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23日,庞小毅老师组织了一场CPCA新会员艺术熏陶之旅,大家期盼已久,是日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五彩缤纷,<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能输给艺术家。大家</span>准时于下午1:45在维州国家美术馆大厅集合,小毅老师事先在网上购买了展览馆门票,2点钟一到,大家迫不及待,鱼贯而入维州冬季艺术大师展,一睹大师作品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下面分享各位CPCA成员庞小毅、陈家祺、傅凌露、徐信、陈莉萍、李红梅、陈乃力、姜为群、湯艺峰、应红、管玲玲、梁茗、片角惟子、李海英、方青、朱敏慧、顾睿(排名按报名参加观展顺序,不分先后)<span style="font-size: 18px;">的观展体会与感想,欢迎围观 ……</span></p> <p class="ql-block"><b>克里希广场夜间咖啡馆 博纳尔油画 1928 蓬皮杜艺术中心</b></p><p class="ql-block">掬一把百年时光的水,摸一下彩色的墙,我在窗内,你在窗外,你成了我的景,我成了你的画。在印象派大师的彩色世界中畅游,那些五彩繽紛的顏色,变换成多彩的泡泡,不时的呈現在眼前,前后左右,上下翻转,触手可及,顾老师让那些画走入脑海.娓娓道来他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印象派,正如其名,我思故我在,我印象故我画,它的色彩是头脑中想像的缤纷,它的形象是它对世界的认识,故而我选择了这幅画“从街内看咖啡厅”</p><p class="ql-block">展览馆对这幅画的图注如下(翻译):</p><p class="ql-block">“场景是从外部向内看的视角,是从一个有利位置展开的。有独个坐着等待,有情侣交谈,有服务生送餐,所有这些都在忙碌的咖啡馆氛围中进行。在这种“看与被看”的背景下,博纳尔巧妙的用镜子和透明玻璃创造了一个视觉效应,把外面街道和遮阳篷的反射利用起来,所有这些都在洒入的暖色光芒中。”</p><p class="ql-block">想到中国的一段话:“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在街上看咖啡馆, 你在咖啡馆看我, 读到你脸上温暖如春的橘色光芒, 一抹微笑正在唇边漾开, 读到一对情侣影影绰绰在一个角落, 三个黑色色块, 一下子抢了画面, 让人马上集中看过去, 窗边背影中的情侣,中间正在走入的客人,对窗是一对商人,酒杯上面的面孔似乎正得意洋洋的窃笑。像是傍晚的街灯照进咖啡馆,每个人陷入温暖舒心的环境中,享受着一个夜晚,暖心是第一印象。</p><p class="ql-block">色彩是斑斓的橘黄,夹杂淡淡的浅绿,窗棱自然分割出三个画面,是城市的自然写照,一个人生百态的角落,艺术家看人、看风景、看静物的心态是一样的,区别只是色彩不同。</p><p class="ql-block">我沉浸在博纳尔的画中,他要表达的是什么呢? 是对颜色的追求,他对颜色的运用自如,方块, 圆圈,方格等,是画作的背景,静物、人物、动物从这些格子中跳跃而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动起来, 似乎没有格子,画面马山暗淡无光,我想说:博纳尔是”格子大师“。</p><p class="ql-block">印象派它不再拘泥古典写实, 他眼中的世界是这么的丰富多彩,五颜六色,现在的我们被迷幻的色彩包围起来,在色彩的时光中触摸印象世界。</p><p class="ql-block">文/庞小毅</p><p class="ql-block">24/7/2023</p> <p class="ql-block"><b>喝咖啡 博纳尔 油画 1915 英国泰特美术馆</b></p><p class="ql-block">印象派抑或后印象派,对这一时期大师们的画展,我秉持的心态,就是有展必参。并不谙画理却极致喜爱,对画作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层面。艺术之门外徘徊的我,每每自嘲,或许不必理会画的深意,而伫立画前内心所起的涟漪即是与画的互动。直至此番,在顾睿老师的带领下,尝试着推开艺术大门,忐忑跨入大师Pierre Bonnard的画展。</p><p class="ql-block">策展师调用原画作里若干色彩和图案创造出的布景及氛围,与画作所表达的细腻情感浑然一体,光影流动的空间里,明媚与温柔恰似墨村冬日的一抹暖阳,温暖着身子,愉悦着心灵。</p><p class="ql-block">众多画作里挑出一幅《喝咖啡》<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细读,</span>因为这一刻的场景你我都曾经拥有。</p><p class="ql-block">红白格子桌布,或许是那时代的印记,略倾斜地向上延伸,几乎占据了画面的一半,浅蓝色的咖啡壶端坐桌子边缘,桌布在此呈瀑布向下与同色系的地面相接。