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八一节”,缅怀先烈

DLiF

<p class="ql-block">【缅怀英雄】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今天是2023年7月30日,农历六月十三日。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小淖村的纪松龄烈士故居进行了祭奠缅怀活动。追忆先烈,实地参观了纪松龄烈士纪念室,讲好革命故事,传承革命烈士遗志,发扬革命优良作风。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生活安康幸福。大家深深感到心灵震撼,缅怀活动从实际出发现场讲解追祭革命先辈,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教育课。</p> <p class="ql-block">这个村子的北坡上是烈士们的陵墓,我们去到上山以祭敖包的形式祭奠了英雄。从村里向北上山,经过了由经东西向发往北京清河站的高铁铁路来往车辆频繁穿梭,站在山上抬眼望去,面前一片绿意盎然,<span style="font-size: 18px;">祥和安然,</span>生机勃勃,祖国山河一片大好。</p> <p class="ql-block">【纪松龄】蒙古族近代伟大的革命家。纪松龄(1899—1942),蒙古族,字世勋,蒙古名赛胜阿,出生于察哈尔右翼前旗三苏木小淖尔西营子村的一个富裕的蒙古族牧民家庭。少年读私塾, 1915年入正黄旗小学读书。1920年,纪松龄在五四运动影响下,参加了冯玉祥的国民军。后经李大钊、赵世炎等人引导,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4年在张家口入西北军政干部学校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1928年9月被党组织送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1933年,受党的派遣回国,在绥东一带从事地下军事活动,打入绥东达密凌苏龙部,先后任副官、参谋长等职,利用职务之便,活动于归绥、集宁、北平等地,广泛收集情报,通过吉雅泰、毕力格巴图尔转给党组织。1942年2月14日,纪松龄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1989年6月30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敖包的由来和意义】</p><p class="ql-block"> 敖包是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信仰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p><p class="ql-block"> 敖包 在蒙古族文化中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信仰的象征,还是族人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象征。在传统民间的观念中,敖包是一个可以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吉祥的地方,是一种可以连接神灵和人间的桥梁。故敖包被视为一种非常神圣的场所,每个敖包都有其特殊的供奉仪式和由高僧、祭司等宗教人士主持的祭祀活动,同时也是民间群众的信仰和农牧业的生产需要的反映。</p><p class="ql-block"> 除了在宗教信仰方面的重要性,敖包还在地理环境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敖包分布在蒙古高原的山坡、高地和草地,被用于界定部落或氏族范围和农牧业生产的助手。在长期的农牧业生产中,敖包也是作为人们祈求五谷丰登和生活平稳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敖包不仅仅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在长时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成为了整个中华文明和人类全球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它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和信仰是珍贵历史遗产,也是全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