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西行之旅(徐行兵)

素手绾清欢

<p class="ql-block">夏日西行之旅(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20日)</p><p class="ql-block">作者:徐行兵</p><p class="ql-block">夏日西行之旅第一站--湖北荆州</p><p class="ql-block">菡萏飘香,榴花火燃。作别七月的江南,我们一行17人开始了夏日西行之旅,乘车800多公里来到第一站----荆州古城。旅途虽然有点劳顿,但期寄许久的愿望今天终于圆梦,驿动的心,难以平息。荆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保存较完好的荆州古城墙,共六座城门,每座城门上均建有城楼。其中大北门城楼名“朝宗楼”,城楼脊枋下方书有重建此楼的时间:大清道光十八年岁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时丁巳时重建。大北门城楼是古城墙上唯一尚存的城楼古建筑。此楼古朴壮观,电影《小花》、《路漫漫》、《战国钟声》等均在此拍摄过外景。宾阳楼和朝宗楼内均设有楼梯,游客可登临其上居高临下,饱览古城的万千神韵。荆州古城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曾是楚国的官船码头和渚宫,后成为江陵县治所,出现了最初城廓。经过三百五十多年的风雨,现存的古城墙大部分为明末清初建筑。现耸立在人们眼前的雄伟砖城,为明清两代所修造。砖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坚固,是我国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从他们自己立国图强、建立霸业的政治目的出发,都想得到荆州这块重要的战略之地。曹操经多年征战基本统一北方之后,即挥师南下取荆州;处于荆州下游的东吴孙氏政权,把荆州视为自己立国的屏障,早就两眼紧盯着荆州;大半生颠沛流离、苦于没有立足之所的刘备,更是将荆州看作命根子,把它作为建立未来政权最理想的基地。于是三方围绕荆州展开了激烈的争战,时而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时而又偃旗息鼓,暗中争斗。荆州,正所谓兵家必争之地也。</p> 夏日游西藏途经荆州<br>天空<br>菡萏香犹溢,金罂火欲燃。<br>梦成西藏处,楼倚古城边。<br>圣地分明洁,皇图独自怜。 <br>吟鞭一千里,劳顿化云烟。<br>2023.07.01<br><br>夏日游荆州而作<br>天空<br>一路飞车心若狂,元知游骋帝王乡。<br>怡情炎暑闲云逐,得意清新高树凉。<br>金殿分明遗古迹,玉墀依旧照斜阳。<br>休言龙虎争锋地,兴废犹如楚水长。<br>2013.07.01<br><br><br>夏日西行之旅第二站--重庆<br>山城夜景,一得益于起伏的地势和依山而上的重重楼房。每当夜色降临,万家灯火高低辉映,如漫天星汉,极为瑰丽;二得益于两江环抱,双桥相邻。江中百舸争流,流光溢彩。桥面千红万紫,宛如游龙,动静有别,有似不夜之天。 初夜时分,以繁华区灯饰群为中心,干道和桥梁华灯为纽带,万家民居灯火为背景,层见叠出,构成一片高低井然、错落有致、曲直相映、远近互衬的灯的海洋。车辆舟船流光,不停穿梭于茫茫灯海之中,且依稀飞起喇叭、汽笛、欢笑、笙歌之声,给夜山城平添无限动感与生机。更兼两江波澄银树,浪卷金花,满天繁星似人间灯火,遍地华灯若天河群星,上下浑然一体,五彩交相辉映,俯仰顾盼,情境各异,如梦如幻,如诗如歌,堪足撩人耳目,动人心旌。重庆的夜景是公认的比上海和香港还要漂亮的地方,你可以登高俯瞰两江风景,也可以游江观夜景。重庆著名的一棵树观景台,观景台有一大的停车场,你可以自行开车前往,夜空中的重庆,俯瞰江中点点灯光,犹如闪烁的星星掉多在水里,亦真亦幻。你也可以乘坐重庆著名的满江红游船,环游重庆市区,别有一番风味。 山城之夜即景<br>天空<br>两江环抱矗层楼,起伏井然灯火流。<br>星汉满天相绚映,彩桥飞架缓行舟。<br>2013.07.02<br><br>夏日西行之旅第三站--四川成都<br>成都市,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四川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世界美食之都。截至2022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2126.8万人。成都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境内金沙遗址有3000年历史,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蜀汉、成汉、前蜀、后蜀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又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县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诞生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br>成都风景名胜介绍<br>第一站:锦里<br>百年木板门,千载石板路。