</p><p class="ql-block">奶杯被随意置放在桌面,依稀可见牛奶的那一层白。与桌布的鲜亮形成对比的是餐盘的黑,黑得坚实有力度,盘中食物或许已被享用,盘底印刻的两只小昆虫倒是朦胧可辨。</p><p class="ql-block">一位妇人身着明黄上衣,手持杯子,正优雅地轻酌咖啡。与上衣对应的是左侧墙面与地面相接的那一抹明黄,不知明黄是否喻示着大师对健康对蓬勃生机的向往。</p><p class="ql-block">妇人目光所及,是孩子般的小狗,双手搭在桌边,红棕的皮毛与妇人头上的帽子遥相呼应,眼神无法捕捉,但可以想象的温柔充斥着整个画面。</p><p class="ql-block">另一位妇人身着蓝衣,倾身桌面,手正伸向玻璃水杯,动态模棱两可,是拿起水杯参与午茶还是放下水杯离开,不得而知,同样模糊的是妇人的形象,甚至呈现的面部也只有下颌,似乎大师脑中场景的攫取已经精准到这一霎那。</p><p class="ql-block">画面右侧的装饰边框由红黄蓝三色主打,而小狗身后的墙面也出现同款色带。疑惑的是两位妇人的背后,到底是一幅绘画还是推开窗子的风光,黄绿植物簇拥中的小溪正汩汩流淌?</p><p class="ql-block">整幅画面没有一个色彩是单一呈现,彼此渗透的鲜活是否映射着大师对生活的热爱,流动的光影被捕捉的瞬间会不会是大师梦幻中的情景,故而模糊却意境深远。这份用笔触留住的美,美得安宁,叫人屏息,只唯恐轻微的喘息亦会吹动静谧的幸福,那是生活中最本质最纯粹的幸福。</p><p class="ql-block">文/陈家琪</p><p class="ql-block">25/07/2023</p> <p class="ql-block"><b>卡内家的餐厅 博纳尔 油画 1932 巴黎奥赛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博纳尔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喜欢从他自己温馨的私人空间里找绘画灵感。这一张作品画的就是他在Cannet卡内家里用餐区的一角。</p><p class="ql-block">大多数博纳尔的餐厅场景都有着他不断想象出来的精致物件和摆设,更少不了入画的是他太太玛莎的身影。在大多数画里,玛莎都有着他们的白猫或腊肠犬陪伴,一起坐在餐桌旁。</p><p class="ql-block">而这一张作品的场景里玛莎站在餐厅的右边,背对着观众,像似正要离开这个空间,但她的“目光”却又把观众的眼光聚焦在了他们那洁白光亮的壁炉和色彩缤纷的餐桌上。博纳尔用了橙黄和朱砂色为主色调,以对角线的形式分布在画面上。让这个空间在视觉上变得更饱满了。</p><p class="ql-block">我喜欢摄影,这次跟随顾睿老师仔细欣赏这位法国大师的作品确实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p><p class="ql-block">文/梁茗</p><p class="ql-block">28/07/2023</p> <p class="ql-block"><b>逆光下的妇女侧面像 博纳尔 油画 1906 奥赛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大幕拉开,小小的画框,妇女的侧颜,昏暗的色调背景,黯淡阴影中的脸庞上几乎无法分辨的五官,领口黑色的绸结与褐色发丝上夸张造型的帽子相互呼应,白色蓬蓬袖上衣散发着隐隐迷人的质感丝滑。你是谁?是什么吸引了你的视线,那样屏息遐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p><p class="ql-block">展厅里人们轻轻的来来往往,伴随着细碎的话语。什么是后印象派?平面,光影,色彩,诗意的世界,柔和富有活力。浓郁的酒红帽饰是大片光影中的一丝靓丽,深邃的墨绿赭黄格纹展现着低调的优雅,灰色的表达增加了层次的丰富与和谐。画面中的你,精致的轮廓,柔美娴静,该又有怎样的故事怎样的回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文/徐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3/7/26</span></p> <p class="ql-block"><b>冬季的一天 博纳尔 油画 1905 奥赛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在一个美好的周日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与CPCA的小伙伴一起,在顾睿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欣赏了皮埃尔·博纳尔的作品。 博纳尔作为后印象派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领军人物,他以色彩而闻名,《冬季的一天》这幅油画创作具有鲜明的特点,室外白雪皑皑,楼房显得静谧祥和,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大地。室内是画室,模特站在厚厚的桔红色窗帘与木椅(调色板)之间,背对绘画者,微微低头沉思。