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上一篇美篇《抹不去的记忆(之一)我家的老亲戚》发表后,引起了较好的反响,特别是与我年龄相仿的同学、战友,和亲朋好友,甚至未曾见过面的摄友,都给了不少美好而又精辟的留言和点赞,让我感到很欣慰和温暖!美篇的编輯老师们也给予了肯定,当阅读量才281人次时,就给了“精选”的红色印记,借此机会,我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 我是1955年秋开始上学,那年我6周岁。记得上学前,母亲给我买了一根紫皮甘蔗,寓意是像甘蔗一样节节高,越学越好吧。</p> <p class="ql-block"> 我在小学的6年学习有点特殊,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如此。一是我每个年级都是在互不相同的校舍里学习的,其中一、六年级分别是在石前村和川心港村的农家房屋里,二、四、五年级是在大长浜村、石前村、梅湾村的三所寺庙里,三年级则是在戴家港村的天主教堂里,所以,我的6年小学学习分别在石前小学、大浜港(大长浜)小学、戴家港小学、梅牌(梅湾)小学、川心港小学。</p> <p class="ql-block"> 二是在一、二、四年级时,所有的学生都是在同一个大教室里上课的,每节课的课堂老师只有一位,轮到哪个年级上课,其他年级的学生要么跟着听,要么看自己的书或做作业。印象较深的是我上二年级时,老师给六年级学生读李白《望庐山瀑布》的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遙看瀑布掛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上课的老师叫孙志贤,按我们当地语音发音,与诗中的“生紫烟”基本相同,因此,这首诗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三是到了上五、六年级时,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的老家吴江虽是鱼米之乡,也没有感到农业欠收,生产队公场上的稻谷堆不少,也眼见一船船的谷子外运交公,但政府给的定粮很少一一只有每天老枰1斤,俗称“6两4”,加之肉、油供量少,肚里没油水,这点粮食就很难填饱肚子。所以每次上学时,带的午饭基本都是以瓜菜为主掺乎少量的米饭。</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吃午饭时,有一位老师端着一碗白花花的米饭,和我们边吃边聊天,他因为是公办教师,国家给予优惠照顾,所以吃饭不成问题。当时我就想,如果以后有朝一日能像老师一样吃饱饭,即使没有菜,我也知足了!说实话,一直到现在我吃饭菜从不挑剔,也很适应天南地北各地的主、副食,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如果年幼时能吃点苦,倒不觉得是什么坏事!</p> <p class="ql-block"> 在上小学的这六年中,还有二件事印象也得深刻,一是1958年秋,我读四年级时,老师带着我们到厐山湖农场参观,只见大片土地的平整都是靠拖拉机实施的,很是开眼界。和农民的手工操作相比,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好,效益高。通过参观,感觉国家的发展就在眼前,人民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件事是在1959年春,也还在读四年级,老师带着我们到正在建设的太浦河工地参观。建设太浦河是国家的重点水利工程,涉及江苏、浙江和上海二省一市,即在江苏省的吴江县境内建设一座大型水闸,尔后人工开挖一条宽约百余米的河道,让太湖水按照科学调度的方式,安全顺利地进入上海黄浦江入海,从而减轻或避免对上海、苏州、嘉兴等地的水患压力,同时用太湖的“太”和黄浦江的“浦”字,共同组合命名为太浦河。</p><p class="ql-block"> 太浦河全长47.4公里,当年,整个苏州地区各县都派出民工团参加,而处在本地的吴江县则当仁不让,我的父亲曾到工地劳动过,大约是半年一个周期轮换。</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太浦河沿线已被国务院确定为“长三角生态绿化一体化建设示范区”,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年的付出给如今的苏浙沪交汇地创造了旱涝保收的优质自然生态环境,特别是让上海解除了水患的后顾之忧!当时的工地建设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完全是靠组织起来的劳动大众用一锹锹的开挖,一筐筐的肩挑,如愚公移山奇迹般地创造出来的。当我们来到工地现场时,无不为此如此浩大的火热的劳动场景所赞叹和震惊!</p><p class="ql-block"> 回忆上述两件外出参观的事情,不得不让我想起我的啟蒙老师周荣昌老先生,他是我一、四年级的老师,当年他组织学生乘船二、三十余里来到厐山湖农场和太浦河工地,完全是他的个人主张和作为,这种开门式教学和进取性的学习,无疑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以至让我终身难忘,衷心祝愿周老先生晚年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 1961年9月,我以全公社小学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入学北厍中学(当年入学不久,我的同班庄姓同学私下告诉我,我也没有当回事。四十多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上,一位金姓同学在酒桌上也提起这件事,我似乎确信确有其事,往事如烟,仅此而已)。除校长严君豪外,老师们多为师范学院毕业不久的年轻老师,他们开朗活泼,与学生关系很融洽,这是我第一次连续三年在一所学校里就读。由于是正规的中学教育,我们从农村来的学生就在学生宿舍里住宿。各项作息制度比较正规和严格,每天早上有一节早自习,晚上有二节自修课,晚9点钟熄灯休息。</p> <p class="ql-block"> 初中的三年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突出的现象是生活质量较低。当时我们的伙食费为每天1角5分钱,这让现在的年轻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每天1斤的粮食定量,早晚两噸是稀饭,午饭是干饭,咸菜、酱豆腐、罗卜干,豆腐咸菜汤,猪血咸菜汤等等,是标配,偶尔吃到大饼、油条。为此,不少同学星期日回家后,都从家中带一些炒米粉冲泡开水后补充,也有从家中带点杂酱类东西,大家分享着吃。</p> <p class="ql-block"> 学校的生活充满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尽管生活条件较差,但我们还是充满着朝气和活力。