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我的大学梦

和气生财

<h1>  【作者语】人,要有梦想,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梦想,那么你的人生就没有方向。梦想,是人生前行的指路灯;梦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时代,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年龄阶段等等的不同,其梦想也各有不同。</h1><h1><br></h1><h1> 对于像我这样出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成长于六七十年代,且家庭贫困的农村青年来说,年轻时的梦想目标并不高,就是想通过读个中专或者层次再高一点的大学专科、本科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后好谋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既能服务国家,又能走出农村,改变祖祖辈辈面对黄土背朝天的人生命运。</h1><h1><br></h1><h1> 虽然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后来是通过参军、在部队提干,走出了农村,但是,年轻时我对大学的想往,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我29岁那年,考上了部队大学,才算圆了我的大学梦想。</h1><h1><br></h1><h1> 现将我的拙文《难忘我的大学梦》,分享给哪些始终不忘为梦想而为的青年们!</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纪学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07 于合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文约1万字)</span></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十年浩劫国蒙难</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梦想渺茫何处往</b></h1> <h1><span style="color:inherit;">  1966年5月,以《五一六通知》为标志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大爆发。“文革”十年运动对国家的破坏和影响是全方位、全领域的,但是对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影响极为深远。很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学校停课,文化园地荒芜,许多科研机构被撤销,在一个时期内造成了“文化断层”、“科技断层”、“人才断层”。据1982年的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文盲和半文盲达二亿三千多万,占全国总人口数的近四分之一,严重影响到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span></h1><h1><br></h1><h1> 1965年秋,我已九岁,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尽管家境贫寒,经济极度困难,父母还是想方设法准备了学费,把我送到了学校,开始步入五年的小学学习阶段。接着又在父母的辛勤付出、亲戚的相助和个人的奋斗之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三年初中和两年高中的学习任务,1975年 2 月高中毕业。</h1><h1><br></h1><h1> “文革”十年运动,贯穿于我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时代。对成长于这个时期的青年和青年学生来说,其影响和危害是极为深刻的。</h1> <h1>  第一、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管理被搞乱、被破坏。“文革”运动对教育的严重干扰是多方面的,最为恶劣的是,当时的教育部树立了“白卷英雄张铁生”、“反潮流小将黄帅”这两个典型,使得学校领导不敢管,老师不敢教,学生不敢学,所学课程基本都是开卷考试。这样的教育环境,教育质量,即使完成了初中、高中学业,又能学到多少知识呢?!只有天知道(除极少数内秀、苦读者等特殊情况外)。</h1><h1><br></h1><h1> 第二、通过高考制度选拔人才的模式被取缔。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岁月里,很多大学停办或者停止招生、少量招生,学校领导、老师、专家、教授被送到“五七”干校或者下放到边远的厂矿和农村接受劳动锻炼,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制度被彻底否定,学校教育秩序混乱,学生停课闹革命,全社会没有了学习知识的动力和活力,国家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h1><h1><br></h1><h1> 虽然1970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开始试招“新生”,但招生对象仅限于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农民、解放军官兵(简称“工农兵大学生”)。