她的安静与大环境融合,与背景相洽,好像在无声地陪伴橱柜上的画中女子…… 这幅画总体呈现灰色调,但色彩运用大胆,用细微区别的白将单一的雪表现得多样。画作中博纳尔运用大量风格化装饰,室内表现画室所运用的蓝色和红色更是极大地避免了画面的单一。同时室外的由于雪反光所造成的亮,与室内的偏暗亦形成鲜明对比。背景,色彩,绘画风格优先于主题,这也是皮尔·博纳尔的特点之一。</p><p class="ql-block">文/傅凌露</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27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窗前 博纳尔 油画 1925 泰特现代美术馆 </b></p><p class="ql-block">听说 2023 年 7 月 23 日我们的印象派资深学者顾老师要带大家去 NGV 看后印象派的画展,马上在千里之外举手报名,迫不及待飞回墨尔本,兴奋的觉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便找出 Myki 卡(一卡通),坐着小火车轰隆轰隆地开到墨都。那天上天为之感动,下了几滴泪。</p><p class="ql-block">皮埃尔·博纳尔 Pierre Bonnard(1867 -1947) 是一位法国画家和版画家,也是后印象派与那比派创始成员之一。特点是使用素描当作参考,发现他的作品基本是以温馨的家庭场景为主题,通常包括原先的模特后来发展成妻子的玛莎(Marthe)</p><p class="ql-block">1924 年皮埃尔和他的伴侣玛莎尔在法国南部离戛纳不远的卡内(Le Cannet)小镇上租了个别 墅。卡内是法国普罗旺斯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皮埃尔热爱那里的丰富色彩所以两年后就在那里买了一栋房子(不差钱)。</p><p class="ql-block">从这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花园、街景、远山和更远处的地中海,这些都框在一扇窗里。阳台上玛莎不知道是在等待皮埃尔归来,还是在想着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p><p class="ql-block">《窗前》的颜色明快但不跳跃,用的是淡的紫色、绿色和橙色,感觉画家不是一个狂野张扬的 性格,而是比较平稳内敛的人。皮埃尔的大部分作品来自于他身边的环境:家、伴侣和宠物。如果我认识他,我会带他来澳洲看看。</p><p class="ql-block">最近比较忙,但欠债不能不还,所以连夜写了这篇小学生作文,请轻轻地批,温柔地评。谢谢!</p><p class="ql-block">文/汤艺峰</p><p class="ql-block">2023 年 7 月 29 日凌晨 1:11</p> <p class="ql-block"><b>窗外 博纳尔 油画 1919 私人收藏</b></p><p class="ql-block">窗外,恬静的小镇沐浴在落日余辉下,呈现橘,黄,紫绚烂的色彩。窗内,房间一隅黄色墙面和窗下阴影鲜明的色块呼应,把色彩的对比度,发挥到了极致。博纳尔大师将三幅色彩迥异的作品用几何拼图的形式完美的融于一体。</p><p class="ql-block">大师的色彩以一种大胆的色块对比给观者一种强烈的感受,创造一个绚丽的世界 。“舞台式 ”的构图,描绘开放的窗户、截断的桌面 、桌上模糊的静物描写,构建独特的装饰性画作。</p><p class="ql-block">Inside looking out-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大师的很多绘画主题是透过门窗描绘街景,田园,及人物,他变换绘画的角度和光线,画出不同的场景作品。眼中有景,心中有画。</p><p class="ql-block">这次有幸能够欣赏到大师的绘画作品,震撼之余感触也颇深。博纳尔大师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色彩画家之一,然而大师的作品不是简单地描摹自然,善于通过对空间、光线、色彩、构图等绘画元素的探究,对描绘对象做主观处理,故而他的画达到了一种随心所欲的艺术境界。</p><p class="ql-block">借此感谢顾叡老师和CPCA的组织者们,为我打开了绘画欣赏的大门。</p><p class="ql-block">选择这幅作品的初衷是因为我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照片拼图,精美的拼图是拯救废片的神器。</p><p class="ql-block">文/惟子</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29日</p> <p class="ql-block"><b>镜子前的女人 博纳尔 油画 1908 </b><b style="font-size: 18px;">堪培拉</b><b>国家美术馆</b></p><p class="ql-block">在一个阴雨连绵的周日下午跟随顾睿老师走进了维州国家美术馆参观了后印象派画家-皮埃尓·博纳尔(1867-1947)的画展。