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梵净山-遵义-贵阳双卧八日游(2)

老阮

<p class="ql-block">中饭后游览海龙屯。海龙屯又称“播州土司城”,位于遵义市区西北20公里的龙岩山上。是杨氏家族世袭统治古播州长达725年的重要遗存,是当今中国乃至亚洲保存最完好的古军事城堡遗址。作为国内已发现的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海龙屯的城墙、关隘、石道、宫殿布局等,都还保持着明代样貌。它是贵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失落的土司王国。2001年,海龙屯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海龙屯遗址作为“土司遗址”跨省系列遗产的一部分,与湖南的老司城遗址、湖北的唐崖土司城址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此,海龙屯土司遗址走向了世界舞台。海龙屯与其他两个土司遗址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为军事城堡存在,是在军事战役中毁灭。完整见证了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变化。</p> <p class="ql-block">海龙屯核心景区入口是土司小镇。这是海龙屯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国家、省、市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一个观光小镇,建筑风格延续明朝时期黔北民居,建筑材料以木、石、泥、竹、瓦为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土司小镇建筑很有地域性、历史感,极具观赏性。但大部分房屋都关着门。游过海龙屯以后,我的感觉,主要原因应该是核心景区海龙屯本身属于小众旅游景区,知名度不高,观赏性不强,难以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所以,建设这样一座大型人工景观,似乎原本就没有十分必要。</span></p> <p class="ql-block">从土司小镇到海龙屯景区必须乘坐景区专门的电瓶小火车。</p> <p class="ql-block">海龙屯景区龙岩山南北两侧均为绝壁,仅有一条通道横贯东西,顺着山势蜿蜒起伏,九座关口雄踞其上,山顶有大片平地,在此布置有新、老两座王宫及采石场、窑厂等生产设施,一道长近6公里的绵延城墙。进入景区,就是上山的道路,全程基本都是台阶,部分地段比较陡,走下来还是有点累。我们这个旅游团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大部分人走了很少的路程就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我和少数几位团友先后经过铜柱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等关隘城门。险峻山巅之上,保存在地表的残垣断壁和雄伟关隘,不难看出它曾经的雄伟,让人感受到金戈铁马的壮阔,带给人们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铜柱关<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登屯北大门,</span>位于海龙屯山腰东北侧,采取纵联砌券法垒砌,系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石结构。现存高5.2米,面阔6.3米,进深4.2米,下临溪谷,扼住上山之道。</p> <p class="ql-block">铜柱关后不久便是一座仿古凉亭:歇马台。在这段路上,还保留着登屯古道,长96米,呈“之”字形曲折攀升。古道修建时,直接在山体基岩上凿成台阶,每级高约0.6米,步跨约1.2米。</p> <p class="ql-block">铜柱关的下一关是飞虎关,此关前有“三十六步天梯”,但我们沿山路往上走,却没有经过飞虎关,直接到了飞龙关。</p> <p class="ql-block">飞龙关位于龙岩山东北角一个向外凸出的山梁上,城关左、右均为悬崖绝壁,地形异常险峻,是进入海龙屯内城的第一道关口。其向下联系龙虎大道,向上联系嘹望四角亭。此关险要的地形决定了它承担很重要的防御功能,选用了石材、石灰糯米粘浆等昂贵建材来砌筑。关前后设门,门道为三拱相套。南壁饰窗花,为整石雕成,关门顶部嵌石匾额一块,宽3.2米,高1.4米,边缘饰火焰纹,中部阴刻“飞龙关”三字。为末代土司杨应龙手书。</p> <p class="ql-block">飞龙关是我在海龙屯见到最具美感的一座关口。