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远的记忆,谢谢您!——记新华社记者李基禄为我们照相

cxy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网上,无意中查到了原新华社摄影记者李基禄的简介,不禁使我回忆起在内蒙兵团时遇到这位记者的情形。 1976年, 我们兵团已被移交给了地方, 三团改成了哈腾套海农场,我们七连改成七分场,现役军人撤走,连队有点冷清。那年夏秋之交,新华社摄影记者李基禄在新华社驻内蒙记者站小王的陪同下来到了我们 分场。 陪同的青年记者一脸严肃, 不苟言笑, 而老李却性格爽朗,风趣幽默,给我留下了 深深的印象。 他高高的个子, 清瘦的脸庞, 年纪大约 40 岁出头, 一口京腔,有点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知识分子形象。当时,对他的了解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新华社一名 摄影记者,中印边境自卫战时,他曾作为随军记者,冒着生命危险记录了那个历史时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对我们身居基层连队而言, 他可是那个年代少见的大人物啊!我所在的种子班在前几任班长努力下,因为大干苦干成为先进,荣立兵团集体三等功。李记者来找拍摄素材,我们班就被理所当然入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是高粱红,谷子肥的季节,我们班种的谷子(小米)新品种长势很旺,李记者提出在谷子地里为我们三个女生单独拍一张大田搞科学试验的照片。难得有一次照相的机会, 还是新华社记者给拍的,我们那个激动啊!三人手足无措地站在地里,摆好了架子,李记者看了看我们灰头土脸样, 连连摇头说: “ 不行! 你们有漂亮的衣服吗?这洗的发白的军垦服色彩太差了, 再说, 这脸上有土拍出来多难看呀! ” 我们面面相觑, 好半天才吱吱吾吾地 说: “ 有 ……吧! ” 他说: “ 快! 快回宿舍换衣服! 穿上你们最漂亮的褂子(北京人称衬衫之类为褂子),还有把脸给我洗干净喽再来。 ” 我们赶紧跑回宿舍,换掉劳动服, 翻出了自认为最好看的衣服, 又仔细用香皂把脸给洗 了。 我记得我穿的是一件探家时路过上海,在上海“一百”买的粉色麻纱的确良长袖衬衫。当 我们焕然一新地回到地头, 他一看就乐了: “ 好! 好! 多美啊, 绿色的谷子地, 配着这粉色多漂亮, 这就对了么! 我给你们拍好一点, 回去放放大, 说不定还能上人民画报封面呐! ” 一句话, 逗得我们心里乐开了花!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晚上, 他还给我们连队理论小组导演拍了一张学习革命理论的照片。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来组稿的, 专题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在我们连呆了大概有一星期吧!混 熟了, 我们在上下工路过连部时, 他就会老远打招呼: “ 丫头: 咱爷俩晚上喝一壶, 怎么样? ” 一天, 在连队礼堂装土豆, 碰上他, 我把心里存了两天的疑问提了出来, 问他: “ 拍 照为什么要洗脸啊? ” 他就跟我细细地解释了其中的道理。 原来洗完脸后水的张力会在脸上 形成一层膜, 这层膜会反射出光来, 照出来, 脸就生动。 他还跟我说: “ 这次要用彩色胶卷 就好了, 可惜了你的漂亮衣服 ” , 又说: “ 咱们国家现在还生产不了高级的彩色胶卷, 只能进口。 你知道吗, 国外拍电影的胶片也特别好, 我看过一本内部电影, 是墨西哥的, 片名叫 《冷酷的心》 , 色彩那个叫美, 和真人一样。 哎, 丫头,可惜你是看不到的。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9 年我回到浙江家乡,也是在秋天, 在家乡的电影院里我看到了这部被李记者推崇的电影, 色彩是不错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拍完照没多久,照片拿来了,来自祖国三个不同省份的兵团女战士在谷子地里,傻傻地但却是发自内心地笑着,没有我们期待的色彩,这是意料之中却在梦想之外,照片因为没有彩色胶卷而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我知道了李记者是新华社一名资深摄影记者,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行各业,拍摄了 大量的优秀作品。 1961 年, 曾和另一个中国摄影大家吕厚民一起, 参加苏联莫斯科国际摄影展, 他的《你好!巴格瓦拉叔叔》获影展铜质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那个年代, 他从北京跑到我们这荒沙滩 上, 和我们吃食堂同样的没油的土豆和白菜,还有掺了沙子的馒头、窝窝头,是为了奉命拍一些 毫无意义的照片;现实也没有任何可以激发创作热情的素材,真够叫人辛酸的,不过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 他还在忠实于他的艺术,传达美是什么!他对我们说的虽然不多,也足够颠 覆一下我们封闭的思想。我们接收到的是与革命理论不同的、却是新鲜的外部世界的信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岁月流痕,我在心里感谢 他, 因为那段照相的小插曲, 对我永远是一种愉快的值得深藏的回忆。谢谢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题图为当年李记者为我们拍摄的,从左至右:山东济南栾战友、我、内蒙巴盟卢战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格瓦拉叔叔您好》,是当年他来中国访问时拍摄的一张照片。我们印象中那个铁骨铮铮的硬汉正与一个中国小朋友进行交流,虽然语言不通,虽然孩子懂得不多,但是格瓦拉的亲切和善都能从他和孩子的表情上读出来,这张照片展示了切·格瓦拉的另一面,让人过目难忘,心有感触。拍摄这张照片的是新华社摄影记者李基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李基禄简介:出生于1930年,是新华社高级记者。他1949年南下,任解放军摄影干事,1951年任志愿军政治部摄影记者,奔赴抗美援朝战场,1956年回国,任新华社摄影部摄影记者。从1949年开始,他的作品就见诸于《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等重要刊物上,在1966年以前,他在历届全国摄影展上均有作品入选。本文介绍的《格瓦拉叔叔您好》参加了1959年在前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摄影展览,并获得三等奖。(图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农场水渠边拍的劳动间隙不忘学习革命理论(摄影李基禄,时间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同期,为连队战友拍摄的沙漠巡视保边疆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谷子地(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5年,我重返内蒙巴盟连队时与两位战友40年后原位置排列合影留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