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94年,一部电视剧横空出世,迅速红遍了整个中国。还记得片头的那句经典台词吗?“If you love him,send him to New York,for it’s heaven;if you hate him,send him to New York,for it’s hell!” ——纽约,从此戏剧般走入了中国人的视野。剧中人物在纽约的奋斗与梦想,痛苦与挣扎,强烈撞击着人心,点燃了无数人内心的欲望之火,引发了一代人的出国热潮。</p><p class="ql-block">这座美国第一大城市,汇聚了众多的惊人元素:帝国大厦,时代广场,中央公园,自由女神,中央车站,布鲁克林大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归零地,联合国总部,华尔街,百老汇……它是如此地令人炫目,仿佛一块强大磁铁,吸引着来自世界的追梦人。</p> <p class="ql-block">7月29日,周六。Union Station 前的广场。清风晨光中,鸽群扑闪着飞过,留下阵阵鸽哨。</p><p class="ql-block">捡垃圾的黑人大妈友好地打着招呼,几个流浪汉躺在站前长凳上。不时有小车送客人抵达,人不多,空气凉爽。</p><p class="ql-block">因为昨晚行程临时有变,我们准备搭乘今天上午7点20的大巴到纽约。</p> <p class="ql-block">华盛顿DC的Union Station1908年开始使用,当时为世上最大的火车站。在这里,列车或巴士能够轻松将客人带到全美各地,是华盛顿最具代表性的车站,由建筑家丹尼尔·巴荷姆设计。</p><p class="ql-block">大厅内有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钟,还有众多的商店,餐厅。我们的出发时间比较早,商店几乎都没开门,客人也很少。大厅高耸的天花板给人极大的空间感受,我很喜欢这种高大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乘坐的巴士。乘客不算太多,应该不到50人。出发时间比正常发车时间晚了20分钟左右,并没有任何人给乘客解释缘由。这使我联想到在日本的乘车体验,发车时间精准到分秒,服务也周到细致,两者差别还挺大。</p> <p class="ql-block">行至行程的3分之一,突然闻到刺鼻的味道,司机找了停车点停车检查,宣布说我们必须换乘另一台车,且需要再等待90分钟,好郁闷。不一会,又说有一辆过路车,如果座位足够我们也可以选择提前出发。我们觉得还是提前走比较好,毕竟到纽约还需要4个多小时的时间。于是上车坐上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后两个楼上</span>最后一排靠窗的座位,便满满一车人了。</p><p class="ql-block">再出发,旁边的三位黑人挺友好,前排的一对女同性恋人旁若无人地亲密,打情骂俏,其余客人大多安静。因起得早,也无心看窗外风景,闭目养神吧。但没想到,开出不到30分钟,司机说轮胎过热,必须停下来,同时,我们也闻到一股很强的氨水味,感受实在太差了。稍微休息了10分钟左右,司机启动发车,但通知我们还得再换另一辆车,天呐,这是什么经历!但安全第一,还是不要抱怨为好。</p> <p class="ql-block">不久,我们上了第三辆车。最后的好消息是,巴士公司全额退回了票款,而我们也终于不顺利地到达了纽约。</p><p class="ql-block">很难得有这一趟神奇的经历,我可能很久都不会忘记一段路换乘三次的体验以及巴士公司对待责任的态度和方式。不会忘记那个性急的屁股大到占据了整个车门的黑人妇女,也不会忘记那位等车中淡定读书的女士,冷静笑谈的姑娘,耐心平静的小伙子,还有那个高大的烦躁的黑人大叔以及那位屁股滚圆得像两个弹跳皮球的暴躁女司机……但,这就是我看到的平凡的美国人,他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喜好表达着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有争执,有包容,有个性,有怒,有爱,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下了巴士步行不远,就可以看到纽约的地标建筑之一Vessel。它由英国鬼才设计师 Thomas Heatherwick设计,远看像一颗剥落的松果,越走近瞳孔越觉震撼。2500 级阶梯交错相连成 80 个六边形观景台,站在每一角都能无遮挡欣赏曼哈顿川流不息的繁华和壮阔的哈德逊河面。</p> <p class="ql-block">它的灵感来自印度月亮水井,由下往上爬完 16 层楼,就像征服了一座重峦叠嶂的山峰。游客可以经由楼梯,也可以搭乘观光电梯<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登上顶端,</span>但据说有不少人选择在此自杀,因此目前停止开放。我们也没有机会上去,有点遗憾。(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Thomas Heatherwick 还在 Vessel 楼下种了一个大花园,有 28000 多株植物和 200 多棵大树,是迷你版本的中央公园。一边通往 Gansevoort 街直到时代广场,另一边跟High Line 高架公园无缝对接。高架公园穿行于城市高楼之间,由废弃铁道改建而成,<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两旁种满了花草,</span>每天人来人往,堪称纽约建筑奇迹。</p> <p class="ql-block">15、16街之间的高架公园下面便是著名的Chelsea Market,建于1890年,由国际饼干公司即纳贝斯克公司(NBC) 设计、修建和所有,距今已有120多年历史。