我印象中不少同学都很喜欢体育,如打篮球、乒乓球,有的还喜欢在单杠上活动。我那时个头比较矮小,遇到跳山羊时很难跨越,我们几个差不多的同学便利用下雨天回不了家的机会,在器材室内苦练了一上午,终于掌握了要领,完成了这个体育考试科目。</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老师们都为年轻人,多数是来自南京、常州、苏州的未婚老师,有的很喜欢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记得有一次是夏季的周末,老师们在操场上开起了篝火晚会,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表演了一些吹拉弹唱的项目,众多同学则围在边上看热闹,美美地欣赏着老师们表演的各个节目。</p> <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当我们读到二年级时,不少同学因种种原因中止了学业,入学时40余人的班到初三毕业时仅剩20来人。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家庭经济困难,农村的同学辍学后多数是回家务农,有的当了生产队会计,有的跟着师傅学手艺。其实,他们中的有些人学习上很刻苦,也很聪明,只是无可奈何地被迫早早踏入了社会谋生。尽管如此,当我们退休后迈入老年时代时,这份四、五十年前的同学情依然存在,为此,这十多年来每次聚会同学们都是兴高采烈,踴跃参加。真如教我们物理的李老师在一次聚会发言时说:初中时的同学比较单纯,情感也很质朴。</p> <p class="ql-block"> 1964年9月,我有幸考入了吴江县中学上高中。那时全县50多万人,只有吴江县中学、盛泽中学、震泽中学三所中学设立高中班,每个年级2个班,全县每个年级的高中生大约300来人,这可能是全国除城市外各地的普遍现象。</p> <p class="ql-block"> 学校设立在县府所在地的垂虹桥以东200米处,原是一座孔庙,二处的庙堂便作为教务办公和学生化学实验场所。学校设有室内灯光球场和足球场及4块室外球场、羽毛球场等,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设施齐全,校门外还有一处不小的桃园。</p> <p class="ql-block"> 高中的老师年岁普遍偏大,似乎显示了他们的资历更老,学识更高。校长何庚是河北深泽人,抗日时期参加革命,书记楊晶明是四川人,还是一位老红军。</p><p class="ql-block"> 高中时的学习似乎与初中没多少区别,重点都是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只要听明白了,基本知识就能掌握得好一些。那时,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我们的伙食费长了1角,为每天2角5分钱,每周星期六午餐有所改善,基本都是增加一块红烧扎肉,家里条件好一些的同学,还可以在每天上午课间操休息时购买诸如年糕、油墩、粽子一类的食品。 我来自农村,自然比城镇上的同学经济条件差一些,但班上不少同学都很关心和照顾我,记得那时我们午饭都是用各自的饭盒每天由本班同学分好后,装入蒸笼由食堂师傅统一蒸煮,而我的饭盒是由同班的顾姓同学送给我的。此外,一位徐姓同学还送给我一条制式短裤。现在看来,这些物件都值不了几个钱,但在当时那个年代,显得很珍贵,如同雪中送炭一般。</p> <p class="ql-block"> 1967年5月2日晚,前面我提到的垂虹桥不幸倒塌,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多孔石质长桥,历史上李白、米芾、唐伯虎等众多名人都曾游览赞叹过,现留下的部分断桥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憾的是那次事故中,我们班的费、沈俩位女同学被溺身亡。事故的起因是西段的一个通行来往船只的大孔首先瘫塌,导致停在该桥孔处附近的渔船被压,正在班级教室里排练节目的她们,和其他众多同学一起前往观看,不幸该桥似多米诺骨般地一孔一孔地自然倒塌,她俩落水后经抢救无效而溺亡。同学们都很悲痛,全校师生为此还举办了追悼会。</p> <p class="ql-block"> 在高中时代,由于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还留下了一些终身难忘的往事。比如:1966年9月,我作为学校推荐的学生代表和全县其他学校的师生代表一起,赴京参加了一些参观活动,并在国庆节下午1点半左右,有幸见到了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游行队伍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p> <p class="ql-block"> 同年12月1日,我和同班的4位同学从学校出发,徒步2500里左右,经浙江嘉兴、杭州,和江西上饶、抚州、吉安等地,于1967年1月3日抵达目的地井岗山。参观了茨坪、黄洋界、朱毛宁冈会师纪念地,和井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并也领略了浙赣二地美丽的湖光山色和风土人情。当年我们都才17、8岁,丝毫没有人地生疏的胆怯和长距离徒步的畏惧,义无反顾地一往无前,以坚韧的毅力到达了心中的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1968年3月,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征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我的靑年学生时代便一去不复返了。同年8、9月间,我的同学们按照当时的政策要求,纷纷走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几年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返城就业,成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或企业经理等,其中不少同学在恢复高考时被录取,后来走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岗位,其中二位还成了大学教授。回望这段历史,呈现我面前的虽有不少不如意的地方,但更多的是我遇到了传授我知识的敬爱的老师,和友爱相处给我予帮助和温暖的同学。借此机会,我衷心祝愿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健康长寿,生活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