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段日子一直赋闲在家,少了觥筹交错的应酬,没有了早出晚归的压力,人倒是感觉闲适清静了许多,心却生出几份慵懒和倦怠来。突然就想出去走走,放飞一下自己郁结的心情。正好遇三五好友邀约,便在一个闷躁的午后,一群人往崀山去了。</p><p class="ql-block"> 到达新宁县城,近黄昏,远山层峦叠嶂环绕在城市周边,先还可以看到黛青色的山脉,随着暮色渐浓渐重,天空便如同被淡墨染过一般,夕阳的余晖把云霭烘出玫瑰红晕,暮光返照,云层如镶了一圈圈金边,当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被黑暗吞噬,崀山的轮廓渐次消融在轻柔的暮霭中去了,恍如一个缥缈迷离的梦。</p> <p class="ql-block"> 翌日清晨,游八角寨,天空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正暗想这雨天登山可能别有一番情致吧,雨却突然停了下来。一行人开始爬山,山不高,也不陡,具有典型丹霞地貌特征的岩石沿路到处可见,岩石大多呈赭色,有的偏暗红,先只看到一块一块巨石或立或卧,越往上走,单块岩石渐见得少,树木也稀疏起来,周遭都是绝壁,突然就感到有一种很强劲很阳刚的力量扑面而来,如同面对一个皮肤黝黑、肌肉健硕的山里汉子,朴实而粗犷。不经意间抬头,突然就发现对面崖壁上竟长着一两株野百合,淡黄的小花随风摇曳,仿佛有暗香袭来,沁人心脾,此时的山崖于粗犷中又透出一丝细腻的温柔来。</p> <p class="ql-block"> 登上山顶,可见一拱形寨门掩映在树木杂草丛中,八角寨是山顶的一个寨子,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因主峰四周延伸出去的八个小山脉如同八个角而得名。我有幸看到了第一个角,由主峰延伸出去20余米,在最末端竟然立着一个小庙,大约60厘米高,庙前供奉着香烛,主峰到小庙虽然只有20多米距离,但只有一只脚掌宽,两边都是深不见底的绝壁,只要稍有闪失定无生还可能。听旁边一位本地游客说,小庙已有几百年历史,共有两个人上去敬过香,一位是大庙里身怀绝技的和尚,另一位是一个柔弱的母亲,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她患绝症的儿子,一个人走到小庙敬奉龙头香,面无惧色,平安折返。我不禁心生感慨: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克服一切恐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世界上什么事都可以等,惟孝敬父母不能,“子欲孝而亲不在”的古训,时刻提醒我们孝敬父母永远是未完成时。 </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思忖着折身下山,路遇一老妇人,挑一担西瓜,步履蹒跚,与之交谈,竟有70高龄,做挑夫10多年,每日上下山三、四趟,精神矍铄,未见老态。想我们这些蜗居在城市里的人,每天都是牢骚满腹,蜚短流长,一点吃苦精神也没有,真正能像老妇人一样,把劳动当成一种快乐,就会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对生活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下午游夫夷江,江水平缓如镜,清澈见底。三五游人,一席竹排,顺江而下,两岸多篁竹,青翠逼人。偶尔可见一小片沙滩,随意洒落着大小颜色不一的砂卵石,其间点缀着形状各异的贝壳,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斑斓的色彩来。船夫一边撑篙,一边向我们讲述夫夷江美丽的传说,依次介绍沿岸的景点:试剑石、龙头崖、将军石…...,真是惟妙惟肖,鬼斧神工。大家兴致极高,交流甚欢,一时忽略了船夫的讲述,船夫说刚才是远观伟人卧姿的最佳位置,可惜现在看不到了。大家甚是惋惜,我却陷入了沉思:人生其实就像一条大江,我们每个人只是这江面上的匆匆过客,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生活不可能永远是想象中的蓝天白云、小桥流水,正如每条河流都不可能是你想象中的一江清涟、碧波荡漾,有时会有急流,有险滩,甚至在平静的水面下藏有暗礁,我们要学会坚强地面对,从容地接受,要把生命当作是一次愉快的旅行,学会享受过程,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快乐地活在当下。</p> <p class="ql-block"> 次日清晨,我们早早来到了紫霞峒,晨雾还未完全散去,草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有蜘蛛在上面结网,轻轻用树枝一弄,蜘蛛便飞快似地逃离,隐匿到草叶中去了。这路很少有人走了,布着深深浅浅的青苔,踩上去湿湿地滑。路边的草丛里传来各种虫子的浅吟低唱,加上树林里不知名小鸟的啁啾,使得这原本静谧的山林更添了一份岑寂。路的旁边有一溪清泉,迂回曲折,叮咚作响,如弹古筝,调瑟琴,用手探之,冰凉入骨;饮之,清冽甘甜,突然就想起“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诗句了。</p> <p class="ql-block"> 行至半山腰,忽见一青瓦飞檐在绿树林中若隐若现,想必那就是紫霞宫了吧!越往上走,紫霞宫就越清晰,渐次就可以看见灰白的墙,镂空的窗,墙头上长了杂草和几株不知名的小树,有小鸟在墙头嬉戏打闹。一张朱漆斑驳的大门紧闭,门上的拉环锈蚀得很严重,只是书有“紫霞宫”三字的牌匾依旧悬挂在大门上端,透过破败的景象里仍可察出一种庄严、一种肃穆来。想当年这里曾是新宁地区最大的宗教活动场所,虔诚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长年不息,不知怎么就衰落了,被人遗忘在这荒山野岭。由此想到世事万物大都如此,都逃不过无常的轮回,盛极必衰,月盈则亏,精满则溢,繁华过尽就是荒凉,快乐过后便是落寞,什么都是过眼烟云,人只有悟透了这一点,就会心生菩提,生命才会有大格局,人生才会有大境界。</p> <p class="ql-block"> 天一巷又称“一线天”,是崀山最独特的景点。一个石头山体似乎被一剑劈成两半,宽几十厘米,长两百多米,正好容一个人,还必须小心翼翼地通过。里面有些阴凉,石壁上有水珠溢出,把前行的石梯都濡湿了。光线有些暗,偶尔抬头看见细长的一线天,一低头,两边的山体就呈挤压之势,似乎有点喘不过气来,我只有紧盯着出口的那一点光亮,缓缓移步,终于到了出口,突然就有一种重见天日、如释重负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出口的景色煞是美丽,或许是雨水丰沛、阳光充足的缘故,出口两侧的岩壁上布满了厚厚的青苔,绿得纯净,绿得耀眼,上面竟然还开了几多浅白的小花,多日郁结的心情被这一壁青绿一下子就治愈了,突然就想到袁枚的诗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虽微小如米,无馥郁的芬香,无绚烂的颜色,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在每一个僻静的角落,不自怜,不自弃,它与艳冠群芳的牡丹一样,从容自若,沉稳持重,竞放于大自然中,依其天性认真履行大地赋予的使命,执着地证明自己的存在。做人何尝不是如此,不问出处,不论贵贱,不媚权贵,不搞攀附,平凡不平庸,低微不卑微,贫贱不下贱,将谦虚写在脸上,将傲骨藏在心中,保持独立的人格,努力做一个有气节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