漫游锦官故里,争仰蜀相遗徽。” 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在锦里,不去吃小吃就是最大的遗憾。比较出名的与好吃街的荞面、三大炮、牛肉焦饼、黄醪糟、糖油果子等等。色香味的甜水面、凉面、卤菜都不错。<br>第二站:宽窄巷子<br>宽窄巷子是成都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区,不仅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宽窄巷子由北以支矶石街与宽巷子中间划线并纳入成都画院北墙为界,南以井巷子为界,东以长顺上街与宽窄巷东街口为界,西以下同仁路与宽窄巷子西街口为界。<br>第三站:杜甫草堂<br>坐落于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在此四年间,杜甫留下240余首诗歌。尽管如今这里已被拓展为中国古典园林,视线所见的也只是1997年复建的“茅屋景区”,但对于喜爱古典情趣的游客来说,趁人少安静时游也还是很惬意的。<br>第四站:武侯祠<br>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的祠庙,是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夏夜游锦里遇雨<br>天空<br>文客双街古色幽,华灯交映雨丝柔。<br>曲中漫步人如海,许是清凉解暑愁。<br>2023.07.03<div><br></div> 过成都杜甫草堂<br>天空<br>浣花溪水日常流,竹径深深栖鸟幽。<br>空忆身穷无限事,曾听国破几多愁。<br>夏凉迎面众槐夏,秋兴叹时双鬓秋。<br>旧宅不知尘世换,依然含笑伫风头。<br>2013.07.03<br><br>夏日西行之旅第四站--四川雅江<br>全国唯一一个建在悬崖上的县城,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个县的名字叫雅江县。位于四川省甘孜族自治州南部,属甘孜州管辖,城市面积仅为0.48平方公里,雅江县位于雅砻江河谷的河口邑,市区内仅有一条双行道,道路十分狭窄,不仅建在雅龙河边,而且建在山势险峻的悬崖峭壁上,成了一道奇观,平地少,地势险峻,雅江县也只能建在亚龙河边,山高低不一,雅江县也有“悬崖之城”之称。近几年来,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雅康已建成了连接九亚江县与大桥的新县城,雅江除了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还是远足、骑车、自留地线的集中补给站,许多游客都经过雅江县,雅江县也是川藏线的一个站点。雅江也是藏族聚集地,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宗教文化,包容一切,远离大城市,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荣,但是在大城市里不会看到宁静的自然环境,这里的自然条件也能让你远离喧嚣,生活在这里也会有不一样的心情。 过雅江<br>天空<br>菌王松茸远闻名,楼立悬崖众客惊。<br>为爱西游寻胜迹,雅砻江畔听歌声。<br>2023.07.04<br><br><br>夏日西行之旅第五站--四川巴塘<br>巴塘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国弦子之乡、茶马古道重镇,被誉为“高原江南”。县城所在地夏邛镇,海拔 2580 米,因地貌酷似大鹏鸟,素有“鹏城”之称。 区位优势突出,位于川西高原甘孜州南部,地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东与理塘、乡城两县接壤,南与得荣县毗邻,西与西藏的贡觉、芒康县和云南的德钦县相望,北与白玉县相连,扼川藏交通要冲,为康藏战略重镇,是承接、辐射三省区资源组合的重要节点,是川西边陲重镇和进藏的门户,历来是反分维稳、稳藏安康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br>   西方传教士曾在巴塘传教;三省会馆关帝庙在巴塘修建;中国藏区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在巴塘诞生;红军长征在巴塘休整,“共产桥”“共产路”“红军山”等红色遗迹比比皆是;藏区唯一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塔和中山台,以及国父孙中山纪念像在巴塘屹立,多元文化在巴塘交汇包容,繁衍发展,为藏区所罕见。<br>   自然景观独具高原个性,融“险、峻、奇、伟”于一炉,集“高、雄、雅、秀”于一体。特别是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的措普沟森林公园和格木生态旅游区等自然景区,是大香格里拉中景观资源种类最齐全、特色最鲜明、文化底蕴最深厚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由四川巴塘入西藏途径金沙江而作<br>天空<br>高原空碧白云游,峻岭高崖峡谷幽。