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生尘世间,只为一谦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书笔记之《老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7月23日,星期日,晴</p><p class="ql-block"> 重读《老子》,今日抄读1-15章。</p><p class="ql-block"> 老子的《道德经》值得一读再读,尤其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代,更值得静下来读一读。和孔子的《论语》不同,孔子叫人做加法,要人学会自律、仁爱、修身、治国,而老子重在于做减法,放下一切,只为修心。《老子》开篇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老子看来,道理自然,人们不是生而知之,是后天逐步的探索和认知,但认知有局限,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懂得更多。这本八十一章的小册子,我曾多次读过,上学时也抄录过好几遍,每次读来都觉甚妙。</p><p class="ql-block"> 人生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更没有绝对的完美,很多时候美丑、长短、高低、上下都是相对的,都是互相转化的。所以,凡事不必做的太满,要留有空间和余地,给自己也是给别人,这是一种善良,也是一种智慧。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圣人都知道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我们更应该学会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p><p class="ql-block"> 所谓“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久,在于其不自生,所以能长久,所已我们做事要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苏轼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放下私欲,置身事外,挑出问题来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做人如水,在于谦下而不争,不争则尤少。</p><p class="ql-block"> 荣辱若惊,人之常情。得宠则喜为上,受辱则悲为下,本为常理,得失宠辱都感到惊恐,的确是发人深省的看法。我想,在老子看来,保持平常心,才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何做到读了老子,再看古人那些诗文,更有感觉。明朝陈继儒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苏轼也说,“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王维在《鸟鸣涧》中写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更是让人读之拍案,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放下,则境随心转。林清玄不也说过吗,“万事万物就看你的心怎么想,事情的好坏无所谓,心想的好坏才可以使一个人有喜怒哀乐!想要快乐人生,心就先快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7月24日 星期一 晴</p><p class="ql-block"> 今日抄录《老子》七章(16-21)。</p><p class="ql-block">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老子强调致虚极,守静笃,这重要的还是修身,看到生活中循环往复的规律,学会包容,保留内心的清静。</p><p class="ql-block"> 老子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唯与阿,美与恶,有差别,但不同的人看待和评判的标准不一样,世人畏惧的,老子也畏惧,这或许是夫子同于常人的地方,但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而老子却能“我独泊兮,其未兆。”众人皆有以,而老子独顽且鄙。老子的淡泊自守,宁静质朴,与众不同,却也是更高的精神境界。</p><p class="ql-block"> 老子说的好,“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生活中没有一层不变、永恒的真理,大德的模样,唯有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所以,我们看待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现象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从可变角度去解决具体的问题,这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做法吧!而很多感受,往往意会而无法言传,但这也是真实的,德与道,看似恍惚,但有形有物、有精有信,在人的心里,需要坚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7月25日 星期二 晴转多云</p><p class="ql-block"> 今日抄录22-27共六章,偶得三句。</p><p class="ql-block"> 第22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少则得,多则惑。”可见,这些曲与全、枉与直、洼与盈、少与得、多与惑原本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所以,我们观察事物、处理问题都要从多角度出发,全面客观地分析,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因如此,个人品格的提升也是要由表及里,注重内在的修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说的这四不和孔子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应该是一个意思,都是告诉我们要保持平常心,保持低调的作风和谦卑的心态。</p><p class="ql-block"> 第24章说,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踮起脚跟的人难以久立,跨越走路的人难以远行。生活在自媒体繁盛的信息时代的当下,我们其实是没有啥隐私可言的,所有的言行往往都在别人的关注和品论之中,舆论是风,不论逆风走还是顺风走,我们都在风里走,我们左右不了风向,唯一能做的就是站稳脚跟,不被风吹倒。生活中,刻意的勉强,执着的追求,一味的迁就,太累,太容易受伤,也太容易迷失自己……所以,我们要做的,还是坚持正确的原则、不卑不亢的底气、不骄不躁的态度,脚踏实地,这样我们才能站得稳、行得远。</p><p class="ql-block"> 第26章说,“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稳重是轻率的根本,沉静是浮躁的主宰。凡事慎重,三思后行,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而独处时慎独,保持沉静、理性、自律的态度,这本身也是一种修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7月26日 星期三 中雨</p><p class="ql-block"> 今日浅读《老子》28-37共六章。</p><p class="ql-block"> 为政、用兵,不想深究,只谈修身。</p><p class="ql-block"> “知人者智,自知者名;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对外“知人”、“胜人”,固然可贵,但人还是要学会“自知”和“自胜”,人其实要战胜的是自己,需要了解的也是自己,读懂自己的内心,不忘自己的理想,才是最重要的。自知之明,自胜之强,才是个人品格修养的标准。</p><p class="ql-block">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大道氾兮,其可左右。生活中这些道理,都不是什么雕琢的经典言辞,往往只有你走过曾走过的路,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经历过一些人、一些事,你才能懂得前人曾有的感受。老子也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大道至简。平淡之中,才有真。曾记得看《红楼梦》,人们都说《红楼梦》写的是宝黛二人的爱情,可我通篇也没有找到当下人脱口而出的山盟海誓,反而更多的是平安喜乐。宝玉说的最多的是,“林妹妹又不开心了?”而黛玉对宝玉的期盼更多是平安就好。这种最简单的表达,或许是最真挚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当然,再好的道理,还需要讲给懂你的人听。懂,一句顶一万句,不懂,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多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7月27日 星期四 晴</p><p class="ql-block"> 今日抄录《老子》38-47共十章。