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两位早逝的太子</h3></br><h3>萧统 <br></br>太子被称为国本,太子选择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帝位传承与国家安危。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嫡长子,品行、行政能力和文学水平都很出色,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h3></br><h3>公元502年四月初八,38岁萧衍在建康(今南京)接受南齐的“禅让”,建立南梁王朝。登上帝位时萧衍已38岁,那时候的男人38岁都可以当爷爷了,但是萧衍还没有儿子。同年九月萧统就出生了,萧衍狂喜,万里江山终于有了继承人。</h3></br><h3>萧统出生两个月后,被萧衍立为皇太子。梁武帝很注重培养儿子,虽然晚年昏聩造成了侯景之乱,但年轻时的萧衍雄才大略、文武兼资。在他的精心培养下,儿子们个个学有所成,太子萧统最为出色。</h3></br><h3>萧衍很早就开始培养萧统的政务能力,萧统十二岁时能断狱。梁武帝看到自己精心培养的太子,智慧早熟非常欣慰。萧统,十四岁时加太子元服意味着正式成人,萧统逐渐参与日常政务处理。萧统学习能力非常强,他“明于庶事,每所奏谬误巧妄,皆即辩析”,丝毫没有一般纨绔子弟的不良习惯。</h3></br><h3>萧统刚出生时,是父亲萧衍眼里的全世界。可惜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可爱的孩子,是父亲的人生希望。现在孩子长大了,身为太子难免让皇帝父亲心中有了忌惮。</h3></br><h3>萧统长大了之后,从内心也感到了与父亲之间感情的微妙变化。萧统效法父亲宽仁的执政风格,断狱时往往过分宽纵。国家法度,当严则严,当宽则宽,一味宽纵只会造成法律混乱。</h3></br><h3>在皇帝父亲眼里,太子宽仁要么是收买人心以实自己的政治野心,要么是性格柔弱不敢杀伐,恐怕将来坐不稳龙椅。总之皇帝老子看太子不顺眼了,皇帝对太子开始有所指摘。</h3></br><h3><br></br>萧统之母丁氏死后,有道士说墓地于太子不利,唯有魇镇之法可解。萧统竟然没有一点政治敏感性,真的就魇镇。历代皇家最忌魇镇、巫蛊之事。年近七十的梁武帝变得多疑猜忌,对魇镇之事非常忌讳,幸亏群臣求情才未扩大追究此事,杀了道士了事。</h3></br><h3>萧统看不惯父亲日渐奢靡、耽于享乐的作风。太子“服御朴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以沉默表示不满,实际在挑战父亲的权威。梁武帝对萧统的行为同样不满,也用沉默表达了愤怒。父子两竟搭起了哑谜,互相用沉默表达不满。萧统看到父亲的反应十分沮丧。某次在皇宫后意外落水,因此大病一场,未曾想竟然就死了。</h3></br><h3>萧统的早死,重新立储是67岁的梁武帝必须考虑的问题。此时萧统嫡子萧欢已十六七岁,在朝中立储的呼声很高。考虑到前朝武帝萧赜当年立皇太孙萧昭业,导致南齐亡国的故事,最终立第三子萧纲为太子。</h3></br><h3>连萧衍自己都没想到,梁武帝一口气竟然活到86岁,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长寿的皇帝。甚至都熬死了嫡长孙萧欢,没想到一个皇帝也是寿多则辱。竟然在侯景治乱中,被活活饿死。</h3></br><h3>太子死早了,皇帝死晚了。如果梁武帝死在萧统前面,可能就没有后来的侯景之乱。萧统可能更合适做个文人,而不是一个政治家。也许早死没能登基为帝,也是他的幸运,至少在历史上留了个好名声。如果真的登基了,成了李后主前身,历史上又多了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少了一个完美的昭明太子。</h3></br><h3>朱标</h3></br><h3>朱标被称为史上最强的太子,朱元璋的嫡长子。