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部队机关办公楼</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年风华正茂的帅小伙,如今已成古稀之人白头翁;昨日戌边奉献处,何时故地再重游?47年过去了,这已成为我们老兵们日夜挂念,梦萦魂牵,追忆激情燃烧岁月的最大夙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南疆的风,缠绵奔放;阿克苏的夏日,激情澎湃。 2023 年7 月14日,我们六位老兵和四位军嫂,来到新疆阿克苏当年四师十一团的军营,重温峥嵘岁月、回顾初心使命、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早年转业到阿克苏的五位战友接待我们。原志龙、王效民、刘选民、李玉成、陈忠林。</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在回老部队的前十多天,就有当年转业到阿克苏地区的机二连战友(山西老乡)原志龙,我们退伍后入伍到通信连的王效民、刘选民、李玉城和陈忠林战友和老部队联系好了,使得我们这次重返老部队非常的顺利。我和这几位战友虽然从未见过面,但因都是十一团和通信连的老兵,又在一个微信群,他们全程接待非常周到热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进部队大院,现任十一团杜副参谋长、原指挥通信连张连长(现任副营长)以及通信连军士续宝兴等官兵已经亲热地迎上来,迎候远道来客,并主动敬礼、握手......一番热情寒暄,让我们这群探访老军营的老兵心里顿时暖流涌动,感动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部队营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参观营房和军人俱乐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的部队营房比起50年前的营房已经大变样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修建的土石结构房已被新型楼宇代替,除军人俱乐部仍然完整地耸立在原址外,整个营区已经没有一点旧的痕迹。军营的大门由西改向南面,大门口紧邻的是一条宽阔的以十一团命名的“三猛大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望照壁,墙上的标语口号已经从五十年前的“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加强战备、准备打仗”改换成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和“时刻准备打仗”。团部的楼顶上有“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钢铁结构的红色黑体大字。既体现了我军战略思想的重大变化,又隐隐反映出这支部队永远听党指挥,担负着的战斗勤务。</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前排左起:王宝珍、薛明珍、徐慧珍、弓秀丽。后排左起:刘选明、张保田、原志龙、周留荣、陈忠林、王贵堂、宋维正、张双玉、吴七泉、王效民、李玉成。</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部队领导的引导下,我们首先参观了十一团营房内仅存的一处建筑物——“军人俱乐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俱乐部,严格地说,从它的建筑面积和风格来讲,它是一座能容纳上千人、上下两层的大礼堂。舞台设计也不落伍,1971 年元月,我刚入伍就在这个舞台上演过我自己编剧、和睢卫东等几名新兵表演的《我们参加了解放军》的小歌剧;1974年8月,又在这里演出了我和宋耀文等自编自演的《一字之差》的文艺汇演参赛节目,我们通信连获得了第二名。在部队期间,我们在这个俱乐部观看过无数次文艺节目。最难忘的是1971 年9月底,我们在这里听了吴忠团长和金玉轩政委传达了震惊世界的林彪叛逃(“913”事件)的中央文件。当时我们和数亿国民一样,根本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们“敬爱的林副统帅”怎么能叛逃呢?一时间,全国的战备进入紧急状态,新疆的战备进入临战状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永远难忘的军人俱乐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参观部队的团史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通过参观团史馆,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老部队的前世今生:4师11团的前身是八路军第120师359旅718团,而718团的前身则是1937 年11月6日在晋察冀边区成立的平山团,当初成立是主要由2300名来自平山县的人民组成。11月上旬平山团改编为王震将军领导的359旅718团。</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部队营房外大街上的路牌</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猛团”的来历是1948年3月,718团在宜瓦战役中歼敌4000余人,被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授予“猛打、 猛冲、猛追”的荣誉锦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团史馆始建于1978年,重建于2009年。占地面积490平米,共两层展区,3000多张照片,150余件实物,350余份文献资料。一楼分十大版块主要展示部队进疆前的历史;二楼分五大版块展示部队进疆后的历史。整个史馆展现了部队从在晋察冀边区成立到万里长征胜利会师,从东渡黄河抗日救国到南下北进威震敌胆,从保卫延安转战西北到红旗插遍天山脚下的光荣历程;记录了铭刻团史的先辈们威振大江南北、誉满长城内外、雄风激荡天山、气势横贯昆仑的战斗史诗。团队英模板中有我们熟悉的王忠殿、张代荣和张富清等英雄模范人物。团史馆在2006年被命名为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10年来,累计参观人数达30余万人次,在部队和驻地都是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尤其是我们这些退伍老兵,回老部队后都要到团史馆参观一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参观指挥通信连的营房和荣誉室</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参观了现在“指挥通信连”的营房和荣誉室,并在楼前和部队领导合影留念。