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写给儿子的信)

清欢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无意中进入久违了的QQ号中,顺手翻看了过去留下的一些痕迹,翻到儿子的QQ头像,旁边的一小行字又牵动了我的手点击进去,里面从上到下仍是齐整整地排列着2022年我写给儿子的一封封信。我不知道儿子是否认真看过了,但2022年那段日子的一幕幕又幡然涌入了我的脑海中,心里不自觉地又揪紧了一下。那是儿子进入高一第二学期到高二第一学期时(刚好又是疫情防控期),由于种种原因,儿子情绪很不稳定,一天三四个电话地往我手机里打,每天的怨气及苦水倒到我和他爹的心里都是满满的,我们在孩子的面前耐心倾听、细心安慰,但私底下也是没日没夜地担心焦虑,身心疲惫……</p><p class="ql-block"> 儿子现在进入高三,虽然学习任务更加繁重,学校生活更加繁忙了,但心智成熟了许多,情绪也能自控了不少。我的内心仍是丝毫不敢放松,我知道孩子是在咬牙坚持着。现在重新看着这一封封信,只愿这些过去了,未来的日子里孩子一切都平安顺心顺遂……</p> 一 <p class="ql-block">儿子:</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老妈发在这里的信。在这里给你留信,是老妈思前想后才决定的!在写之前,老妈觉得有千言万语要说,但真正开始写时,也是因为千言万语而无从写起。</p><p class="ql-block"> 儿子,你知道吗?你和你妹妹是老妈这辈子得到最大的福报,也是老妈热爱生活的最大底气。无论平时工作有多累,生活有多忙,只要想着你们,我总是觉得心中充满元气。</p><p class="ql-block"> 老妈总是觉得自己是幸福之人,因为自己的2对父母健在,有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有一对懂事的孩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虽然不是富裕,但通过勤劳,能赡养父母,能供孩子上学,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温暖的家,这些不都是幸福的底气么?</p><p class="ql-block"> 老妈很感激你外婆鼓励我勤奋读书,很感激你外伯公让我在他家吃住,为我在城里读四年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很感激当年的自己,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自己寄人篱下却也坚持下去,最后考上师范当上老师,有一份“铁饭碗”的工作,才有机会拥有现在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儿子,老妈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年纪越大,我就越觉得许多事情只要我们努力了,结果就由它顺其自然了。其次,老妈是个有点"傻气″的人,在工作上"卖力认真”,在与人相处上"主动些,吃亏点″,虽然在某些人眼里,老妈有点傻气,但老妈因此得到福报更多,我自己心里最清楚。再三,老妈是个明事理的人,该傻气的时候我不计较,但在大事理的面前决不会被欺负。总之,老妈一直秉着善良但不愚蠢的方式做人。</p> 二 <p class="ql-block">儿子:</p><p class="ql-block"> 知道老妈为什么要在上面的信里那么啰嗦地说关于自己的那么多吗?其实老妈是希望你也能成为一个有幸福感的人,以后到老妈这个年纪时也能像老妈那样感激自己年少时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儿子,在陪伴你和妹妹成长的过程中,老妈一直都想以身作则,给你们良好的言传身教。一路以来,你从不让老妈失望,懂事、乖巧、努力……你优秀得让老妈都有点骄傲了,上高中后在某方面你也变得更懂事了,我都有点以为自己也做得不错了。但后来我发现我错了,从你妹妹每次怼我的话中,特别是从这段时间你每天打电话回来说你在学校的事情中,我知道自己作为妈妈还是不算合格。</p><p class="ql-block"> 对妹妹的教育,我不会变通教育方式,不能做到宽容、有耐心……对于你,老妈从你打电话回来的次数、通话内容的变化,深深地体会得到你的辛苦,你在这个年纪所受到的困扰和迷茫,但老妈除了会倾听,却无法消除你内心的徬徨……古时孟母都能为子三迁,而老妈只能干着急却无能为力。</p> 三 <p class="ql-block">儿子:</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否由于老妈过于焦虑,怕你走弯路总想给你讲多些人生大道理,给你灌太多的心灵鸡汤,却忽略了你也是需要通过自己的成长慢慢懂得,老妈察觉到你现在有点反感了,只是你爱妈妈,你不想在老妈面前表露太多。你现在已经是高中生,很多道理你都懂了,你读过的书比妈妈的多,按道理我应该放手让你独立成长了。但你毕竟还是个16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还是处于不稳定的阶段,还不会成熟去判断、思考所遇到的一些事,所产生的一些情感体验,老妈就怕在这2年你稍走弯路,会让你以前的努力付之东流,到你醒悟时悔恨不已,到时还得承受更多的东西从头再来。</p> 四 <p class="ql-block">儿子:</p><p class="ql-block"> 傅雷在儿子出国后还是家书不断,从不同方面陪伴、鼓励儿子,所以他的儿子很出色;台湾作家刘墉也是在儿子整个成长过程中(包括高中、大学)用各种方式陪伴、鼓励,与儿子成为朋友般交流,他的儿子也很出色。其实他们在陪伴的过程中很善于引导孩子自律、坚强和乐观。