子开始学会从抢自己玩具的小朋友那里把玩具夺回来:“是我先拿到的,我玩了以后再给你。”当孩子学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会开始走向与他人沟通的第一步。对于经常被欺负的孩子,家长不能一直责骂孩子“老实”“没用”,这只是在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他变得更加懦弱。家长永远都要做孩子最坚强的后盾,给孩子力量和保护,但不能小题大做,看见孩子被“欺负”就过分呵护,让孩子觉得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一样。孩子之间的“打架”大多是没有恶意的,一旦成年人过多干涉,实力弱小的孩子就会变得更加依赖,渐渐丧失了保护自己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284 “挫折教育”有什么作用与意义?</b></p><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现在的生活变得更为优越了。然而,正是这些优越的条件在造福孩子的同时,也可能给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运用不当,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可能会缺乏某些 对他们终生发展都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 上面这些真实的事例和数据表明,现在不少孩子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孩子们需要“挫折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有什么好处呢?</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b></p><p class="ql-block"> 在正常的现实生活中,人总有一种潜能不能被激发,这种潜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况下才能被激发。对于孩子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便容易激发孩子的潜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和探究精神,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切实掌握知识。</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挫折教育能打击孩子的骄傲情绪。</b></p><p class="ql-block"> 有些孩子由于受到年龄、经历、学识等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应当有的错误,如:粗心大意、骄傲自满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为地设置一些挫折让其遭受以打击其骄傲情绪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这种挫折应当有一定的限度,应当在事后给孩子说明,并且不是以真正打击孩子为目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三,挫折教育能够使孩子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b></p><p class="ql-block"> 孩子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完一个难题时,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那要比从师长或书本里学到知识更让其感到欣喜。因为从师长或书本里得来的知识,是别人已经整理好的,没有什么趣味性与探究性而言,孩子的识记是枯燥无味的,而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探究掌握的知识才是对自己来说更有意义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绝知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四,挫折教育能够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b></p><p class="ql-block">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孩子在学校中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就好象是温室里的“花朵”,只有掌握了应付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讲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285 孩子爱玩网络游戏,该怎么办?</b></p><p class="ql-block"> 居家自主学习期间,有的家长会留言问老师,孩子整天在玩网络游戏,怎么说都不听,该怎么办呢?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和困惑,下面帮助家长分析一下孩子的内心,并对症下药。</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游戏本身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游戏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仿真性和竞技性。</b></p><p class="ql-block"> 在游戏中。孩子不必遵守现实社会对特定角色的道德规范,不必承担角色应负的社会责任。孩子渴望自我实现,想要在游戏中证明自己。</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家庭社会关系不和谐,促使孩子逃避压力。</b></p><p class="ql-block"> 青少年在这个时期价值观尚不稳定,心理素质不够成熟。容易丧失自信,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为了忘了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快,他们以逃避的心态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家庭缺乏有效情感交流,家长往往因忙或不得家庭教育的方法。</b></p><p class="ql-block"> 较少主动倾听和理解孩子思想和心理需求,家长也不了解网络世界,认为只要玩游戏就是不务正业。我们在了解到了孩子缺乏学习上进心的背后原因,家长应该更能理解孩子的心理,接下来给您提供几点建议,培养具有学习上进心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加强教育与引导,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互联网在学习,生活中的功用。</b>使用时应扬长避短,尽量避开其负面效应,特别是不可沉迷于网上娱乐和色情内容。</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2、榜样作用,父母以身作则,不沉溺网络游戏,多陪伴孩子,共同成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3、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避免夫妻间的争吵,保证与孩子的良好沟通,多倾听和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心理需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4、帮助孩子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b>制定合理,可达成、不难实现的目标,让孩子体验生命的成长,是一步一个脚印达到的。通过微小成功的不断积累,最终实现人生目标。