</p> <p class="ql-block">朝天关,是保存最好的一座,也是海龙屯九关中最高大的。由一组石构建筑群组成,石城墙高达14米。朝天关是海龙屯的东大门,为进屯的咽喉要冲。北望飞龙关,南接飞凤关。其北部建有一瞭望台,至今柱础尚存。</p> <p class="ql-block">飞凤关是屯东最后一道关隘,也是一座比较特殊的关隘,是一组宏大建筑群。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城门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石结构建筑,关顶建城楼。飞凤关、朝天关和飞龙关三关连成一体,高低相属,互成犄角之势,构成前沿军事体系。关内两侧有对称的踏步上下,顶上有高大的城门楼。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是一个带有院落的关口,关楼两翼有墙,有两进院落,正前开门二道。飞凤关是海龙屯的正大门。</p> <p class="ql-block">我们有5人走到了新王宫遗址。这是一幅新王宫平面图。沿中轴线由外到里,分别是踏道、仪门、庭院、月台、大殿、后殿,左侧是宗祠、书房、三台星(寝宫),右侧是府库。可以看出,曾经的新王宫规模宏大,功能齐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走了那么多的路,可眼前的新王宫遗址没有给我们惊喜,作为遗址核心区,它太不起眼了,与土司城堡应有的庞大遗址群实在无法联系起来。一片断壁残垣,只有一座被称为海潮寺的建筑保存相对完好,是民国时期建筑。其实,作为世界遗产,“最小干预现状、最大化保存历史信息”,不破坏遗址留给后人的“味道”和“想象空间”是最重要的,它的历史价值比观赏价值更大。而我们作为游客,一般都对遗址兴趣不大。至此,除了老王宫遗址,“屯后三关”,我们已基本游览了海龙屯主要景点,大多数人都不想再往前,于是,我们就下山了。夜宿遵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上午,离开遵义,第一站长征苟坝会议会址。我们于9点到达景区。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遵义会议,对苟坝会议却知之甚少。其实,苟坝会议是继遵义会议之后举行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续。我们首先参观苟坝会议陈列馆。“从遵义会议到鸭溪会议”“具有历史意义的苟坝会议”“苟坝会议到会理会议”,每个篇章都展出大量的历史文献、图片资料、雕塑和绘画等,引领我们我们走进那段八十多年前的历史,使我们逐步了解苟坝会议的历史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苟坝会议主要议题是要不要攻打打鼓新场。会议从1935年的3月10日早晨一直开到深夜,争论相当激烈,会上除毛泽东以外,与会领导一致赞同进攻打鼓新场。并明确由周恩来负责起草作战命令,于第二天清晨下发到各军团部,中午之前展开对打鼓新场的攻击。并作出取消毛泽东前敌司令部政委职务的决定。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再一次受到忽视,红军的命运,中国革命的历史,在这个深夜又一次来到一个紧要关头。</p> <p class="ql-block">出于对红军生死存亡的担心,当晚毛泽东同志一直难以入睡。遭到孤立的他没有气馁,他要回去说服大家,解释自己的主张。这就是历史激流中的担当!这就是九死而不悔的初心!深夜,他提着马灯来到周恩来住地,希望周恩来暂缓下发作战命令。</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个人在农舍昏暗的灯光下彻夜长谈。他们说了什么,没有记录。时光流转,白驹过隙,苟坝会议没有留下只字片纸。我们只能从后来成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口中,粗知了那个独特的夜晚:“毛主席回去一想,还是不放心,觉得这样不对,半夜里提着马灯又到我那里来,叫我把命令暂时晚一点发,还是想一想。我接受了毛主席的意见,一早再开会,把大家说服了。”</p> <p class="ql-block">11日天亮后,周恩来提议继续召开会议,重新讨论进攻打鼓新场的问题,终于把大家也说服了,紧急撤销了攻打打鼓新场的作战计划。</p> <p class="ql-block">3月12日中央政治局再次召开会议,决定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也称新三人团,代表中央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遵义会议提出的“改组党中央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的任务,由此得以进一步落实。毛泽东由此重返军内主要领导岗位,真正执掌红军的最高指挥权。