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无研,则无以长久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研无教,则无以立足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落实数学新课标理念,践行单元整体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7月27日上午,新课程中心试验区小学数学学科“种子教师”培训交流汇报会如期而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张民生、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铁道、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团队指导教师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武维民老师和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张秋爽老师以及徐州市鼓楼区、泉山区、常州天宁区的15位“种子教师”齐聚网络参与本次活动。</p> 团队分享增智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州市鼓楼团队由教研员张亚松老师代表团队进行五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整体汇报。张老师从单元整体分析、学情调研分析、单元教学思路和典型课例分析四个维度进行汇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更是学生对数概念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张老师从纵横双向分析了教材编排体系,阐释了分数定义的多维表达,指出要以“计数单位”作为核心要素统领教学,理解数概念在计数单位表达上的一致性,实现分数意义和性质两条教学主线的双线融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合学情调研数据,团队重点关注“如何促进学生对分数意义多维度的理解和表达”以及“如何从分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走向测量的意义”,尝试对单元教学进行适度调整、整体设计,并沿着“学习主题—核心问题—学习任务—问题序列”的路径细化课时教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张老师围绕团队精心研磨的两节核心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了课例分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姚媛媛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围绕“什么是分数”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设计了“用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认识分数单位、数分数”“数概念之间的关联”三个学习任务。在感受单位累加形成新分数的过程中,建构整数、小数、分数的内在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姚蕊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聚焦“等值分数中有什么规律”这一核心问题,借助分数墙寻找等值分数,提出猜想并利用多种方法进行举例验证,通过探求规律背后的道理,感受计数单位及其个数的变与不变,体会整数、小数、分数规律之间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鼓楼团队的指导专家武维民老师对团队的分享作出高度评价。一是注重内容结构化的整体把握,二是重视呈现多维度的分数意义理解,三是融入数学文化体现跨学科学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正宪老师对团队通过学情调研制定学习目标给予充分肯定,强调用好调研数据,找准课堂教学的起点,主张像鼓楼团队这样开展富有实效性的调研,鼓励团队从“表示数”和“表示关系”两个维度进一步深入展开研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兄弟团队也带来了精彩的分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州市泉山团队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整体设计与核心课例实践专题汇报。团队小伙伴分别从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和重难点、课时分配等五个方面进行单元整体分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位执教老师分别对核心课例《面积的认识》和《认识面积单位》进行交流分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常州市天宁团队以“乘除法单元整体设计”为主题进行了研究汇报。团队小伙伴从“缘起”“卷入”“实践”三个方面,介绍了为何要选乘除单元,如何进行整体教学设计以及乘除单元重点课例的实施过程,两节核心课基于运算的意义以及数的本质沟通计算的算理和算法,感受运算的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秋爽老师、吴正宪老师分别对自己指导的团队研究进行跟进点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老师指出:泉山团队从上位概念进行整体设计,加强了课时之间的联系,从不同维度理解单位个数累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老师充分肯定了天宁团队基于十二册教材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进行乘除法整体建构,并对结构化呈现内容、构造内在逻辑图式,旧教材落实新理念方面作出高位引领。</p> 专家指导明方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民生主任在对本期研讨进行总结时指出:汇报中的课例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新教学理念,在知识结构化设计的同时要强化结构思维素养,将教与学的目标与素养目标有机关联,通过结构化落实核心素养培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铁道院长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次活动既是阶段性研究的总结,又是新的挑战性任务的开启,是双轨并行的实验成果。张院长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以课例为单位进行展示;二是进行有益的成果推广;三是规划好国家级种子教师的发展示范。</p> 研修回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顾整个研修之路,自2022年冬天启动之后,历经了“专家引领——自主习修——小组研磨——分享汇报”四个阶段。在与新教学同行的日子里,听专家讲座,研单元教学,磨课堂案例,享研究总结……小伙伴们的收获是丰厚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启动</b>:2022年12月3日,各位专家和三个团队的15位“种子教师”第一次相聚云端。各小组确定了自己的研究主题。武维民老师重点解读了研修方案及序时进度,让大家明确了研究目标和研究路径。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引领</b>:三个团队的导师分别于2022年12月3日、2023年1月7日、2月19日进行了专题讲座。吴正宪老师的《学习新课标 聚焦“数与运算”主题教学》、张秋爽老师的《学习新课标 聚焦“图形与几何”主题教学》、武维民老师的《学习新课标 聚焦“统计内容”的主题教学》,让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单元整体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习修</b>: 2023年2月~3月期间,根据各组研究内容,专家团队为研究团队推荐了很多有价值的书目、文献,单元整体教学的案例。在学习,反思、积淀中,大家对数学大单元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研磨</b>:有了理论的支撑,各小组带着憧憬走上实践之路。鼓楼区“种子教师”团队围绕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选取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两节核心课,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研究期间,导师武维民校长通过电话、微信和腾讯会议的方式随时随地与团队进行沟通,了解、指导、支持、陪伴......在武老师的引领下,大家深研单元内容、构建教学结构、反复研磨课例、精心录制视频,每个人都收获着,成长着。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分享</b>:正是有了前期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最后的精彩呈现,团队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新教学”研修,让团队小伙伴学会结构化、关联性地审视数学,从单元整体视角设计体现数学本质、顺应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活动,让今后的教学航有目标,行有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有道,探索无涯。落实新课标、聚焦大单元、碰撞大智慧、开启新征程,鼓楼区全体“种子教师”将化收获为行动,跟随新教学的步伐,努力创造数学教学的诗与远方。</p> <p class="ql-block">文字:刘薇 孟凡英</p><p class="ql-block">编辑:张茜</p><p class="ql-block">审核:张亚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