观展时我被《镜子前的女人》这幅画深深吸引,走进了画中:在某天上午,女人一觉醒来,太阳已经高高升起,她刚沐浴完毕,缓缓走进卧室,一缕柔和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女人裸露的身上,刚刚擦干的浓密短发稍显凌乱,手上仍然拿着浴巾,转身来到镜前,看着镜中自己丰满优美的身躯,自我欣赏一番,似乎陷入了沉思,她,在想什么?镜中女人的脸庞被画家有意画的模糊,此为博纳尔画家特有的绘画特点,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p><p class="ql-block">油画的主体是女人,其陪衬背景是床、壁纸、镜子以及镜中女人,画家极具特色的有室内装饰效果的红白色花卉床单、红花绿叶的壁纸、土黄和土绿色花纹构成的地毯以及镜中的女人与主体形成了完美的呼应,营造了一种温馨的生活氛围,画面构图简洁极具层次感意境感,色彩搭配协调完美,这正是画家带着主观浪漫的情绪将自己对生活、人物、光线、色彩以及事物的理解完美地用画笔表达出来。</p><p class="ql-block">文/陈乃力</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30日</p> <p class="ql-block"><b>静物:盘子和水果 博纳尔 油画 1921 奥赛美术馆</b></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静物画,桌上的一盘水果,它远远地吸引着我的眼睛,越看越喜欢。 它到底好在哪里呢?为什么“爱”呢?说不清楚。听了几次顾老师的讲座,和老师一起看画展,自己也试着画画,感觉多了一些“懂”,就写写我懂了什么吧。</p><p class="ql-block">博纳尔被认为是“后印象主义”画家。古典画派追求理性的,要画得和照片一样"真“, 印象派要呈现事物在自然光影下一瞬间的”印象“,要表现更为自然的、感性的”真实“。后印象主义呢,他们不满足描绘自然的光与色,他们要把主观感受、把强烈的内心情感加进去。看看后印象代表人物梵高的画,就明白什么是主观的颜色和形态,什么是情感表现力和感染力了。</p><p class="ql-block">博纳特对色彩有超强的感受力,他大胆地运用色彩,把色彩和光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认为画画也要‘像诗和音乐一样充分表达艺术家的‘自我’’。这张静物是画家五十多岁成熟期的作品,这时的画家深居简出,喜欢画静物和裸女。他不受各种流派和风格的限制,从心所欲,要把对象在心中的“饱满的质感”画出来。</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左边的一条门框,体现了画家的视角;糖果粉色的桌布非常醒目,是用细碎的彩色笔触画出的,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光和光的动感,(房间内左面一定有个大窗户),在这样的映衬下,盘里的桃子格外鲜活。整个画面是温暖的橙、粉、红棕色,绿叶和背景中的绿、背景和夹杂的深紫、 桌上浅蓝色的餐巾、黄色的盘子,各种呼应,让画面平衡、和谐。</p><p class="ql-block">画中的桃子形态色彩各异,画家用丰富的色彩,画出了形状、体积、结构、重量,画出了毛茸茸的外表和不软也不硬的质地,画出了熟的刚刚好的香甜。评论家说有些桃子像“落日”。 也许因为他们有美丽的橙红色,还像落日一样发光吧?评论家经常评价一幅画“有生命有灵魂”“看起来比真的还真”,也能这样评价这些桃子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文:李红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3年7月31日</span></p> <p class="ql-block"><b>杏花盛开 博纳尔 油画 1947 奥赛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看画展之前之前,我都不知道,是看哪一位画家的画。说句实话,我一点也不懂画。只是听说有老师解说,所以我非常的兴奋的跟随着去了。心想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到了那里听了顾老师的讲解,才知道什么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听着顾老师讲每一画后面的故事,那画面都变得那么的生动有趣了。</p><p class="ql-block">画家博纳尔的画,色彩鲜艳明亮,给人印象深刻,让人觉得心情愉悦。所以他得到一个色彩魔术师的称号。评论家说是个幸福的画家。当我了解了他的生平,我想他也许是用这些画的色彩来治愈他内心的抑郁。</p><p class="ql-block">《杏花盛开》主体是白色,地上的草地是明黄色,第一眼给人明亮欢快的感觉,但树的中间点缀着深蓝又带上些压抑感,透着淡淡的伤感。</p><p class="ql-block">我非常喜欢他的风景画。当时又返回重新看一遍。