还有许多在陪伴孩子时做得很棒的父母,妈妈很想成为他们那样的父母,但妈妈到底还是知识浅薄,在你遇到挫折、迷茫时,只会灌鸡汤,妈妈真的很惭愧。</p><p class="ql-block"> 孩子,你说过,我们十几年的母子情,我们之间是互相信任的。对,正是这样,我们非常愉快地度过了轻松的小学六年,辛苦的初中三年,希望艰苦的高中三年也能完美地度过。老妈当然相信我们十几年的默契!加油!儿子!</p> 五 <p class="ql-block">儿子:</p><p class="ql-block"> 在你去读高中前,老妈是不是跟你说过,"无论你选择去哪里读书,你未来所遇到的老师同学和一些事情都是未知数。每去一个陌生环境,你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可能会成为你的知心朋友,有的人可能只能与你成为点头之交……无论到哪里,你首先要学会适应环境,并且在这个环境中茁壮成长!"但不知道是不是老妈多心,从你回家或打电话回来谈论的一些人或事中,老妈总会听到很多负能量的东西,并从中感受到你的不开心!</p><p class="ql-block"> 孩子,你将来还要参加工作,将会遇更多不同圈子的人,会面临更多的事,你要学会乐观、坚强,要保持和善。与人相处,不要一开始就随便给一个人下定论,有句话说"日久见人心″,要相处一段时间,观察体会后才知一二。即使有人为人处事不如你意,也不要随便随众在背后议论别人,这是为人没品的行为。换成是我们,也不可能做得到让人人满意,并且也不喜欢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所以,不要把一些不关紧要的人或事太放在心中,成为自己负累,让自己总是处于负能量中,这样你怎么会快乐?</p> 六 <p class="ql-block">儿子:</p><p class="ql-block"> 妈妈作为过来人,深知"时间不等人,机会不再来″的道理。你三年的高中生活已过了一年,在剩下的2年里,作为学生,还是得以学习为准,因为无论你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大部分概率还是取决于你现在的学习态度。虽然曾有人跟老妈说过"你儿子这么优秀,将来能考清华北大的,你要给他定目标,这样才能努力实现″,老妈总是把这些话听过之后过滤掉。因为妈妈知道这高中三年的艰苦,就算我心中有愿望你考上清华北大,也不会把这个强加给你当目标。我们可以当它是理想,当它是在学习海洋中的灯塔,让它给你指引方向,就算你未实现这个理想,但离它也不远了。老妈觉得,高中三年,你首先要懂得做人,做一个独立乐观,善良但又睿智的人;其次再勿忘初心,努力通过知识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天道酬勤,你只要在过程中真正用心拼过了,不给将来留下遗憾了,那结果如何,就顺其自然了。当然,相信那样做了,结果也差不到哪里去了。不过孩子,剩下的两年在心中定个小目标,还是很重要的。你知道初中时你的成绩为什么能一直稳步上进吗?那是因为你心中有"湛一提前批″那个目标!你想和典增师兄拼一下!你还心怀更大的"清华北大"梦!你知道老妈为什么如此感激老梁老师吗?因为她在我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让我的孩子有了学习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儿子,老妈让你现在勿忘初心,努力拼搏,并不是逼你一定要考上清华北大之类。老妈心中想法其实很简单,我只有你和你妹妹两个孩子,我并不希望你们出色到出国或当个几年不能见一面的什么科学家之类的人。我只企盼你们能通过现在的努力,将来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份稳定工作,能过你们想过的一种生活,能有一个温馨的家,能有能力保护你们爱的人和帮助你们想帮助的人,而不是工作选择你们而你们无奈又无能为力。老妈只想你能成为一个健康幸福的人。</p> 七 <p class="ql-block">儿子:</p><p class="ql-block"> 夜又深了,这些信息不知你是否会注意看到,或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不管你是否看到,老妈只是想把心中想说的话倾诉出来,因为老妈这段时间正处于相信你但又忍不住担心的纠结状态,不知如何办才想到这种方法,十几年的母子连心,不知你能否理解老妈的心思一二?</p> 八 <p class="ql-block">儿子:</p><p class="ql-block"> 老妈刚刚又把前面给你写的那些话看了一遍,怕自己写的内容会不会让你看了感到有压力。孩子,不要有压力,老妈只是说了自己的想法,虽然你是老妈的孩子,但你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主见,别人说的话你可以听着参考,但不能人云亦云,在成长过程要学会自己观察、体会和积累,遇事要培养独立的思考和辨析能力,要自信和勇敢地面对挫折。你知道的,你的背后有非常爱你的爸爸、妈妈、妹妹和爷爷奶奶他们,如果你觉得苦了累了随时可以跟妈妈说。每个人成长都有一个过程,妈妈也是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经历了害怕、迷茫、厌倦……到后来认知等才成为现在这般。当你成熟后回过头去看时,原来那些经历都是为了成就后来的你。</p><p class="ql-block"> 孩子,你在学校生活、学习,老妈最大的愿望就是你能健康学习。这健康中也包含你能快乐,虽然读书本身是辛苦中带枯燥的,但老妈还是有点期盼你能在学习中也能自己创造些轻松快乐!老妈观察体会到,只要你状态好,开心了你的学习就事半功倍,所以希望你能调节自己,尽量劳逸结合!老妈也曾不只一次说过,去读书,首先是你的身心健康,其次再到你的学习成绩。