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金融 探索货币奥秘|曙光第四小学实践活动

曙光·四小

<p class="ql-block">  为加强青少年爱党爱国教育,追寻红色记忆,曙光第四小学积极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7月24日,老师带领部分少先队员赴冀南银行纪念馆及邯郸银行营业大厅参观开展实践活动,宣传红色金融,铭记先辈遗志。</p> 参观冀南银行纪念馆 <p class="ql-block">  冀南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之一,1939年10月成立,并发行了冀钞。成立初期,冀南银行的战士们一手持账,一手拿枪,白天打仗,夜间行军,跟随部队与日军周旋。账款平常都由马驮,敌情紧张时则随身挎着背着,因此冀南银行又被称为“马背银行”、“挎包银行”。冀南银行在其存在的九年时间里,灵活运用货币与敌人进行了艰难而又卓有成效的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夺取全国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  队员们整齐列队,在诵读巨幅雕塑上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话语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始参观展厅。</p> <p class="ql-block">  “各种钱币、码钱板、算盘、冀南银行往来账簿……”参观过程中,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展品,再加上讲解员的详细介绍,让小队员们的思绪和视野穿越了岁月长河。</p> <p class="ql-block">  在这组雕像前,讲解员告诉小队员们这是第一任行长高捷成,在1943年5月,日军对根据地发动进攻,高捷成行长安排好总行同志转移后,遭遇敌人偷袭,在突围中壮烈牺牲,时年34岁。</p> <p class="ql-block">  红色金融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冀南银行在革命斗争中,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烽火硝烟虽已散去,但冀南银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精神永存世间,激励着队员们奋勇向前。</p> 参观邯郸银行营业厅 <p class="ql-block">  “你们知道,硬币是怎么兑换的吗?”随着营业厅的讲解员阿姨的提出的问题,队员们参观邯郸银行的硬币兑换中心,了解硬币的打捆和兑换流程,队员们还亲身感受,1角硬笔和五角硬币打捆后的重量。体会到硬币兑换中心工作人员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  小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邯郸银行营业大厅,讲解了无现金业务和现金业务两个窗口的区别和办理的不同业务,初步了解银行营业大厅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  在“爱护人民币”的环节中,讲解员阿姨首先教育队员们要爱惜人民币,要做到“不乱涂乱画、不乱撕乱剪、不乱折乱叠”,还带队员们了解残损币兑换的相关知识。讲解员阿姨在互动环节中,通过提问、实践等方式,教导了学生们如何辨别真假币,并强调了使用假币的危害性,为学生们树立了正确的货币观。</p> <p class="ql-block">  美妙的旅程结束了,但是曙光第四小学的队员们追寻红色金融,探索货币的奥秘实践活动仍在继续,学校会持续开展实践活动,为队员们扣好红色金融的第一粒纽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