《杏花盛开》这幅他的绝笔让我想到了李清照的《残花》:</p><p class="ql-block">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花谢为花开花。花飞为花悲。花悲为花泪,花泪为花碎。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p><p class="ql-block">我想这首词正是对这幅画很好的解说。</p><p class="ql-block">文/陈莉萍</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30日</p> <p class="ql-block"><b>法国香槟 博纳尔 色板画 1891 堪培拉国家美术馆</b></p><p class="ql-block">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色彩画家之一,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皮尔. 波纳尔的画作以色彩缤纷而闻名。</p><p class="ql-block">这幅海报《France Champagne》却不同于他的其他作品,波纳尔运用空间、光线、色彩、构图等基本的绘画元素,以丰富的想象力,用流畅的曲线形状对描绘对象做主观处理。</p><p class="ql-block">第一眼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手握香槟,穿着白色礼服的少妇,陶醉在喜悦之中。仔细一看原来白色礼服是香槟的气泡形成的褶皱。这一切又与少妇的头发和谐统一。香槟围绕着喜悦的少妇,酒的气泡又似乎在弥漫。好一幅法国香槟广告画。</p><p class="ql-block">极其简洁的线条,平坦的色彩和精确的结构,这是波特尔“视神经冒险“的又一尝试,也给予了观赏者全新的视角和感受。</p><p class="ql-block">艺术陶冶性情、娱乐身心、净化灵魂。在此也感谢CPCA活动组织者庞小毅和顾睿老师为我们开启了绘画艺术欣赏的大门。</p><p class="ql-block">文/李海英</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29日</p> <p class="ql-block"><b>白猫 博纳尔 油画 1894 奥赛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23日,我们走进NGV,跟随顾睿老师观赏了法国著名画家Pierre bonnard的画展。</p><p class="ql-block">皮尔·波纳尔的绘画以装饰品质和大胆的色彩运用而闻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色彩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不是简单地描摹,而是通过对空间、光线、色彩、构图等绘画元素的探究,对描绘对象做主观处理,从而达到一种随心所欲的艺术境界。</p><p class="ql-block">作品《白猫 Ale chat blanc 》,描绘了一只白猫弓起背的俏皮画面,它的爪子拱起,头缩回肩膀,微微眯起眼睛。我没养过猫,也没对猫的真实状态有过细心的观察, 但是如此比例的猫型,似乎印证了波纳尔的绘画风格:它并非简单的写实作品,而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白猫的腿拉长。或许他认为猫应该拥有更长的腿以方便探索这个世界,它借用猫的腿来表达自身的某种遗憾:如果我具备超人的视线或许会拥有更精彩的世界……?这是波纳尔主观视角的展现,却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p><p class="ql-block">文/管玲玲</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30日</p> <p class="ql-block"><b>眺望金合欢花的画室 博纳尔 油画 1946 蓬皮杜艺术中心</b></p><p class="ql-block">7月23日我随CPCA朋友们参观了NGV举办的冬季大师展皮埃尔•博纳尔画展。画展中展出了博纳尔各个时期的不同风格画作,包含了大量的精品,同时加上英迪娅•马达维的展览设计,整个画展色彩纷呈,充满了浓浓的法国风情。我们参观画展的时候,有幸聆听到顾睿老师的精彩解说,对画家本人和他的画作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正是一次愉快的艺术之旅。</p><p class="ql-block">博纳尔是一位色彩大师,擅长用色彩和不同的取景来表达他对生活的记忆和热爱。这里要评论的《眺望金合欢花的画室》,是博纳尔在卡内居住时的一幅作品。1924年博纳尔和妻子马莎来卡内旅游,对当地的美景一见倾心,因此决定在小镇定居,并且一直在那里工作生活了22年。</p><p class="ql-block">博纳尔有很多作品都是描绘卡内美景的,这幅《眺望金合欢花的画室》就是其中之一,这幅画作描绘了卡内的秋景。