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这一做法一直实行到1976年。</h1> <h1>  这样的招生办法,堵上了绝大多数优秀青年想通过高考来改变人生的途径和用科技报效国家的大门。对于家境贫寒的农村学生来说,中学毕业后,只能怀揣证书,卷着铺盖,打道回乡,要想通过上大学来改变人生命运,已基本不可能,犹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h1><h1><br></h1><h1> 第三、严重影响着我们那一代年轻人“三观”的形成。“文化大革命”造成全民族空前的思想混乱,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受到严重破坏。一些投机分子、野心分子、阴谋分子和打砸抢分子乘机混到党内并窃取一部分权力,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个人崇拜以及各种愚昧落后的思想行为泛滥开来,致使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受到严重削弱。</h1> <h1>  文革十年运动,正是我们那一代年轻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全民族的思想混乱,对我们年轻人的“三观”形成影响太大。1975年,我高中毕业不久,有幸被所在的大队党支部选为小学老师,但是,我的思想同样也是相当迷茫的。</h1><h1><br></h1><h1> 一是“半工半读”的教学形式,致使老师无法尽心做好教学工作。小学也要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即每天实行半天上课,半天参加集体劳动,使得学生无法安心地学习,老师无法尽心地教学。</h1><h1><br></h1><h1> 二是政治运动接二连三,致使老师无法静心做好教学工作。粉碎“四人帮”前的那两三年,政治运动特别多,一会批林批孔,一会批判教育路线回潮,一会批邓,一会批判反击右倾翻案风……搞得老师也无所适从。不好好教学,对不起学生和家长,也对不起教师的职业和良心;好好教学,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政治运动批判的活靶子。</h1> <h1>  三是民办老师的待遇太低,致使老师无法安心教学工作。政府财政给每个民办老师的每月补贴是11元钱,其中6元发给老师个人,5元交给集体,用于集体给老师补贴日工分即靠工分。即便当时的生活条件极为贫乏,但6元钱又怎能维持一个老师家庭的基本生活和开支呢?不少民办老师面对这过低的待遇,不得不无奈地辞去了这份工作。</h1><h1><br></h1><h1> 四是回乡青年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大学的大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大门,工厂企业的大门,只有城镇的下放知情,才有机会和可能被招生、招工进去,对于我们回乡青年来说,是“望门兴叹”,希望渺茫。</h1><h1><br></h1><h1> 面对当时的政治氛围、社会环境和生活窘境,我经常在冥思苦想,不断地问自己,怎么办?人生之路,到底在哪里?究竟路在何方?迷茫、困惑,经常搅得我夜不能寐,食之不香。</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二、暂搁梦想寻出路</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 意外替补把兵当</font></b></h1> <h1>  那个时期,对于我们回乡青年来说,要想走出农村,要想改变人生命运,还有一个办法和出路,那就是参军入伍。</h1><h1><br></h1><h1> 第一、我们那一代的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深怀对军队和军人的无比憧憬和热爱,因为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无上光荣;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很多年轻人渴望穿上绿色的军装,成为英勇的战士;谁要能穿上绿军装,成为人民解放军中的一员,那是件非常令人羡慕的事!</h1><h1><br></h1><h1> 第二、那时的部队成员,文盲半文盲较多,如果有个初中或者高中文化程度参军入伍,在部队是极有可能提干的。</h1><h1><br></h1><h1> 第三、即使在部队提不了干,经过部队三五年的锻炼,加入党组织改变其政治身份应该没有多大问题,而且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管理能力等,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回到农村当个大队干部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h1> <h1>  正是基于对部队的热爱、当时的背景和想法,我一直不忘寻找和等待参军的机会。即使当了民办老师后,仍然不改到部队去锻炼的信念。</h1><h1><br></h1><h1> 1974年冬季,1975年冬季,1976年冬季,我经历了连续三年报名应征,两次参加县征兵体检,在我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之下,1976年 12 月,因为一名应征青年突发意外情况,临时换兵,被接兵首长指名替补他人参了军,穿上了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绿色军装,来到了部队。