<br>两岸参差斑驳翠,金沙江水向南流。<br>2023.07.06<br><br>夏日西行之旅第六站--西藏八宿<br>从四川巴塘到西藏左贡250多公里路程行驶六个多小时。由金沙江大桥进藏,途经海拔4200米的宗巴拉山,海拔4300米拉乌山,海拔海拔2600米芒康县如美镇,海拔5130米川藏南线上第二高垭口左贡东达山。从茫康如美镇到登巴村36公里路程是318线从四川进藏最险的路段限。西藏左贡到八宿全程200多公里,途径:邦达,业拉山口,怒江七十二拐,怒江大桥。海拔高度变化:左贡3870米-八宿3280米,邦达4120,业拉山口4658米。 夏日西行之旅第七站--西藏波密<br>西藏波密风景区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与喜玛拉雅山交界处的波密县,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物繁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典型的江南气候。是我国最大的海洋型冰川——卡钦冰川的发源地。具有淳厚的高原气息、浓郁的乡土特质、明丽的雪域色彩的独树一帜的民俗风情和孕育它色彩斑斓、光怪陆离、风情万种、无与类比的自然环境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波密县丰富的旅游资源,素来享有“西藏的瑞士”、“绿海中的明珠”、“雪域的江南”、“旅游之胜地”的美誉。 波密<br>天空<br>光怪离离心目耽,风情送我到江南。<br>高原气息浑淳厚,绿海明珠雪域探。<br>2023.07.07<br><br>夏日西行之旅第八站--西藏林芝<br>林芝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充满神秘和美丽的地方,拥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深的峡谷之一,也是林芝的一大景点。沿着峡谷边缘的公路行驶,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景色和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巨大的峰顶和陡峭的山峰,以及清澈的河流和瀑布。 夏日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br>天空<br>格桑花绽溢香情,峡谷深幽飞浪鸣。<br>炎夏不知身去处,雪峰矗立白云轻。<br>2023.07.08<br><br>二、八一镇<br>八一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藏族村庄,被誉为“林芝的文化之乡”。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藏族文化的传统和历史。在八一镇的街道上漫步,可以看到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手工艺品,同时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美食和茶饮。 三、林芝桃花沟<br>林芝桃花沟是一个的旅游胜地,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闻名。在春季,整个沟谷都会被粉色的桃花覆盖,非常美丽。此外,你还可以在那里欣赏到高山植物和野生动物,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四、巴松措<br>巴松措是一座美丽的高山湖泊,位于林芝市区以南约60公里处。在那里,你可以欣赏到湖水的清澈和周围山峰的壮丽。此外,你还可以在湖边漫步、划船、钓鱼,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夏日西行之旅第九站--西藏大昭寺<br>大昭寺(Jokhang Temple),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叩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 大昭寺<br>天空<br>昭寺辉煌颂梵音,转经筒上愿中寻。<br>印痕元是信徒叩,万盏酥油燿佛心。<br>2023.07.09<br><br>夏日西行之旅第十站--西藏羊卓雍措<br>羊卓雍措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岛屿、牧场、温泉、野生动植物、寺庙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区,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天湖,周围还有常年不溶的雪山冰峰,最高的达海拔7000多米。湖泊、雪峰与蓝天融为一体。 羊卓雍措<br>天空<br>风情羊卓白云飘,澄碧湖波自在摇。<br>我叹群山高几许,群山与我远相招。<br>2023.07.10<br><br>夏日西行之旅第十一站--西藏布达拉宫<br>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宫宇--布达拉宫。