金合欢又叫Mimosa,是原产自澳大利亚的花,移栽至欧洲以后,它仍然保持天性,在澳洲春天时节开花,所以此花又象征了坚贞的爱情。博纳尔在作品里用了大量的明亮的黄来描绘金合欢的茂盛和美丽,同时用了各种蓝和绿来进一步烘托秋天温暖的充满香气的小镇气氛。</p><p class="ql-block">博纳尔这幅作品仍然采用了他喜欢的风景内景化的手法,用窗户来定义风景的边框,一下就把远处的风景拉到读者眼前,仿佛是在看一幅画中画。画室内部画家用了较为温暖的色调,同时马莎隐隐约约地出现在画的左下角,仿佛映射出作者创作时愉悦的心情。</p><p class="ql-block">文/姜为群</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30日</p> <p class="ql-block"><b>《坐在银色沙发上》丹尼斯 彩色版画 1898 维州国家美术馆</b></p><p class="ql-block">微风细雨的周日下午,坐上绿皮火车急匆匆的赶往城里参观NGV冬季法国大师博纳尔(Pierre Bonnard 1867-1947)画展,心里有些激动,因为这是CPCA 新会员组第一次组织会员们参观画展,而且还特别邀请到了顾𥈠老师为我们全程作讲解,岂有不激动的理由呢?以前去NGV看画展都是雾里看画,画看我,从没有象今天这样在顾𥈠老师的讲解下,让我们不仅仅了解了后印象派画家笔下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每幅画背后的精彩故事!</p><p class="ql-block">在整个画展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与博纳尔同时期最有成就的画家之一,莫里斯·丹尼斯(Maurice Denis)的画《坐在银色沙发上》。</p><p class="ql-block">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有一种东方的美吸引住了我,我被画面中的柔和色调和温暖氛围所感染,画中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柔和的</span>银色沙发与年轻女子的红色裙子形成对比,仿佛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细腻的绘画技巧让我感觉仿佛可以触摸到画面中的物体,融入到画面所表现的场景之中。她身穿柔软的红色长袍,端坐在银色沙发上。她的姿态优雅,面容安详,似乎正在静静地思考着什么。她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画面,仿佛在思考着生活的意义和内心的感悟。这种深沉的表情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安详;女主人身后陪伴着一位穿着黑色礼服的男子,他扶靠在沙发背上,正安静地看书,红与黑的画面,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浪漫而庄重的场面,令人神往。</p><p class="ql-block">莫里斯·丹尼斯是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和作家,他是象征主义和纳比主义运动的重要人物。他是"纳比主义"(Nabis)的创始成员之一,“纳比主义”主要是通过追求色彩和形式来表达内在感受和情感。这套系列作品是由法国艺术品经销商Ambroise Vollard 委託定制。<span style="font-size: 18px;">《坐在银色沙发上》</span>的灵感來自丹尼斯与玛莎·缪瑞尔Marthe Meurier的三年求愛经历,他们于1893年终成伉俪。</p><p class="ql-block">在莫里斯·丹尼斯的这幅作品里,充分展现了他典型的装饰性和象征性风格,年轻女子红白相间格子上衣、头饰,他巧妙地运用对比的色彩和橘色灯光的光影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宁静的氛围,让观者感受到一种温馨的情感。让人愿意停留在这样的画面之中,感受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p><p class="ql-block">丹尼斯的作品令人陶醉,它象一杯用色彩、光线和情感调制的鸡尾酒,喝了就醉!回家路上居然火车坐过了站!</p><p class="ql-block">文/应红</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31日</p> <p class="ql-block"><b>静物:盘子和水果 博纳尔 油画 1921 奥赛美术馆</b></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23日,一个细雨绵绵的周末,一群CPCA的艺术爱好者来到了NGV参观法国大师皮埃尔·博纳尔(Pierre Bonnard 1867-1947)画展!