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徐州近代史</p><p class="ql-block"> 徐州,古称“彭城”,为江苏省省辖市、第二大城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长江三角洲北翼,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p><p class="ql-block"> 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民国时期国家八大中心城市之一,淮海省省会,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徐州有超过六千年的文明史和四千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是两汉文化和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p> <p class="ql-block"> 徐州市下辖2市(新沂、邳州)、3县(丰县、沛县、睢宁县)、5区(云龙、鼓楼、泉山、铜山、贾汪)</p> <p class="ql-block"> 金龙湖风景区位于徐州市区东部,景区不大,但景色优美,风光旎丽,游人如潮,络绎不绝,也是消夏避暑休闲的仙境之地。</p> <p class="ql-block"> 一.晚清时期的徐州 </p><p class="ql-block"> 晚清时期(1840-1911年)是徐州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的失败,迫使清廷与西方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振作颓势,清朝发起洋务运动,但甲午战争(1894-1895年)的失败,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导致列强进一步瓜分中国。在义和团排外失败、八国联军侵华等事件之后,清廷推出新政,但成效有限。随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退位,结束了清朝267年的统治。</p><p class="ql-block"> 晚清徐州,在守与变中进行着新陈代谢。近代化蹒跚起步,徐州利国驿煤铁矿的创建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篇章留下了浓墨重彩。由于处于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动乱纷繁。捻军、幅军、大小红拳、义和拳、大刀会等在此与清军对阵叫板。民众的反洋教斗争也接连不断,长达四十余年之久。新学堂的兴建,新思想的传播,使徐州的社会人文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艺术和书画更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成就斐然。</p> <p class="ql-block"> 晚清时期,西方传教士蜂拥而至,徐州也成为天主教和基督教传播的重要地区。洋教完全迥异的文化观,强力冲击着儒家传统思想。徐州又属中国传统文化深厚之地,所以对立在所难免。民众的反洋教斗争也一直持续。</p> <p class="ql-block"> 这张图是1905年铜山书画研究会会员合影。徐州为曲艺之乡,又是书法之乡。晚清徐州的戏曲和书法更加璀璨夺目。这里戏曲百花竞相绽放,徐州书画家风采卓越。其中以铜山书画研究会最负盛名。</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是李兰绘《金碧山水》</p> <p class="ql-block"> 二 .民国时期的徐州</p><p class="ql-block">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 年元月,中华民国正式建立。不久,袁世凯上台,建立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激起了人民的激烈反抗。1919年,爆发五四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于1945年取得抗战卫国的伟大胜利。随后,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逐渐转向战略进攻,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果断发动三大战役,国民党溃退台湾,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的徐州在动荡中前行。徐州“兵家必争之地”的地位进一步凸显,辛亥革命的枪声揭开了历史新篇章,张勋召开拥清复辟会议引发了各种政治势力的博弈,五四运动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抗日烽火激发了人民反对侵略的斗志,淮海大地的决战加快了新中国建立的步伐。徐州“商家必争之地”的地位进一步加强,津浦、陇海铁路的交汇形成新的交通枢纽,徐州煤矿的曲折发展形成重要的能源基地。与此同时,徐州文化精英笔耕不辍,继续建设“文化高地”。</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北洋政府重新进行行政区划。徐州政区如图所示。</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徐州发生了影响深远的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州成为反抗日本侵略的前沿镇重镇。当时李宗仁作为徐州第五战区的司令,日本南北共进,夹击徐州,发生了徐州会战。徐州会战沉重打击了日寇进攻态势。粉碎了日本从台儿庄直取徐州的企图,掩护数十万主力部队实现了战略转移。</p> <p class="ql-block"> 会战以后,徐州铁路职工继续转战南北,为抗日服务,仅京浦铁路员工就有186名为国捐躯。</p> <p class="ql-block"> 日本投降后,徐州地区国共两党武装发生多次冲突,随国民党挑起了全面内战,揭开了国共决战的序幕。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了与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五前委率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一举歼灭国民党军黄维兵团、杜聿明集团、黄百韬兵团。至此,解放军解放徐州全境,取得淮海战役全面胜利。该战消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彻底失败已为期不远。</p> <p class="ql-block"> 民国建立后,许多商品集散及服务业中心地位日渐凸显。徐州的商业与市场都呈现繁荣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三.共和国时期的徐州</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中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p><p class="ql-block"> 共和国的历史巨笔在徐州的土地上书写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徐州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朝着经济繁荣、生活小康、社会文明的目标迈进的征程中,书写了灿烂夺目的历史篇章,取得了跨越发展的辉煌成就,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徐州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月10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铁道部,统一全国各解放区铁路的修建、管理和运输。5月又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作为抢修铁路的突击力量,加快抢修速度。5月17日,津浦铁路主路修复通车。</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的1989年徐工集团正式组建成立,将当时徐州的重型机械厂、工程机械制造厂、装载机厂和工程机械研究所进行整合,加上一批基础零部件厂,建立了一家有一定基础的综合型工程机械集团。目的就是扭转国内产品单一、更新换代慢的局面,打破进口机械垄断的困局。</p> <p class="ql-block"> 天时地利人和,风清气正势扬。伟大的徐州人民正在新的起点上,意气风发,阔步前进,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徐州而不懈努力,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续写历史新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