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一家约不了票,进不了陕博,就到古城墙下拍城墙主题相片。我安慰家人说,反正都是了解历史读历史,别人在馆内浏览历史,我们在城墙下触摸历史。昨日妻子见小女霏霏走不动了就开玩笑问,这么累,下次还来旅游吗?小女儿毫不犹豫地回答还要去旅游。是呀,旅游那么累,为什么还这么吸引人?为什么要旅游?</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旅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通常会说“行万里路胜于读万卷书”。其实很难讲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哪一个收获更大。不过,行万里路的收获常常是读书、看电视,或者上网学习所得不到的。因此,读书和旅行的好处是互补的。</p> <p class="ql-block"> 人要设法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视野,开阔自己的眼界,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读书是一种成本最低的一种办法,听人讲课上课成本次之,我想旅游应该是成本为最高吧。旅游成本是高, 旅游也很累,特别是中国特色的暑假游,各处名胜古迹都是人山人海,人满为患。话虽如此,但我还是以为要尽可能的多走出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人的智慧按照来源大概分为三种:亲身感知,听别人说得知,逻辑推理得知。逻辑推知是人类新知的来源,它是从已有的认知出发,通过研究和推理,找到之前未知世界的答案。我们常常会对科学家或者文化大师们表示由衷的钦佩,是因为他们为人类创造告了新知。但多数人一生也只能通过这种形式得到少量的新知,因此前两种形式就特别重要。</p><p class="ql-block"> 旅行的第一个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亲身感知很多东西,让我们成熟。旅行的第二个意义是有助于消化读书学习间接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即属于他人告知范畴的新知。虽然从效率上讲,通过学习获天得新知似乎更快一些,在信息流巨大的今天,很多人觉得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天下事。但是人其实是很固执的动物,即便是一种大众认可的东西,最终要能变成自己的认知,通常离不开切身的体会。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旅行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印证所学,所看过的书。旅行的第三个意义它可以帮我们走出自己平时生活和工作的圈子。不想做井底之蛙,就要走出去看世界。当然严格意义讲,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人都有局限性,既有时代性的局限,又有区域性的局限,为了突破局限,我们要尽可能地把自己的“井口”搞大。</p><p class="ql-block">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个道理。通过旅行,换一个环境,可以让我们有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周遭,便于走出困境,走得更高、更远。很多大艺术家的灵感就来自于环境变换,从而看到自己以前想象不出的事物。</p> <p class="ql-block"> 虽然大多数人,很难从旅行中获得像大师那样深刻的思想感悟,但是旅行影响了我们对问题的看法,也许就能改变了做事的方法得到启示。没有旅行的生活是不完整的,没人旅行的人生是遗憾的,尽可能出去行走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