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问道方解意 行皆有识入本心——2023年蔡甸区“十四五”第二轮教育科研骨干专题培训学习简报(第一期)

yang

<p class="ql-block">  携一缕仲夏的清风,凝一份教育的热忱。2023年8月1日,蔡甸区第二轮教育科研骨干专题培训正式起航,来自蔡甸区的100多名教师怀揣对南京的无限向往,来到美丽的秦淮河边,在正式报到中完成了从师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p> <p class="ql-block">  一、初识——开班仪式</p><p class="ql-block"> 8月1日晚,在实验高中陈英书记的主持下,进行了简单的开班仪式。</p> <p class="ql-block">  随后,班委会成员依次发言,对本次培训作出具体要求。</p><p class="ql-block"> 班长周杨(大集教育总支干事)希望各位教师珍惜学习机会,找准个人发展方向;坚持求真向学,朝着目标勇毅前行;做到知行合一,努力实现人生价值。</p><p class="ql-block"> 学习委员李蓉(区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希望各位教师遵守纪律稳定力,学思结合增学力,主动参与提能力。</p><p class="ql-block"> 宣传委员吴荣侠(区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建议组建宣传团队,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力求将摄影、摄像、文本以及编辑做到完美。</p><p class="ql-block"> 汉阳一中彭娇娇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代表全体学员郑重承诺:不忘初心,转变角色,虚心求教;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不断反思;积极交流,参与研讨,取长补短。</p> <p class="ql-block">  最后,区教科所朱卉老师做总结发言,她强调本次培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教学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希望大家珍惜机会,努力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方法技巧,并能学以致用,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良好基础。</p> <p class="ql-block">  二、聆听——修学好古,实事求是</p><p class="ql-block"> 在本次培训中,老师们将有机会与多名知名专家教授面对面交流,零距离地聆听大师名家的教诲。8月2日上午的学习中,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授杜明峰给我们带来了《如何打造高质量校本教研活动》专题讲座。杜教授以“教研是活动还是实践”的问题导入,围绕教研从为什么要转向“高质量”、“高质量教研”意味着什么、如何打造“高质量”教研三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在为什么要转向“高质量”中,杜教授围绕教研处于何种位置,教研发展的基本情况,教研面临哪些困境,用具体的文件与数据,为我们分析了教研的现状,让我们有了清晰的定位,让我们的思想发生转变,目标更准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8月2日下午,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助理程建坤博士,为青年教师、有课题申报和论文发表需求的老师们提供了一场主题为《寻、定、构、呈——一线教师教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达》的精彩培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个小时讲座,程博士从课题题目的发现、研究问题的确定、课题研究的开展以及研究成果的呈现四个角度切入,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建构,又有教育一线的实例分析,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了做好高质量课题研究的必备条件,令人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8月3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姚继军教授带来《如何开展循证教育研究:理念与方法》的讲座。&nbsp;</p> <p class="ql-block"> 首先,姚教授简单介绍了何为循证改革(evidence-based reform)并梳理了循证改革的来源和发展历程。随后,教授就如何基于统计描述和相关分析推进教学改进,提高学校管理效率进行深入的讲解。谦和儒雅、风趣幽默的姚教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用精准的数据、真实的案例和前沿的研究方法带领学员们领略循证教育科研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巨大作用,也向我们展现了实现学校教育高效管理的有效途径。</p> <p class="ql-block"> 姚继军教授在讲座最后提出,希望大家在之后的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能谨记当教育的初心,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努力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三、感悟——“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p><p class="ql-block"> 三位专家深厚的理论功底,扎根教育的实践的精神,新颖独到的思考方法,理性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以及以天下为己任,视教育为生命的情怀,引起老师们的共鸣,催生着老师们的自我觉醒。三场报告,老师们认真倾听,详细记录,课间还不忘与老师,同伴交流,展现出了蔡甸教育人勤学好问的秉性。</p><p class="ql-block"> 吴秀萍:杜教授的讲座最让我感受颇丰的是,如何打造“高质量”教研,我们要走向深度教研着眼于国家教育义务要求,聚焦教师参与,增强教师主题参与度和获得感!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提升教研胜任力,构建教研新标准,构建教研共同体,共同形成校本教研的重要支撑力,这样才能“高质量”开展校本教研!</p><p class="ql-block"> 黄德晶:程博士指出在我们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任何困惑和痛点都可以是课题研究的方向,这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我将以此为契机,在教科研写作中学以致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素养。</p><p class="ql-block"> 叶蕊:姚教授用真实的数据告诉我们科研的力量,是实现高效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结合自己的前期研究向我们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因果推断的方法,也让我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p>

教研

教育

高质量

教授

循证

老师

课题

我们

培训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