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 布达拉宫<br>天空<br>鎏金铜瓦熠光芒,法雨垂空润草香。<br>抚柱深怀多点检,登台远眺几思量。<br>莫教俗虑随风发,惟有禅心逐日长。<br>兴废岂由天作主,劫灰一度叹沧桑。<br>2023.07.11<br><br>夏日西行之旅第十二站--纳木措<br>纳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km。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措的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错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措”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措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鹧鸪天.纳木措<br>天空<br>纳木措佳天下传。驰车千里欲寻欢。翠披叠嶂妆颜色,浪卷千层拍海滩。<br>云窈窕,客悠闲。参差鸥鹭竞盘旋。已迷胜境风前伫,忘却凡尘醉里看。<br>2023.07.12<br><br>纳木措<br>天空<br>圣湖波浪碧,高域著新颜。<br>水阔连天际,云轻绕谷间。<br>寻吟诗兴发,坐忘岁时艰。<br>偏爱清心地,斜辉照翠山。<br>2023.07.12<br><br>夏日西行之旅第十三站--青海格尔木<br>那曲至格尔木,路经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可可西里山、沱沱河、褡裢湖、昆仑山(海拔4749米)、玉虚峰<br>唐古拉山口<br>“唐古拉”,藏语“高原上的山”,由于终年风雪交加,号称“风雪仓库”。<br>唐古拉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线,海拔5231米,山口处建有纪念碑及标志碑,是沿青藏公路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并是长江的发源地。<br>可可西里蒙语释意为“青色或绿色的山脉”,位于喀喇昆仑山以东,青藏公路以西,唐古拉山以北,昆仑山以南。这里海拔高,气候寒冷而干燥,环境恶劣,人迹罕至,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高寒地区,因而亦有“人类生存禁区”之称。可可西里地区宽约200-300公里,西部是藏羌内流湖区,东部是长江源,盘踞南北两侧的是唐古拉山脉与昆仑山脉,是山势较缓的平均海拔在6000米左右的极高山地。 可可西里山<br>可可西里山属昆仑山系南列支脉。位于青海西南部,西藏自治区东北部,涟湖、饮马湖、可可西里湖以南,永红湖、西金乌兰湖、移山湖之北。蒙古语意为“青(或绿)色的山梁”。北西--南东走向。长300余千米,宽20-30千米。断块山。平均海拔5000-6000米。地貌表现为宽浅低山,山坡平缓,相对高度5600-700米。最高峰岗扎日东峰海拔6136米。海拔5600米山地夷平面上,发育有零星的平顶冰川。青新交界处的山峰汇集众多冰川,最大冰川面积1000平方千米,为通天河支流楚玛尔河发源地。可可西里的植物生长周期短暂,每到八月份,草原便开始枯黄,这里的植物主要是以紫花针茅为主的高寒垫状植物,此外,还有雪灵芝、红景天等250多种高等植物。藏羚羊是出没最多的可可西里地区特色动物。其中,公羊群多出现在西金乌兰湖附近,而母羊群则多分布在西金乌兰湖以北的地区。除此之外,藏野驴、野牦牛、白唇鹿、雪豹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定居于此。 沱沱河<br>沱沱河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南域唐古拉山镇,在可可西里山脉以南。它从格拉丹东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发源时,是一些冰川、冰斗的融水汇成的小溪流,这时的水面宽只有3米,深只有20多厘米,然后向北流过9千多米长的距离,在巴冬山下汇集了尕恰迪如岗雪山的冰川融水,经过一条长约15公里的谷地,继续向北,分成了两条宽4米和6米的小河,小河两边的谷地中还有许多密如蛛网的水流,这里是沱沱河的上源。在这片谷地的出口,河谷突然下切,形成了一条长约5公里的陡峭峡谷,高达20多米。众多河流交汇后,形成了河道开阔,水流交织的长江西源——沱沱河。沱沱河行政上属格尔木市(附区)唐古拉山镇管辖。<br><br>褡裢湖<br>褡裢湖,位于德令哈市西南30公里处,克鲁克湖与托素湖一淡一咸水域相通。湖中飞禽群集的鸟岛,湖畔芦苇。褡裢湖之一的淡水湖其水清澈,里面有鱼,湖边牧草茂盛,牛羊成群。<br>历史传说<br>湖旁有一平台,传说每年到了农历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八,西王母专门在此设蟠桃盛会宴请各路神仙,各路神仙便来向创世祖先西王母祝寿,热闹非凡。<br>“穆王于昆仑侧瑶池上,解西王母《穆天子传》”,而美猴王孙悟空则偷吃蟠桃,大闹天宫(《西游记》)均出于此。距黑海不远处是《封神演义》中描写的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之地。 