</p><p class="ql-block"> 《道德经》下篇重在论道,有无相间,相反相成,明道若昧,清静无为。</p><p class="ql-block"> 读文第41章最有感触,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为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读到这里,我想到唐伯虎曾经写的,“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所谓的道,源于不同的认知,记得孔子曾问道老子,求学的时间里,和老子争论最多,后来拂袖归去。后来,孔子成为了圣人,论及老子,孔子评论,“愚不可及”,所谓大智若愚,难得糊涂,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还是很懂老子的,“愚不可及”这四个字才是对老子最高的评价,也是做人的大智慧、大境界。当下的生活中,自恃聪明的人很多,执着于功利的人更是不少,这种过于用心地追逐或许不可取,太累;有时候,我倒觉得放下那些虚无的东西,简单一些,即使做个别人眼中的“傻子”,也很快乐……</p><p class="ql-block"> 所以,“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p><p class="ql-block"> 44章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人只有“知足之足”,才可长足。45章也说的“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智若缺,大巧若拙,大辩若纳,大赢若绌。”想想这些,不如意的缺憾,也足以让人释怀。</p><p class="ql-block"> 当下,人人都在表现自我,都在忙着表达,却很少有人能静下来倾听别人,人心,太浮躁了。圣人的这些道理,易懂,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听进去,做得到。</p><p class="ql-block"> 唉,老子也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7月28日 星期五 大雨</p><p class="ql-block"> 今日抄录《老子》48-56章。</p><p class="ql-block">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今天燥热,深感倦怠。既然老子在56章也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那,不说话也是对的。只记一句,以自勉。</p><p class="ql-block"> 所谓德善,是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所谓德信,是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7月29日 星期六 阵雨 </p><p class="ql-block"> 今日抄录《老子》57-6章。</p><p class="ql-block"> 第58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相依,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或许没有啥标准可言,但生活中的矛盾应该不是完全对立的,在一定的外部条件的作用下是可以转化的,前提是要有外在的努力,如果坐等转化,我想就太迷信老子的话了。我的理解是,生活中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看的是你如何利用这些现有的环境去做事。记得韩非子解读老子时说过,“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可见,居安思危的同时,还要调整心态,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人逢得意多低头,身处逆境常挺胸。生活的宁静总会让人看到行至水穷处,是坐看云起时的心境和美景。</p><p class="ql-block"> 第60章,“治大国,如烹小鲜。”老子看来,治国之道,在于顺其自然,清静无为,不要政令反复,折腾多了容易害民,意在表达,“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前对这句话真是理解错了,以为老子意在说,只要无为,治国就像烹小鲜这么简单。后读《韩非子》才知,“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可见,决策要深思熟虑,甚而为之;少反复折腾,也是为政之本,民之幸事。</p><p class="ql-block"> 第63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可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乎?难事从易处着手,大事从小处着眼,我觉得这也是解决问题很好的思路。第64章,老子说的更好,“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未兆易谋。这里更强调凡事要未雨绸缪,有所准备,慎重对待,有始有终。“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虽说万事开头重要,但行百里而半九十者甚多,凡事切不可虎头蛇尾。事有始终,慎终如始,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7月30日 星期日 阴</p><p class="ql-block"> 今日抄录《老子》67-75章,有获得之欣慰,亦有释怀之寂寥。</p><p class="ql-block">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我觉得老子的三宝,也是我们修身的方向。慈爱则不凶残,俭啬则不放纵,谦下则不争夺,这是一种品格修养。尤其是慈,我觉得不是懦弱,不是什么都说好的老好好,而是一种仁爱和善良,是一种认真和慎重,爱子者慈于子,重生者慈于身,贵功者慈于事。</p><p class="ql-block"> 道理虽好,却要讲给接纳你的人听,道理才有意义;可惜,有多少人能静下来聆听别人的意见呢?听尚且做不到,更不要说去照做了。所以,生活中改变一个人原来固有的观念,很难;而让一群人跟着你去创新做事,就更难了。老子也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知我者希,则我者贵。</p><p class="ql-block"> 诗经有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何求?”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心心相惜的知己呢?人生相识于江湖,也相忘于江湖,偶尔故友重逢,对坐长谈,茶知冷暖,已是足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7月31日 星期一 阴</p><p class="ql-block"> 《老子》今日读完。</p><p class="ql-block"> 想起白居易写的一首评论老子的诗,这样说的,</p><p class="ql-block">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p><p class="ql-block"> 如此质疑老子,估计香山居士受儒学思想影响太深,无法理解老子的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当年,老子过函谷关,被关尹子“逼”着写出《道德经》,老子觉得,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所以,写着写着他还是感慨:不如不说!</p><p class="ql-block">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其实,我想圣人老子所表达的是,真正的“道”很难精确的用语言表述的,他自己也认为他写的《道德经》也没有完全表达出“道”的全部含义。深层次的“道”,或许真的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只能靠自己去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p><p class="ql-block">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p><p class="ql-block"> 道者,利而无害,为而不争。</p><p class="ql-block"> 一本书读完,此刻,不想说话,惟觉怅然。受教,感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你喜欢,见字如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zgwMTQ0Mg==&mid=2247485393&idx=1&sn=b0523974e355aa0964a1c22e36e99698&chksm=e819fedcdf6e77ca3805bccd51eb882ad6f48c6475abcb2833d31841143cfbffd49749071caa&token=1042577716&lang=zh_CN#rd"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亮语随笔</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