一进入荣誉室,首先看到的是我们在七十年代外出执行任务时用过的电台和手摇发电机,还有收发电报用过的电键和耳机。架线排用过的中、轻型被覆电话线以及外出执行任务时背着的便携式磁石电话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在指挥通信连楼前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我们使用过的“硅两瓦”电台</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在墙角下放着的一个小小的物件,连队的战士和部分老兵及军嫂们都不知道是什么物件,干什么用的工具。我给解释说,它叫“皮老虎吹灰器”,是当年我们修理工用它清理通信器材里的灰尘。我随即拿起它熟练地吹了一下风。现在这东西真的没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军嫂们看到我们对当年使用过的通信设备无比的兴奋,也不由的为自己的老伴而自豪!</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我们修理通信机器使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过的“皮老虎吹灰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当年外出执行任务时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线电台用的手摇发电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看到通信连历任连长和指导员的版面时,正好缺少了担任过我们指导员的三个领导,他们是李可武、顾应文和贺本设。我随即用笔写下了他们的名字,交给了现在的连领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回老部队时,通信连的官兵正随大部队外出执行重要的军事任务,有人问说去了哪里、执行什么任务了?回答说: 这个不便回答,原因你们晓得。后来听说陪同我们参观的张副营长(原通信连长)2000 年也参加了中印边界冲突事件,并牺牲了一名战士。这次部队外出执行任务是否又去了中印边界?说不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指挥通信连的荣誉室后,看到了标有“总机班”的铁皮门,我进去看了看,顿时傻眼了!这像是一个团的总机班?不到15 平方米的屋子里面只有两支不大的桌子和三支椅子,桌子上面摆放着一台电脑和三部不同颜色的电话机。值班战士告诉我说,这就是她们的总机班,也叫总机室。我对她们说,七十年代我们的总机室足有这三个家大,50门有线磁石总机有两个大书柜那么大,总机接线员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今非昔比哟!高科技大数据的信息时代正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难怪当年的通信连变成了今天的“指挥通信连”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向前任指挥通信连张迅连长了解全连官兵的学历情况,他说:“现在官兵的学历要求都很高了,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只有十多个,而且专业技术水平都很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0%以上,其中有三十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现代信息化战场,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学历水平和先进的指挥方式,再精锐的部队也只能是一盘散沙,难以形成战斗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想起七十年代初期我入伍时,全连90 多名官兵中,仅有69 年兵高鑫和71 年兵梁玉明(梁涛)上过高中,且均未毕业。而连家书家信都不会写的战友就好几个。那时全团只有三辆汽车,其他运输武器、物资和送信全是骡马。当年的军人只要思想好,不怕苦,不怕死,守纪律,就是好兵,现在没有文化知识是万万不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通过参观学习还了解到,近年来,部队借担负新疆军区体系作战能力建设试点之机,接受中央军委的命令,参加过十多次中苏、中印边界和其他地区的冲突事件,依托一体化指挥平台,采取综合集成的办法,将各类电子信息系统交链融合为一体,通过信息的链接主导作用,实现各种资源功能互补、各种力量互联互通、各种行动密切协同,初步建成了多级整合、多元融合的作战指挥系统,实现了部队指挥手段主要靠网上数据流转的质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认为,一次次浴血奋战让这支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英雄部队,对转变指挥方式更有了一种历史的紧迫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三猛精神赓续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游览部队的“三猛精神赓续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赓续园设在一进大门的右侧,数百通不同规则的巨型石材,分布在一大片高大茂盛的树林里,石材上雕刻着不同年代上级军队团体授予本团和连队以及个人的光荣称号。雄健有力的大字深刻在坚实的石头上,正中午的太阳从苍天树林的缝隙中照射进来,朱红色的大字就更加熠熠生辉,耀眼夺目。它时刻激励着359旅718团的后来者,无论在什么年代,永远追寻老前辈的红色印记,重温老部队的光辉历程,赓续“三猛团”的精神血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开路先锋钢八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朱德神枪手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百战英雄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井岗红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平叛劲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部队的农场转了转</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们进军营之前,阿克苏的老战友们领上我们先去我们连的农场看了看。