神秘而又海拔最高的西王母瑶池。立有“西王母瑶池”纪念碑石。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特别是台湾和港澳同胞,到此朝拜寻根者甚众。触景生情,也确实感受到昆仑神话妙不可言的韵味。 昆仑山<br>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玉虚峰<br>玉虚峰是玉珠峰的姊妹峰,位于青海格尔木市区160多公里的昆仑山中段,昆仑山口的西侧,海拔5980米,经93.41, 纬35.45。玉虚峰相传为玉皇大帝的妹妹玉虚神女居住的地方,因此而得名。玉虚峰以群山为座,矗立云表。它是道教朝觐中心之一,道教昆仑派的主道场,被誉为“道教的洞天福地”、“神山之最”。相传每年农历三月初六、六月初六、八月初八西王母在此举行蟠桃大会邀请诸仙云集于此。玉虚峰是青海昆仑玉的产地,2008年北京奥运会3000多枚“金镶玉”奖牌全部使用的是青海昆仑玉。这里也是登山爱好者的一大去处。攀登季节为4月,10月。 过昆仑山西王母瑶池<br>天空<br>阿母瑶池琪树开,神仙蜂拥踏云来。<br>吾身非是穆天子,却得相逢大幸哉。<br>2023.07.13<br><br>夏日西行之旅第十四站--甘肃敦煌<br>由格尔木出发 ,从青海进入甘肃,途经察尔汗盐湖,小柴旦,大柴旦,南八仙魔鬼城,穿过沙漠戈壁,翻越当金山,来到甘肃敦煌! 夏日西行之旅第十五站--甘肃敦煌鸣沙山<br>敦煌鸣沙山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鸣沙山是一座高约170米的沙丘,因其沙子在风中发出嘶嘶声而得名。而月牙泉则是鸣沙山的一处天然泉水,因其形状如弯月而得名。月牙泉水清澈见底,泉水源源不断,即使在干旱的季节也不会干涸。鸣沙山月牙泉的景色十分壮观,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在鸣沙山上,游客可以体验到沙漠中的刺激和乐趣,可以滑沙、滑板、骑骆驼等。而在月牙泉边,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月牙泉景色,还可以在泉水中游泳、垂钓等。除了自然景观外,鸣沙山月牙泉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鸣沙山下,有着著名的敦煌莫高窟,这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保存着大量的佛教艺术珍品。而在月牙泉旁,还有着古老的月牙泉寺,这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佛教寺庙,是敦煌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鸣沙山即景<br>天空<br>月牙泉畔钓鱼情,滑板偏怜游客争。<br>许是骆驼知我意,踏沙缓缓振铃声。<br>2023.07.15<br><br>夏日西行之旅第十六站敦煌莫高窟<br>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492个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243个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br>敦煌石窟一名通常用以指莫高窟,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有时也包括安西的榆林窟。敦煌石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1961年国务院公布莫高窟、榆林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r>历史沿革<br>敦煌位于甘肃省的西部,从自然地理的位置上说,正处在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处。这里南接青海,西连新疆,自汉代以来一直就是中西交通的枢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为抵御匈奴,设敦煌郡作为边防哨所。自汉武帝开通丝绸之路后,作为西陲重镇的敦煌,成为沟通中原和西域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沿线的商业中心,以及各种民族与文化交汇的场域。其中,佛教文化和艺术在内的中西文明在这里交汇、碰撞,这是敦煌石窟艺术产生的历史根源。<br>莫高窟开凿兴建的年代,不同的文献资料记载稍有出入。目前多数学者所同意的观点是前秦建元二年(366)乐僔和尚在莫高窟创凿洞窟,法良禅师接续建造。据武周圣历元年(698)《李君修慈悲佛龛碑》所记载,“莫高窟者,厥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与僔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到北凉时期,此地已形成了小型僧侣社区。这些洞窟最初只是作为隐士僧侣的冥想修行之所,但后来发展为服务于附近兴起的寺院。<br>此后,北魏宗室东阳王元太荣(本名元荣),北周贵族建平公于义先后出任瓜州(敦煌)刺史,受崇佛造像风习的影响,莫高窟开始发展。