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友华丨第二百四十一章 草根也有力量--《文笔山下是我家》(暂名)编辑手记13

邓友华

<p class="ql-block">  我以前曾写过“土地是有力量的”,其实,扎根于大地的草根也有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走得再远,也走不出故乡的炊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20日再改文章,忙到23点才发出去。</p><p class="ql-block"> 7月21日,沈世豪教授留言:“又读友华的大作!能够用一个意象来表达这位勤奋耕耘者的作品吗?我想起了‘炊烟’。有句老话,‘你走得再远,也走不出故乡的炊烟!’友华的作品就是如此!袅袅炊烟,青色,情无穷,意也无穷!古朴,贵在有味,真正有诗和远方!难得!”</p><p class="ql-block"> 沈世豪教授的留言像支神箭一样射中了我的心灵,勾起了我的万千思绪!沈世豪教授和我都是闽北闽中这种耕读文化培育出来的学子,对家乡和炊烟情有独钟。因年少时丧父失学的命运所至,我这个50后比他这位40后对家乡和炊烟的依赖度还更深。从小到大,我无数次地在文笔山的半山腰上看着三元老城关毗屋连云的木屋瓦房上袅袅升起的炊烟!我上不了中学和大学,社会才是我的大学,家乡就是我的课本;而家家烟囱冒出的炊烟,就是这个课本中最具人间烟火味且常读常新的土地诗篇!</p> 旧城改造之后木屋瓦房变成高楼大厦的水泥森林看不到炊烟了,就在前辈学人的忆旧文章中去大海捞针地寻找描述家乡旧貌的文字。<br>  就在我沉思于“家乡与炊烟”的这些天里,林仁华在群里上传了几则文字:<br>  三元县县治所在地的城关,旧城关四周原有城墙,东门“泰安”,北门“聚庆”,南门“养孚”,西门“荣禄”(此门眉石刻存市博物馆)。北依沙溪河,南绕矿坑、文笔山、石竹堡寨。东西长约1400米,建筑物占地面积约0.4平方公里。<br>  三元旧城关的城镇布局比较整齐合理,东西走向,有前街后路;南北走向,有八条巷。南面有崇宁堡,东面有凤岗堡、传柑堡,自成格局。北面隔河对峙有长安堡、白砂。各巷堡中心有饮用水池及清泉古井共19处,常年不枯竭。前街后路衔接处,共有16座庙宇和风雨亭,为劳动人民休憩娱乐场所。每一巷堡前后都建有闾门,自成防御体系。<br>  由东至西八条巷:龙船巷(今二元路);牛巷(现今革新路,古时唯一允许牛通行及连接西边五条巷后路下水道的巷);新巷(即现今青年路),在整个城镇形成之后,由邓永济(1527—1606)于明嘉靖年间捨让一植铺屋后开辟的;周舍巷(今为红旗巷),因城关54座祖祠,集中在这条巷及其附近者就有18座,所以又被称祠堂巷;罗舍巷俗称下巷;阳巷,是最整齐的一条巷,巷宽5—7米,单边排列77植民房,巷头关帝庙后,还有南北深60米、东西宽70米叫“底坪”的民房,可能是城关最早的居民区,芳牌巷、林厝巷(又称花瓶巷,现名复康路);最西是比较短、仅2米宽的连舍巷,今改为步云巷。巷与巷的间隔,基本上是等距离的。<br>  民房建筑,除后期建造的崇荣里(堡)、凤岗里、传柑里、长安堡系二层楼房外,绝大部分都是矮平房。但是,也有不少面阔五植、七植或九植,甚至十一植的三堂五进的大房院。如超美公大厝、居五公大厝、体盛公大厝、巽人公大厝、上大林厝、下大林厝等,都面阔九植以上。大厝前有坪,后有院,中有四天井,两边有2米多的明沟水弄,三面再有分户厨房,四周围着风火墙。特别著名的是“千杆柱大厝”,说它有一千根柱子立地,除前坪、两后坪及四天井以外,还有120个房间、书房和大小厅,它座落在前街最西端,是由邓良炫建于明嘉靖年间,1909年前毁于一场大火。木建房如果防火得好是比较经久耐用的,如在1992年旧城改造中,拆除东园里邓与成公建的面阔五植三堂大厝时,大梁里藏《乾隆十六通书》,建后241年以来,尚无大修的痕迹。 