</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作者-1977 年元月摄于合肥市西郊某部新兵连</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三、高考制度重恢复</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千万学子追梦想</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邓小平的亲自主持下,教育界冲破重重障碍,于1977年冬天恢复了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span></h1><h1><br></h1><h1>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开后,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边疆,一代青年奔走相告,笑逐颜开,对于他们来说,真正改变命运的时刻到了。在全国拨乱反正的大潮下,高考成为当时社会最大的关注点,积压了整整十年的考生拥进考场。</h1><h1><br></h1><h1> 此时,对于已经参军近一年的我来说,其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既为高考制度的恢复,给无数有志青年通过读书改变人生命运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平台而高兴,又为自己失去参加高考的机会而遗憾。</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图为地方青年学生踊跃报名参加高考</b></p> <h1>  高考制度刚刚恢复的那两三年,每年都会收到我的高中同学考上大学或者中专的喜讯。我的堂哥考上大学的喜讯对我的触动和影响非常之大,他是恢复高考第一年考上合肥某大学水利系的。</h1><h1><br></h1><h1> 我与堂哥,除了是堂兄弟关系,还是紧邻和同学关系。我们两家居住的很近,房屋间距只有二三十米。我俩从小学、初中、直至高中毕业,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读书。没有特殊情况,我俩每天大多数是一同上学,一同放学;上学时一路聊到学校,放学后又一路聊到家。</h1><h1><br></h1><h1> 堂哥比我大一岁,为人厚道,性格温和,内秀自律,天资聪慧,勤勉好学,无论是小学时期还是初中和高中阶段,他的各科成绩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实事求是地说,我的各科成绩,无论是在哪个年级阶段,都属于中等偏上一点,比他要差很多。每当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我都要请教他,或者把他的作业本拿来一抄了之。</h1><h1><br></h1><h1> 高中毕业后,我俩一起回乡参加生产队劳动。回乡时间不久,他被公社推荐参加县路线教育工作队(他在工作队期间还入了党),我被大队推荐为小学老师。至此,我俩才算分开,在各自的道路上开始了人生奋斗。</h1> <h1>  1978年春,堂哥来到合肥某大学上学,我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利用到合肥出差的机会去学校看望他,一是向他表示热烈祝贺;二是我俩已经有一年多时间没有见面了,也想了解一下这一年多来他的情况和家乡的发展变化;三是我要亲眼认真仔细地看看令无数青年人羡慕不已的大学究竟是个什么样(此前,我没有去过任何一所大学)。</h1><h1><br></h1><h1> 那天,堂哥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我俩在大学食堂里吃过午饭后,聊了一中午,他给我介绍了他们学校、他们系、他们班以及家乡的一些情况;那天下午前两节课,正好是他们班自习课,特殊情况可以请假不参加,带我把整个校园转了一个遍,满足了我对大学的好奇心。</h1> <h1>  回到部队后,合肥某大学美丽的校园环境,堂哥和大学生们自信、阳光的面容,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令我羡慕,令我向往。参军前的大学梦想又时常在脑海里呈现,每当夜深人静时,免不了胡思乱想:要是1976年冬季恢复高考多好啊,如果那时我也考上了,现在也和他们一样接受高等教育,也就不用参军了(当时,就是让我参加高考,也不一定能考上,但是,人往往总是向美好的一面去想)。</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放下梦想静下心</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爱岗敬业献国防</b></h1> <h1>  好在,当时的我还比较冷静,不断地告诫和提醒自己:现在你已是一名军人,军人有军人的职责;是军人就要端正服役态度,根据部队建设的需要,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已经失去了考大学的机会,就要面对现实。</h1><h1><br></h1><h1>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被首长选调到团政治处宣传股电影组任放映员,正是这次工作任务的转变,使得我的入伍动机更加端正,工作的干劲更足了。 </h1> <h1>  一是身在政治机关接受教育多。我们放映员经常参加政治处和宣传股组织的政治学习,首长们经常教育我们要端正入伍动机,作为军人,无论在那个岗位上,都要无条件地积极完成组织和首长交给的各项任务。</h1><h1><br></h1><h1> 二是大多数放映员在部队都有好的发展。被选调到电影组的放映员,除了家庭出生成分低、政治思想表现好,还必须具备较好的文化素质和有一些写写画画的特长。