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回顾——名师工作室学期末工作总结

阴天雷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除了学校里的班级管理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外,在工作室,我也实实在在地做了不少工作。</b></p><p class="ql-block"> 1.完成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在商都三中,我领学了郑桂花老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之名与实辨析》,参加了《关注学习经历 提升语文素养——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学习任务设计》的线上观摩活动;在商都二中魏瑞芬老师的重点班,我讲了《学写读后感》的公开课;在商都一中2101班,我讲了工作室年度成果汇报课《马说》;我做了中学语文作业现状问卷调查及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和下册第三单元的三个单元的整体作业设计;带领八年级的任课老师们,我完成了期末语文试卷的命制工作;我承担了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第1---3题及第7题的分析研讨任务。</p><p class="ql-block"> 2.参加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受工作室外派,我参加了在厦门召开的为期三天的研修学习活动;听了马春霞老师在第一中学讲授的《蒹葭》,闫晓旭老师在第五中学讲授的《黄河颂》,金卫华老师在第二中学讲授的《分子热运动》,庞慧老师和魏瑞芬老师在第二中学讲授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工作室年度成果汇报时,我聆听了赵玉老师的讲座《"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案例研究》和包头专家刘强老师的《精研课标 扎实上好语文课》;与同仁们一起分析研讨了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p><p class="ql-block"> 3.写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从2023年工作计划《初心如磐 奋楫前行》起,我开启了本学期的写文章之旅。不知不觉间,我的电脑里已经存下了15篇文章。</p><p class="ql-block"> 《为真学而教 为真教而读》这是读了《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之后的分享;《喜欢就要说出来》这是听了闫晓旭老师的课之后的心得;《聚焦核心素养 指向学生发展》这是领学之后的感想;《挑战不可能 爱中寻“伊人”》这是听了马春霞老师在我们班讲的精品展示课之后的心得;《学习 永无止境》这是厦门行研修后为老师们做二次分享后的感受;《线上认真观摩学教法 线下踏实教书提能力》这是参加了工作室的观摩课例活动后的感悟;《授之以鱼 更要授之以渔》这是自己在二中讲公开课之后的教学反思,有幸被主持人推荐,发表在了《乌兰察布市教育》上;《提高政治站位 践行立德树人理念》这是工作室的同仁二次分享后我根据里面的关键词想到的文字;《静心做设计 让学生快乐写作业》这是做了八年级上下册三个单元的整体作业设计后的感想;《培训中摸索·摸索中践行·践行中收获》这是工作室开启课题研究后的感受;《天道酬勤 厚积薄发》这是本学期工作室年度展后的感想;《朴实的教学 真实的课堂》这是在工作室年度成果汇报活动中上了汇报课写的教学反思;《带着方法教名著》这是工作室同仁集体阅读了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系列书籍,我读了《吴凤云教阅读: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例》之后的体会;《徜徉在语文的世界里享受美好》这是初语新教师与名师工作室课堂展示活动后自己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参加活动、完成任务、动笔写作让我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忙碌。</b></p><p class="ql-block"> 1.在容易懈怠的年纪里再成长</p><p class="ql-block"> 年逾不惑的我,多多少少有了负面的情绪。工作的热情大大减退、消极的思想与日俱增,懒散了追求、懈怠了对孩子的教育,终日活在了不断地抱怨、自责与懊悔的时光里,也似乎喜欢上了那种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的任务虽然多,却也是我生活中的一束光,照亮了因世俗被慢慢冷却的心。听课后写评课稿,讲课后写反思材料,参加培训、聆听讲座后写心得体会,来回穿梭在各个学校参加各种活动,QQ及微信工作群、腾讯及钉钉会议室都留下过我的“足迹”……最开始可能是为了完成任务,可现在这些都已经成为了我的工作常态。正是因为这样的工作常态,我写的文章发表了,我做的汇报课受到了教育同仁的肯定和认可。在容易懈怠的年纪里再度成长,于我应该是幸运的吧。</p><p class="ql-block"> 2.在别人的世界里成长自己</p><p class="ql-block"> 从马春霞老师的《蒹葭》里,我感受到了为人师的谦和与柔美;从闫晓旭老师的《黄河颂》里,我感受了为人师的激情与豪迈;从庞慧老师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我体会到了为人师的优雅与从容;从金卫华老师的课堂和魏瑞芬老师的报道上,我看到了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与教育的希望;从赵玉老师的讲座里,我看到了他的认真、执着与成长;从刘强老师的讲座里,我看到了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探索与钻研;从我自己承担的领学任务、汇报展示课及所写的多篇文章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成熟与希望……别人的世界,也能让自己获得成长。</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努力着,成长着,也遗憾着。</b></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的课题是《“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案例研究》,为此,我也做了中学语文作业现状的调查并写了调查报告。但全新的作业设计理念并未被我融入到自己学生的家庭作业和课时作业中,学生的实际作业,内容还很死板、机械;负担也还是特别重。</p><p class="ql-block"> 聆听别人的讲座书写自己的心得,这样的学习方式已经参与了好多年了。倘若自己也能为同仁们奉献一次像样的、有意义的讲座,应该会是又一番成长吧。</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未来,扬长避短补遗憾,继续努力前行吧。</b></p>

老师

工作室

作业

语文

讲座

同仁

单元

汇报

成长

工作