公共建筑方面:饮水井、养鱼池、庙宇、水岭(码头)长安堡,在城头均建有容量约120平方米的自来水大水池;下巷中、阳巷中、复康路尾各建约容量60立方米自来水池(水管是用穿透竹节的毛竹首尾衔接而成);崇宁堡下坪的启嗣公泉水井、新巷头的让云庵泉水井、阳巷头的新巷二口泉水井,底坪原始泉水井仔,白砂上下祠左右二口泉水井,都全年不枯竭。饮水池泉水井共有19口,后路及各条巷头之间,还有40多口大小鱼池,常年养鱼,又作防火备用水源。<br>  十条水岭码头,按地势和需要建造。各条水岭各有特点,山庵岭落差最小,河床边又有一大片砂石滩,水岭宽3米多,长80多米,直插至沙溪河中流,与长安堡水岭隔河相对;岭头直对龙船巷口,是城关装卸笋干、纸、豆、麦、米、盐等货物的大码头,也是南来北往过渡的要道;西斜圆通堂,西侧有一株直径六米多大榕树(1969年11月4日毁于大火),是秋夏间早凉爽最幽静的地方,劳动人民常在此小憩乘凉,儿童则尽情在此玩耍嬉戏。土地亭岭对着牛巷口,岭下侧是城关最大下水道,为特大洪水时的过渡码头。船厂岭因落差大,为便利造船和新船下水,设计时特地订了“与”形大弯,岭头西侧有一株直径五米多大榕树(1964年5月毁于台风)。元帅亭岭上窄下宽,宽处正是庙楼下阴凉处。该岭地处大街中段商贸繁华的码头,许多青少年经常集此闲玩,梅列、莘口墟船卸杂货搬运。李厝岭位于阳巷天后宫东侧,落差最大,建筑最整齐牢固,大部份用长2米,宽0.5米,厚0.2米的条石,砌成70级梯阶至河边,便利到船碓加工稻谷(主要是碓米)者使用。往西约60米有孔文星岭,是大洪水时挑送到船碓加工粮食的备用码头。再往西是太保亭岭(长约50米,宽3米)、坑尾岭、龙船岭,均用块石砌成,为过往的大木排、小竹排停泊处,特别是洪水期,百来架竹排冲击在惊涛骇浪中,争相捞取漂木,皆停靠其间。为了保护这几条水岭码头,维护河岸,明嘉靖年间,邓永济在孟洲(现河滨公园一带),插扬柳条,种樟树、榕树,以后又发动乡民沿河岸种乌桕树。光绪已卯科武举人邓应缵,在后屏山(现统称红印山)封山育林,继续植树、委派专人巡逻守护。为绿化城关,美化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起到良好作用。<br>  每条巷(堡)前后有亭(庙)建筑。牛巷口的土地庙,周舍巷口的赵公元帅庙,巷头靠山边的真武大帝庙;罗舍巷口的文昌帝君庙,巷中的关帝庙,巷头有土地亭;阳巷口的天后宫,巷头的关帝庙;传柑里城头太保亭,城尾楼上真武帝;凤岗里城楼上关帝阁等。较早的庙宇是最西端的德胜庙(传说是宋代建)。最雄伟的是明朝万历年间建的圆通堂,面阔前堂五植,上堂七植,雕梁画栋、浮雕驼峰、飞檐翘角,栋脊塑造,工艺精巧,栩栩如生。康熙癸丑科进士邓文修为它撰一对联:“南来灵感无双佛,西向圆通第一庵”(圆通堂于1969年11月4日毁于大火)。这许多庙宇亭阁分布适当,为劳动人民休憩娱乐提供了好去处。还有“庆龟观”(沙县志记,宋嘉定四年建,为明宣德乙卯科举人萍乡知县邓福读书处,观址在现三明一中学生公寓)。惕斋书院(明万历太平县令邓敏建),新田书斋,林厝书斋(清康熙年间大商贾林通侯建),文笔山下深居谷又有飞凤殿及其衔书楼古建筑(明代以前建),既为避暑胜地,也是生员习读的好地方。这些书斋,为三元“启发文运”起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br>  我起初凭感觉这是谁以林伦榕的《回忆三元的旧城关》为底稿,然后稍加改动整理的第几章的文字,后面看到仁华附言:“我只发找到的资料,没有去审过,只供参考,对文章内容自己审核录用”。我去找原文来核对,发现最后一则是从“公共建筑”那一段取下来的,且仁华版“公共建筑”那一段开头还漏了祖祠和饮水池井等文字,而仁华版最后一则末尾飞凤殿以后的文字,是加上去的。核对的结果,让我觉得如果要在城关书附录中选一篇林伦榕的代表作以致敬前辈学人的贡献,就应当选这篇《回忆三元的旧城关》。<br>  我查看电脑里一文件夹中保存的照片,好些是2016年、17年拍照的,其中看到有一次看到就随手拍照下来的城关公社农业中学的合影,人像拍得很糊,也复制下来,随后发给仁华。 