那个年代,在每年入伍的新兵中能够具备这些条件的并不多,即使不是千里挑一、几百里挑一,至少也是百里挑一。只要努力工作,成绩突出,组织上和首长是会给予他们极大地关心的。</h1><h1> </h1> <h1>  部队电影放映员看似很风光,很潇洒,实际上是很忙、很累、很辛苦的,只有做过部队放映员工作的战友,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滋味和辛劳。</h1><h1><br></h1><h1> 就我所在的电影组来说,我们平时的工作任务很多。要刻苦钻研放映技术,过硬的技术是完成放映任务和提高放映质量的基本条件;要取送影片,经常通过长途公共汽车投寄影片和取回影片,还要隔三差五地乘坐长途公共汽车到合肥-安徽省军区电影工作站送片和取片;大量的映前准备工作,每次映前都要对影片进行检查和修补,对放映机、发电机等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有时还要制作映前幻灯片配合部队政治教育和宣扬部队的好人好事;不定期地参加政治处和宣传股组织的政治学习;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任务等。</h1> <h1>  我所在的部队,有十多个放映点,大多数放映点距离团部十几公里,最繁重和最大量的工作,是我们要长年累月的往基层部队跑,完成放映任务。</h1><h1><br></h1><h1> 我们电影组官兵吃苦耐劳,不畏困难,艰辛付出,热忱服务基层的精神,得到了部队首长和基层部队的充分肯定。那几年,我们电影组的几个兵年年获得各种奖励,先后都提为部队干部。就我个人来说,当放映员五年(含代理组长两年),连续五年获得表彰;入伍第二年,即1978年11月我被团直属机关党委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1981年11月得以提干。</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图为作者在某团服役期间干部身份证</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岗位变动调合肥</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为了梦想补习忙</b></h1> <h1>  1983 年春,我所在的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改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1983年9月,刚刚组建才几个月的武警安徽省总队教导大队,一边组建,一边办队,组织全总队优秀班长提干集训,由于干部严重缺编,急需补充。承蒙教导大队党委和政治处时任主任童树云等首长的厚爱,我被选调到教导大队政治处任副连职干事,具体负责干部工作事宜。</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图为 1983 年 10 月武警安徽省总队教导大队第一期骨干集训机关工作人员合影留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前排左起:张孝昌、宋云鹏、吴朝树、蒋元科、童树云、蔡斌、张德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中排左起:驾驶员王师傅、库建国、邢元忠、冀正德、岳宜军、尹德发、蔡仙达、杨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后排左起:刘参谋、纪学和、王志雄、将秉镇、管凤民、毛炎兵、汪长明、朱和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4年4月,武警安徽省总队教导大队被武警总部列为首批“队改校”单位,改为“武警合肥指挥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图为作者在武警合肥指挥学校工作期间军官身份证</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4 年 12 月,组建不久的武警安徽省总队政治部工作文化站,急需补充懂电影业务工作的技术干部,经总队相关领导与合肥指挥学校领导几次商调,我又被调往总队政治部文化站任干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图为作者武警安徽省总队机关工作证</b></p> <p class="ql-block"><b>作者-1985 年夏季,武警部队统一更换为“83 式武警服装”</b></p> <h1>  面对新的环境,我的危机意识油然而生。恢复高考宛如冬天里的一把火,顷刻间点燃了广大青年的读书热潮,全国上下读书学习蔚然成风。图书馆、新华书店里人头攒动,成为最拥挤、最热闹的地方。只是那几年,我身处偏僻的白湖农场,加之部队工作任务繁重无暇顾及外面的情况,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对军营之外的形势变化知之甚少。</h1><h1><br></h1><h1> 自从调到省会合肥以后,我亲眼目睹了八十年代初期的合肥,文化热、文凭热的蓬勃兴起,各种文化补习班和高考补习班犹如雨后春笋,很多有志青年,他们是白天上班,充分利用晚上和周末业余的时间,通过文化补习班提升文化层次,然后考取电大、夜大、函授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获取大学文凭。</h1><h1><br></h1><h1> 合肥青年人好学上进的学习氛围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使我深感不安:社会的迅速发展,仅有高中文化的我,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还停留现有的文化层次上吃老本,迟早是会被淘汰的。