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八月一日晚间央视新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洪水来袭,天津讯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23年7月底,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河北省,北京,天津,多地出现强降水,8地启动防汛防台风Ⅰ级应急响应。此前官方通报,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滹沱河黄壁庄水库7月30日23时入库流量涨至3615立方米每秒,依据中国水利部《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编号为“子牙河2023年第1号洪水”,为今年中国大江大河首次发生编号洪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黄壁庄水库是海河流域南系防洪的骨干工程和河北省防洪保安一号工程,位于石家庄市西北约30公里的太行山东麓,承担着下游北京、天津、石家庄等25个市县,1800多万亩耕地,以及华北油田、大港油田,京广、京九、京沪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的防洪保安任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黄壁庄水库泄洪中(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央广网天津7月31日消息(记者周思杨)记者从天津市气象局获悉,7月29日7时至7月31日9时,全市降雨区平均降雨量90.1毫米,最大降雨量193.8毫米,出现在西青区杨柳青三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媒体报道,27月29日7时至7月31日9时,天津全市降雨区平均降雨量90.1毫米,最大降雨量193.8毫米,出现在西青区杨柳青三街,雨量100.7毫米,最大降雨量200.1毫米,出现在武清区曹子里,最大小时降雨量54.8毫米,出现在静海区台头。其中,中心城区降雨区平均降雨量92.6毫米,最大降雨量109.9毫米,出现在红桥区洛川里,次大降雨量102.3毫米,出现在南开区华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8月1日19时,天津仍有大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作者在家的阳台拍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天津有一条跨省界的主干大河,流经天津市区的子牙河,是一条抗洪水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前杨柳青水患的子牙河(网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子牙河历史上原是一条行洪河道,主要宣泄上游滹沱河,滏阳河下泻之水。每年汛期,水势汹猛,历代洪水泛滥。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1948年,580年间,决口387次,冲毁村庄,淹没田园,农民背井离乡,苦不堪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经历了1954、1956、1963年3次特大洪水灾害,于1966年根治海河,开挖了子牙新河,改变了子牙河汛期行洪超标的旧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前子牙河水患的灾民们(网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子牙河流域位于海河流域的中南部,由滏阳河和滹沱河两大河系组成,两河系洪水在献县汇合后经子牙新河下泄入渤海。子牙河流域西起太行山,东临渤海,南临漳卫河,北界大清河,跨越山西、河北、天津3省市,流域内河北省面积27744平方公里。全流域多年平均年降雨量约为540毫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流入天津市的子牙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又载:子牙河,战国时期称虖沱别河,后名滹沱水、盐河、沿河、下西河。清代,滹沱河沿今子牙河古道流经大城县,至交河村北与黑龙港交汇。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疏浚交河村至子牙镇(今西子牙村)沿河,以杨家口村支流为正河,因流经大城子牙镇(指今西子牙村),河名改为子牙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流经天津西站东面的子牙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大红桥坐落于天津市红桥区红桥北大街,是海河主要支流子牙河上的一座桥梁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现存桥梁建于1937年,为天津市历史上较早的桥梁,也是天津市红桥区的名称由来和标志性建筑。目前,大红桥作为红桥区内现存的唯一铁桥,也是天津市仅存的三座开启式铁桥之一,现已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在红桥区有一座大红桥,是一座已经建成通车81年的老铁桥。现在的这座大红桥,建成于1937年,但在此之前,“红桥”一名就早已存在。据史料记载,“红桥”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但最初的大红桥是架在北运河和子牙河快要汇合的地方,位于现在的大红桥东侧200米左右,是一座木质拱桥。</b></p> <p class="ql-block"><b>大红桥老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24年子牙河河水泛滥,冲垮了大红桥的护岸和桥台,致使使用了37年的大红桥钢架全部沉入水中,后来几经打捞,仍有半数残骸陷入河底淤泥之中。大红桥倒塌近十年后,1933年7月,相关部门又开始筹建新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近日的抗洪中,天津市水务部门在加快城区和一级性河道、二级景观河道和二级排涝河道的积水排出,进而降低天津境内河道水位,为迎接洪水调蓄最大库容。目前,全市有7万多人对全市的河道、险工险段以及各地方片区进行巡视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排除,确保市民生命财产安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多日来上游北京、河北省的持续降雨,比如河北省邢台的一个地区降雨量超过了900毫米,天津现在将重心转移到了泄洪上。特别是天津市上游地区的永定河、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的水位随降雨量持续增加,子牙河、大清河以及北运河都兼有泄洪功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天津子牙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天津现在将重心转移到了泄洪上。特别是天津市上游地区的永定河、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的水位随降雨量持续增加,随着上游水位上涨,天津本地降雨平缓,我天津的防汛转向了上防洪水、中防内涝、下防海潮、北防山洪的防洪模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最新预测!洪水这些时段影响天津目前判断,此次主要的洪水过程是在永定河系和大清河系。根据水文预测,大清河新盖房分泄洪水8月6日前后抵达我市,子牙河洪水8月7日前后进入天津境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子牙河西大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今日子牙河水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8月2日上午九点,笔者在子牙河西站西大桥河段,观察子牙河水况。目前子牙河水位处于低水位,这是为了迎接上游泄洪水的到来,而提前腾出来蓄水空间 ,保证泄洪顺利进行。</b></p> <p class="ql-block"><b>今日子牙河水面。</b></p> <p class="ql-block"><b>今日子牙河水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23年流经天津的这场洪水,在充满智慧的天津人的奋力抗击下,在周边省市的密切协助下,一定会让子牙河水向东奔海 ,平稳安全的流经这座美丽的大城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