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古堰画乡(1)

叶老头

在浙江丽水,有一处规模不大却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它叫古堰画乡。 位于瓯江两岸的古镇,因其秀丽的景色,成为网红打卡地。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瓯江</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瓯江</i></h5> 古堰、古樟、古村落构成了古堰画乡特有的景色。听到这充满诗意的名字,就会有迫不及待去走一走的念头。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千年古堰</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千年古樟</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千年古樟</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古村落</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古村落</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古镇</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古镇</i></h5> 【1】渡口<br> 进入古堰画乡,迎面而来的是一棵千年古樟树。古樟树苍劲挺拔,遮天盖地,绿荫浓郁,像一把撑开的巨伞屹立在瓯江的南岸。<br> 这棵老香樟树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树冠覆盖面积超过500平米,树围达7.5米,需要六七个大人才能合抱。 古樟树下形成一个自然广场,这里是学生们写生的好场所。 古堰画乡由隔江相对的两个村庄组成。古樟树下是渡往瓯江对岸堰头村的码头。 码头位于瓯江与松阴溪交汇处。刚下了一场大雨,松阴溪的水流浑浊,而瓯江的水依然清澈,松阴溪在这里“以浊会清”。 【2】堰头村<br> 坐船过江,便来到了堰头村。堰头村因位于千年古堰通济堰的堰首而得名。<br> 古时,由于通济堰的建造,先民们因地制宜在此建村立业,渔耕劳作。古堰、古道、古井、古甬、古民居、古樟形成了堰头村特有的古村落格局和风貌。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古井、古甬</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赑屃亭</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赑屃</i></h5> 堰头村是丽水市的文化名村,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电影制片厂还在这里拍摄了《女大当婚》电影,电影展示了这里优美的乡村画卷。 村里有一座贞节牌坊,三门四柱五楼式石牌坊结构。牌坊上额有“旌表”二字匾,匾四周饰以龙纹。下额砖刻“节孝流芳”。 堰头村是叶氏家族的聚居地,这里原来是叶家的宗祠,名为“追远堂”,当时规模很大,上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时被毁,只剩下祠堂门前这座牌坊。乾隆年间,叶氏家主叶成发,英年早逝,留下一堆儿女,当时他的妻子梁氏只有二十六岁。她挑起家庭重担,勤勤恳恳培养子女考取功名。为了表彰梁氏的聪慧贤德,朝廷下旨,建此牌坊,鼓励天下父母悉心培养子女,成为栋梁之材。 堰头村有多座古建筑。这座古民居建于清朝中期,是村中唯一的一座四周墙体均用砖砌的建筑,也是堰头村古民居中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 门楣刻有“南山映秀”四个字,这里的南山是指有“天下第一福地”美誉的终南山,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此门额寓意“所居之地景色幽美,为祥瑞福地,堪比终南山”。 门楼砖雕工艺十分精美。门楣上方有“暗八仙”雕饰,寓意吉祥如意;左边雕饰暗藏“招财进宝”之意;右边“琴棋书画”雕饰,凸显耕读风尚。 窗洞与雨篷、屋檐及瓦当,装饰精美,别具匠心。 外墙上,依稀可见“人民公社万岁”、“毛主席万岁”等字迹,这是上世纪那段特殊时期留下的历史印迹。 建筑室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即使是在偏僻的农村,这样精美的古建筑,现在也是越来越少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