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只有朱标一个是儿子,所以朱元璋面对朱标是不仅是一个皇帝更是一个父亲;另外二十五位只是皇子,朱元璋与他们更多的是君臣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很多网友开玩笑,朱标如果要造反,朱元璋会命令手下把自己捆绑起来送给朱标处罚,虽然是扯淡的说法,但确实反映了朱元璋对朱标的信任。</h3></br><h3>自古以来,皇帝与太子之间矛盾甚多,因为皇权是孤独的、是排他的,太子太软弱老皇帝怕他坐不稳万里江山;太子太能干老皇帝又担心儿子提前接班。但是朱元璋对朱标绝对是个异类,朱标很小朱元璋就亲手教他处理政务。</h3></br><h3>以往东宫太子都有自己单独的属官,因此皇帝与太子身边各有一个执政团队,两个执政团队之间往往矛盾重重。朱元璋为了稳固朱标太子的地位,可谓绞尽脑汁、呕心沥血。他竟想了一个绝招,直接让自己的执政团队兼任东宫属官。这样一来既能辅佐太子,又不会出现两个执政团队之间的矛盾与分裂。</h3></br><h3>朱元璋杀伐果决,残酷无情,令功臣宿将人人胆寒。但是朱标的性格与朱元璋几乎截然相反,朱标温润、宽厚、很爱护自己的弟弟们,其性格更多遗传于宽厚、仁德的马皇后。朱标打牢了一个明君、仁君的一切基础,他宽厚有主见。可惜死在了三十七岁,走在了朱元璋前面。</h3></br><h3>朱标早死令朱元璋方寸大乱,朱元璋不得已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因朱标之死,原来的很多安排已不再合适,本来给朱标保驾护航的蓝玉成了定时炸弹,所以朱元璋亲自炮制了牵连甚广的蓝玉案。能打的武将被屠戮殆尽,才有了朱棣奉天靖难的侥幸成功,也彻底改变了大明王朝的气质与风格。 <br></br></h3></br><h3>两位死晚了的皇帝</h3></br><h3>颇具讽刺的一句话“多好的人阿,可惜死晚了。”,可以送给唐玄宗与唐庄宗两个著名的半截英雄。唐玄宗可不是一般的帝王,与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有着不一般的爱情。他人物风流、事业风流、爱情风流,并亲手开创了大唐与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时刻——开元盛世。可惜也是他亲手酿成了安史之乱的惨剧,把一个如日中天的大唐推入了万丈深渊,从此藩镇处于半独立状态,大唐帝国从此江河日下。</h3></br><h3>相比唐玄宗唐庄宗的名气稍小,但是这个李存勖也并不简单。他爹李克用是沙陀人,李克用是大唐王朝最强雇佣军,因为屡屡勤王有功被赐姓李并被封为晋王。李克用虽强,但地盘始终被压在河东一镇。李克用临死前交给李存勖三支箭——他有三名仇人——扣押使者的幽州刘仁恭、背信弃义的契丹阿保机、给自己摆鸿门宴的朱温。</h3></br><h3>李存勖时年二十四岁,对内剪除了拥兵自重的义兄与叔父,对外消灭了幽州刘仁恭、灭了朱温的大量、击败了阿保机。后来建国称帝,又灭了前蜀国,此时的李存勖真是英雄了得。没想到,称帝之后的李存勖像换了一个人,短短三年他从一个军事天才变成一个政治白痴。他宠信伶人,贪财如命,猜忌功臣,最终死于兵变。</h3></br><h3>就是因为他们死晚了导致他们的人生急转直下,败坏了前半生积攒的功绩与人望,眼睁睁地看着曾经的功业灰飞烟灭。如果死早一点,他们的人生就可以定格在抛物线的最高点,留下完美人君的历史形象。</h3></br><h3>就像今天很多人叹息两位早死的太子一样,如果他们晚点死国家就不会陷入混乱了,或者就可以完成半途而废的事业了。但是历史与人生总是充满了遗憾,早死对两位太子是个悲剧。也许正是不幸的早死,他们才幸运地把人生定格在高光与美好的时刻。谁也不能保证再活久一点,就不是另一个版本的唐玄宗与唐庄宗。世界就是这么吊轨,人生充满了不确定。</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94vqe-U1J-D-gJ4aUeoXU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