我随后去翻看1993年要拆迁时特地拍下的一组照片。因是彩照,没黑白照片那么好看,只是好过没有。 <br>        几代师生之间<br><br>  7月21日研究生小洁留言:“邓老师,您周日中午得空吗?因为我想起来周日要退房,过去沙县那里,晚饭后过去的话,女生一个人不太安全。”<br>  “好的,那就中午”。<br>  中午收到陈体元发来的截屏图片。因头天下午庄建曦主任来电话,叫我去帮领前村上海知青周丽的稿费。我前面答应次日下午去,后面觉得天太热了不爱往外跑,就找到上次发《三明知青》作者稿费时周丽的银行卡号发过去了。庄建曦主任还要电话和地址,我手上没有,就给陈体元留言:“体元兄,你好。《三明知青》上周丽的那篇文章被三明市政协《三明文史》选中拿去发表了,他们要发稿费和寄样书,请你把周丽的电话和地址发给我,我转告给市政协”。他这下回复我了,还留言:“你交代的任务完成了”。<br>  我向体元兄表示感谢,再将截屏图片上的地址、姓名和手机号码复制了发给庄建曦主任。<br>  7月22日余元钱老师留言:“友华:你哪里来的精力和时间,一篇又一篇!”<br>  我自己被生活的长河裹挟着,被那些感动了我的珍珠般的东西魅惑着,被自己爱写东西还戒不掉的不良嗜好驱使着,又被美篇数以百万计的读者阅读总量吸引着,就这样一直往下写着,这话又不好说,只能发三个[握手]和[微笑]。<br>  下午看到美篇上有江南秋韵留言:“小邓(友华)系土生土长的纯三明人,且是三明通。本地人且能称为三明通的年轻人为数不多,小邓是佼佼者!记录片《沪明往事》中第二集‘青山不老’小邓是‘剧’中主角,优秀到位,了不起!”/“能成为一部记录片中的主角了不起,且当之无愧!城小徐榴珍(江南秋韵)”。<br> 我一看到时就猜想是徐榴珍老师,我大弟弟的语文老师,余元钱老师老年大学诗词班的学生,我1983年春节期间帮忙文化馆对联活动时认识的。<br> 7月23日上午不到10点就出去,坐公共汽车到列东,在天元国际一楼跟小洁留言说已经到了,再先上二楼,说要11点半才能进场,可以先在外面坐会。<br> 我再下楼到列东街上等小洁。列东街在东新二路这个十字路口是列东老城区的中心,站在这里就会想到我不久前叫林仁华接片的1960年代初的老照片所呈现的景象, <p class="ql-block">还有1976年时林年华老师从高处往下拍照的游行街景。那时三明饭店还没建,只是菜地。</p> 我这下就拿出手机,随手拍下这时的街景。 小洁来了,一起上去,再到巴台对面的休息座上先聊做题目的话题。我表扬她的学术能力,她的论文有两个地方超出我的预计,是我研读范围中前所未见的。她则说新的研究方向想从煤、水、绿化来做,而绿化刚好能写到麒麟山公园。我则提醒她袁启彤为三明留下的是两个公园,还有一个是瑞云山公园,并开始讲那堪称传奇的故事。<br>  这时,服务员通知到点了可以进去入席。我们因只两个人是西南面最边上的位子。放下书包后我问小洁,瑞云山公园的故事是先说掉再去拿食物,还是先拿了再来说?小洁被故事的开头吸引住了,讲先说了再去拿。我便从北京会议以后往下说,说到瑞云洞那狮子张开的洞口含着的那座庙,讲到瑞云山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还讲到杨庆桢写的《天下第一佛》。后面,我还从美篇找出一张我拍照的杨庆桢在侨报上发的《天下第一佛》的版面照片,题图底下有我特地放上的杨与袁启彤坐像合影。 说过这故事后,我们才去拿食物。<br>  小洁不是很爱吃东西的女孩,我也是对吃很随便的人,中午这个自助餐吃得不多,话说了不少。她从笔记本电脑上看要问的问题,一个个问下去。从城市生活燃料的变迁讲到富兴堡水厂和东牙溪水库的供水,再说城中村的情况,等等等等。两人所说的,已然是这座城市的变迁史。<br>  我还提议,在她已有的三个方向以外,还可以加个工厂文化,还以福建籍小说家北村的《周渔的火车》为例,以前曾拍过电影,孙红雷与巩琍主演的。