</p><p class="ql-block">其实,作为没有艺术细胞的我,本没有这个闲情逸致,只是中午正好在市区和老朋友有约,本着不虚此行的态度,赶紧报名了,而且此次参观还有学者顾睿老师一路耐心细致的讲解(真的很难得!)</p><p class="ql-block">下午2点,大家都已经早早到齐了!在顾老师的引导下,大家有序地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墙上错落有致地挂着大师的画作,边上都有详细的作品介绍 - 顾老师说这叫“展签”;别具一格的各种墙纸的设计也是非常赏心悦目,图案设计,色彩搭配,非常用心。原来这是专门由一位法国的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玛达维Mahdavi设计的,她对色彩,形式和纹理的运用而广受赞誉!</p><p class="ql-block">《桃子》出現在博纳尔的许多静物画和室内景观作品中。 关于主题,展签给出了以下描述:“它们是如此強烈和柔软,其中一些桃子类似浓烈的夕阳”。 民以食为天,博纳尔这幅作于1921年的静物画《桃子》,瞬间吸引了我!在透过附近窗戶的光线中,这幅构图中心的桃子盘是用深红色光谱绘制的,有深有浅的粉红色桃子,在淡粉红的桌布衬托下,散发着淡淡的诱人香味,不知不觉让我的思绪进入梦乡……</p><p class="ql-block">桃子是我最喜欢的水果,我们家乡的南汇水蜜桃久负盛名,甜蜜又多汁,甚至可以用吸管喝!以花为媒,每年也会举办桃花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据说后来桃子成熟时也会举办品尝会,可惜没有身临其境感受一下!</p><p class="ql-block">来澳洲这么多年,家乡的美味只能在梦中去体味了。曾经在这里也种下一棵桃树,也品尝到了带着家乡水蜜桃味道的桃子。可惜桃树是非常娇贵的,会饱受卷叶病的困扰,看着满树的桃花盛开,然后卷叶,然后花谢,真的是欲哭无泪伤透了心!直到前两年,不知道什么原因,一棵大大的桃树看着它渐渐枯萎,壮烈了;从此我不再有种植桃树的烦恼,也不再想拥有桃树的奢望了!</p><p class="ql-block">同伴拍了拍我,一声走了,让我如梦初醒,呵呵,跑题了!</p><p class="ql-block">文/方青</p><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1日</p> <p class="ql-block"><b>《芭蕾舞者》博纳尔 油画 1896 巴黎奥赛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很久以前,不记得在哪,也许某本画报上,见过这幅油画,说不出哪里好,只是感觉体现印象派画风中与众不同的朴拙稚气,因而记住;那时也还不太明了后印象派风格,博纳尔谁人?</p><p class="ql-block">时逢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NGV)年度大师展2023年冬季推出的,既是与法国奥赛博物馆合作的博纳特作品展(Pierre Bonnard: Designed by India Mahdavi);谢谢小毅组织,顾睿老师带领观展,一场后印象派艺术的认识和洗礼。 </p><p class="ql-block">穿过百年,与《舞者》原作不期而遇; 伫立静观,原作如此真实。其布展背景墙布粒状纤维和深色宽边木质直线条画框,无不衬托此画的朴雅。感觉这样的作品,挂在哪里应该都不违和,与四周或古典或现代的布置将高度契合,非常符合后印象派承上启下的风格。 </p><p class="ql-block">《舞者》从包厢俯视角度入画,一如既往的免去了人物面部描写(如顾老师介绍,博纳特作品特征);一群芭蕾少女翩翩起舞,构图呈向左上V型,队形变化中灵动的舞步将观众视角重点吸引到作品中间两人;近看感觉人物稚气得有些变形,远观能感受那是舞者们的动态。右下角的暗色衬托了舞台淡淡蓝色的沉静和白色衣裙的轻盈亮丽;博纳尔是纳比派代表画家,以色彩闻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色彩画家之一。《舞者》于他,虽显素颜依然美丽,用色不多却层次分明,既体现印象派画风,又具博纳尔风格。 </p><p class="ql-block">芭蕾舞者是印象派画家喜爱并擅长的主题,埃德加·德加( Edgar·Degas,1834-1917)就有多幅相关作品,画面一般色彩明艳,人物刻画细腻,光彩夺目;《舞者》明显可看出与其的传承, 作为博纳尔早期作品,又可看出他自己风格的探索;相信正是这些努力和探索,使博纳尔作为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之一,在印象派风格与富有表现力的现代主义绘画模式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p><p class="ql-block">从2021年冬季的NGV印象派大师展,到此次博纳尔画展,并在参展过程中有幸得顾睿老师讲解,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对印象派前后算是有了初步比较全面的了解。 </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23日(周日)的活动安排如此之满,观展来去匆匆,但短短的近两小时身在其中也是畅酣淋漓,受益匪浅;愿我们也有一天,放下红舞鞋,慢慢看展…</p><p class="ql-block">文/朱敏慧</p><p class="ql-block">2023.8.1</p> <p class="ql-block"><b>包厢 博纳尔 油画 1908 巴黎奥赛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法国后印象派艺术家博纳尔一直与画商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毕竟画商是推广艺术家的伯乐,力助艺术家摆脱贫困实现财务自由的幕后主推手。这幅群像作品《包厢》是博纳尔受画商约瑟夫Joseph和加斯顿Gaston 兄弟委托而作。</p><p class="ql-block">伯恩海姆-琼兄弟画廊(Galerie Bernheim-Jeune)是父辈留下的生意,约瑟夫和加斯顿兄弟两子承父业,是家族第二代艺术品经销商,他们的父亲、画商亚历山大·伯恩海姆是最早推广印象派作品的画商之一,约瑟夫和加斯顿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为巴黎先锋派艺术家的主要支持者,他们除了收购和出售艺术品,还收藏许多纳比派艺术家的作品。</p><p class="ql-block">这幅《包厢》作品描绘了两兄弟和他们的美貌太太(亲姐妹玛蒂尔德和苏珊娜Mathilde and Suzanne )坐在巴黎歌剧院的包厢里观看歌剧的华丽场景。</p><p class="ql-block">博纳尔在《包厢》里使用流行的装饰图案,娴熟而随意的笔触,把画面右侧的包厢柱子刻画得如镀金一般耀眼,烘托出洁白如玉的玛蒂尔德和苏珊娜姐妹,黑色的吊带连衣裙和绚丽的橙色背景凸显了她们白皙的肤色。在这幅肖像中,两位女性都具有典雅的气质,是美丽和青春的象征。她们在艺术家面前没有矜情作态,显得落落大方,具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她们的服饰应该也是引领时尚潮流的。</p><p class="ql-block">博纳尔一贯的绘画风格是强调画面背景的装饰元素,不厌其烦地刻画细节,而对人像却轻描淡写。但是这幅作品是画商定制的,因此不能怠慢,必须精雕细刻,这是博纳尔在描绘人像时最出色和最艳丽的作品,没有之一。</p><p class="ql-block">《包厢》是巴黎艺术家最常见的绘画题材,前辈印象派大师雷诺阿早在1874年创作的《包厢》就很受观众和收藏家的青睐,尽管当时的印象派被把持官方沙龙展的学院派鄙视和排除。在包厢里的“看与被看”是巴黎歌剧院现场最精彩的一幕,花花公子都好这一看。画面中一位站着的男士(无法确认是兄还是弟)左手拿着望远镜,正朝包厢的前排座位走来。对面的包厢有谁在场?谁陪着他们?这样的问题似乎比看演出更重要。这就是当年巴黎社交圈的流行元素。</p><p class="ql-block">《包厢》这幅艺术作品构图严谨、色彩浓艳,人物与场景俱佳,给观者带来了愉悦的视觉体验,是一幅令人留连忘返的佳作。</p><p class="ql-block">文/顾睿</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30日</p> <p class="ql-block">在巴黎著名女设计师英迪娅·马赫达维 India Mahdavi的沉浸式墙纸布景中合影,很有创意。</p> <p class="ql-block">观展结束后,在艺术家名字前合影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看到画展里的咖啡题材艺术品,不如在墨尔本的咖啡馆喝咖啡,聊聊画展…… 巴尔扎克的金句立刻浮现: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我不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分享应红老师精心制作的观展视频:</p> <p class="ql-block">面对<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博纳尔画展</span>众多的展品,我们CPCA人通过一画一写的参与方式,提升了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平,展现艺术和文学具有同等的感染力,是为记。</p> <p class="ql-block"><b>艺术图片致谢:</b></p><p class="ql-block">奥赛美术馆</p><p class="ql-block">蓬皮杜艺术中心</p><p class="ql-block">泰特美术馆</p><p class="ql-block">泰特现代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堪培拉国家美术馆</p><p class="ql-block">维州国家美术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