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仙都招山再行

娟子

<p class="ql-block">仙都镇是华安土楼最多的乡镇,也是世界遗产二宜楼所在地,但除了二宜楼是圆土楼外,几乎都是方形土楼,还有大厝楼化的五凤楼。我们此次仙都行就是为了去寻找一栋五凤楼,下午一点半出发到达仙都已近四点,一路走走停停,先后在招坑、招山、云山、岭埔等村落停留。早先几次来仙都主要到著名的大地二宜楼、招山仁德楼等土楼观摩,这次要找的五凤楼在这几个村中是最偏远的,且是海拔较高的山上,问了四五个人才最终找到,而且天公不作美又下起雨来,只好草草收工返程。可能还要再次来仙都探访啦。</p> <p class="ql-block">招坑村路边的一座独栋炮楼,这在华安是非常少见的,华安炮楼特别是仙都地区的炮楼大都是与大厝组合,类似于楼化的护厝,并加入防御性的瞭望窗和射击孔,保护大厝的安全。</p><p class="ql-block">这座炮楼看起来像独体的,但在它前面就是一个二进五开间的大厝,大厝前埕也用围墙围起,院门很高大气派,但现在院墙几乎倒塌殆尽,只剩一个院门门框。炮楼似乎是保护这栋大厝的。</p> <p class="ql-block">视频制作:逸亭軒</p> <p class="ql-block">大厝的门窗都有精雕细琢</p> <p class="ql-block">中厅悬梁有精美的牌匾挂钩,不知曾经挂过什么显赫的牌匾,主人应该是个一官半职的官宦世家或是有钱有势的商户?</p> <p class="ql-block">村里打造的号称世界秋千第一村的娱乐场所,没有几个游客,几个村里的孩子在里面玩。</p> <p class="ql-block">村里还有几栋大厝加炮楼组合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招山村在仙都镇的最东北面,约走几公里就到泉州安溪的境地,全村一千三百多人,以林姓、黄姓为主。该村土楼名好几栋有带“宜”字,不知与大地村的二宜楼有没有关系?!。</p><p class="ql-block">招山村至今保留有较多完整的传统夯土建筑和大型土楼,其中古宗祠5座、古庙1座、古土楼9座、夯土建筑“大五间起”和“大七间起”等50多座古建筑。是华安县著名侨村,民国時期以林文图为代表的爱国华侨为家乡社会事业建设作出很大贡献,美篇中的南海中学、石桥都是他捐资建設,并建有以“成德楼”及“仁德楼”为代表的“华侨厝”,在保留闽南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还融入了南洋建筑风格,对于华侨文化研究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招山村已成为省级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招山村琮翼楼,来过两次这座土楼,门匾上纪年是清宣统的,但斑驳的墙体确信这座土楼有更悠久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招山和宜楼,建于清咸丰年间,门口立一“百寿当”,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摄影:逸亭軒</p> <p class="ql-block">终于找到此行的主楼,宗和楼。为大厝楼化的五凤楼样式,最为精彩的是全楼内外都布满精美的彩绘。这座五凤楼是民国时期下南洋的汤隆潜回国建造的,汤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印尼,一个在家乡挑房头,据说汤自己也是叶落归根回乡终老的。</p> <p class="ql-block">像是主人乘大帆船下南洋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招山成德楼,也是华侨(林文图)回乡建造的,这座土楼放到现在也是一座豪宅,主楼三层,每个角都有楼梯上下,通廊宽敞,三楼的主厅放着主人的照片及楼匾,木梁架精雕细琢,两边廊道房是开放式设计,起到观察哨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门窗满满的民国风</p> <p class="ql-block">仁德楼,也是华侨回乡建造的。招山真是个侨村,清末民初的土楼几乎都是华侨建的,村里还有华侨捐建的学校、医院、路桥等。</p> <p class="ql-block">二楼的下水道设计</p> <p class="ql-block">民国风的绿瓶子走廊装饰</p> <p class="ql-block">梁柱都有精美木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