像我和我的作家小妹杨丽这样的人,都是深受工厂文化影响的。再说到历史下限到1992年就可以了,分税制以后更不好说就不要说了。<br>  有下我跟小洁说,三明是个很独特的城市,不管是像我这样半文史半纪实地写,还是拍电视纪录片也好,拍电视连续剧也好,写硕士或博士论文也好,再抑或是写长篇小说也好,拍电影也好,大家都能有各自很专业的表现,都能取得意料之外的优异成绩,是因为三明这座城市的命运能出彩,这块土地有力量!<br>  吃好后一直说到快14点,服务员来提醒为止。<br>  我们下楼后想找个地方继续说话,就听小洁的来到街边咖啡店,在这聊列东街的历史变迁。我跟小洁说,列东街不是你以为的解放前就是列东的街道。城关和梅列因都是水边古镇,水运时代,街道在水边,列东也是这样,叫前街,现在叫老街。列东街的位子在那时是有了延永公路以后的过境公路。1958年以后才成为主街,我还将列东的接片老照片发给小洁,并将美篇上连照片带说明文字截屏了发给她。 我还在手机上将接片老照片点出来放大了指给她看,那几幢房子就是“八号楼”。 我还给小洁说,我以前开书店时,在这东新二路靠河边的店铺开了很多年,就在这建设银行旁边。 说这话时,我想着,20几年前我在桥头书店里跟当时还在三明的小童说了很多(那时他就住在“八号楼”),如今在这又跟小洁说了很多,其实都是因为杨罗李朱的情结。<br>  我们坐到15点。她随后要去机场接人。<br>  晚上仁华发张老照片来,是三元李氏1983年“皇历登祠”。 还问:“皇历登祠是在哪”?<br>  我回复:“李家三明区域的祖祠所在。皇历是个地名。显淮的那篇文章有写到”。<br>  我把显淮文章的照片发过去。再查出其中的文字,复制了发给他:“剑州尤溪皇历村(今永安槐南乡皇历村)”。<br>  仁华也查到发来:“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槐南乡下辖村”。<br>  7月24日下午看到仁华将开山造田的照片重拍张更清楚的放群里了。我发[强]图案,并将美篇上的题图换了。<br>  傍晚时看到仁华在群里发国兴提供的阳巷龙船老照片。 <p class="ql-block">  晚上新建文档。把进程文字贴上去,再开始修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刀郞让我看到扎根在大地上的草根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晚临睡前看手机,结果是刀郞的新歌《罗刹海市》刷屏了。我本来就喜欢刀郞,他的那种娓娓道来的唱歌像说话一样的风格,从《2002年的第一场雪》和《冲动的惩罚》开始就征服了我,他草根式的奋斗让我有许多共鸣。在各种派系的争锋中,他这草根不受既得利益的门派待见,却依然被大众喜欢。这下十几年磨一剑的这首歌似乎一下子唱出了大众对罗刹国颠倒美丑的嘲讽。“那马户不知它是一头驴/那又鸟不知道它是一只鸡”/“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这首歌一夜封神,成为近年来的第一神曲!</p><p class="ql-block"> 网络上众多刀郞的歌中有首《就是现在》:“别说我和你不同/欢乐与痛苦我们与共/只要眼神中不带有色彩的分别/你我的梦都一样光荣/别说谁比谁坚强/我们努力地完美这梦想/尽管这世界给我满身的伤/我依然要赞美太阳”。</p><p class="ql-block"> 7月25日一整天都泡在手机上,大多是听刀郞的歌。如果他十几年前火第一拨时是因接地气抒发的还是个人的情感感受。那他这次却是以蒲松龄怪异小说的背景鞕挞了美丑颠倒的世态乱相,抒发的是底层草根们对固化阶层的共同不满。</p> 7月26日下午我在想《这块土地的灵魂》的后续是5本版还是6本版的选择问题,还回头去看第3部和第4部的布局。