苟坝会议后,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核心地位得到巩固,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得到巩固,中国革命的红色火焰从西南一路燃向西北,最终燃向全中国。</p> <p class="ql-block">出了陈列馆,我们来到苟坝会议会址,苟坝是一块三面高山环绕的坝子,坝子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1公里;东北西面山峰林立,其主峰马鬃岭海拔1200余米。苟坝独特的地形非常有利于红军隐蔽,躲避敌机轰炸,为红军驻军提供了便利条件。</p> <p class="ql-block">苟坝会议会址还保留着原来的黔北民居风格,青瓦片、雕花窗、白粉墙,这些古老的建筑见证着曾经的峥嵘岁月。一座老式黔北农家三合院,传统木结构的瓦房,见证了改写中国命运的历史时刻。</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重要景点有苟坝会议会址、毛泽东住地、长五间(周恩来、朱德住地)、张闻天住地、红军医院(黑神庙),红军标语馆、红军马灯馆、中华苏维埃银行、马鬃岭红九军团司令部驻地等。</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关节点”常常出现在不经意间,1935年3月10日夜,在苟坝村一条崎岖狭窄的小道上,毛泽东同志手提马灯,连夜去找周恩来同志,再商红军将要进行的一场战役的作战计划。今天,人们将毛泽东同志走过的这条小道,亲切地称为“毛泽东小道”。</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从一条路、一座院、一张桌、一盏灯中,重温革命历史,领悟长征精神。</p> <p class="ql-block">中饭后去茅台镇。众所周知,中国的白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酒渗透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中,在中国人生活各个方面都占有重要位置。白酒不仅是一种物质饮品,更具有精神文化价值。在中国众多白酒产地中,贵州独树一帜,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对于白酒爱好者来说,茅台镇是一种向往,它孕育了中国白酒的最高品质和最佳品牌。这次行程包括了茅台镇,对于喜好饮酒的我来说,自然特别高兴。到了茅台镇,下了车,就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浓郁甜润的酒香。</p> <p class="ql-block">茅台镇处于东经106°22′,北纬27°51′,海拔400米。首先是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少雨、少风的特殊气候,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其次,优质的水源才能酿出好酒,赤水河清甜甘冽,河岸边紫红的泥土具有良好的渗水性,成为天然的泉水过滤器,周边河谷地带的红缨子高粱也成为了优质原材料,这些因素共同构筑了茅台镇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而茅台镇的酿酒师们千年来一直在用自己对酒的信仰,传承着老祖先留下来的传统酿造工艺,酿造出传世佳酿,演绎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如今,茅台镇不仅以产酒闻名,而且是集厚重的古盐文化、长征文化和神秘的酒文化于一体的知名旅游地。车行在茅台镇,可看到山顶上巨大的茅台酒瓶,被称为“天下第一瓶”。高31.25米,直径10.2米,以显示茅台酒的博大精深,1997年5月,巨型酒瓶被列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的最大的实物广告。</p> <p class="ql-block">在茅台镇,我们首先参观游览了中国酒文化城。中国酒文化城占地面积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1993年投资建设,1997年全面建成,2014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游客来到茅台镇必到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酒文化城汇集古今酒文化和数千年中国酿酒历史于其中,设有中国酒源馆、酒技馆、酒韵馆、酒俗馆、酒器馆、茅台馆、规划展示馆、茅台名酒世界馆等8个展馆。