</p><p class="ql-block"> 儿子,不知你现在在干嘛?我先去忙了。</p> 九 <p class="ql-block">儿子:</p><p class="ql-block"> 昨天在电话中与你争论了一些话后,老妈心里又有了更多的牵挂,担心我儿因为这样又思绪万千,迷茫加深。</p><p class="ql-block"> 老妈甚至有点悔恨起来,悔恨当初放手让你玩《原神》,悔恨《原神》,如果没有《原神》的存在或者没有让你接触《原神》,也许就不会有你如今的这般困扰。</p><p class="ql-block"> 但老妈转而又想,单单这样悔恨也不对,总不能你的头磕到了门框,你就埋怨门框撞你而把它给拆了吧?小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小儿不小心摔倒或绊倒,老人就会拍打地板或绊脚的那个东西说该打,把宝贝弄倒了。我从不赞同这种说法,这样会让孩子学会遇事总把责任推脱到别物身上,明明是小儿自己不小心摔倒的,而地板或其他东西安静地待在那里何罪之有?所以,现在我们不能把这样的责任都推在《原神》的身上,主要还是在你的态度上。</p><p class="ql-block"> 你喜欢玩《原神》或其他的什么,老妈不反对,但你应该把握着一个度,它只是一个物。放假时在家你能玩时就玩,到了该回校了或做其他事情时应该先把它放在一边。你说你佩服《原神》、洛天依等背后的制作团队,说他们有多专业、多敬业,但儿子,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团队的成员,他们优秀也是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扎实(他们在读书时也曾努力学过的),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流过多少汗水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而你,因为喜欢它们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自己这个年纪该有的拼搏,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就是在给它们蒙羞了。因为这样让我们觉得是因为它们才害了你。喜欢一件东西或一件事,你应该让它成为你变优秀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当你取得某些成功时,你可以骄傲地说是xxx让我有了努力追求的动力……。那么,你喜欢的东西才会被大家更好地认可及追随。儿子,你说是不是?</p> 十 <p class="ql-block">儿子:</p><p class="ql-block"> 昨天老妈又大声吼你了,你这段时间有点钻牛角尖般让我担心,但老妈的苦口婆心却没有一点用处,我该如何是好?</p><p class="ql-block"> 我想了想,觉得还是静等你自己想清楚走出来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儿子请你务必静心思考,理清心中那团乱麻,屏弃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平常心地学习生活吧!老妈相信我儿!💪</p> 十一 <p class="ql-block">儿子:</p><p class="ql-block"> 今晚听到你的电话,我陷入无言的沉思很久,我在想:儿子在学校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想法如此?明明在家看起来那么懂事贴心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了?老妈这次特别希望你能看到信,主动找妈妈深谈一次,让妈妈心里有个底,因为此时的老妈有点慌乱。</p><p class="ql-block"> 你放下电话前问我,你去读书我有没有私心,我心里很震惊,我不知你心里想到什么?为什么会跟老妈心里的想法关联了?我心急得泪水瞬间崩流,我不知道该怎么答,生怕答错了,不知会对你什么影响。</p><p class="ql-block"> 问起私心,如果是以前,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就是想你能考个有名大学,像清北那样的,能光宗耀祖,因为妈妈知道你是个好苗子,好好培养,应该能做到。但后来,妈妈深深体会到,读书的过程很辛苦,特别是要考清北那样的学校要付出的努力更大,压力太大了,几年时间变数太多,妈妈不再敢奢望,只希望你先健康平顺地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将来能考上什么大学顺其天意。妈妈最终极的愿望就是你能在这几年不留遗憾,考上个好大学,读个你喜欢的又较好的专业,将来能有一份满意的工作,寻得一个与你心意相通的良人组一个美好的家庭。如果这也算是私心的话,那这就是妈妈的私心。</p><p class="ql-block"> 但在这里,老妈想跟你说清楚,你去读书是你的事,请不要再说因为妈妈的什么私心想法才有动力,我不想成为这样的妈妈,我也不想你成为做什么事都要把理由绑在别人身上的人。你好好想想你究竟想做什么?老妈自认为做为学生就应该先做好学生该做好的事,学做人、让知识充实自己这些都是,至于你还想做些更精彩的事,可以,但要有计划、有分寸,不分轻重地顾此失彼,我觉得不是本事。有可能你认为还年轻,可以折腾几年,但你也要先想想,将来更多的几年你是否已做好承受更多压力和挫折的准备?</p><p class="ql-block"> 儿子,这次放假回来,如果你看到了妈妈的留信,请再翻前面妈妈另外写的几封信从上到下全部认真看一遍,然后来找妈妈谈一次,谈谈你的看法和想法,好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