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再访国教院五】一场智慧与责任碰撞的讨论会</p><p class="ql-block">根据教育部安排,本次培训安排了一场在晚上进行的讨论会——各组围绕县中帮扶就工作进展、困难和问题、对策及建议三个方面的内容开展讨论交流。去年的培训班也有这样的安排,还有一定的印象。今年在分组时,国教院根据地域把托管帮扶的高校和县中安排在同一个组。这样,的确是动了心思,大家交流更加方便更加顺畅了。我所在的第三组,是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五省区的县中学校和帮扶的高校,省情相近、语言相通、彼此熟悉,大家就少了一份生分,多了一份信任。</p><p class="ql-block">果然,讨论会一开始就直奔主题,紧扣重点,把主办方的想法体现的淋漓尽致。各高中学校学员立足自身学校情况,汇报了一年来帮扶学校所开展的工作,表达了对帮扶高校的感激之情,交流了帮扶过程的切身体会感受,展望了下一年的想法。各帮扶高校介绍了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对县中的影响,以及今后工作设想。这些都是规定内容,没有什么大的差别。随着交流发言的深入进行,大家开诚布公的交流了这些规定要求后边更为深刻、具体的问题,表现出了深切的忧虑感、强烈的责任感,以及急切改变现实的紧迫感,这才是这一场讨论会让我认为意义最大的价值之所在。</p><p class="ql-block">一是关于县中招生的问题,即生源之困。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不断攀升,县中已经失去了昔日的优势,更是辉煌难再,大多数县中甚至面临到生存的困难了。掐尖招生已不是一个县区、一个地区的现象了,在全国各地都有。大家对此问题意见最大,但又觉得无能为力。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政策最终怎样落地、现有情况又会有什么样的改变,都很难说清。面对弃我们而去的众多“上帝”,我们感到的是深深的自责和无助!</p><p class="ql-block">二是关于优质师资培养与流失的问题,及师资之困。大家都知道一所学校的发展,不是靠校长一个人的努力,而是所有教职工的优秀,尤其是一所学校的优秀教师的努力和高度,决定了这所学校的高度和发展。培养优秀教师,尤其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执教能力,显然是必须的,更是急需的。但是,同样的问题是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尤其是优秀教师的流失,动摇了学校培养优秀教师的信心和决心,除了无奈之外,剩下的是所需师资的短缺,优秀教师的捉襟见肘。无法留住现有人才,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直接制约着学校的发展。</p><p class="ql-block">三是经费不足的问题,即经费之困。受三年疫情影响,各地经济遭受重创,疫情过后都在缓慢复苏。面对已经老旧的校舍,短缺的仪器,简陋的条件,大家都感到发展的艰难。有些地方学生宿舍还是大通铺,有些学校没有实验室,等等,这样学校都是高中,而且是县中呀,真的让人不可思议。教育发展,尤其是工作运转,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这却是现在无法做到的。各地方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面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教育这个高投入无产出的纯花钱行业,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各高校也受到经济影响,也在经历着自己的经费短缺的痛苦,面对帮扶学校对资金的需求,也是无能为力。这对矛盾双方都很难解决。</p><p class="ql-block">四是教育质量的问题,即质量之困。提高高中教育质量,是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之所在,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腰”,腰不强,两头都难。但是面对上面的三个之困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更是难以实质性解决。尽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各个县中的教育质量都在提升,但是和昔日县中相比、和当下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仍然是差距太大。我们都知道,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都在努力,但谁知道质量到底应该怎样实现大的提升,到什么程度才能让人们满意呢?</p><p class="ql-block">县中发展的四大之困,犹如压在县中学校和帮扶高校的四座大山,要想实现县中振兴,走向县中高质量发展正道,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好在我们谁都没有放弃,而且是更加努力更加用力。教育部领导也参加了这次讨论会,这些民心民声也一定会成为今后决策和推动落实的有力依据。</p><p class="ql-block">讨论会已经结束了,但留给我、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深远的,也必将促使我们更加理性、更加真实的去落实县中振兴,让我们的县中早日脱困,振翅高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