浓缩了中国五千年酒文化的辉煌及精髓,并反映了茅台酒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酒文化城内陈列着各代酒礼、酒俗、酒技、酒故、酒史、酒文、酒诗及与酒有关的重要人物故事等书画作品、雕塑、楹匾及实物,是中国酒文化的高品位综合载体,是最大的酒文化博物馆,已列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纪录。</p> <p class="ql-block">贵州酒文化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酿造历史悠久,工艺独特,酒俗、酒礼风采独具,酒类资源独占鳌头,这些精华在国酒文化城中都得到了充分展示。</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游览了1915广场、远观了红军桥、茅台渡口、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等景点和茅台街景。1915广场是茅台镇大型庆典活动以及居民、游客休闲旅游场所。标志性建筑是一个摔碎的陶罐,以纪念茅台酒在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获得金奖。1915年,茅台镇恒昌、成义二家烧坊的产品参加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开始,用土陶罐盛装的茅台酒无人问津。后因摔破了一瓶茅台酒(有失手和有意二种说法),酒香四溢,使评委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经反复品尝后一致认定“茅台酒”是世界最好的蒸馏酒之一,于是补发了金奖。</p> <p class="ql-block">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纪念塔高25米,寓意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塔身由四片形似浪柱的建筑错落而成,凸显四渡赤水的主题。塔身正面下端是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塔名。</p> <p class="ql-block">茅台镇区有许多雕塑,形象生动的呈现了茅台镇的古盐文化、红军长征文化、酱酒文化。</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继续游览茅台街景、杨柳街,观夜景。从1915广场旁台阶处有“神秘茅台”四个大字刻在石面上。由此沿着台阶往上走,就会看到杨柳湾牌坊,牌坊旁边是戏楼。杨柳湾街是茅台镇的核心地带,建筑都是以川南黔北民居风格来进行打造的。整条街有5个业态区,分别是酒文化体验区、民俗文化区、土特产购物区、特色餐饮区和休闲客栈区等。</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茅台镇一片灯火辉煌,站在观景台上茅台镇美景一览眼中,给人一种“满城尽戴黄金甲”之感。</p> <p class="ql-block">在游览杨柳湾步行街时,我们遇到茅渡酒业李耿先生,一番攀谈。在他的热情邀请下,我和老伴一起到了该厂参观,品尝了茅渡酒,还购买了一款茅渡酒试饮。当晚入住茅台镇茅习酒家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21日上午,安排参观仁怀市怀庄酒业集团公司。我们都知道茅台酒在茅台镇,但茅台镇可不止有茅台及其系列酒。除了茅台酒厂,茅台镇大大小小酒厂据说有两三千家,上规模的酒企也有300多家。它们的产品虽然不能与茅台酒相提并论,但一样的水源、一样的微生物群落、一样的酿酒原料、一样的12987酿酒工艺,其中肯定不乏有好酒。不同的是,茅台酒是酱香酒行业的标杆,是茅台镇酱酒的标杆!如果说有酒厂说自己的酒比茅台还好,那属实是无稽之谈!但一竿子把茅台镇的酒拒之门外也同样谬误。毕竟与茅台酒厂共享得天独厚的酿造条件,只要用心酿酒的酒厂,酒质肯定不会差。一个普通老百姓,喝茅台酒是奢望,那就更有必要了解茅台镇的其他酒厂,品尝一下它们的酱香白酒。</p> <p class="ql-block">怀庄酒业集团建厂于1983年,总部地址位于中国酱酒原产地核心产区﹣﹣茅台镇怀庄路009号,是集产、供、销于一体的实体酒类集团企业。是遵义市五强白酒企业,仁怀市十强民营企业。 2017年获评为"贵州老字号"企业,1986年注册的"怀庄"商标,于2015年获 "中国驰名商标"荣誉。另有资料介绍,怀庄酒业在茅台镇的酒厂中,资本规模属于第二梯队,经济实力也是相当雄厚;而且从注册时间上来看,在茅台镇当地都有一定的历史与知名度。</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该公司的参观却一波三折,一开始并不顺利。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到后即被安排听取相关介绍。然而又突然被告之,今天不能再接待我们,让我们离开。这下团友们不乐意了。