隋和唐前期,敦煌成为丝绸之路的主要商业枢纽和重要的宗教中心,莫高窟也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各方的朝圣之地。这一时期,莫高窟建造了大量的洞窟,其中包括两个大像龛。作为冥想的辅助,作为向不识字的人宣传佛教信仰和故事的教学工具等,这些洞窟空间及内部壁画与造像被精心营造。主要的洞窟通常由佛教僧侣、地方统治精英以及中原帝王等赞助人赞助,其他洞窟则由商旅、军官和当地的人(如妇女团体)资助。<br>安史之乱后,建中二年(781)吐蕃占沙州(敦煌),在吐蕃赞普保护下,莫高窟得以继续发展。大中二年(848)张议潮率兵起义,收复河西十一州失地,奏表归唐。在张氏归义军政权统治的晚唐时期,张氏家属及其显贵姻亲在此继续修建。<br>乾化四年(914)曹议金取代张氏执掌归义军政权,曹氏家族统治瓜(安西)沙(敦煌)120多年,新建洞窟,还全面重绘重修前代洞窟和窟檐,在崖面上大面积绘制露天壁画,使莫高窟外观蔚为壮观。<br>北宋景祐三年(1036)和南宋宝庆三年(1227)此地先后为西夏、蒙古政权统治,尽管仍有兴造修葺,但伴随丝绸之路失去重要作用和敦煌经济萧条,莫高窟已趋衰落。元以后停止开窟。<br>概括而言,莫高窟兴于十六国时期,历经北魏、隋、唐、宋、西夏而讫元代。<br>发现和保护<br>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废,鲜为人知。<br>清代<br>至清代(1644-1911)流放到中国西部地区的官员提供了关于该地区(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语言、民族和地形的连续记录。在中国的各个朝代,这种地方文献的编撰传统一直传承不辍,自《汉书》以来的各朝官方史书中,都设“西域传”。伊犁将军松筠(1802-1809年在职)命谪戍官员编撰新疆的地方文献。为了完成撰述,徐松于1815-1816年进行了实地考察以搜集资料,其间,他考察了敦煌的佛教洞窟遗址,记录了莫高窟建窟碑。此外,他还注意到一些其他的古代遗址。徐松刊布了一些著作,其中包括《汉书西域传补注》和《西域水道记》。<br>徐松还撰有新疆诗集一部(《新疆赋》),这是中国贬谪文人的另一种文化传统。纪昀(1724-1805,1768年贬逐)在乌鲁木齐的诗歌和日记,以及洪亮吉(1746-1809,1799贬逐)的诗歌,都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许乃谷(1831-1834年任敦煌知县)继承了这个传统,著有《千佛洞赋》。 谒敦煌莫高窟<br>天空<br>敦煌彩壁窟中寻,画栋雕梁肃以森。<br>莫道烦忧无以计,惟求千佛净凡心。<br>2023.07.16<br>夏日西行之旅第十七站--甘肃嘉峪关<br>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br>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题嘉峪关<br>天空<br>龙盘沙漠慑西方,血气冲天卫国强。<br>点检雄关多少事,巍巍城域照斜阳。<br>2023.07.16<br><br>夏日西行之旅第十八站--甘肃张掖七彩丹霞<br>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是中国彩色丹霞和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br>张掖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景观区主要包括冰沟丹霞风景区和七彩丹霞风景区两大景观区,两景区间隔约12公里。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分布面积约536平方公里,其中七彩丹霞景区面积约200余平方公里,冰沟丹霞景区面积约300余平方公里。冰沟丹霞景区主要分布在张掖市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地段;七彩丹霞景区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br>姜文执导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钱雁秋编导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等影片均把该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地。 题张掖丹霞<br>天空<br>雄险奇幽日月熏,神龙戏火欲烧云。<br>如何献寿朝天阙,万丈丹霞七彩纹。<br>2023.07.18<br>夏日西行之旅第十九站--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br>大唐不夜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大雁塔脚下,北起大雁塔南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东起慈恩东路,西至慈恩西路,街区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500米,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盛唐文化为背景的大型仿唐建筑群步行街,为当地地标性景区。