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规——墨守、默守、莫守?

秋筠

<p class="ql-block">墨守成规一词最初是来形容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因墨翟善于守城,人言“善守”为“墨守”,后用来形容固守旧制、不图改进。故步自封固然不好,推陈出新才是自然世界发展的第一法则,达尔文的《进化论》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就是这个道理;道家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亦是这个道理。然,此“默”非彼“墨”也!</p> <p class="ql-block">回国一月后,许多事情尚不适应,离家太久了,对这片故土上的人、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及思维逻辑都很陌生。自战国至今,两千年来,有些人可谓把墨守成规演绎得淋漓尽致,诸如家有喜事要用红布遮上井盖、诸如某些东北人脚踢秦桧高扬岳飞壮怀激烈,却不知如果回到800年前,岳飞看见他们那是一刀一个只杀不埋。如果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自己也说不出来,其实原因只有一个:墨守成规、旧有定制。然而,真正应该墨守成规的有些人又变成了“莫”守成规——你可以在任何一个标有禁止吸烟的墙角下发现烟头;你可以在银行标有“请在一米线外等候”的ATM机前看见空前“团结”的队伍……在国内,有些人对规则、对契约精神的概念可以说是极其缺乏,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他们嘴边经常挂起的一个词:找人儿。孩子离分数线差几分,找人!公司里想要晋升,找人!想求个“饭碗”,找人!犯事儿得罪了官府,找人!天上地下,古今中外,没有他们找不到的人,他们可以问阎王要寿命,问玉帝要福祉。找人花钱,自古有之。和珅不是说:我不是要你的钱,我是用你的钱办你的事。</p> <p class="ql-block">契约精神最早诞生于西方社会,是基于商品经济社会衍生出的契约关系和内在原则。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救济的精神;是人文社会运转的基本法则;是每个人自发,毋庸置疑的遵循一套社会原则,不能被丝毫的打破、践踏。就像打牌,每种玩法都有自己的规则,私下换牌、蝇营狗苟就会破坏打牌本身所有玩家的趣味性。孟德斯鸠说: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然而,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面前,但凡有一个人破坏了规则,如果我不从之,那就是对我最大的不公。两种基本价值观的对立,天差地别。在职场,总有人抱怨“内卷”、“竞争压力大”,其实说白了,一个人加班到七点,自然会有人加班到七点十五,以此类推。可如果,大家相安无事、墨守成规,一同六点下班,下班后非紧急事件互不打扰,岂不美哉?你偏偏“莫”守成规,弄得大家都疲于奔命且心情不爽。</p> <p class="ql-block">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讲:“提到钱权立刻放大瞳孔。一说男女性事,马上就兴奋。说到道德、民生、人性、良知,个个噤若寒蝉,不关我事,不感兴趣。一个个精到骨头的个体组成了一个奇葩的族群,所有的屈辱和灾难都是自酿的。”《孟子·离娄章句上》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孔子曰: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天有道,国有法,家有规,方寸之间,尽显秋毫。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该创新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但老祖宗传下来的公序良俗我们还应赓续,而不能“莫”守成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