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刀郎讽刺了某某人,我不这样看。</p><p class="ql-block">我认为他讽刺了一群人。不管你有没有听过这首歌,我都强烈建议你去看一下原著。这首歌原著故事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罗刹海市》,不论刀郎的创作初衷是什么,歌曲和原著,都充满了强烈的讽刺意义。原著主人公马骥,本是商人之子,英俊潇洒,且14岁中秀才,可谓是才貌双全。但他父亲觉得读书没什么出息,于是让他继承家族事业做生意。马骥听从父亲的安排,和人一起出海经商,结果船遇大风,漂流几天几夜,到了“大罗刹国”。大罗刹国在中国以东两万六千里,这个国度有两个十分变态的特点。第一个是“不重文章重相貌”,原著中说“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其美之极者,为上卿。”就是不管你才华如何,长得越漂亮越混得开,社会地位越高。反之,长得丑生来就会被父母视为不祥,往往弃之……</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不是有一股熟悉的味道?</p><p class="ql-block">但你以为这就完了?非也。毕竟有人对“重相貌不重才华”还能忍,有时审美在线、颜值在线也能取悦大众。但这个国度第二个变态是,虽然重美貌,但却是“以丑为美”!这才是讽刺所在。原著中这个国度的宰相,双耳皆背生,三只鼻孔,眼睫毛像窗帘一样覆盖双眼。其他重臣也是面目狰狞怪异。反而是底层小官,长得都比较正常,越底层,越正常;越正常,越底层……而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马骥,在这个大罗刹国完全混不开。在这个疯颠的国度,他原本看这个国度里上流社会的丑态十分惊恐,谁知这里的人看他却十分惊恐!为了生存,马骥不得不扮丑,不得不同流合污。他把自己涂成大黑脸,打扮得像张飞一样,却意外被上流社会奉若上宾,他们纷纷惊呼:“异哉!何前媸而今妍也?”怪事!你前几天还那么丑,今天为什么这么好看?蒲松龄悲愤地写道:“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意思是,装成假面花脸来逢迎讨好,这世情如鬼域无异。那种喜欢跪舔结痂疮口的怪癖,从来举世相同!</p><p class="ql-block">毫无疑问,蒲松龄和刀郎,都强力地讽刺了各自时代中颠倒黑白,以丑为美的荒唐,甚至写出了那种明明相貌出众、才华横溢,却不得不扮丑、诵丑,同流合污来换取生存条件的无奈。但他们最终都从俗世的泥石流中跳将出来,一句“爷不伺候你们这帮小丑了”,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其实马骥可以继续扮丑,在大罗刹国滋润地活下去,而且他扮“大黑脸张飞”已经混入了上流社会。但他还是坚定而快速地离开了那个荒唐国度,并且最终在奇幻的海洋市集中凭借绝世才华,以一篇《海市赋》获得了龙王的青睐,将龙女许配给他……这如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颠倒,有荒唐,有谄媚,有同流合污;但也有坚守,有底线,有理想,有不期而遇的光明……马骥,可以是刀郎,可以是蒲松龄,可以是千千万万个怀才不遇而又不愿同流合污的我和你。蒲松龄也许是悲观的,他一生穷困潦倒,但《聊斋志异》却成为千古奇书,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刀郎的音乐人生或有坎坷,但正义不会缺席,一首《罗刹海市》惊诧无数魑魅魍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