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7月21日,我们从锡林浩特匆匆赶往察右后旗,到姑姑家看到是姑姑冰冷的尸体,姑姑再也不能睁眼看我一下,更不能像以往一样握住我说,露出喜悦的神情了。她走了,走向了天堂,永远离开了我们。此情此景,让我有撕心裂肺之痛。这些天,我脑海中全是姑姑的音容笑貌,曾经的往事一幕幕,一桩桩浮现在眼前。今天用我绌笔写一写我所知的姑姑的人生,以此怀念远在天堂的姑姑。</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有六位姑姑,田金英排行第五,所以称呼为五姑。1955年生人。比我大四岁。籍贯是通辽市科左后旗金宝屯苏木巴嘎呼萨村,村子三面是坨子,坨子上长着榆树、桑树。西辽河弯弯地从村前流过,河岸的冲击平原上种着高粱、大豆、玉米,………我与姑姑从小在此玩要,割猪菜,下田劳动,留下了童年的足迹,青春的身影。姑姑小时候梳着粗粗的长长的辫子,团团的圆脸,虽然粗布补丁衣服,但穿在她身上别有一番神韵气质。五姑聪明好学,曾在金宝屯中学读过初中,只读了半年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姑姑能歌善舞,七十年代初,是生产队文艺宣传队的骨干,学演现代京剧巜红灯记》,唱东北二人转,表演得有声有色。当时在村里,好几位小伙子追她,但她心气高,不愿在农村过面朝黄土背朝天,养鸡喂猪的生活,一心向往城市生活,所以对追求者置之不理。二十三岁还未出嫁,可愁坏了奶奶。1978年的春天,远在呼和浩特的大姑父来了一封电报,电报只有六个字“金英速来呼市”。看到电报,五姑毅然决然启程去呼市。写到此,我脑海中浮现出了她与景鹏姑俩人坐马车离开小蒿子的情景。两个二十几岁的姑娘去外面闯世界,前方都是茫然不知的未知数,真有股闯关东的劲儿。这一去过关山越峻岭,成了察右后旗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据姑姑说,78年去呼市后,被安排在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大庙民族用品厂做学徒(制鞋),一个月只有21元的工资,吃住在牧人家。鞋厂工作辛苦,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有多难呀。后来由大庙调至四子王旗刻字社,由此去呼和浩特学习刻字工艺。在此期间与姑父———赵炳和相识,相恋。他们俩可以说成是一见钟情定终生。1980年在察右后旗结婚成家立业。</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婚后的43年家庭生活,幸福满满。夫妻举案齐眉,夫唱妇随,在察右后旗,在众多亲戚中,朋友圈里都是共认的模范夫妻。他们俩人在察右后旗白手起家,携手奋斗43年,日子过得顺心如意。姑父事业发展得风生水起,姑姑把家操持得井井有条,无论是在白音查干,还是呼和浩特,海南,姑姑的家打理得一尘不染,窗明几净,锅碗瓢盆擦得亮亮的。给人温馨,舒服的感觉。我每次去姑姑家,看到的是姑姑洗菜,姑父掌勺炒菜,不一会儿工夫,色香味美的一桌子饭菜,让人垂涎欲滴哟。姑姑和姑父生活中的角色与搭配用成语“琴瑟和鸣”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姑姑是典型的贤妻良母,用姑父的话说,共同生活43年,姑父自己没洗过一双袜子,一件衣服,都是姑姑洗得干干净净,叠放得整整齐齐。尤其是姑父爱穿白色衣服,白色衣服的领子白白的,衣服上一个污点都找不到,而且四十多年如一日啊。记得一位哲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一件件平凡的事也能组成伟大的人生。我的姑姑,就是这样一位很平凡又伟大的妻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姑姑生性胆小,对姑父是百分之百地依赖,尤其是外出,寸步不离。姑父对她呵护倍至,夫妻几十年如亲人一般。如此深厚的的夫妻情,她怎么舍得深爱的丈夫呢?肯定是万般不舍,无奈,无奈,无奈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是啊,十月怀胎,将襁褓中的婴儿一把屎,一把尿,抚养成人,结婚成家,倾注了母亲的多少心血?