这里曾经是制作饼干的厂房,是大家所熟知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奥利奥饼干的诞生地</span>。如今,Chelsea Market已成为切尔西区著名的美食广场,内部有各具特色的餐厅、食品超市等,很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市场内排很长时间队才能买到的墨西哥Taco,味道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整段High line长达2.33公里,其实我们只走了很短一段,从这里看过去,应该是纽约第20街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时报广场(Times Square)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一块繁华街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原名为朗埃克广场,后因《纽约时报》早期在此设立的总部大楼,而更名为时报广场。</p><p class="ql-block">由于其高知名度,世界上不少著名城市都有商场或建筑物取名为“Times Square ”,因此这里也称作时代广场,且这个名字更加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广场附近聚集了近40家商场和剧院,是繁盛的娱乐及购物中心。大屏幕上的MV、电视节目,闪烁耀眼的霓虹广告、色彩绚丽,具有强烈的都市特性,十分震撼。</p> <p class="ql-block">拥堵的车流,攒动的人头,表演各种才艺的街头艺人,推车小贩,路边食品,冰淇淋,地摊假货,随地而坐的疲乏游客,奇装异服的时髦男女……置身于如此热闹,繁华,现代,新奇,多元的都市氛围中,其冲击仿佛拳击沙袋般痛快,飞车走泥般喷张,高空落地般心安,死而复生般会意,真是万般情绪升起又落下。</p> <p class="ql-block">2004年4月7日,在“时报广场”百年大庆的开幕式上,纽约亿万富翁市长彭博曾自豪地说:“当你同国内或世界上任何人谈起什么是纽约的时候,你可以说百老汇和时报广场就是纽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早有这样一说:不到纽约算不上到过美国,不到时代广场算不上到过纽约。我也这么认为。</span></p> <p class="ql-block">纽约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住在新泽西的一家酒店,酒店就在哈德逊河边,对岸便是纽约。黄昏时,粉色笼罩,如梦如幻。很难相信,没了喧嚣的城市会变得如此温柔妩媚,犹如面带娇羞的少女。</p> <p class="ql-block">真的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色。</p> <p class="ql-block">30号,清晨5点过我们便出门了,朝霞落在高楼上,风很凉,仿佛早春,空气很干净。准备去看看位于泽西市Liberty State Park内的Empty sky memorial。</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码头可以坐船到对面的公园,但周末不开放,我们只得打车前往。纽约的出租车司机并不友好,乱喊价不说,还满是恶意。Uber很方便,价廉物美。</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路中央的花坛虽很杂乱,叶已枯黄,但花还是肆意开着,晨光下,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是废弃的铁路站,里面有废站台和轨道,7点半才开门,时间还早,没进去。</p> <p class="ql-block">车站左边的两堵高墙便是Empty Sky Memorial。两面墙之间的花岗岩通道正对着哈德逊河对岸的世贸中心双塔的原址。</p><p class="ql-block">当太阳升起,光便会射向墙体,仿佛抚摸着墙上一个个遇难者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911期间,一河之隔的新泽西出动了大量消防员参与了救援,死伤无数。纪念墙上刻有该州在911袭击事件中遇难(包括在世界贸易中心、五角大楼、谢克斯维尔)及1993年世界贸易中心爆炸案中遇难的746名受害者名字。</p> <p class="ql-block">时间太快,一转眼,911已过去22年,这一场难以置信的悲剧留下的伤痛实在太深太深,尤其是对于那些失去至亲的人来说更是折磨。就算是身处远方的我们,每当回忆起当时的一幕幕,内心也会一阵阵抽搐。但我们还是必须学会与痛相处,不是忘记,而是和解。就像中日,就像美伊,就像俄乌……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其道穷也。</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布鲁克林大桥途中看到这个屋顶,好好看。</p> <p class="ql-block">布鲁克林大桥,原称为纽约与布鲁克林大桥或东河大桥,是美国最老的悬索桥之一,建于1883年,1825米长的桥面横跨纽约东河,连接曼哈顿与布鲁克林,是纽约著名标志性建筑之一。现在的布鲁克林大桥分为两层,下层是汽车的通道;上层供行人和自行车通过。在桥上可以欣赏到纽约全景、自由女神像、曼哈顿。</p> <p class="ql-block">我的身后就是纽约。