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曾氏家训原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咸丰四年正月上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竹亭老人自撰命男国藩写</span></p> <p class="ql-block">这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对匾,由曾国藩的父亲曾竹亭譔文,命曾国藩亲自书写,这副对匾不仅体现了曾氏家族的福泽,更传递了曾氏家族的家训。它以珍贵的金丝楠木为内板,红木边框为外框,华美而庄重。</p> <p class="ql-block">这副对匾所表达的意境,正是曾氏家族的传承之道。它告诉我们,有子有孙,有田产可依,有书可读,这就是继承祖上的福泽。不追求官场的荣华,不苛求他人的赞誉,远离世间的纷扰,将升官发财、齐家治国的重任交付给子孙后代。</p> <p class="ql-block">这副曾国藩家训对匾,不仅是曾氏家族的传家之宝,更是我们传承下去的文化瑰宝。它以平实的语言,传递着曾氏家族的家训,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在当今社会,我们仍能从这一对联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和事业。</p> <p class="ql-block">这副曾国藩家训对匾,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让我们认识到,家庭的传承并非只在于物质的财富,更在于精神的传承。我们应该珍惜这份福泽,将家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积极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曾氏家族的后人,还是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曾国藩家训对联都是一件值得珍藏和学习的珍品。让我们从这一副对联中汲取智慧,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为我们的家庭和事业创造更伟大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年六十一岁。湖南长沙府湘乡(现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