我是2018年4月中旬陪杨庆桢拜谒瑞云洞以后奋力一搏写出第1部结尾几章,结果拿出去时因是写了大活人不爱审稿,倒是陈景润家属反应很好接着往下,加上生活的进程等于是两部连在一起所以第2部没想认真结尾是象征性地结尾,到第3部才是认真地构架结尾的。第3部拿出去时没指望出版,只想让老领导袁启彤帮我写书名,结果是书名写来了但总工会也来叫帮忙了,紧接而来的是18家迁明企业和随后的帮忙纪录片。第5部的开头是纪录片的播出与反映,然后是电视剧团队的到来和城关书的启动。如果原来预想的大场面没能出现还是得像编三明知青和三标厂纪念册那样书做书美篇做美篇,那我就会走进第6部的篇幅中去了。<br>  我有想到,前面还会想后面将《这块土地的灵魂》出成书,现在已经不敢想了。各方只会根据需要各取所需,如侨报将首篇对半剪,档案馆版《陈景润与三明》只抽前四章,三元政协版取第1部的首尾四章,其他人选我的文章做跋等等,而出书都是他们要的单个题目,像以前三明知青和三标厂纪念册和以后如果谁要出迁明企业,完整版的书只是我自己要这么梦想,这么做。当然,由昆版样书展览馆记忆馆等会喜欢拿去当展品,在美篇上读者会喜欢,还有来三明做题目的国家级和省级的主创人员也很喜欢。<br>  从美篇上的阅读量看,第1部到第5部,是后面比前面读者更多。如果就这样写连载一样往下写,估计第6部看的人比第5部还多,就是感觉自己没体力这样拼命,但从叙事的角度,这下的电视剧和城关书,读者还是喜欢看到进展的。<br>  7月28日是台风天,三明公共交通停运。<br>  无处可去,只好在家开始动手慢慢理文章。<br>  下午收到文友崔晟留言:“老照片《八十年代初文坛师友三明聚》/图后三排左起邱国安、袁和平、曾阅、張国强、刘登翰、孙新凯、崔蔼华;后二左起崔晟、叶卫平、蔡其矫、陈朝先、叶志明;前左起范方、郑水娇、陈贞、崔雁南、張珊云、周美文。”然后是老照片,再留言,“友华你已变身考古专家了”。 我回复:“照片点出来有点糊。你是原图发给我的吗?麻烦你再发一次,要点原图”。<br>  “这个他们看到转我的,都不专业”。/“从你角度看看这个”,他再发个文章链接:《三明诗群:与“文明城”共创的文化品牌》。<br> 我点出来看,是三明市融媒体中心(2019-09-30 15:46),作者是詹昌政。<br> 我又想到刀郞。2004年刀郞凭借《2002年的第一场雪》火遍大江南北时,我正在列东梅列桥头开书店,我隔壁就是家音响店,天天都在循环播放这张专辑,这首歌让我听了无数遍,居然听不厌。又过了十年,大约是在2014年左右,我已经不开书店了,我的发小在当凤岗堡的“菩萨头”并兼管着城楼公(关帝)庙。我也有报名参加庙里的轮值。有天轮到我值班时,我的发小住的庙边房间的电视机里播出的是刀郎的《冲动的惩罚》。他大我三岁,先是农民,后为工人。他也是刀郞的粉丝。在刀郞已经退隐江湖的时候,江湖仍有刀郞的传说和歌声。就在那天,在半山庙外看城关,巳不见往昔炊烟只见越来越密的水泥森林,在外面找不到美感的我却在庙边电视的老旧歌曲中得到启迪。我猛然想到刀郞的这首《冲动的惩罚》像《2002年的第一场雪》一样都是新疆民歌的叙事诗风格,娓娓道来,就像我最喜欢的1975年看到的闻捷的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一样。 《复仇的火焰》在我心目中是“前十七年”中国最好的长篇叙事诗,是让我开始学习写作的启蒙读物。而刀郞的歌则让我看到这种“娓娓道来”看似没有章法,却潜藏着独具的魅力,能传神地表达草根平民的底层感受。为什么给我这么大影响的作品两次都是被汉族人改造过的“新疆民歌”,我不知道,也许那里面藏着“诗和远方”吧,我只知道这看似平实无奇的叙事诗风格,写多了,写久了,不仅能让大众和市场接受,还能经受得住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写好了甚至有史诗范!<br>  土地和草根都是有力量的,只是践踏他们的人不知道而已。<br><br>    二0二三年七月二十日至七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