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的镇江之行

汪良廷

<h3 style="text-align: left;">缘起一次周六小聚,小明和阿伟说当年上初二时春游去了一趟远门,那就是镇江,这么多年来一直没去镇江玩过,很想去一次。酒壮怂人胆,于是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周日就去,并商量好行程,早晨坐较早的火车去镇江,下车后去吃锅盖面,玩三山,逛西津渡。说走就走的镇江之旅开始了。</h3><div><br></div> 早晨7:00准时乘地铁抵达南京站,居然订的是绿皮车,也好,好久没坐绿皮车了,体验一把。但绿皮车就是绿皮车,脾气一点没改,常规的晚点。 原定7:35开的K1327没想到依旧晚点了17分钟才发车。 车厢内人还是很多。只不过记忆中的硬座变成软席。 车厢里依旧是很有味道,这个味道又熟悉有是那么遥远,总是占据着记忆的一个角落,仿佛就在昨天。 <p class="ql-block">检票员还是一如既往的例行检票,只是现在没有几人再逃票了,也许这代人再也不会有逃票的经历了,都是记忆啊,上大学时这条线从来没买过票。后来觉得逃票都不刺激了,还曾骑28大杠来过镇江。</p> 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来,腿收一下哈。绿皮车的传统保留节目还在继续上演,只是车旁多了收款的二维码。当年最佩服卖货的列车员,能够再那么拥挤的车厢内钻来钻去。 <p class="ql-block">小明还想着能否从这里爬上车顶,想起来电影《戴手铐的旅客》片段,但大家都想到驼铃这首歌</p> 奔驰的列车犹如时光穿梭机,恍惚回到青春时代,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进城,、、、、都是回忆。 这列满怀记忆的绿皮车虽然一路拼命追赶,但终究还没能把时光追回,依旧晚点到达镇江站,这里是那么熟悉,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还习惯地向当年逃票出站的地方张望了一下。 再和即将驶去的绿皮车和即将逝去的记忆合个影(感谢小明帮我拍下这张照片)。 出站后直接打车去大华面馆去品尝镇江第一怪---锅盖面,镇江不大,出租车起步9元,打车也基本是起步价。 <h3 style="text-align: left;">大华面馆依旧那么破旧,不过已成为到镇江打卡之地,就餐的队伍排的很长。</h3> <p class="ql-block">大华面馆紧靠着大华电影院,大华电影院前身是“同乐园”剧场。建于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是镇江当时规模最大,最时新的剧场。1929年江苏的省会迁至镇江,剧场也改名为中央大剧院,1948年改为大华电影院,是镇江较早的影剧院。2000年以后大华每况愈下,折腾几番终归歇业,但是门口的大华面馆却越来越红火。</p> 大华电影院的窗户很有特点,中西合璧,民国味十足。 掌勺下面的师傅很有气质,一人掌管全局。 这就是传说中锅盖面,其实和南京的众多面条来讲,没什么特点。 吃过面条,来到大西路,恍惚回到上世纪中叶,老旧的楼房,橱窗内外的塑料模特,仿佛诉说着他当年的繁华和妖娆。 商家门前塑料模特列着队,排成排的矗立着。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回到农村小镇。 在大华旁边有一教堂----福音堂,建于1918年,有着近120年的历史,里面设备依旧可以看到历史的影子,适逢礼拜天,唱诗班还在歌唱,就没进去细看,建筑风格还是有点中西合璧的感觉,挺适合文艺青年拍照的! 福音堂后面还有当年的教会学校---崇德学校。 福音堂对面有一条老巷,巷子深处有一家柏氏鸭血粉丝,也是网红小吃,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大家都会觉得鸭血粉丝是南京特产,其实鸭血粉丝是地道的镇江货。传清末秀才梅茗科考失利后,在镇江开设了“鸭先知”,所售卖的鸭血粉丝汤香飘百里,引得无数食客踏破门槛,其中就有《申报》主编蒋芷湘先生。他品尝完鸭血粉丝汤后,题诗赞誉道:<br>  镇江梅翁善饮食,紫砂万两煮银丝。<br>  玉带千条绕翠落,汤白中秋月见媸。<br>  布衣书生饕餮客,浮生为食不为诗。<br>  欲赞茗翁神仙手,春江水暖鸭先知。<br>  此诗可以说是有关鸭血粉丝汤的最早的文献记载了。 乘坐2公交车,下一站去金山寺,2路车行驶在大西路上,当年大西路可是省城的繁华之地,如今的大西路虽已不再人声鼎沸,但它一直在诉说着这里的历史故事与沧桑世事。徜徉大西路,回首过往,昔日的繁华、人头涌动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2路的尽头就是金山寺,在景区的门口看到已经多年没看到的传统技艺——看相算卦,更重要的是还有神鸟叼签,也就是失传已久的黄雀算卦。 黄雀叼签算卦,是以前江湖术士走南闯北谋生湖口的一个秘技,自古有之,向来不轻传。江湖术士无沦走到繁华闹市还是僻静乡村,选一个合适的小场子,只要将手上提着的鸟笼一放一摆,立即可以围上一圈看热闹的人,随着术士的演示,只见一只小黄雀听从术士的吆喝,从打开的鸟笼内飞出,走向签盒,用咀在盒内叼上一签,放在术士眼前,然后返回鸟笼。<br>术士根据小鸟叼出的签或签文,能准确的推测出你心内所想的事或物,正所谓江湖术士咀边常挂的口头语: "小算鸡毛蒜皮,大测天文地理",…你身上带有多少零钱,你的香烟盒里还剩几支烟,你属什么,你是哪年生的,你夫人几岁,共有几位夫人,灬无不信口说出,精准到家。其实内藏玄机,随着时代发展街头巷尾已很少看到了,如果仔细挖掘,也许会成为一个非遗项目,扯多了,见笑。 金山 焦山 北固山我就不多累赘了,不同的人欣赏不同的风景,只是游玩后给我思考最深的是三块碑 <p class="ql-block">金山寺御碑“江天一览”</p> 北固山"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相传为梁武帝所书,镇江是大运河和长江交汇之地,多少帝王在此指点江山,都是江山,可又是谁的江山?答案在金山寺门口的这块不起眼的石碑上。 这块石碑题刻“月楼郭大公祖观察大人德政 民不能忘 镇江绅董商民敬立 ”,是光绪三十二年镇江“坤董商民”为纪念观察使郭月楼所立,而且是在郭大人被贬职时立的。 至于西津渡,我不想多费笔墨,千篇一律的过度开发,三年疫情下的萧条,不说也罢,有空再说说镇江博物馆吧。今天就啰嗦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