50年前的十几间房子只有两间还存在,其余的建筑和厨房等全都没了踪影。南边的两棵杏树虽已枯萎一半,但仍有不少杏儿挂在枝头。其他草滩和树林等地块都由农民耕种成了绿油油的玉米和棉花等作物。这家农夫住在这里,真够邋遢的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重返部队既看营房还要看农场,这是我们老兵的惯例,是因为那个农场在五十年前太重要了。当时国家给每个现役军人每天的定额生活费标准是0.47 元,这对又长骨头又长肉、每天担负繁重军事训练的年轻人是很不够的。然而,大西北不缺的是辽阔的土地,而三五九旅的后代不缺的便是强壮的体力和种地养殖的好把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年我们连的农场距营房约10公里,有200 多亩地,每年生产玉米两万多斤,葵花子20 多麻袋。散养的200 多只鸡没有鸡窝,白天在草丛里觅食,晚上在树上休息,产下的鸡蛋都在四圆八周的草丛里。散养的生猪既没猪圈又没窝,到处找食吃,冬天都在草棚下晒太阳,饲养成本低。这些猪的特点是头大身子小,其原因是年岁大了,我刚入伍时问过老兵苗计东,他说这群猪最长的“军龄”和咱连长差不多,足有七八岁了。毎隔一个多月就逮上几只拉回营房猪场圈养上膘,等膘肥体大够200 斤后就宰杀了。奇怪的是,我家乡杀猪是只刮毛不剥皮,而连队是又刮毛又剥皮。我连平均每月都杀一头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农场平时有两人住场,春耕、夏管、秋收时都有四五十名战士去劳作。唯有一年四季365 天守卫农场安全的,是那两三只叫“黑虎”、“黄背”和“豆豆、肉肉”的狗狗们,这些看见穿军装的人就点头哈腰,看见穿民族服装的就大声吼叫、奋力驱赶的“忠诚卫士”,每天都自觉地在农场周边巡逻。每到黄昏时候,它们会去远处驱赶猪儿鸭儿回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也不会忘记连队那头个小、力大、善解人意的小毛驴儿和那辆毛驴车,隔三差五地拉运东西往返在营房和农场的路上。我们没见过毛驴驾上平车四平八稳地慢走过,一上路就一路小跑,从不用鞭子抽打。我一个人第一次出公差去农场拉瓜果鸡蛋时,担心找不到路,事务长说毛驴子识路,不用我操心,他告诉它说:“去农场拉东西!”他一拍驴的屁股,毛驴车哒哒地向农场驶去了,我坐在驴车上安全地到达了目的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不会忘记,1973 年春天,我给农场的看守人员组装了一台超外差式半导体收音机,三合板木头盒盒外面绑着两块大号块状军用电池,尽管只能收一个新疆汉语台,战士们也是喜出望外地欣喜不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来去农场的路上有一条不小的河流不见了,以它为载体把周围近五千亩的土地改造成了国家级的湿地公园,一年四季游人不断。</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阿克苏市的湿地公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六、重返军营话感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结束后,团杜副参谋长和张副营长代表部队官兵对我们老兵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崇高敬意。我们也畅谈了这次回到老部队的感悟:通过这次参观,了解了部队的历史发展沿革、团队编成,以及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所做的贡献。回顾自己那段军旅岁月,暖流在心里涌动,是记忆、是感动,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我们能在有生之年重返老部队,展现了我们老兵的风采和活力,抒发了我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我们重返军营,现场回顾这支历史悠久、战功卓著的部队,面对改革强军的风起云涌,新一代官兵始终秉承红军部队优良传统,以转型为己任,潜心谋打赢,不断谱写强军兴军新辉煌。如今老部队换上了现代化军事装备亦如朝阳般熠熠生辉,新一代官兵们在淬炼青春、积蓄力量,作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时刻准备着,这就是传承的力量。我们虽已离开部队47年,但军人本色不变,军魂早已融入骨血,我们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发挥余热,活好每一天,争取有点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和我们六名老兵随行的四位“军嫂”更为激动,她们说:和你们这些退伍军人一起生活了半个世纪了,今天才彻底明白了你们身上具有的那么多优秀品德,是在“359旅718团”的后代团队里淬炼而成的。真所谓进去是块铁,出来是块钢,这话不假。和你们白头到老,我们无怨无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3 年7月30日 于山西灵石</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再见了4师11团的军营,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见了我们熟悉的军人俱乐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部队大门 八个大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稳疆兴疆 富民固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作者部队照和近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简介:</b><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贵堂,1952年生,山西灵石县人,大专文化。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兵,从过政,收过税。退休后闲暇之余喜欢品茗赏景,读书爬格,自得其乐。2018年开始学习写作,收集整理对百姓和社会有贡献、有影响、有正能量的人和事。</span></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