</p> <p class="ql-block">Flushing是美国纽约皇后区的一个区域,近年来逐渐成为亚裔移民特别是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等地的移民聚居的地方,并发展出具有浓厚东亚风味的商圈。中国人,中国店众多,中文可以通用。中午在这里吃到了非常地道的重庆火锅,辣得才叫爽。</p> <p class="ql-block">装修,服务和味道都十分不错。仿佛就在重庆。</p> <p class="ql-block">纽约中央火车站位于美国曼哈顿中心,始建于1903年,1913年2月2日正式启用。纽约中央火车站是由美国铁路之王范德比尔特家族建造,是纽约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一座公共艺术馆。它是美世界上最大,美国最繁忙的火车站之一,同时也是纽约铁路与地铁的交通中枢。</p> <p class="ql-block">走进<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央火车站大厅,便</span>可以立即感受它的非凡——高大的方柱、巨型的拱窗,分别代表商业、智慧、道德的神像和白头海雕高悬在对称式建筑的顶部中央。蓝绿色穹顶有12星座图,共有2500多颗星星,一通电,便会繁星闪烁。<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走上台阶,还可以看到开放式的苹果专卖店。</span></p><p class="ql-block">中央火车站,历经百年风霜,走过了铁路运输黄金时代,如今又融合着现代的元素,在繁华的42街继续着古老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SUMMIT --位于纽约One vanderbilt_skyscraper的沉浸式四层天文台--于2021年10月21日向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由Kenzo Digital团队打造的空灵体验艺术空间“Air”的主题:“这个故事是关于作为主角的你,你与自然的关系,你与纽约市的关系,以及更重要的,你与你自己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沉思和超现实的体验。这是一种在纽约市转化的自然体验”。</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体验的确非常特别。</p> <p class="ql-block">排队进入大厅,工作人员扫描购票条码,识别人脸,戴上鞋套,眼镜,便进入一个观影室,简短介绍了Summit 的由来。然后排队进入电梯,在短短42秒内,便飞升1000多英尺。期间整个电梯电光闪烁,仿佛穿越,但耳朵有点不适。</p> <p class="ql-block">走出电梯,便是所谓的盗梦空间,一个无尽的、镜像的体验,将纽约市放大到了令人眩晕的无限。这个空间真是一个天才的设计,当凝视着地板和天花板,会看到空间的无限延伸,仿佛一个超现实的梦境。行走在圆形玻璃地面上,感觉会掉入深井,太奇妙了。</p><p class="ql-block">小建议:女性来这里一定不要穿裙子。</p> <p class="ql-block">在充斥着镜面气球的艺术空间感受沉浸式互动体验,</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还可以俯瞰整个纽约,今天天气很好,城市的所有建筑尽收眼底。镜像中,不一样的城市,不一样的自己,在无限的空间叠加,仿佛置身宇宙,既虚幻又真实。</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看克莱斯勒大厦非常清晰。这是纽约市最具标志性的摩天大楼之一,是受克莱斯勒汽车制造公司的创建者沃尔特·P·克莱斯勒的委托而建造的。建于1926年—1931年,坐落在纽约市中心,高320米,共77层。大楼尖顶装饰轮毂罩非常特别,后<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来用在克莱斯勒汽车上</span>。克莱斯勒大厦被认为是装饰艺术建筑学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从纽约回到华盛顿,已临近午夜,月亮很圆很亮。<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喧嚣回到静谧,如此自然,就好比日夜的轮回,光影的转换。</span>这是我第二次到纽约,比第一次多了很多不一样的感受,对纽约的理解也更多了。在我看来,纽约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而是理想。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想做什么,纽约都可以给你以满足。虽然在它的炫目繁华之下,有善恶,有爱恨。它的每一个街道,每一个建筑,都交融着过去和现在,历史和创新。纽约,就如同镜面空间一般,折射着多重虚幻影像,但如果你用心,一定会发现它的真实,并爱上它,且追逐它。</p><p class="ql-block">感谢这两天的奇妙经历,感谢<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家人贴心的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再见,纽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桃之夭夭</p><p class="ql-block">图:桃之夭夭,其无,迟阿姨</p><p class="ql-block">参考:百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