不是一句话,一个言辞所能表达的。姑姑膝下两个儿子,三个孙女。他们是她的心头肉。每次与姑姑聊天,说的最多的是她的宝贝儿子。大巴特怎么了,二巴特怎么了,言语中带着几份想念,几份自豪,更多的是牵挂。对儿媳妇赵静,莲花总是以换位思考的角度理解,以长者的胸怀慈爱,以欣赏的语气夸赞。就在发病的前两天与我聊天时,还夸赵静的民宿特别干净,儿媳妇能干,说莲花在呼市教育孩子有方,………。看到葬礼上两个儿媳妇哭成泪人的样子,我更深刻感受到了她们婆媳之间的情义。三个孙女更是姑姑的心肝宝贝,连微信头像都是三个孙女的合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姑姑,您才68岁,还不到垂暮老矣,儿子,儿媳妇还未来得及尽孝呢,您就匆匆离开了您深爱的儿孙,留下了多少遗憾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姑姑是田氏家族的核心人物,对母亲,对兄长,对姐姐,对妹妹关心牵挂。对侄子,对侄女,对外甥,外甥女关爱有加,特别是从东北带来的海平,长林,春玲、文美、文慧,心系于心,几十年如母亲般呵护。对从小一起长大的满荣,景鹏,绍华经常嘘寒问暖。对呼和浩特的京格视如亲姐。姑父说她爱操心,所言极是。今天为这个姐妹的事愁了,明天为哪个侄子外甥担忧了,事事操心,时时关注。尽管她离开东北四十多年,但乡情,亲情,友情始终是她魂牵梦萦的情愫。</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姑姑为人善良,待人宽厚,无论是与婆家人,还是与两个亲家、亲家母都是和谐相处。姑姑家的客人多,有来自东北的,甘肃的娘家人,有来自华德的婆家人,还有姑姑、姑父的同学朋友,无论哪里来的亲朋好友,夫妻俩盛情款待。姑姑为人低调,说话办事总是为对方着想,在察右后旗的四十多年的生活中,交了好多知心朋友。她离世后,好多亲朋好友都来悼念,泪流满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长大懂事时,大姑、二姑、三姑、四姑出嫁了。只有五姑和小姑与我同在屋檐下,一起玩着长大的,情如姊妹一样。我记得七十年代刚刚盛行的确良衬衫,姑姑从呼和浩特回来路过北京时,给我买了一件黄色的的确良衬衫,那种穿在身上美美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那时的她给二姑家哄孩子,手里的一点点钱给我买衣服,让我感激不尽。后来,我数次去姑姑家,每次,姑姑总是握着我的手,说呀,说呀,说不完的话。张啰着给我———这个爱臭美的侄女买这个,买哪个,又担心我不喜欢。我直来直去说不喜欢,她就一脸失望的表情。衣服呀,靴子呀,手表呀,项链呀,……手表和水晶项链至今还珍藏着。有微信之后,隔两天就来微信说“高娃,这两天怎么没有信儿了?姑姑想你了”,我们一聊就是半天,聊生活琐事,聊过去的往事,聊身边的所见所闻,……就在发病前的6月29日还聊了很多,没想到7月1日突发脑出血,再也没醒过来。姑姑真的走了,走向了天堂。再也看不到她每天早上发的问候的图片了,听不到她每天与我微信聊天的声音了。再来察右后旗时姑姑不会握着我的手,说呀,说呀,把我全身上下打量了又打量……被姑姑宠着,爱着的时光再也没有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生苦短啊!还不到古稀之年就匆匆离去,心中有多少话语未来的及对老公说,对孩子们说,………带着对生活的满足,对亲人不舍,对未来的遗憾,永远离去了。姑姑生前常常对我说,她在察右后旗四十多年,大事没操过心,生活中诸多琐事老公想得周到细致,生活中满满的幸福感,这也许是生命的厚度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故人已逝,记忆永存,忘却的是伤痛,不忘的是思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姑姑,安息吧,你深爱的亲人不会忘记您,你深爱的这片土地不会忘记您。您的善良,您的勤勉,您的宽容,留给我们的是精神上的无价之宝。</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