<br>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建有大雁塔北广场、玄奘广场、贞观广场、创领新时代广场四大广场,西安音乐厅、陕西大剧院、西安美术馆、曲江太平洋电影城等四大文化场馆,大唐佛文化、大唐群英谱、贞观之治、武后行从、开元盛世等五大文化雕塑,是西安唐文化展示和体验的首选之地。<br>2019年4月29日,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被列为全国首批11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之一。2020年7月,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入选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名单。 题大雁塔<br>天空<br>慈恩塔上白云飞,金缕袈裟忘世机。<br>传得佛经千载过,古今一对两相辉。<br>2023.07.19<br><br>游西安大唐不夜城<br>天空<br>逐梦大唐飘若仙,慈恩路上彩灯悬。<br>群英尚忆开元日,明月犹吟贞观篇。<br>惊世辉煌因国兴,临街感慨赖人宣。<br>巍巍华夏千秋过,且听歌声动渭川。<br>2023.07.19<br><br><br>夏日西行之旅第二十站--河南老君山<br>老君山,“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原名景室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的栾川县县城东南三千米处。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玉皇顶海拔2217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br>春秋时期,被公认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归隐修炼,使之成为“道源”和“祖庭”。北魏始于其上建老君庙以纪念。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重修景室山铁顶老君庙,赐名“老君山”,成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并发帑金建殿,成为历史上唯一被皇封为“天下名山”的中国山脉。<br>老君山景观区6处、有景点179个,太清宫、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传经楼、观音殿、三清殿、老君庙等庙宇16处。马鬃岭南侧有三千余亩石林景观对游人开放,被地质学者称为“北国石林”。<br>老君山现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北方道教信众拜谒圣地,中原山水文化杰出代表。<br>2014年,老君山老子铜像被世界基尼斯总部输录为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世界最高的老子铜像”。亦是当代仙侠影视剧热门取景地,《诛仙·青云志》《天乩之天帝传说》等皆曾于此取景。 老君山<br>天空<br>紫气逶迤合翠微,老君至此未曾归。<br>戴霞披月念高卧,香火殷勤看鹤飞。<br>2023.07.20<br>后记<br>317、318川藏线此生必驾<br>今年的七月<br>终于兑现了我西行心灵之旅的梦想<br>荆州古城墙上红旗招展<br>重庆红岩洞的灿烂灯火<br>成都锦里雨夜的浪漫<br>宽窄巷子的人流<br>武侯祠的盛名<br>杜甫草堂的诗香<br>太古里街头的气息<br>飞渡泸定桥的铁索。<br>雅砻江的夜色<br>理塘的世界高城<br>巴塘的高原江南<br>金山江、大渡河的奔流<br>林芝的三江会流泾渭分明。<br>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伟岸<br>大昭寺信徒的虔诚<br>布达拉宫的神奇<br>羊卓雍措的澄碧<br>纳木措高原的热情<br>唐古拉山的风雪仓库<br>可可西里的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br>西王母瑶池的传说<br>昆仑中国第一神山<br>察尔汗盐湖的盐碱地<br>小柴旦,大柴旦的戈壁沙滩<br>南八仙魔鬼城的诡异<br>鸣沙山的骆驼、滑沙<br>月牙泉的美丽<br>莫高窟的壮观<br>嘉峪关的雄伟<br>张掖七彩丹霞<br>大雁塔的玄奘<br>大唐不夜城的繁花<br>老君山的神秘<br>317、318川藏线此生必驾,一路风景一路歌。去了西藏才发现西藏的美不只在于其本身,更在于一路风景,总计20天,行程一万多公里,经过江苏、安徽、湖北、四川、西藏、青海、甘肃、江西、陕西、河南10省和重庆直辖市,这是一次心灵洗涤之旅。此生无憾!<br>2023年7月24日笔于句容 <p class="ql-block">(文字:徐行兵,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