本来就有一些团友对到酒厂参观没兴趣,见厂里态度这么傲慢,无缘无故不让我们参观,大家坚决不走,要求厂领导对我们讲清楚。结果当然是继续接待我们,安排了参观、讲解、品酒、优惠购酒等活动,还赠送我们旅游团每桌一瓶公司品牌白酒,结局还算圆满。因为品尝感觉不错,我也购买了怀庄民酒二箱。</p> <p class="ql-block">结束怀庄酒业的参观,我们去乌江寨景区。大约下午1点到景区,先吃中饭。然后游览乌江寨。乌江寨,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和新民镇交界处。据介绍,乌江寨原称长江村,位于乌江支流之上,交通闭塞,周围大山环绕。原长江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6个民族,282个人,村里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只剩下孩子与老人,是一个近乎消失的小村庄。2015年,顶度集团响应政府号召,到贵州做旅游扶贫,选择了这个小山村。从业态的设计到景观的布置,都出自打造乌镇的原班人马之手。秉承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乡土与时尚、村民与游客的“共生思想”,按照“旅游扶贫・活化古村”的总体思路,花了整整5年多时间,投巨资进行了保护性开发。使之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会展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业态的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在原村落的基础上,结合自然山势与河道地形综合整治,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系统地移建、修缮、复建和改建了一批有一定年代的黔北民居房屋和院落。呈现在游客眼前的乌江寨,布局设计,绝对完美,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珠联璧辉,是一幅黔北民居群落画卷,处处都是风景,随便走走都是惊喜,仿佛画中的世界。2022年,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成功入选“非遗旅游小镇”。</p> <p class="ql-block">似乎与网络上关于乌江寨火爆的信息不同,我们到了那里,看到游客并不多。感觉有点困惑。我们从东寨口进入景区,游客中心显眼夺目,恢宏大气。在景区游客中心和停车场外围是成片具有当地建筑风格的商铺,看起来是那样的古风古韵,充满了自然、质朴的气息。据说这是顶度集团按每户一个给原长江村村民的安置商铺,可店铺基本上都没有开出来,空荡荡的。此情此景,我们都感到非常惋惜。</p> <p class="ql-block">群山掩映下的乌江寨,古朴典雅,风景如画。黔北地区常见的青瓦木制干栏式楼房依山傍水,层叠错落;如蜂巢般悬挂于青山绿水之间,气势雄浑,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寨子里的建筑,虽然多为修建和迁建,但它的建筑形制、整体风貌、细部特征,还是那个时代建筑文化、审美价值的集中体现,深深地镌刻着时代的烙印。我们仍会在这些建筑的细节中,感受那份原始与厚重。</p> <p class="ql-block">牌坊、戏台、寺庙、白塔、风雨桥等古建筑,散落在寨子的各个角落,那留在建筑上沧桑斑驳的印记,凝结了时光,雕刻了岁月,无声地诉说着乌江寨久远的历史。正是有了这些文物古建,人们才能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文化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在黔北阴雨绵绵的天气中,风雨廊桥则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建筑。景区有亚鲁王廊桥、绿谷廊桥、太乙廊桥等多座不同风格的廊桥,成为景区重要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整洁的石板路蜿蜒向前,原始而古朴。行走在那弯曲延伸的石板小巷、横卧溪水的拱廊长桥、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间,看着那随风摇曳的大红灯笼,驻足凭栏赏景,宁静舒适的氛围让人不知不觉沉醉其中。乌江寨不愧是一个能够满足游客远离喧嚣、融入自然人文、追求简单宁静质朴生活,诠释生活美学的度假景区。古色古香的房屋和摇曳的红花绿叶充满了诗意,随手一拍都是大片。</p> <p class="ql-block">乌江支流蜿蜒穿寨而过,串起了两岸的建筑群,河水泛着波光如绿宝石般闪耀。