</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5、帮孩子梳理学校生活氛围,融洽与父母、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并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b></p><p class="ql-block"> 只要您用心教育,就会培养出健康成长的孩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286 孩子缺乏学习上进心,应该这么培养❓</b></p><p class="ql-block"> 疫情在家,家长和孩子有了更多的相处时间,有的父母还需要给正在上小学的孩子批改作业,陪伴学习。这个阶段问题也出现了,在这两次的家庭教育方法直播间评论区,老师看到了好多家长问到:“我的孩子缺乏学习上进心,怎么办?”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一、错误认识,认为学习是为了完成父母和老师的工作。</b>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竞争的加剧,学生依靠自身能力无法达到各方面及自己期待的目标后。由焦虑导致厌学。这样的同学往往是对自己要求过高,之前的学习成绩很好,成绩或排名下降后,就产生悲观情绪,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学习效率下降。</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父母给的压力太大。</b>大部分家长都有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愿望,都希望孩子有出息,有前途,不断催促孩子要抓紧时间学习,能够考出好成绩,有时还会拿别人家的孩子当参照物,做对比,一旦考不好,更多时候是责骂批评甚至是惩罚。这无疑给孩子的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孩子自尊心也受到了打击,时间一久,孩子开始排斥学习。</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学习方式单一。</b>有的孩子尽管拿出了最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希望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回报父母和老师。但是用了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尽管很努力,但却没有成效。一次次在考试中受挫,渐渐产生了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比别人笨,运气比别人差,努力过了也没用。</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了解到了孩子缺乏学习上进心的背后原因,家长应该更能理解孩子的心理,接下来给您提供几点建议,培养具有学习上进心的孩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1、因材施教,给孩子一个充满动力的成长环境。</b>善用鼓励的教育方法,培养自尊、自爱、自信的孩子。不一样的孩子给予不同方式的鼓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2、榜样作用,用自己的进取精神去感染孩子。</b>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孩子,家长在家里对工作的抱怨少一些,给孩子讲工作中积极上进的一面,这样比严格的说教更有效。</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3、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设立适当的目标。</b>只有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既感到爸爸妈妈的柔情与温暖。又感受到父母严格要求自己的拳拳之心。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出自制力和做事的恒心。</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4、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b>可以请教老师或同伴,适合方式让学习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287 家庭教育中,要给孩子怎样的“挫折教育”?</b></p><p class="ql-block"> 所谓挫折,是指人们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在追求达到特定目标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不适当的家庭教育给孩子所营造的成长氛围,与孩子在家庭之外的真实经历之间的强烈反差,是孩子难以面对现实、承受挫折能力差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努力帮助孩子为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做好准备,在教育中注意遵循以下原则:</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对孩子的期望应合理,培养孩子能正确地评价自我。</b>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家长应有客观的评价,并据此对儿童的成长提出合理的期望,激励孩子向恰当的发展目标努力。这样,孩子心理上对承受挫折有所准备,当面对挫折时也就会客观、冷静地应对。</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b>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儿童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有显著的影响。儿童生活中最好的直接榜样就是家长。“身教胜于言传”。家长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孩子也可以成为自己的榜样。比如,记录孩子战胜挫折的经历。当然,树立孩子做自己榜样的形式绝不是仅此一种,家长和孩子可以结合实际创造适合自己家庭的特殊形式。</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做孩子的“顾问”,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b>能力不足的孩子,一遇困难就无力应付,时时会被挫折压得垂头丧气。能力强的孩子,善于解决问题,不易受挫,而且即使受了挫折,他们也能积极地从其它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补偿。</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四、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勇气。</b>孩子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少吃苦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做的是要精心设计一个有益的教育环境,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适当地吃些苦头,培养他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记得一位哲学家说过:“磨炼,挫折,挣扎,这是成长的过程。”挫折教育,实际上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我们做老师的和家长的,要让孩子学会拥抱挫折,让他们在挫折中成长,在挫折中腾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288 孩子经常和朋友吵架怎么办?