</h1> <h1>  面对新的岗位,也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之前,我是从事电影放映工作,工作重点是刻苦钻研电影放映技术,积极完成电影放映任务,努力做个优秀的放映员和专业技术干部。现在面对的是全新的工作领域和任务,较多的是部队机关公文业务处理,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影响完成任务的时效和质量。</h1><h1><br></h1><h1> 新的环境和新的岗位任务,再次唤起我的大学梦想。我暗下决心也要向地方上的有志青年一样,边工作边学习,利用八小时以外的业余时间去补习文化,通过他们的方式接受高等教育,提高文化水平,提升文凭档次。</h1><h1><br></h1><h1> 恰巧参加教员选调工作,为我带来了参加补习文化知识的机会。1984年4月下旬,合肥指挥学校党委决定成立教员选调领导小组,准备从地方大学和高级中学在任老师中,选调部分老师转为现役军人到指挥学校担任文化教员。选调教员属于干部干事的工作范围,我也理所当然的参加了选调小组。</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作者-1984 年春摄于武警合肥指挥学校</b></p> <h1>  指挥学校地处合肥西郊大蜀山南麓,距离市区有十几公里,且从山北大铺头开往大蜀山南麓的循环公交车每天下午六点停开,交通极为不便。为方便选调工作的开展,学校在合肥市区三孝口省武警总队招待所包了一个三人套间,用于选调人员的休息和办公。我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随即在三孝口附近找了一个文化补习班,并报名参加补习相关课程,白天办理工作事务,晚上等业余时间参加上课。</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化补习只参加了十来次,就没法坚持下去了,因为工作和上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们要对各个渠道推荐上来的地方老师,一一与其本人见面,逐个进行政审,确定初选对象;向校党委汇报,由党委再次进行筛选;在合肥有关高校聘请了六七名专家教授,由专家教授和校领导逐一听取他们的试讲,进行点评,敲定选调人员;到相关单位调取他们的个人档案;最后由我和总队干部处原副处长张世洲将相关材料和请示报告,送往北京武警总部政治部干部部审批。</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几个月,我们是整天连轴转,加班加点。出差是家常便饭,我们去了安徽好几个地级市。8月20日,当首批从地方院校挑选来的老师,怀着愉悦的心情来到合肥指挥学校报到时,至此,我们的首批选调任务才算完成。</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图为 1984 年秋 合肥指挥学校政治处机关部分战友与政治文化教研室从地方选调入校的部分教员在器械训练间隙合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后排左起:霍冬青、刘德润、孙玉林、纪学和、赵红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前排左起:陵圣扣、张秉生、宋云鹏、邢元忠</b></p> <h1>  1984年5月,我参加了安徽大学函授哲学专业招生考试,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复习,加之基础差,仓促应考,未达录取分数线,没有被录取。</h1> <h1>  选调教员工作结束后,我又回到了大蜀山南的指挥学校,没有了利用晚上在市里参加文化补习的条件,交通的不便、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更加突出,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和退缩,坚持利用周末的时间去上课。</h1><h1><br></h1><h1> 1984年8月,我又参加安徽某大学新闻刊授大学招生考试被录取。该专业不单单是学习新闻写作,还学习各种文体、机关公文的写作、汉语基础等课程,对于像我这样来自部队政治机关的年轻干部来讲,非常实用。教学形式,主要是给学员下发各种辅导资料,以学员自学为主;每个周末全天有相关老师集中进行授课;每个学期末进行一次集中考试。</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尽管我有处理工作和学习矛盾的思想准备,但是部队工作的特殊性,是由不得个人讨价还价的。还是经常遇到临时性工作任务恰逢周末,需要周末去完成,那么,周末集中授课就不能参加了。</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的思想总要纠结一下,幻想着能否有一天离开工作岗位,像无数青年大学生一样,坐着教室里,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学习那该多好啊!每当这种幻想出现,我总要使劲地用手拍拍脑瓜,提醒自己:不要白日做梦,尽想哪些不切实际的东西!</span></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忽如一夜春风来</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军校圆我大学梦</b></h1> <h1>  人生是一种信念,有时你相信美好,就能遇见美好;自己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有时还真的会出现。