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许多丘壑胸中贮 无数烟云笔下生</p><p class="ql-block">——孙西旭的山水画艺术世界</p> <p class="ql-block"> 孙西旭,笔名孙继溪,斋号奇峰堂,生于山东省莒县,山东大学新闻学本科,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报社记者、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山东分院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新闻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北兰亭书友会创始会员、临沂市新闻书画院副院长、临沂市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临沂市青年画院画师、临沂市兰山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罗庄区书法家协会理事。</p><p class="ql-block"> 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书法师从胡抗美、张建会、刘文华、吕金光、王厚祥等老师,多次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举办的书法培训班。隶书主要取法于《《石门颂》《礼器碑》《鲜于璜》《西狭颂》《祀三公山碑》《华山庙碑》《衡方碑》《张迁碑》等,并参以秦汉简牍、帛书和金文、石鼓文;行草书对王羲之、孙过庭、张旭、怀素、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大家书法浸淫尤深,心追手摹,兼收并蓄,并日见通会,渐出机杼;山水作品,对倪瓒、沈周、董其昌、龚贤、八大山人、渐江、石涛、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等大家情有独钟,用功尤深。其山水作品或笔简墨淡,意境深远;或浑厚华滋,酣畅淋漓。大写意花鸟画的学习,由近现代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李苦禅诸大家追溯八大山人、杨州八家至青藤、白阳。主张意境开阔,笔墨浑融,以意写形,以势贯气。</p> <p class="ql-block"> 孙西旭性情温和敦厚,善结人缘。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与书画界过往甚密,耳濡目染,受益匪浅。他自幼酷爱艺术,诗、书、画、印均有涉猎。所画山水作品,融北宗之雄强、南宗之秀润,或笔简墨淡,意境深远;或浑厚华滋,酣畅淋漓。自传统入,从造化出,笔随心动,以率真的情营造天趣的景。</p><p class="ql-block"> 孙西旭先从临《芥子园画谱》入手,心追手摹,不厌其烦。而后浸染于明清诸家,直追宋元。对倪瓒、沈周、董其昌、龚贤、八大山人、渐江、石涛、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等大家情有独钟,用功尤深。</p><p class="ql-block"> 他还深谙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将山川的雄浑气魄、苍茫风骨,尽记在心上,留在画中。其书画作品正如他做人一样,是踏踏实实、真真切切的。他以“有容乃大”的心胸、气度学习,认为国画必求其博大精深,融会贯通,追求个性。它不是刻意造出,而是表达画家主体与自然客体为情感交融,是在画作中自然溢出的和谐之美,形成人画合一的风格,他的这些绘画理念始终贯穿在其绘画创作过程中,使的画作不是对景写实,而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他从自己的审美意识出发,把从生活、自然中汲取的素材加以提炼,形成情景交融的升华。</p><p class="ql-block"> 书画同源。深厚扎实的书法功底,使他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绘画的皴、擦、点、染之中。运笔作线轻重疾徐并用,骨气全生;枯湿浓淡兼施,层次分明。因而他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流水,或柔中带刚,拙中带秀,清隽雅逸,潇洒灵动,或放任恣肆,雄伟状阔,浑厚华滋、意境深远。他对笔墨的认识和发挥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p><p class="ql-block"> 他常常深入到蒙山、黄山等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倾听山间松风的回响、冷泉的幽咽,观察、感受、体悟山川形势、四时气象、阴阳向背、远近虚实……去发现大自然的美,体察山川树木的神韵,唤起创作的灵感,达到物我两忘、下笔有神的境地。他将自己融入自然,领略山水奇趣,继而达到主观心灵与自然景物交融互渗、浑然无迹的境地,造化为我用,借物以写心,把山岳之气漫游于纸上,赋予山水画以生气与灵光。他不是自然主义地对待生活,而是从精神上师造化,感悟生活,然后用山水语言符号表达自己的情感。由于他长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致使作品画意深邃,章法新颖,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蓊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山水画是极富创造力和审美情趣的艺术载体,走进孙西旭的山水世界,如同游赏在祖国的壮美山河之中。那里或山川挺拔,层林尽染;或水流湍急,云蒸霞蔚;或恬淡静雅,苍翠欲滴;抑或浑厚华滋,春雨初霁,风韵万千。灵动的线条在勾勒出山石林木变幻的同时,表达出他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层解读。</p><p class="ql-block"> 站在他的作品面前,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作画之际“情驰神纵,超逸优游”的状态,就笔墨的意态而言,他浓笔酣墨,落在幅上皆成“文章”,画中蕴含着雄强之骨和深厚学养。他的胸臆开敞,喜读群书,研读画史画论及文化论著,养成腹中经纶和思中识度。这些学养、才情、能力都是构成了他的绘画风格的基础,使他落笔便生墨韵,笔笔相连,连成景致不绝如缕的大千世界。</p><p class="ql-block"> 他的画,确实是有灵性的。他将禅宗的“顿悟”化解于心,将禅机渗透在笔墨形象中。画作回旋起伏的“韵”味包孕着中国水墨特有的妙造自然的“神”,这实际上也是指画家进入“天人合一”状态之后才可达到的那种精神境界。</p><p class="ql-block"> 观其作品,令人赏心悦目。大幅气势雄浑,小幅咫尺千里;近山清奇、远山苍莽、群山如簇、溪流喧吟。山水真韵,尽显浑厚华滋、淋漓苍莽、墨气溟濛的生生之气,令观者回肠荡气、心旷神怡。细细品味,其艺术魅力随景而发、随感而出、随情而露,情景交融。笔墨当随时代,他较强的创新意识。他的画,线条的粗细、枯湿,点画的浓淡、疏密已是随心所欲;峰峦层次、房舍结构更显细微精到,或写或泼或染,张弛有度。他以率真的情营造天趣的景,把传统绘画引向了一个追求创造、面向生活的新艺术境界,使传统的中国画呈现出新的生机。</p><p class="ql-block"> 如今,孙西旭正以极大的热情醉心于他多彩的山水世界中,含英咀华。相信,凭着他的天资聪慧和执著勤奋,不久的将来,他的山水世界将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