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蕴童心 研学促成长---沙河营小学参加“荷风2023‘田埂艺术研学’活动感悟

紫丁香

<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27日和28日,沙河营小学陶泥社的24名学生有幸参加了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与香港马会会所共同发起的“荷风2023‘田埂艺术研学’---河北爱心首都行”活动。让我们这些乡村的孩子们走出了校门,走进了博物馆/院、美术馆、音乐厅、艺术高校等艺术场馆,通过“行走的课堂”,辅以艺术传承、多元文化体验、趣味知识竞赛等多元素相融合的研学形式,丰富了学生知识,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p> <p class="ql-block">  研学基地No.1恭王府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曾先后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 成为宅子的主人,恭亲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亲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城,固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通过研学老师的耐心讲解,了解琉璃瓦、屋脊兽的来历以及背后的皇权、官阀等级。并根据园中“蝠”和“福”的联系,探知中国古老的风水学。</p><p class="ql-block">研学小营员在实地走访恭王府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研学知识包括:</p><p class="ql-block">1.恭王府的琉璃瓦为何是青色的?而故宫的琉璃瓦则是金黄色的?</p><p class="ql-block">2.房顶上的屋脊兽为何有的三只有的五只,有何讲究?</p><p class="ql-block">3.恭王府内为何到处挂满了“福”字,门楣上为何有那么多只蝙蝠?</p><p class="ql-block"> 除此以外,研学导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是同学们轻松理解吹滑门前柱子为什么是悬空而不落地的,明白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原因。在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参与研学活动的同时,进行有序的讨论、研究、探索……展现研学小营员的优秀风范,提升学生们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  研学基地No.2中山公园音乐堂(艺术启蒙)</p><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音乐堂东临故宫、南接天安门广场。音乐堂所在的中山公园原名社稷坛,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紫禁城的一部分,一次音乐堂被海内外音乐人士誉为“中国皇家园里中的音乐明珠”。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赋予这座音乐殿堂独一无二的韵味与魅力,在这里我们接触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北京曲剧,也身临其境的感受了一部名家名作《四世同堂》。傍晚,北京城虽然下着暴雨,但没有阻挡观众们对艺术的追求。中山公园音乐堂内坐无虚席。曲剧《四世同堂》主要讲述的是祁老人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家族的老太爷,他和儿孙们生活在一座四合院里。七七事变的到来打破了平静的生活,粮食开始缺少,社会也开始动荡。祁老的三孙子瑞全选择了抗日,二孙子瑞丰却选择分家出去,做了日本人的官。儿子被日本人击毙,长孙则入了狱。家中全靠长孙媳妇韵梅支持着。一个大家庭就这样在战火中支离破碎。长孙瑞宣出狱回家,选择了投身到抗战事业中,瑞全也回到了家里。日军败退的消息传来,仿佛一切都在好转。但就在抗战将要胜利的时候,祁老的重孙女妞子却命悬一线。她不愿意吃日军发下的掺了砂和谷壳的共和面”,最后在韵梅的歌声中离开了才停留不到九年的人世。就在这个充满着悲伤的时刻,突然传来了一个消息:日本无条件投降了!历经数难的祁老和祁家终于是熬过了这场八年之久的战争,重新迎来了希望。</p><p class="ql-block"> 八年的战争,祁家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祁老人先后失去了二孙子、儿子和重孙女,又险些失去三孙子和长孙。但是祁家终究是挺过来了,在战火过后迎来了和平。然而其他的那些家庭呢?有些和祁家一样保留了下来,更多的却分散了,破碎了,不复存在了。多少人在枪炮声中失去了生命,多少人在战火里失去了亲人,又有多少家庭在硝烟里破碎!战争带走了生命与幸福,带来了灾难与痛苦。战争中受害最大的永远是无辜的平民百姓。不仅是被侵略一方的百姓,还有侵略方的百姓。就像剧中的日本老妇人,她期盼着和平,却也被自己的祖国卷入了战火!这是多么令人感到讽刺,又是多么令人感到悲哀!人们都渴求着和平,那些破坏和平的人与势力,最终都会受到制裁与惩罚。</p><p class="ql-block"> 经历战争的祁家又安定下来,我相信他们将能过得更好。难道它不是一个缩影吗?