</h1><h1><br></h1><h1> 为贯彻落实中央军委关于军队要实行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建设的要求,提升部队干部的学历层次,1985年,武警专科学校党委遵照武警部队党委的指示,依据人民解放军的军校招生模式和程序,首次面向全国武警部队各警种招生政工专业干部学员。招生对象为连排级干部,年龄30岁以内,高中学历,热爱部队、政治思想好,身体符合军校学员体检标准,在武警安徽省总队招收五人,参加全军院校统一组织的招生考试。</h1> <h1>  1985年5月上旬,我从总队政治部招生办得此消息后,第一时间向政治部主任和站长作了汇报,请求他们批准我参加统考。</h1><h1><br></h1><h1> 政治部时任主任芮正金是我原所在团的老首长,他说,你们年轻人有梦想,好学上进是好事,毕业回来也能更好地为部队建设服务,我代表部党委和部领导支持你,好好复习,争取考上;但是,现在文化站人员少,要注意处理好复习与工作的关系,不能影响文化站的正常工作;如果你真的考取了,我们再想办法选调他人补缺你的岗位。</h1><h1><br></h1><h1> 站长是位女干部,也是一位非常好的领导。早在我到某团电影组任放映员时就认识和交往了。那时,她在安徽省军区政治部电影发行工作站任发行干事,负责驻皖部队的电影发行工作。我到总队文化站来工作,也是她几次与有关领导沟通协调的结果。她在听了我的汇报和想法后,也非常支持我。</h1> <h1>  组织和领导的支持给了我极大地鼓舞。我参军时高考制度还未恢复,未能参加高考一直是我心中的遗憾。这次遇到了这么好的机会,正是我日有所想的,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考上,不辜负领导的期待和自己的追求。此时,距离全军统一考试时间7月中旬,不到两个月,复习时间非常紧迫。</h1> <h1>  1985年春节后,我将家属和才四个多月大的儿子接到了合肥,现在为了排除干扰,集中精力,争取更多的复习时间,只能忍痛将他们送回农村老家。家属对我的做法想不通,说:你们男人的心真狠,为了你的大学梦,就不顾我们娘儿俩的困难吗?</h1><h1><br></h1><h1> 家属的怨言,我非常理解,但是,有时为了长远打算,还得忍痛割爱。好在家属还通情达理,有再多的不愿意,还是支持了我的想法。</h1><h1><br></h1><h1> 当我把娘儿俩送到车站、送上开往家乡的长途公共汽车,家属抓住儿子白白胖胖的小手叫他给爸爸再见时,我差点没有控制住眼泪。</h1><h1><br></h1><h1> 送走家属和儿子以后,除了白天正常的上班,我把其它时间和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复习上,每天早上天一亮就起床,简单洗漱后就开始复习,夜里12点前是从来没有睡过觉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我以安徽总队干部考生较好的成绩被武警专科学校政治系录取。至此,地方函授大学的学习我也不用再参加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七、珍惜机遇苦钻研</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 优良成绩完学业</font></b></h1> <h1>  1985年8月26日,我们这批来自全国武警部队的216位干部学员,兴高采烈地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中条山下,汾水河畔的山西省夏县-武警专科学校政治系报到,开始了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政治系共设置了两个学员队,每个学员队108名学员;我被分配在政治系一队二区队八班)。</h1> <h1>  我们这些政工专业的首批干部学员,年龄都在二十几岁,血气方刚,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充满青春的气息和活力。同学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和温馨甜蜜的小家庭,来到大学里一门心思的学习深造,都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都把满腔的青春激情投入到学习之中。</h1> <h1>  在校期间,同学们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学术探讨的氛围可圈可点,令人感动,令人难忘,每天除了参加正规的课堂上课、操场训练,图书馆,阅览室,训练场,体育场,教室内,校内和校外的小树林等地,都留下同学们学习、求知、锻炼的身影。最后,都用较好的成绩完成了学业。</h1> <h1>  在校期间,我的学习干劲和现实表现也不差,不但刻苦学习,以总评优良的成绩完成学业,还尊重领导,团结战友,遵纪守法,服从管理,大小工作积极主动,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员队和政治系的黑板报,政治系学员专刊《叶舟》的编辑和出版,连年获得政治系党委的嘉奖。</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毕业典礼那天,当我手捧深红色的大学毕业证书时,其愉悦的心情不言自明。表明我在军校的努力和奋斗,终于有了结果,得到了深造,开阔了眼界,拿到了文凭,学到了许多只有在大学里才能学到的知识;表明我年轻时期一直苦苦追求的大学梦想,终于得以实现(毕业返回部队工作岗位后,我又通过在职自学取得了国家认可的更高层次的学历,这是后话)。</span></h1> <h1><b style="font-size:18px;">军校同学留影。后排右一为作者</b></h1> <h1><b style="font-size:18px;">政治系一队李明发队长和本队部分学员合影。