</b></p><p class="ql-block"> 作为父母,看到孩子因为和朋友吵架或打架而遭受伤心、被排斥和孤立的折磨,是很痛苦的。然而,这似乎是孩子成长经历的一部分。即使孩子在吵架时似乎很痛苦,但他们通常能很快从痛苦中恢复过来,比大人要快得多(校园欺凌事件除外)。如果你认为自己要保护孩子免于经历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那就错了。不要充当拯救者,做一个观察者、倾听者、教练和啦啦队长对孩子会更有帮助。</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首先,要共情并倾听孩子,而不要试图解救或者替孩子解决问题。</b>对孩子表现出信心:“亲爱的宝贝,我知道这很让人伤心,但我知道你能想到办法。”对孩子提供支持:“如果你想让我提供一些建议,可以告诉我。但我的建议只是我的一些想法,你可以自己决定是否采纳。”当你的孩子不想见一个朋友,或不想跟一个朋友玩的时候,你要支持他的决定,不要强迫他和解。</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其次,跟孩子谈谈他在出现的问题中可能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不要责备,</b>可以对孩子说:“当我们审视自己可能造成了某种情形的行为时,只要愿意,我们就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你既然知道你和你的朋友对于所发生的事情都负有责任,那么,你能想一想自己的哪些行为可能导致了你们的冲突吗?”</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另外,可以跟孩子说一说你童年时与朋友打架或吵架的经历——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你有什么感受,最后你是怎么处理的。</b>当你晚上在给躺在床上的孩子掖被子时,问一问他们一天中最伤心和最快乐的时刻,让孩子们知道,无论是快乐的还是伤心的经历,都可以跟你分享。让孩子知道,他们有勇气和信心处理自己生活中的痛苦经历,也能够为自己造成的痛苦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并且能够做出改变,而且有人能倾听而不是解救或责备自己,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体验,您要努力成为这样的家长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289 孩子虐待动物怎么办?</b></p><p class="ql-block"> 有的家长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虐待宠物的情况,不管是家里的宠物还是社会上的流浪狗或者流浪猫。这是孩子缺乏同理心和爱心的表现,但也可能是由于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而报复到动物身上。如果不加以引导,很有可能会加重孩子的暴力倾向,以后可能发展出来暴力人际交往和反社会人格。所以,家长需要加以引导。</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首先,要停止“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b>当您看到孩子残忍地对待动物时,感到愤怒是正常的。但是,不要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孩子,比如打屁股。暴力惩罚让孩子受到的伤害,与小猫小狗被虐待时受到的伤害是相似的,而且也很有可能让孩子学习您的暴力。如果孩子是因为觉得受到了伤害而去虐待动物,您要猜测孩子受伤的可能原因,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惩罚,可能是因为家里新出生了一个婴儿,也可能是因为父母吵架,您要找到具体的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其次,教孩子合理表达自己的愤怒、悲伤等情绪。</b>告诉孩子,你对他伤害小动物的行为感到生气,但你并不会用同样的方式去惩罚他。同时,要教给孩子,感到愤怒没有关系,但不能做伤害别人的事情,可以找一些方法宣泄出来。可以这样问孩子:“当你感到愤怒或伤心时,你能做伤害别人和动物不同的其他事情吗?”</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最后,培养孩子对动物的爱心和同理心。</b>有的时候,年龄小的孩子可能会通过用力地紧抱动物来表达爱,或者通过踢、戳动物来试试看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您要帮助孩子找到表达爱和好奇的其他方式。另外,家长要给孩子示范如何以一种安全的方式爱抚和抱动物,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你还记得怎样轻轻抚摸小狗吗?你愿意坐到沙发上,让我把小猫放到你的腿上,让你抱抱她吗?我们给小狗套上皮带,带她去散步好吗?”等等,让孩子知道动物的身体和他的身体一样珍贵。动物是有灵性的,家长要引导孩子把小动物变成陪伴自己成长的好朋友,而不是自己发泄消极情绪的暴力行为的工具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290 孩子撒谎怎么办?</b></p><p class="ql-block"> 很多家长反应孩子对自己不说实话,有的家长说“我越惩罚,他就越撒谎。”对此,很多家长束手无策。</p><p class="ql-block"> 其实,对于孩子撒谎这件事情,家长最需要了解的是,孩子虽然撒谎,但并不代表他是有缺陷的或者不道德的。通常,孩子们会因为感觉自己陷入了困境,害怕被惩罚或者遭到拒绝,感觉受到了威胁,或者只是认为撒谎会让事情变得对每个人都更容易。很多成年人也会因为同样的原因而撒谎。</p><p class="ql-block">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无条件爱他们的。很多孩子因为害怕说实话会让父母失望而撒谎。家长要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是学习的机会,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犯错而相信自己坏并需要掩盖自己的错误了。家长还要注意的是,不要再过分地控制孩子,很多孩子撒谎是为了发现真实的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他们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会通过撒谎让父母高兴。</p><p class="ql-block"> 当家长发现孩子真的撒谎的时候,不要再问一些会引导孩子撒谎的是非问题,比如“你打扫自己的房间了吗?”而要直接问孩子“我看到你没有打扫自己的房间。你愿意制定一个打扫计划吗?”同时,要专注于解决办法,而不是责备和批评:“我们怎样才能完成这些家务活呢?”而不是问“为什么你做这些家务活?”忽略孩子的谎话有时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通过启发式问题可以帮助孩子探究原因和后果。当孩子说他一整天都没吃饭的时候,要问“发生什么事了?你对此有什么感受?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为了证明孩子在撒谎而问这些问题,避免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而对你撒谎。</p><p class="ql-block"> 总之,家长要记住,孩子现在什么样并不代表他永远什么样。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在意他们的恐惧和错误的想法,并且会帮助他们克服。他不是骗子,只是一个说了谎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后续请看下一篇💝</b></p><p class="ql-block"><b>💁目录请看第一篇💝</b></p><p class="ql-block"><b>💁连续阅读请查看作品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