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基金会 “园丁之家”学习考察活动 2023年(长沙—韶山线)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

李梨

毛泽东同志故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湖南湘潭一个叫韶山冲的山村,群山怀抱,林木葱茏,风景秀丽。西南有韶峰,为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相传虞舜南巡经过此峰,演奏韶乐,因而得名。毛泽东的第一声啼哭便从这里发出,伟人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u>图为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u></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泽东故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始建于民国初年,是典型的湘南农舍。故居依山傍水、周围青松耸立,翠竹婆娑,门口的荷花塘开满了荷花,静谧清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温酷暑,热浪滚滚,参加“园丁之家”学习考察活动的老师们于上午8点从长沙出发,乘车来到毛泽东广场。峰峦、松柏、鲜花……毛泽东铜像在阳光中屹立,前来瞻仰、献花的群众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u>图为参加“园丁之家”学习考察活动的老师为毛主席敬献花篮、鞠躬缅怀</u></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广播声响的刹那,令人仿佛穿越历史的天空,顿感热血澎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29年前,这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这里,先后有1700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其中有144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仅毛泽东一家就有6位亲人英勇牺牲。这里,孕育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也激励着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主席铜像处处隐藏着玄机,比如塔基高4.1米,代表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41年,雕像高6米,寓意毛主席一家有6口人为国捐躯。铜像背依韶峰,面向广场。​在铜像周围种植有56棵松树,表示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毛主席把风雨飘摇的祖国,从水深火热的境况中解救了出来,解放了全国人民。1949年在天安门热血沸腾,声振四方,毛主席用他高亢澎湃的声音,宣布了最伟大的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举国上下欢庆这一历史性的重要时刻,这珍贵的影像将永远牢记在我们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活动中的党员老师整齐有序的站在毛主席铜像前,神情庄重,高举右拳,齐声重温入党誓词,在掷地有声的誓言中回望初心、汇聚起矢志不渝跟党走的磅礴力量。</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u>图为党员教师代表带党员重温誓词</u></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广场,大家来到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家系统展示毛泽东主席生平业绩、思想和人格风范的纪念性专题博物馆,同时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首批示范单位、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放50余年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已接待国内外观众上亿人次。</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u>图为参加“园丁之家”考察学习活动的老师排队进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u></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新建了4330平方米的现代化文物库房,并制定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在保证库房恒温恒湿的基础上,形成24小时电子监控、红外线报警系统、武警值守、出入库登记、AB钥匙同时开启进库等全方位、多保障的安全系统,文物保存环境得到质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圆满完成馆藏文物“一普”工作,采集文物信息2.5万件(套),上传照片9万余张,藏品信息化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u>图为参加“园丁之家”学习考察活动的老师们欣赏毛泽东生平事迹浮雕</u></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孜孜不倦,至死方休。他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的一手毛笔字让我印象深刻,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吟诗填词是他的业余爱好。他集各家之长,创立了别具一格、豪放不羁的“毛体”书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千百万劳苦大众的自由和幸福,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奔波在外,自认为未能对父母尽到足够的孝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19年秋,母亲病危之际,他正在准备进行驱张运动。10月5日,母亲病逝,他赶回韶山。8日,他在母亲灵前含泪写下《祭母文》和挽联,馆内所藏是毛泽东的老师毛宇居抄录下来的毛泽东写的《祭母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26日清晨,他来到父母墓前深深地鞠躬,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又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泽东个人的感情生活充满曲折。1923年毛泽东辞别杨开慧时写的《贺新郎·别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挥手从兹去。</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知误会前番书语。</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人有病,天知否?</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凭割断愁丝恨缕。</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重比翼,和云翥。</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词中充满离愁别恨,但更多的是革命伴侣比翼双飞的豪情壮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0年,杨开慧在长沙英勇就义。当时,毛泽东正在井冈山。噩耗传来,他悲痛不已,写信给杨家亲属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子女,毛泽东既慈祥又严格。毛泽东经常写信给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鼓励他们上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泽东对故乡充满眷恋。建国后,他曾于1959年和1966年两次回故乡。1976年重病时还向人们提出要回韶山看一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泽东是中共一大代表,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他的身上突出地体现了红船精神的首创、奋斗和奉献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时代给红色旅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赋予了新使命。韶山人民积极地探索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等多项事业的融合。让来韶山的人们可瞻革命先烈、观伟人故居,体研学旅行,学红色文化,游美丽乡村,感乡土风情。让红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也让一方群众通过红色旅游产业多元发展享受到更多实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习近平在2013年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到,</span>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p> 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3点,大家观看了大型实景演出民族史诗鸿篇巨制——《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感受气势恢宏的版图,揭开不朽的历史记忆;气壮山河的篇章,见证了一代伟人运筹帷幄勇定天下的壮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韶山,走出湖南,热血青年从此走向民族救亡的漫漫征程。改造中国,改造世界,世纪伟人带领中国登上世界政治的舞台。湘江发出了时代的怒吼,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中国以此开天辟地。歌、舞、诗、戏剧颠覆性的技术和手段,挑战世界室外舞台视听板限,多元化的创意和手法,再现中华民族传奇的世纪蜕变。</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u>图为刻在巨石上的毛泽东《沁园春·雪》</u></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大型实景演出开演10年,演出近2000场次,以毛泽东的伟大一生为题材,完整阐述毛泽东在其革命历程中艰苦奋斗、为民、务实等作风,对缅怀革命先辈、发展红色旅游和文化产业有重要意义,丰富了韶山红色旅游文化内涵。演出以4D、全息投影、超大规模与高智能舞台装置等为支撑,是一部将山水实景文化、艺术、旅游与高科技高度融合,以歌、舞、戏剧、杂技、威亚、水火特效等多种元素完美展现的恢弘之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演出通过声光电技术及机械调度装置,把开国领袖毛泽东为中国革命立下的丰功伟绩,立体地呈现到舞台上,还原了中华民族谋求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直至新中国成立的辉煌征程;全剧由《序》《安源煤矿》《秋收起义》《万里长征》《民族抗战》《扭转乾坤》与《开国大典》六个篇章组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个故事的脉络以毛泽东走出韶山救亡启蒙、领导秋收起义、长征、抗日战争、渡江战役、建国等众多事件为重要素材和线索,通过有机的整合和节奏安排,整理出一条反映毛泽东主席在救亡道路不同时期的思想发展和重要理论主张和事件线索,展现他智勇双全定乾坤的伟人风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演出展示了毛泽东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毛泽东与爱妻杨开慧在海阔天空的风景中为她描绘心中的梦想。配音则是主席典型的“韶山普通话”,听来更加真实、感人。不少老师感动落泪,在看到杨开慧潜回板仓看望母亲和孩子,被军阀密探发现,被逮捕时,连同8岁的儿子毛岸英和保姆也一同被抓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演出得以感受杨开慧这位“湖湘女杰”的精神世界,既看到她身为普通女性的似水柔情和慈母情怀,又看到她作为一名革命者不屈不挠、忠贞不渝的高尚品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主席用一生塑造全新中国,他的理想支撑起整个民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毛泽东心目中人民是天,唯此为大;人民是地,唯此为本;为人民服务的事是最光荣、最伟大的事。毛泽东忍着“肠已断”的痛,离别“人间知己”的妻子去闹革命、上山搞武装斗争,就是因为“人有病”,需要解决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人民病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忧虑着人民的忧虑,欢乐着人民的欢乐。这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荣、以人民之心为心、忠诚于人民的毛泽东。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毛泽东伟大思想,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必须把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放在优先位置,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