中排右四为作者</b></h1> <h1><b style="font-size:18px;">毕业前夕,武警专科学校举行全体应届毕业学员阅兵典礼。图为政治系一队学员方队通过检阅台</b></h1> <h1><b style="font-size:18px;">毕业之时,政治系主任李典忠为作者题词勉励</b></h1> <h1><b style="font-size:18px;">武警专科学校85级政治系一队学员毕业合影</b></h1> <h1><b style="font-size:18px;">武警专科学校校歌歌词</b></h1> <h1><b style="font-size:18px;">中条山下,汾水河畔,这里是培育我们的摇篮。俯瞰武警专科学校全景</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原武警专科学校大门楼,办公楼,图书馆</b></p>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八、今日母校非昔比</b></div><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昔日母校情难忘</b></div></font></h1> <h1>  如今,我们已经毕业三十几年了,曾经的政治系85级的全体学员,有的走上了部队领导岗位,成了将军;有的转业到了地方,成了地方的领导干部;有的下海经商,成了商海精英;有人移居到国外,成了海外华侨……</h1><h1><br></h1><h1> 但是,无论他们的职务有多大,官阶有多高,无论财富有多少,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距离多远,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段深深的情缘,永远都不会忘记曾经给予我们知识海洋、培育我们成长、圆了我们大学梦想的母校!</h1> <h1>  我们毕业十年后,母校改为“武警指挥学院”,迁址天津市。如今的母校,经历四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今非昔比,成为武警部队培养中高级指挥员的最高学府,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在全军院校中都是屈指可数。</h1><h1><br></h1><h1> 难忘母校,母校难忘!您的学子永远地爱您,感谢您,怀念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九、结束语</font></b></h1> <h1>  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冲刺。</h1><h1><br></h1><h1> 现如今的中国教育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加大经费投入,快速发展,成绩斐然,对于今天的青年学子来说,随着教育资源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读大学专科、本科,读研究生,读博士,甚至出国深造。</h1><h1><br></h1><h1> 在我们生活的哪个年代,要想拿个中专、大学专科文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经历十年文革时期,没有学到东西,基础差;二是大多数家庭是姊妹多,需要协助父母操持家务,没有时间学习;三是当时国家规定农村学生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为 25%,比今天的大学录取率要低几倍。</h1><h1><br></h1><h1> 当年,谁能考个中专学校,那是一件很光荣、很了不起的事情。全村人会为他祝贺,全家人会为他感到自豪,个人也有了光明的前程,是农业户口的可以转为非农户口,吃上商品粮;毕业之后,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可以成为国家干部、成为知识分子,等等,有了稳定的工作,也改变了身份地位。 </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情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背景,只有经历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才能身同感受,才能有切身的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目标和追求,而这些梦想、目标和追求需要通过努力和奋斗来实现。没有人能够一蹴而就,也没有人能够轻易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汗水,才能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正如一句名言所说:“天道酬勤”,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才能够获得应有的回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就是一种追求,一种努力,一种期盼。渴望着把梦想变成现实,将虚幻化为真实。生活,因梦而美好;人生,因梦而苦闷。然而,再难的道,也有尽头;再长的路,也有出口,坚持就会有光明。</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编者说明</h1><h1> 本美篇所使用的图片主要源自作者军校毕业纪念册,有几张来自网络,特向原作者深表谢意!</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