那个经历了炮火的北平,那个经历了炮火的中国,都迎来了和平;以及这个曾经历侵略的民族,也在世界开始了崛起与复兴。</p> <p class="ql-block">  研学基地No.3天安门广场(国家仪式)</p><p class="ql-block"> 28日凌晨4点,研学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迎接那庄严而又神圣的升旗仪式。到达天安门广场时,已是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集在这里,只为目睹那令人振奋的时刻。05:09分,嘹亮的国歌声响起,研学队员们仰望五星红旗,将右手高高举起,脸上洋溢着激动与自豪。升旗仪式结束后,研学导师与小队员们针对天安门的国旗旗杆的总高,升旗的时长进行了探讨。除此之外还着重讲解了天安门广场的最高建筑---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的平面形状为“山”字形,寓意“人民利益重于山”,是人民江山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研学基地No.4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p><p class="ql-block"> 一条中轴线,半部中国史。走进首都博物馆,颇具设计感的“北京中轴线”五个字在“星空”的映衬下,尽显酷炫、大气。我们重点听研学老师讲解了“壮美中轴”。16米数字沙盘展项再现昼夜交替、四季轮转。北京中轴线位于古都旧城的核心区域,它始建于13世纪,形成与16世纪,历经七百余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由一系列宫苑建筑、历史地标、利益祭祀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历史街道、桥梁和遗址等共同构成的空间结合体。在壮美中轴展区,一个16米常的中轴线数字沙盘将中轴线沿线的建筑全貌呈现,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向北经过正阳门,天安门广场、紫禁城、景山,最后至鼓楼、钟楼,全长约7.5公里,我们可以俯瞰“中轴线,全视角欣赏高低错落的古建、纵横交错的胡同街巷,中轴线上的15出遗产构成要素都在沙盘中呈现。”这精心制作的中轴线沙盘配以立体投影技术,可以领略昼夜交替、四季轮回的中轴景象。位于沙盘两侧的若干重要遗产点的三位动画讲解,立体展现了中轴线建筑美轮美奂的效果。听研学导师说,中轴线已经向北延伸到了鸟巢和水立方了。</p><p class="ql-block"> 用“一条线看一座城”,透过北京中轴线探寻华夏文明岁月变迁,领略这一座古都的精神和神韵,助力中轴申遗。</p> <p class="ql-block">研学基地No.5:中国美术馆(艺术鉴赏)</p><p class="ql-block"> 28日下午,我们走进了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这里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艺术家的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研学导师主要向我们介绍的是八大山人的经典作品。他的作品首先是大量的留白,画一条鱼或者一直鸟,空白之处既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地,也可以是天空,非常的绝妙。其次,署名怪异。他把八大山人四个字竖着写,看起来像是“哭之”,又像是“笑之”,人们给他的解释就是,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苦笑不得。他有诗叫“无聊苦笑漫流传”表达的就是他对国家沦丧,苦笑不得的心情。第三个特点就是翻白眼的敌视。他比洗的鸟鱼,都是带有情绪的,翻着白眼看人。而正常的鱼鸟,眼珠都是在正中间的。白眼就象征着他的一种反抗和敌视。同时他的画中的一些鸟,都是一只脚落,一些石头看起来都是摇摇欲坠,植物荷叶也是上面庞大,下面纤细。睁着大大的白眼表示仇视,鸟低着头,闭着眼,表示不屑与蔑视。画中透漏着孤寂和愤世嫉俗。尤其是第三点,一下就让他从中国绘画文人当中,脱颖而出,而他的爱国情怀就更令人称赞。</p> <p class="ql-block">  在恭王府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感受到了深刻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传统韵味;在中山公园音乐堂的舞台上,我们品味了曲剧的风格和特色,了解了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刻画的北平胡同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在天安门广场上,我们感受到升旗的庄严与神圣;在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线上,我们领略了整座城市建筑的精髓和古今时空人文的风貌;在中国美术馆一幅幅名人字画中,我们了解画家创作的历史背景和作品特点。</p> <p class="ql-block">  “田埂艺术研学”’的魅力不仅在于体验艺术传递的美与爱,更令乡村儿童在研学过程中生成向着未来砥砺前行的愿望与勇气。</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李玲娟</p>

研学

中轴线

音乐堂

艺术

恭王府

天安门广场

祁家

沙盘

中山公园

中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