江中的摇橹船悠然荡过江面,为乌江寨增添了几分山水诗意,更给乌江寨平添了一份灵动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乌江寨不仅在保护和修建黔北民居群落上,做的非常出色。而且,它在传承和保护当地民俗方面,更是让人叫绝。他们用一种深度体验的形式,在寨子里,打造出一条条独具特色的街区。开辟了多姿多彩的民俗展馆及传统工艺作坊,如制陶、烤烟、做酱、老鹰茶等传统工艺;还有染布、扎花灯、做竹器、古法造纸等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爬刀架、花灯舞、傩戏、独竹漂、苗族竹竿舞等民间演艺。其他亮点还有:“茶马古道”、“江岸鱼市”、“围炉夜话”、酱酒一条街等。黔北文化、非遗表演、生活场景都在巷子里、水面上穿梭汇聚,与乌江寨独特的地势巧妙结合,播撒着独属黔北的民俗文化魅力。在这里,游客既能欣赏乌江寨的山水之美,也能沉浸式地感受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探索非遗传承记忆。它既能连接现代生活,又能见证古代文明。可能是由于三年疫情的原因,加之又不是旅游旺季,寨子里的许多店铺,都还关着门,街上的游客也并不多,我们也没有欣赏到“独竹漂”等精彩的表演,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游玩兴致,反而更能悠闲自得地欣赏这里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从景区推介的图片,可以看出夜晚的乌江寨更加惊艳。万家灯火悄然亮起,还有有无人机表演、梯田灯光秀、广场篝火晚会、掌灯仪式等。当然,那是夜晚必须在乌江寨住宿才有机会见到的。</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乌江寨,我们去贵阳,夜宿贵阳市荣都酒店。22日上午,游览青岩古镇。2020年我到贵州旅游时已经到过青岩古镇,基本把古镇走遍了。这次,我特地补上了几个没有走过的地方,首先是登城墙观古镇全貌。</p> <p class="ql-block">古镇外城的石头城墙直接修建在山上,均为巨型方石砌筑,雄伟壮观,高大坚固,蜿蜒陡峭,是长城的缩影。登上城墙高处可以鸟瞰古镇全景。我们从定广门旁的台阶登上城墙,攀登城门右侧那段城墙。与其他地方的城墙一样,一眼望去,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垛口,是守城官兵瞭望敌情、射击敌人,又便于掩护自己用的。</p> <p class="ql-block">城墙很高很长,我们走到第二个制高点,已经气喘吁吁。因为到最高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而我们此行主要是看古城全貌,既然已经<span style="font-size: 18px;">能够看到古城全貌,</span>所以没有再往上登攀。</p> <p class="ql-block">俯视古镇,城墙内,鳞次栉比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之中,气势恢宏,古韵悠悠,小镇的格局给人一种在别的古镇中难以看到的立体美感。</p> <p class="ql-block">城墙外,湖面上停泊着古代战船造型的船只,组成一幅壮美的风景。虽然有点累,但古镇美景醉人,使人流连忘返。微风拂面,让人感到心情愉悦。</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被专家学者们赞誉为"石头的绝唱",以石砌墙、以石铺路、以石筑桥,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头城",古镇内众多历经沧桑,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建筑带来一种独特的时空感与神秘感。到青岩古镇,是一次富于文化韵味的轻奢旅游体验。</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虽然不大,但名人不少,历史名人为青岩古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以状元赵以囧最为著名。赵以炯,清光绪五年(1879)中举人,十二年(1886)成进士,参加廷试(殿试)获第一甲第一名,成为云贵高原文状元及第第一人。《历代状元殿试对策观止》评价道:“今读赵状元对策,其博学多识,理密慎思,文笔流畅之处的确不亚于别的状元策”。赵以囧曾历任四川乡试副考官、广西提督学政等职。后辞官返乡在青岩讲学。</p> <p class="ql-block">很多游客,特别是望子成龙的中国爸妈们,到青岩古镇,都会去看一看赵以囧故居。我上次也曾到过状元街,不过,赵以囧故居关着门。这次到青岩,我再次寻访。故居开放,但游人不多。大院门前是一副简单的对联“琴鹤谱志,论语传家”,显示了主人一生的志愿。</p> <p class="ql-block">状元故居始建于清代初期(1643~1661),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系穿斗式悬山顶结构二进四合大院,占地650平方米,以朝门,厢房、过厅、正房等建筑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是典型的南方式建筑,是青岩镇近百处文物古建筑的代表之一。气派而不张扬,宁静恬淡,一派书香风范。</p> <p class="ql-block">赵以炯故居内有赵氏的书房、居室、堂屋、双井、百寿图等,并增设了赵以炯文物展,赵以炯生平展,中国科举制度展等内容,以激励群众热爱桑梓之情,崇尚文化之新风。</p> <p class="ql-block">看过赵状元故居,我接着来到东门城楼,东门城楼同样是巨石砌筑,古朴庄严;有韵味、有风格、有个性。</p> <p class="ql-block">美食文化为青岩古镇增添了一份烟火之气。卤猪蹄堪称古镇最有名的美食,在这里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一状元蹄。据说当年赵以囧赶考之时,其母就是让他带着卤猪蹄上路,结果一举高中,再加之"蹄"与"题"相通,有"金榜题名"的好彩头在里面,因而就扬名四海了。凡到古镇游览者,皆以品尝此蹄为快。如今的卤猪蹄在青岩已经成为了一种产业,可谓"十步一铺"。上次我们来古镇没有品尝,这次也补上了。也许是美食的地域性,也许是“众口难调”,我的感觉味道一般,没有特别的回味,与期望值还是有些差距。</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青岩古镇游览了大约一个半小时,之后返回贵阳,游览甲秀楼。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后历经多次重修,现为面阔三间,高20余米的三层三重檐四角攒尖顶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立于渔矶烟水之上,跨乎长桥垂虹之间",取科甲挺秀,独占鳌头之意。作为全国十大名楼之一,见证了时代变迁,诉说着文脉传承,历四百余年巍然屹立,成为贵阳城市生命的象征。如今的甲秀楼,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甲秀楼作为贵阳的城中古楼,身处繁华闹市,却独有一番清幽之境,是深受省内外游客喜爱的打卡之地。我上次游甲秀楼已是傍晚,行程匆匆,没有细看。这次时间比较充裕,全方位,多角度拍了甲秀楼及周边景观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景区由“城南遗迹”牌坊、甲秀楼、浮玉桥、涵碧亭、翠微园等部分组成,集楼、台 亭、阁、桥而成,无论从形制布局还是建筑功能上,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历来为文人墨客雅集之处,留下碑记、丹青、诗联甚多,其中 清代田雯《重修甲秀楼碑记》、楹联大家刘韫良206字长联等最具代表。甲秀楼长联第一次公开发表是在民国四年(1015年)1月,从问世到完善历经七十多年,它倾注了原作者刘蕴良和众多历史、文学、楹联、书法学者的心血,终究成为气势恢宏、蕴意深遂、可唱可诵的苍凉感喟楹联上乘之作。长联对祖国河山的赞美,对贵州历史的概括,是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好教材;长联高雅的文学内涵,亦是提高地方民族文化素质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里走,便是甲秀楼后的古建筑群翠微园。“翠微园”,贵阳仅存的一座始建于明宣德年间的明代建筑。最初名为南庵,原先是一片寺庙和园林。明朝中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曾数次游览南庵,有《南庵次韵二首》及《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记其事,使南庵名传神州。</p> <p class="ql-block">1990年起,几年间政府拨款先后修复拱南阁、“澹花空翠”园林、翠微阁、龙门书院,广植花草树木,命名为“翠微园”。自此,一座古朴典雅、庭院式依山而建的大型园林出现在南明河畔。</p> <p class="ql-block">园内龙门书院始建于明代,初为武侯祠,历史上曾多次易名,为面阔三间的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建筑。为祀奉"政绩卓著,吏民讴歌"的清康熙年间贵州巡抚刘荫枢而更名为刘公祠。因刘荫枢是陕西韩城人,陕西韩城是"鲤鱼跳龙门"典故诞生地,故又名龙门书院。</p> <p class="ql-block">在贵阳吃过中餐,乘坐K496次列车离开贵阳,结束愉快的多彩贵州之行,23日下午抵达杭州,回到温馨的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